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7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冠心病] 解读2009年更新版ACCF/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解读2009年更新版ACCF/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之
对心衰住院患者的Ⅰ类新推荐
     


--------------------------------------------------------------------------------

    1. 心力衰竭(心衰,HF)诊断主要根据详细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全神贯注是否充足、体内容量状态、是否存在触发因素和(或)合并疾病、是新发HF还是慢性HF急性加重、是否为舒张性HF。胸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关键检查(Ⅰ类推荐,C级证据)。

   

     2. 当患者发生呼吸困难,不能排除HF时,应测定钠尿肽(BNP)或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但最终诊断须结合所有临床资料,不应仅依赖此项检查结果(Ⅰ,A)。

   

     3. 识别常见急性HF触发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冠脉缺血、严重高血压、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感染、肺栓塞、肾衰竭、用药或饮食不当(Ⅰ,C)。心电图和心脏肌钙蛋白检查可快速识别ACS触发的HF(Ⅰ,C)。

   

     4. HF患者(新发或慢性)表现为快速失代偿和尿量减少相关低灌注,并有其他休克表现时,提示病情严重,应快速处理,改善全神贯注(Ⅰ,C)。

     5. HF患者若存在明显体液潴留,应在急诊室或门诊就开始使用静脉袢利尿剂(Ⅰ,B)。若患者已使用袢利尿剂,初始静脉给药剂量应等于或超过其长期口服日剂量。连续评估患者尿量及症状、体征,相应调整利尿剂剂量,以缓解症状,减少过多的细胞外液容量(Ⅰ,C)。

   

     6. 氧治疗用于缓解缺氧相关症状(Ⅰ,C)。

   

     7. 监测HF治疗疗效:监测液体出入量、生命体征,每日相同时间测体重,了解临床体征(卧、立位)和全神贯注及充血症状。使用静脉利尿剂及主动调整HF药物期间,应每日监测血浆电解质、尿素氮和肌酐浓度(Ⅰ,C)。

   

     8. 当利尿剂不能缓解充血时,应根据临床评估加强利尿:①使用更大剂量袢利尿剂;②加用第2种利尿剂(如美托拉宗、螺内酯或静脉**);③持续输注袢利尿剂(Ⅰ,C)。

   

     9. 患者有低血压证据,伴低灌注和明显心脏充盈压升高时,应使用静脉正性肌力药或加压药,保证全神贯注,并考虑进行更确切的治疗(Ⅰ,C)。

   

     10. 患者呼吸窘迫或有灌注受损证据,但临床评估不能判断其心内灌注压充足或过高时,应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以指导治疗(Ⅰ,C)。

   

     11. 对于射血分数(EF)降低,长期口服可改善预后的药物,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仍发生HF症状加重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如不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禁忌证,应长期使用上述药物(Ⅰ,C)。对于未口服改善预后药物的EF降低且病情稳定的HF住院患者,推荐在出院前开始使用上述药物(Ⅰ,B)。

     12. 对于容量状态稳定,成功停用静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的患者,推荐从小剂量开始启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住院期间使用过正性肌力药者,启用β受体阻滞剂应格外小心(Ⅰ,B)。

   

     13. 对于所有HF住院患者,都应在静脉利尿剂过渡至口服利尿剂过程中,关注口服利尿剂剂量,监测电解质。调整任何药物时,均应监测患者卧、立位低血压、肾功能及HF症状、体征加重情况(Ⅰ,C)。

   

     14. 强烈推荐对HF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完整的出院时书面指导,尤其是以下6方面:饮食、出院用药(强调依从性);推荐上调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剂量;运动水平;随访安排;每日监测体重;HF加重时应如何处理(Ⅰ,C)。

   

      [北京同仁医院王吉云摘译自J Am Coll Cardiol 2009, 53(15): e1]

    专家谈

    [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总医院 李小鹰教授

      更新版指南再次强调了HF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美国现有570万HF患者,每年需要住院治疗者达110万,每年有1/5的HF患者死亡,2009年美国预计用于HF的医疗费用将达3.72亿美元。

      此版指南引用了最新临床研究资料,与2005年版相比有以下主要更新:①新增住院患者处理章节;②进一步强调BNP和NT-proBNP的价值;③进一步强调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价值;④新增标准用药,氢**与二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对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 Ⅲ/Ⅳ级的非裔美国HF患者有效;⑤明确HF合并房颤治疗目标为维持窦性节律或单纯控制心室率;⑥对难治性终末期HF患者,不推荐常规间歇性应用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

      此版指南也再次强调,指南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只有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才可能正确理解和应用。




