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437|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刀]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1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江苏泰兴市小针刀疗法专科医院    陈贵斌 225417

我们通过十九年来40多万人次的针刀临床治疗,逐步研究、发现和总结形成了我们独特的针刀理论体系 ,并逐渐趋于完善,即:病因病理和针刀作用机理见解、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法等。在针刀治疗的临床上,产生了大量经验性的见解和体会,以及对许多疾病的命名,分型等亦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上述理论见解来源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同时,又经过了临床实践的检验!日益增多的门诊人次,直线上升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好的佐证!“方便、快捷、安全、高效、价廉”的泰兴针刀特色得到了充分体现!下面就针刀临床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经验体会,供针刀同仁们参考,同时也有利于针刀医学的进一步规范发展!
1、关于针刀适应症。是否严格掌握针刀适应症,是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什么是针刀适应症?即只要是急慢性劳损,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软组织(主要是骨骼肌和关节韧带)损伤,在急性期(包括慢性损伤的急性发作,也就是炎性发作期)的炎性产物(致炎因子)对周围神经特别是对附着在骨面的深层筋膜的炎性**而导致的压痛、放射痛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都是针刀的适应症。骨性病变、椎管内的脊髓,神经根病变(包括真正的中央性突出),炎性病变,等等都不是针刀的适应症!有些病痛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虽然不是针刀的绝对适应症,但利用针刀的特殊作用机理,对症处理,辅以中药等其他综合疗法,对改善症状,控制发展有较好的作用。如果异想天开,眉毛胡子一把抓,都想“万病一针”,那只能毁了针刀的良好声誉,也毁了自己!现在,有些人还没有把针刀的真正的适应症治疗好,反倒把一些针刀的非适应症,甚至禁忌症用针刀大做文章,大肆宣传,而且搞得非常神秘、尖端、非常高不可攀!同时也搞得非常危险!针刀能够有效治疗的适应症是非常多的,都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这已是针刀的神奇之处!我们如果把它发挥好,其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无可估量!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无法计算!我们为什么不“物尽其用”,而非要“强人所难”呢?!我们不能把针刀的适应症无限扩大化,歪曲了针刀的实际作用,也不能把针刀的作用狭隘化,埋没了针刀的神奇功效!
2、关于针刀的禁忌症。所谓针刀禁忌症,是指针刀适应症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比较严重,直接影响针刀治疗或在针刀术后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疾病。如:针刀术区的严重皮肤感染,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病变,血液病,孕妇等等,以及中枢性病变,骨性病变,恶性病变,感染性病变等疼痛都是非适应症,应属于禁忌症范围。
3、关于痛点。患者的局部压痛点,是机体的自身保护性反应,是病变的组织向大脑中枢发出的信号!其“信号”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局部病变软组织的炎性反应,对附着骨面深层筋膜的炎性**所致。痛点有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之分,前者与上述机理有关,后者是神经通路上的阳性反应点兴奋性增强所致,来源于相关神经上游的炎性**。针刀治疗原则是,主要痛点(本)为主,次要痛点(标)为辅,当然,其针刀手法亦有区别。所以,我们说,“有病必有痛,有痛必有病,无痛不扎针,无骨不扎针,扎针必除痛,”不根据具体病情和痛点,制定某种病的固定定点框框模式,是没有理论根据的。有人对我们关键的经验总结——痛点,骨面的重要认识持否定态度,说我们是“压痛点处扎针刀”、“痛点,骨面”、“哪儿痛就扎那儿”是“一种简单意识”、“误导了对针刀医学的认识,也导致了临床诊治的失误”!说明这位对别人指手划脚的专家连起码的针刀临床经验都没有!或根本不了解针刀!更不了解我们泰兴针刀的理论体系!“痛点、骨面”是我们针刀的理论精华和重要的经验总结,是保证“安全、高效”的起码条件!绝不是“那儿痛扎那儿”的简单认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比如腰腿痛患者臀部以下的痛点,我们一般不扎针,而以腰部为主。违背了上述原则,就谈不上“扎针必除痛”!这是我们40多万人次的经验总结,不容否认的真理!
4、关于辅助检查。我国著名的“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生前一贯反对医生“只看片,不看人”,针刀疗法的诊断,同样是以症状体征为主的,CT,MRL,X等的检查,只能作为参考,或只能作为确诊非适应症的手段,临床上,辅助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吻合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看着片子定位的针刀诊断方法,是极大的理论误区!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或可疑的非适应症可能,为了鉴别诊断,为了确诊某个非适应症,就必须作相关的辅助检查,我们每天都有许多在本院作化验、拍片、B超等的检查,或建议到上级医院作CT,MRL,ECT等检查的患者。
