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揭开中医之秘(我对新医改的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2-8 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对新医改的建议
稿件分五部分:一,必要性及意义。二,学术观点。三,业务举例,四、改革措施。五,预期效果。(二、三部分下次再寄,今天先寄摘要。)
一、        必要性及意义
听说国家在搞新医改,我提一点建议。对人的最大尊重,莫过于指出其错误或不足。
中医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两千多年来发展如此缓慢?现实中为什么会出现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又为什么解决不了?至今为止,对“中医药理论”的研究都未能有实质性突破,越高越复杂。现在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有了高科技研究手段,花去了大量人力经费,为什么对中医就是搞不清楚?与其他学科迅猛发展相比,中医药发展却如此缓慢,这是条件水平不够吗?是政策不够吗?否,是认识论方**问题。各行各业都能发展改革,日新月异,为什么中医不能?两千多年来老一套,发展改革不了,还要被当作世界遗产保护起来,这正常吗?
中医如何发展是一个无法回避而又难以解答的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正因为根本问题没找出,根本问题找到了,一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要正确快速发展,非要先有正确的认识不可,否则再有若干年,领导再重视,经费人员再多,科技水平再高,还是发展改革不了。对两千多年前古人讲的话还是搞不懂。日本美国对中医药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已超过我国,如果“中医药理论”被外国人先研究清楚,我们中国人对不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和后代,可是我一名普通医生报国无门,急死了也没用。1981年我就发现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至今几十年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空喊口号,实际上做不到。我无论怎么请求刊登出来或者搞学术访谈,就是不敢。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这是一个科技工作者起码的素质,为真理而奋斗,砍头坐牢都无所谓。我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知道中国应该怎样正确发展医学,能科学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没地方讲话。我写下了《揭开中医之秘》一稿共二十多万字,将其学术观点部分寄出几百份,坚持不懈地呼吁27年余,至今未能引起重视,政策部门和学术部门都没人肯管事。看着大家在瞎折腾我心痛,不知道报国的们在哪里,瞎折腾到何时休。思路决定出路,如能在医药卫生领域进行一场全面彻底大改革,按此观点思路发展医学,调整医疗、教学,科研、产药的机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医学将会出现划时代的进步。在社会效益方面,可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人民群众对中医及各种传统医疗体系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和西医世界现代医学的关系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无需中西医争吵,不是取消中医,而是更充分发挥利用,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节约多少人力。在经济效益方面,每年可节约多少个亿的财力,可永远节约下去,中医药临床应用有很大潜力可挖,还可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这是一件对医学发展极有意义的工作,可自此纠正对中医药认识上的一切混乱和科研中的各种误区,减少中西医、教、研两套重复建设,可节约成千上万的人力财力,少走多少弯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使中国在医药学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进步。中国的医药事业将会快速发展。另外,对其他国家民族医药体系的研究也可提供一个借鉴。如果按此观点方法研究,将会很快有新突破。这从理论上解决了各种传统医学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世界现代医药学与各国传统医药的关系问题——这一世界性医学重大难题,使全世界医务工作者对这个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此不再混乱。全世界各国的人体医药学将会成为人类统一的医药学体系,只是因地区民族不同,诊断防止条件药物种类不同而各有特点,将会出现一种新的面貌,这将成为人类医药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由于有资源丰富的天然植物、矿物、动物药和针灸、小针刀、推拿等疗法,而大大优于其他国家。
二、        学术观点摘要
揭开“中医”之秘(摘要)
“中医药理论”是对人体生命、疾病、天然药物及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外在联系的整体直观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最高阶段——表象。“中医药”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是尤其知识结构、物质基础决定的。辨证论治是在对人体生命、疾病没有本质认识,尤其是对中药药理未搞清之前暂时采取的可较充分利用天然药物治病的一种最佳方法。“中西医”的认识、研究治疗对象都是人体生命、疾病——同一特殊矛盾本质构成的生物运动。现有的“中西医药理论”是不同结构的知识,是不应该也是永远不可能真正结合的,中医现代化也是另一条弯路。对“中医药的挖掘,重点和关键是对天然药物的研究、改造,其次是对”中医药理论“的分析努力挖掘其中许多可贵的原始学术思想胚芽。中国应该在发展世界性现代医药学中不断吸取中国各族传统医疗体系的精华。临床上按需要,按条件选用各种诊断、预防、治疗方法和药物。
报国无门,怎么办?谁能想到好办法。                                          

三、        业务内容举例(如需要以后再寄)
四、        改革措施
医疗:医院和科室无需分设中西医两套重复建设,只要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急诊科,针灸推拿,可单独分科。各科医生按条件按需要选用各种诊疗方法。辨证论治现在还可以用,等药理搞清楚了就可不用,事实上从第一个中成药及偏方、验方的出现,就意味着可以不用,因为每个人的具体表现不一定相同。参军、入学等各种体检包括健康体检怎么不用辨证论治的?中西药房现仍可分设,等剂型改革后就可统一药房了。
教学:医学院无需分设中西,都是医学院,都要学中医,中医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5%左右,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分析学习。
科研:中医药研究院主要研究天然药物成分、药理作用,从单味药入手,继而主要复方的分析研究,着重于基本方。对中医理论要分析,努力吸取其中许多可贵的学术思想萌芽,把古代语言变为现代语言。
产药:主要对天然药物进行改造加工,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有害物质,有计划有步骤生产单味药复方药,还可重新组合新方。剂型改革,把饮片加工成口服颗粒、片、丸、膏、溶液,针剂、外用药,既保证有效成分又使用方便。
五、        预期效果
医疗:对原来的西医医生来说,面对病人增加了多种治疗方法,各种病人用化学药品不适合的可用天然药品,还有针灸推拿,何乐而不为呢?对原来的中医医生来说,给病人用西医诊断,再用各种药物治疗,事实上大部分中医已经这样做,否则行不通。盲目地只用中医诊断会延误病情,尤其是癌症,会出医疗事故,如针灸损伤神经刺破胸膜,误诊误治,打官司举证倒置,拿不出客观依据必输无疑。政策曾规定中医院要姓中,不能用西医药,但行不下去,许多病诊断不了,治不了,职工没有工资吃饭。
教学:教师学生不必把宝贵的经历消耗在讲不懂的知识上,目标明确地教与学。学生再不用愁找不到工作、坐冷门了。
中医科研人员不需要再花多少人力经费,设计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证的动物模型,寻找证的客观依据,无效劳动,劳命伤财。
所有中医医生、教师、学生、科研人员都不必再苦恼、彷徨、忧愁、糊糊涂涂地努力,而能明明白白地工作。中西医不必争吵互战,而是齐心协力地为人民健康努力。
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能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经济的诊治,大大减少了误诊误治。反对中医的人也无须反对了,不是消极地取消中医,而是更积极充分地发挥利用。领导也不要发愁,这么多年订了多少文件政策禁锢,拨了多少款扶持,甚至于立法保护,都不能解决问题,事实上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办好。
全国各界都会拍手叫好,这样正确的事情,这样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为什么不做呢?有什么理由不做呢?先搞试点看效果吧!正确发展,省钱省力。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这是一名普通医生应尽的义务,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请求贵报本着对人民对国家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刊登出来供全国人民讨论,文责自负。政策禁锢,必须解除,要不负使命。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周益颐
                              2008-10-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4: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