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52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
中药, 有毒, 无毒
任何药物都是双刃剑,有治疗作用,就会有毒副作用,中药也一样"是药三分毒"在我国最早的一本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对中药的毒性、配伍法度、服用  方法等均作了较为明确的叙述。《神农本草经》收录了365种中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主养  命,可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轻微毒,主养性,多为补养兼有攻治疾病之效;下品125种,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这就是我国汉代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在这基础上,又提出了"十九  畏"和"十八反"的配伍禁忌,对药物间相互作用产生毒性和副作用的情况加以总结。"十九畏"包括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十八反"包括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等。至今,这些理论仍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又将妊娠用药加以研究,将可能损害胎元,甚至有堕胎作用的中药归纳为禁用、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半夏等。近代研究表明,半夏汤灌胃给药可使妊娠大鼠**出血率、胚胎死亡率升高;注射给药对小鼠胚胎有致畸作用。芫花中的芫花萜、芫花素可引起多种怀孕动物发生流产,莪术中的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有抗孕作用,水蛭、冰片、麝香酮等对小鼠有一定终止妊娠的作用。
针对中药有毒、副作用的情况,历代医学家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和防止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主要措施有1)合理配伍药物。用一种药物来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生姜可解生半夏、生南星的毒,干姜可解附子的毒等等。(2)正确炮制药物。如川乌、草乌生用内服容易中毒,制川、草乌的毒性就大为减少;巴豆、继随子泻下作用剧烈,炮制时去油取霜用就可减轻泻下作用;常山用酒炒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3)严格掌握用量。因细辛有毒性,故得出用量"辛不过钱"(1钱约为3g)。同样道理,川、草乌,大戟芫花等均宜轻用。(4)讲究服用方法和时间。对胃肠道**作用较大的药宜在饭后服,并以少量多次为佳如鸦胆子毒性大,以桂圆肉裹服,则可减少对胃肠的**。随着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深入开展,对中药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这对正确应用中药非常重要,也是中药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客观依据。中药的不良反应一般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近几年来,众所周知的龙胆泻肝丸事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那是1990-1992年在比利时,有100多人服用同一家诊所开出的减肥药。在服药1年后,数十名减肥者被查出肾脏受到损伤,研究认为是减肥药中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所导致。当时国外有媒体以"马兜铃酸肾病"为题进行了报道。1998年,英国报告两例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肾衰,于是1999年7月禁止消瘦和使用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和补充剂。2002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宣布禁售70多种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随后,部分国家也对相关的中药采取了限制措施。
为什么龙胆泻肝丸事件在国外沸沸扬扬了10多年,却一直没有听见国内的中医药界的声音?参加研讨会的许多专家也都在就此发问。专家普遍认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人类战胜疾病、走向健康的征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崇尚自然疗法的今天,以天然药物为主,以安全低毒为优势的中草药,倍受国人及世界各地患者的青睐,在医疗及保健方面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能因为龙胆泻肝丸事件就对中药失去信心甚至否定中药,但是事件的发生、传播和处理的整个过程有许多东西值得深刻反思。