5、关于针刀的术后反应。有人认为,针刀术后的局部反应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但笔者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针刀的术后反应是完全可以人为的降到最低程度,或避免出现,这首先要正确认识针刀术后反应的发生机理是什么。针刀术时的内手法,即松解,剥离时,病变的组织受到破坏,必然有或多或少的组织液渗出,手术后的渗出液会跟炎性渗出液一样,同样对术区和深层筋膜的神经末梢产生炎性**,出现原有的症状加重。术后反应的大小与痛点的病程长短、与手术时的剥离程度和时间有关,即:病程越长,反应越小——因为局部的病变组织机化,血液循环障碍,手术时的渗出相应减少,反之,病变部位病程短,血液循环几乎正常,如果采用跟慢性病同样的手法,术后反应肯定加重。所以,我们在问诊时有关“病史”的询问,主要是为了指导我们的针刀手法是“充分剥离”还是“点到为止”。当然,不管病程长短,我们的针刀内手法,都必须尽可能一步到达痛点的骨面,迅速松解,立即出针,(我们一般每个手术点的手术时间三秒钟左右)纵行或横行一下即可,没有必要“纵行横行各两三下”以上!更不需留针!所以,我们的针刀治疗后,局部反应基本很少。每个治疗点术后干棉球的压迫和急性的软组织损伤术后加拔火罐,都会使术区渗出减少,更会相得益彰!
6、关于针刀术时麻药和封闭针的使用。我们一般不使用麻药,因为,我们的针刀手法比较熟练,且严格按照“两快一慢”的原则进行,即:快速进入皮肤,快速完成剥离,这两处最敏感的组织快速完成手术,病人几乎没有任何痛苦;再说,针刀的局部轻微**,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作用!每一个手术点的治疗,时间短(三秒左右),手法快捷,病人感到酸痛时,针刀已经拔出!在针刀界,由于手法不熟练,为了减少病人痛苦,不顾药量,不顾部位,片面滥用麻药,导致的各种医疗事故和**屡见不鲜!有人说,针刀疗法必须加封闭和手法才能有效,这是对针刀作用机理的不了解,认为针刀的作用机理,只有松解剥离,没有充分认识到针刀有重要的抗炎作用,认为只有激素才能对抗无菌性炎症,把纯针刀疗法能完成的治疗,一定要搞成“综合疗法”!造成了大量激素的麻木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这是歪曲和埋没了针刀的神奇作用!我们除了早期的网球肘,术前打一点浓度比较低的封闭以对抗术后较严重的反应外,一般不打封闭。
7、关于针刀术后的复诊时间。在复诊时间的问题上,针刀医学界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是固定五天或七天一次,有人是天天扎针。要掌握一个比较准确的复诊时间,就必须知道每一个针刀手术点术后的恢复时间。据临床观察,病变组织在针刀松解后,无菌性炎症得到控制,局部逐步形成新的组织再生,新的血液循环建立,恢复正常的组织形态,这需要一个较长的修复过程,这个过程在天气晴朗、休息良好的情况下,也需十五天以上,也就是说,要衡量针刀术后的效果,必须在十五天以上才能体现,同时也才能充分暴露新的病点(痛点),如果五天扎一次,病人正常处于反应期和恢复期,将不会出现康复期!如果患者病变部位较大,需要分次在不同的部位扎针,时间可以不限,当全部扎到位后,同样是十五天以后复诊。.                                          
8、关于针刀术(15天)后再疼痛的原因。一般只要诊断准确,针刀松解到位,十五天后都会明显好转,否则与如下因素有关:a.由于职业等原因,恢复期休息不好,这将会大大延长恢复时间。b.恢复期天气因素,刮风下雨或湿度较大,也会延长恢复期。c.恢复期再次急性劳损,致原病情加重。d.上次手术未准确到位,或定点不准。e。高龄的、免疫功能较差的、以及针数较多的患者,其恢复时间可能也会延长恢复时间。不管何种原因,复诊时都需要重新或重复手术。
9、关于针刀术后的休息和功能锻炼。肌腱、韧带及其他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急慢性疼痛,在针刀治疗后,应该“严格休息,适当活动”,有关节功能受限的,还要坚持对抗性锻炼!休息,要考虑职业因素,建议尽可能调整工作职业,如:开车,缝纫,木瓦工,电脑操作者等引起的颈肩综合症;久坐久站工作引起的慢性腰痛等等。上述患者不宜锻炼,如前者锻炼拉簧、哑铃等会使病情加重,后者剧烈锻炼或卧床不动都会影响腰痛康复。
10、关于辅助治疗。因为我们的对针刀适应症的病因病理认识是“软组织损伤后所致的无菌性炎症的炎性**”所致,故以消除炎性**症状和根除致炎因素为主要目的,而要达到此目的唯一手段是针刀疗法,激素封闭虽然有抗炎作用,但毕竟是短期效果,且有副作用,不宜多用,手法是骨伤科的理论指导,如果恰到好处,可以相得益彰!但不是人人都能熟练掌握,所以也不是非做不可!颈、腰椎病的牵引疗法,是针对椎间隙缩小为主要病因病理而采取的治疗手段,不管是电脑自动牵引还是人工牵引,不区别情况,人人使用,好多病可以反而加重,即使有效,也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我们从来不主张也不使用牵引!不做手法,不打封闭,不做牵引,只要能把针刀真正的作用发挥好,就是一个合格的针刀医生!就是真正的针刀疗法!这种原汁原味的、单纯的针刀疗法是倍受患者欢迎的!
由于在全国针刀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规范,大多是自成一派,各有特色、各有长短,但也有少数人以赚钱为目的,不懂装懂,鱼目混珠,欺骗患者,不断导致医疗事故和**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针刀的良好声誉!也有的为了个人目的,搞发明专利,“改良”、歪曲针刀的本来面目和应起的作用,当然,战斗的成功与失败跟***好坏有直接关系!过去针刀厂生产的针刀,长短、粗细没有一个规范标准,特别是刀刃不快是最大的弱点!不快的针刀使用时痛苦大,效果差,危险性高!现在的针刀质量已大大提高,但还需进一步规范标准!我经常呼吁,希望国家针刀医学会的专家们,经常到医院,到基层考察、调研、总结、针刀临床开展情况,因为,规范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教材不是由哪几个高职称的专家教授(甚至是不懂针刀的)在办公室里制定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朱汉章老师发明的针刀医学更好的、规范的、有序的发展!有效的造福人类!
以上见解是我们十九年来针刀临床经验的体会,仅供同道和老师们参考,不同观念敬请保留,错误之处敬请斧正!谢谢!