--------------------------------------------------------------------------------

    1. 心力衰竭(心衰,HF)诊断主要根据详细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全神贯注是否充足、体内容量状态、是否存在触发因素和(或)合并疾病、是新发HF还是慢性HF急性加重、是否为舒张性HF。胸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关键检查(Ⅰ类推荐,C级证据)。

   

     2. 当患者发生呼吸困难,不能排除HF时,应测定钠尿肽(BNP)或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但最终诊断须结合所有临床资料,不应仅依赖此项检查结果(Ⅰ,A)。

   

     3. 识别常见急性HF触发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冠脉缺血、严重高血压、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感染、肺栓塞、肾衰竭、用药或饮食不当(Ⅰ,C)。心电图和心脏肌钙蛋白检查可快速识别ACS触发的HF(Ⅰ,C)。

   

     4. HF患者(新发或慢性)表现为快速失代偿和尿量减少相关低灌注,并有其他休克表现时,提示病情严重,应快速处理,改善全神贯注(Ⅰ,C)。

     5. HF患者若存在明显体液潴留,应在急诊室或门诊就开始使用静脉袢利尿剂(Ⅰ,B)。若患者已使用袢利尿剂,初始静脉给药剂量应等于或超过其长期口服日剂量。连续评估患者尿量及症状、体征,相应调整利尿剂剂量,以缓解症状,减少过多的细胞外液容量(Ⅰ,C)。

   

     6. 氧治疗用于缓解缺氧相关症状(Ⅰ,C)。

   

     7. 监测HF治疗疗效:监测液体出入量、生命体征,每日相同时间测体重,了解临床体征(卧、立位)和全神贯注及充血症状。使用静脉利尿剂及主动调整HF药物期间,应每日监测血浆电解质、尿素氮和肌酐浓度(Ⅰ,C)。

   

     8. 当利尿剂不能缓解充血时,应根据临床评估加强利尿:①使用更大剂量袢利尿剂;②加用第2种利尿剂(如美托拉宗、螺内酯或静脉**);③持续输注袢利尿剂(Ⅰ,C)。

   

     9. 患者有低血压证据,伴低灌注和明显心脏充盈压升高时,应使用静脉正性肌力药或加压药,保证全神贯注,并考虑进行更确切的治疗(Ⅰ,C)。

   

     10. 患者呼吸窘迫或有灌注受损证据,但临床评估不能判断其心内灌注压充足或过高时,应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以指导治疗(Ⅰ,C)。

   

     11. 对于射血分数(EF)降低,长期口服可改善预后的药物,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仍发生HF症状加重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如不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禁忌证,应长期使用上述药物(Ⅰ,C)。对于未口服改善预后药物的EF降低且病情稳定的HF住院患者,推荐在出院前开始使用上述药物(Ⅰ,B)。

     12. 对于容量状态稳定,成功停用静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的患者,推荐从小剂量开始启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住院期间使用过正性肌力药者,启用β受体阻滞剂应格外小心(Ⅰ,B)。

   

     13. 对于所有HF住院患者,都应在静脉利尿剂过渡至口服利尿剂过程中,关注口服利尿剂剂量,监测电解质。调整任何药物时,均应监测患者卧、立位低血压、肾功能及HF症状、体征加重情况(Ⅰ,C)。

   

     14. 强烈推荐对HF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完整的出院时书面指导,尤其是以下6方面:饮食、出院用药(强调依从性);推荐上调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剂量;运动水平;随访安排;每日监测体重;HF加重时应如何处理(Ⅰ,C)。

   

      [北京同仁医院王吉云摘译自J Am Coll Cardiol 2009, 53(15): e1]

    专家谈

    [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总医院 李小鹰教授

      更新版指南再次强调了HF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美国现有570万HF患者,每年需要住院治疗者达110万,每年有1/5的HF患者死亡,2009年美国预计用于HF的医疗费用将达3.72亿美元。

      此版指南引用了最新临床研究资料,与2005年版相比有以下主要更新:①新增住院患者处理章节;②进一步强调BNP和NT-proBNP的价值;③进一步强调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价值;④新增标准用药,氢**与二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对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 Ⅲ/Ⅳ级的非裔美国HF患者有效;⑤明确HF合并房颤治疗目标为维持窦性节律或单纯控制心室率;⑥对难治性终末期HF患者,不推荐常规间歇性应用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

      此版指南也再次强调,指南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只有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才可能正确理解和应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09-5-14 20: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兄弟
3# 板凳
发表于 2009-5-14 20: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4
发表于 2009-5-14 22:10 | 只看该作者
强烈支持
5
发表于 2009-5-14 22:4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victory:
6
发表于 2009-5-14 22:46 | 只看该作者
hao dong xi
7
发表于 2009-5-15 00:58 | 只看该作者
增加知识开阔视野.
8
发表于 2009-5-18 14:3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医学***报就能看到有翻译版全版吗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