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倾听EAU 2009——第24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倾听EAU 2009——第24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报道
  

    第24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年会于近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参会人数超过1万名,包括约110位中国泌尿外科学者。本届EAU年会内容丰富,最为突出的进展包括: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进一步改进,由多孔腹腔镜发展到单孔腹腔镜技术;前列腺癌的诊治进展,如大规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的临床意义,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晚期肾癌治疗的研究进展。《肿瘤周刊》特邀请国内参会专家,为读者传达年会的报告精华。
    eau之声-前列腺癌
    卫计委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朱刚
    在本届EAU年会上,前列腺癌依然是关注热点。在前列腺癌的基础研究、筛查、诊断和治疗方面,大会学术交流均有不少亮点,对前沿领域的探讨也为未来前列腺癌治疗指明了方向。
    标志物
    肌氨酸
    通过对前列腺癌标本代谢产物的系统分析,美国学者斯里库马尔(Sreekumar)等发现,肌氨酸(Sarcosine)在侵袭性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并且在前列腺癌患者尿液中可以检出,肌氨酸因而可以用来区分高侵袭性前列腺癌和低侵袭性前列腺癌。对促进甘氨酸转化为肌氨酸的酶进行基因敲除,可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性。该研究提示肌氨酸在前列腺癌转移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望成为未来治疗靶点。该研究结果已在今年2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在大会报告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大会在第一时间报告了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研究(ERSPC)结果:以PSA检测为主的前列腺癌筛查可以使前列腺癌相关死亡率总体下降20%,尽管也有可能造成过度诊断。这是第一次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实施前列腺癌筛查是有价值的(编者:该研究相关报道详见本报2009年3月26日E5版)。
    前列腺癌抗原3
    前列腺癌抗原3(PCA3)是由前列腺产生的非编码RNA,超过95%的前列腺癌过表达PCA3。现阶段的PCA3检测结果是PCA3和PSA信使RNA(mRNA)的转录片段数量比值(PCA3 mRNA/PSA mRNA×1000)。一项临床研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PSA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55,而PCA3的AUC是0.69。结合其他危险因素,如直肠指诊(DRE)结果、前列腺体积,可以提高PCA3的预测能力。另外,PCA3值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格里森(Gleason)评分正相关。
    外科治疗
    尽管临床依然在开展开放式手术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但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已成为发展趋势。RALP的优点是显著的,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后性功能恢复率为49%,而RALP后则为81%;RRP后性功能恢复时间为6.7个月,而RALP后则为3.9个月。瑞士学者伯格斯坦(Bergstein)等的研究显示,在RALP术中实施扩大淋巴结清扫术,与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可清除更多的淋巴结(24枚对9枚)。扩大淋巴结清扫术除了延长手术时间外,并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但肿瘤相关结果还有待观察。
    内分泌治疗
    德国学者米勒(Miller)指出,作为目前主流的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药物,**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有许多缺点,新的GnRH阻滞剂或拮抗剂则能避免这些缺点。艾弗逊(Iversen)介绍的一项纳入610例激素敏感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研究,就比较了直接GnRH阻滞剂(degarelix)与亮丙瑞林的疗效,结果显示degarelix组患者睾酮抑制更快,睾酮水平更低,PSA下降也显著加快,而且疗效持续存在。Degarelix组有转移或PSA基础水平高于20 ng/ml患者的治疗失败发生率显著低于亮丙瑞林组。
    美国学者侯赛因(Hussain)介绍了比较持续性雄激素剥夺治疗(CAD)和间歇性雄激素剥夺治疗(IAD)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患者生存和疾病进展方面,IAD和CAD的结果基本一致,但IAD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性功能和生活质量。Hussain认为,最适合IAD的人群包括手术、放疗后局部或生化复发的患者,以及临床有局限性肿瘤进展危险但不适合接受治愈性治疗的患者。
    难治性肿瘤的治疗
    对于去势难治性(CRPC)前列腺癌,大多数治疗被证实只能改善症状,如米托蒽醌、唑来膦酸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只有多西他赛被证实可以提高总生存率。但前期的临床应用发现,多西他赛治疗的疗效持续时间平均只有8个月。多西他赛难治性患者的治疗选择受到了更多关注。
    导致去势或化疗难治性前列腺癌的机制之一是雄激素受体(AR)轴的重新激活。针对此机制,正在开发一些新的AR攻击药物,如更强的AR抑制剂(MDV3100)、类固醇生成抑制剂(阿比特龙)和攻击AR侣伴蛋白(如热休克蛋白27)的AR干扰剂(OGX-427)。
    另外,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一项Ⅲ期临床研究(CALGB-90401)正在进行中,比较多西他赛/**加用或不加用贝伐单抗对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还有研究正在评价舒尼替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滞剂(VEGF-trap)的疗效。前期的研究显示,阻断内皮素-1(ET-1)的受体(如ETA受体)可以减少骨转移灶的形成。Ⅱ期临床研究证实,一种特异性ETA受体拮抗剂(ZD4054)与安慰剂相比能改善总生存率,目前全球正在对此进行多项Ⅲ期临床研究。
2# 沙发
发表于 2012-6-15 21: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有没有关于前列腺增生症方面的进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3:2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