二00八年九月

3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2 收起 理由
无名 + 2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30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9-2-3 20:32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这就是针刀,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一次又一次向针刀老前辈学习和致敬。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0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9-2-3 20:34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1,第一点说得很客观。基本赞同。
“骨性病变、椎管内的脊髓,神经根病变(包括真正的中央性突出),炎性病变,等等都不是针刀的适应症!”。:造成很多针刀人将这作为适应症的原因我猜有几个:1,是三基知识严重缺乏,基本不会鉴别诊断。2,对病理知识了解甚少,满脑子只有粘连,疤痕,力学平衡破坏。
“有些病痛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虽然不是针刀的绝对适应症,但利用针刀的特殊作用机理,对症处理,辅以中药等其他综合疗法,对改善症状,控制发展有较好的作用。”:现实很多人将辅助治疗,当作首选,以致耽误这类原本有规范化治疗的风湿病的治疗。

2,第三点个人比较认同,本人也认为:压之有痛,刺之到骨。比较合理,安全。那些所谓松解椎间孔者,刺到哪里也不知道。臀部(坐骨神经,梨状肌)我至今未曾用针刀松解过,就是刺入后心理没底,即使较大出血也根本不知道,等知道了已经是大血肿了。还不如用针可靠,有效,安全。

3,第四点,认为目前是针刀界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大量速成者,缺乏基本的医学功底就开始动手,风生水起了。

4,第五点,个人保留意见:压迫不持续一定时间,必然导致内部创口可能出血过多,导致再度粘连。

5,第六点:个人做法类似,就是只打麻药,做一个皮丘。绝不加激素,忽悠患者。

6,第十点:保留意见。我一般是看情况,或之前之后配合手法,或之前牵引,或次日运动疗法。

我用的就是刀刃不快的很早的针刀(还没汉章二字的那种),这也是我先打麻药的一个原因,一不痛,二先在皮上扎了个洞。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0朵
4
发表于 2009-2-3 20:40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谢谢老师无私奉献!!!!
5
发表于 2009-2-3 21:14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看过之后,受益匪浅。
6
发表于 2009-2-4 18:47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多谢陈老师和武二郎,讲的非常都有价值。
1 关于麻药问题,个人浅见,四肢关节部还是要打,否则大多数病人受不了,其实少量麻药不会影响针感,个人试了几个月,激素加不加无所谓,纯粹是心理作用,加不加效果差不多。
2 至于刀刃,一定要快,病人痛苦小,而且操作起来也爽气。
3 至于慢性疼痛松解度的问题(按照针刀传统理论,急性损伤是不推荐用针刀的,我急性期一般使用封闭治疗),以前有专家提出2-4刀为针刀最佳剂量,我实践下来觉得效果不好,术后反应固然没有,效果也差,现在一般切8-10刀,手下有松动感出刀,会有术后反应,但疗效也好了很多。
4 关于手法的问题都没有提及,个人体会,提插切割手法效果好,能把各个层次的病变均进行松解,摆动手法是加强针刀**的,意义不是很大,而且容易断刀。
5 至于牵引,我觉得不宜随意评论,牵引的真正效果我认为是可以放松骶棘肌,针刀反应期过后就可以做,效果还是不错的。
7
发表于 2009-2-4 20:14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麻药可以不用,但多点要少、要准!要找准主要矛盾,不能见痛就扎,一扎就是数十针,病人受不了,术后反应也很重!另外手法的轻巧,熟练也非常重要!

[ 本帖最后由 古溪针刀120 于 2009-2-4 20:16 编辑 ]
8
发表于 2009-2-4 20:58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其实麻不麻药,无关紧要。关键是你对针刀适应症的认识和应用。
9
发表于 2009-2-4 23:29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大家的讨论,让俺受益不少,欢迎大家继续讨论:handshake
10
发表于 2009-2-6 19:25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麻药的应用与否不太重要,我们有时对耐受力差的患者、加之病程较短,部位较浅的术点,也用点利多卡因,但量不宜太大!我们总量一般不超过5毫升,颈、胸、腰椎周围不宜(或谨慎)使用!总之,我认为,麻药尽可能不用,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如果手法熟练,定点少,针刀锋利,能在两三秒钟内做完一个点的话,病人是完全能够忍受的!有些人甚至会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舒服感!
11
发表于 2009-2-7 13:15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请陈院长,说说弹响指的针刀治疗啊  谢谢知道啊
12
发表于 2009-2-7 13:17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谢谢指导下啊。 网球肘,弹响指,桡骨茎突狭窄性建鞘炎。我针刀治疗效果都不好。请你指导下啊。谢谢
13
发表于 2009-2-7 21:09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陈老师:针刀界多几个向您一样,实实在在的说话就好了。谢谢您。实话实说才有利针刀的发展。
14
发表于 2009-2-25 22:42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很精彩!期待更多好文章!
15
发表于 2009-2-26 19:41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初学针刀,学习了
16
发表于 2009-2-26 22:26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支持这个帖子   有水平
17
发表于 2009-2-27 17:19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陈老师写得太好了啊,真知灼见啊,我大大受益
18
发表于 2009-2-27 20:13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文章写得太好了,受益博多
19
发表于 2009-3-4 03:40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支持这个帖,受益
20
发表于 2009-3-4 10:18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谢谢  学习了
21
发表于 2009-3-4 10:19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谢谢
:)
22
发表于 2009-3-4 10:35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陈老师那里收学徒吗?学费多少啊?我想跟老师学习啊?
-----------------------
本消息发自手机[掌中爱医wap.iiyi.com]
23
发表于 2009-3-4 11:13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一篇好贴有如一壶好酒!支持陈老师!
24
发表于 2009-3-4 11:41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呵呵,我是初学者啊,
25
发表于 2009-3-4 11:42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鲜花怎么发呢?
26
发表于 2009-3-4 20:21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陈院长真高人也!今年年底一定去古溪一趟,学习陈院长的刀技、医院的管理、模式,及成功之道!
27
发表于 2009-3-4 21:13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28
发表于 2009-3-4 21:59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真知灼见 学习了!
29
发表于 2009-3-7 19:36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顶!!!你最牛!!!
30
发表于 2009-5-5 22:00 | 只看该作者

针刀临床的相关问题

值得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