在中草药广泛应用中,其不良反应率已趋于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作者统计国内半个多世纪的医药学术期刊后报告,20世纪50年代及其以前只有26例,60年代147例,70年代398例,80年代达2217例。另有作者对1980~1999年国内273种医药文献及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检测,手检与机检相结合,累计报道≥10例的中药不良反应达2747份,其中 132例(4.8%)死亡。据上海地区报告1998~2001年可疑的中药不良反应高达112份。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认识中草药的药理作用,高度重视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使中草药的不良反应率,特别是毒性反应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 有毒中药的品种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与矿物药。现代医学认为:有毒中药是指可致机体毒性损伤或可引起毒性反应的中药。特别在使用不当时,可损害人体组织器官,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对中药的毒性,中医典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其中"大毒""常毒""小毒"指毒副作用大小不同的药物。《神农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对有毒中药的认识,差异较大:①认为毒药即中药,或具有偏性的中药。张景岳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治病,皆可称为毒药"。"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②毒药即有一定毒性的中药。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称:"凡药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
(一)国家药典收载的毒性中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收载的506种药材及其制品中,对其中的毒性中药分别作了"大毒"、"有毒"、"小毒"的不同标注。
1.大毒类,多指毒性大、使用较小剂量,即可迅速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可造成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死亡的药物。如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巴豆、红粉(HgO)、斑蝥等。
2.有毒类,多指毒性较大、使用较大剂量后,较慢的发生中毒症状的药物。如使用不当,或用量过大,亦可造成重要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如白附子、附子、生天南星、生半夏、蟾酥、洋金花、轻粉、甘遂、芫花、常山、雄黄、木鳖子、水蛭、仙茅、白果、大戟、商陆、牵牛子、蓖麻子、蜈蚣、白花蛇、朱砂、苍耳子、全蝎、苦楝皮、硫黄、山豆根(广豆根)等。
3.小毒类,多指一些毒性较小,但使用不慎或用量较大,或久用蓄积亦可使机体出现毒副作用的药物。一般不损害重要组织器官,症状较轻,不易造成死亡。如细辛、红大戟、苦杏仁、鸦胆子、急性子、蛇床子、川楝子、南鹤虱、密陀僧、重楼、猪牙皂、刺蒺藜、土鳖虫、艾叶、吴茱萸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报道的单味中毒中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地报道的单味中药引起中毒的已达百种之多,其中:①植物药有90多种,如马钱子、白附子、巴豆、半夏、狼毒、附子、乌头、曼陀罗花及苗、莨菪、苦楝根皮、苍耳子、牵牛子、山豆根、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萱草、夹竹桃、雪上一枝蒿、福寿草、槟榔、乌柏、瓜蒂、黄药子、杏仁、桃仁、枇杷仁、红茴香、钩吻、艾叶等;②动物药及矿物药各10多种,如斑蝥、蟾酥、蜂蛹、鱼胆、***、雄黄、密陀僧、皂矾、胆矾、铅丹、升药(粗制***)、朱砂等。
(三)依现代药理研究的有毒中药
1 含毒性蛋白类药物  含毒性蛋白植物类毒药主要存在于种子中,经榨油后存留在油渣中。如蓖麻子、苍耳子、桐子、望江南子。这类毒物能损害肝、肾等实质细胞,亦可引起全身出血,常因肝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致死。儿童服蓖麻子2~7粒可中毒、致死;成人服20粒可致死。再如巴豆,其毒性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能溶解红细胞,使局部细胞坏死。成人服1粒可中毒。巴豆油能剧烈**肠壁,导致峻下,成人内服20滴可致死。据称尚含有致癌成分。相思子所含毒性蛋白对温血动物的血液有凝聚作用,可引起循环衰竭。
2 含生物碱类毒性药物 如乌头、附子、马钱子、曼陀罗、莨菪子、钩吻、雪上一枝蒿、山豆根、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山慈茹、藜芦等。此类药物中毒潜伏期较短,其毒性成分大多数侵及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或心脏。纯***成人内服 0.2mg 即可中毒,3~4mg可致死。马钱子中所含番大鳖碱(***),毒性甚强,幼儿内服5mg即可致死。成人服生药2g(含合*** 30mg)可致死。
3 含酸、醇类有毒中药 如马兜铃、银杏、甘遂等。马兜铃的主要毒性成分是马兜铃酸、马兜铃次酸及木兰花碱。马兜铃可引起马兜铃肾病已为众所周知,马兜铃中毒后还可抑制中枢神经,麻痹呼吸中枢。银杏(白果)种皮含白果酸等,种子含少量氰甙,中毒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白果以绿色的胚最毒,有报道小儿吃5~10粒可致中毒死亡。
4 含毒甙类有毒药物  ①强心甙类:如夹竹桃、万年轻、罗布麻、北五加皮、羊角拗、福寿草、白薇、铃兰等。其致毒主要成分为多种强心甙,中毒症状与洋地黄中毒相似。②氰甙类:如苦杏仁、枇杷仁、桃仁、白果、郁李仁、木薯等,中毒后主要引起组织细胞窒息缺氧,内服氢氰酸1mg/kg即能迅速致死。成人口服苦杏仁55枚(约60g),其内含苦杏仁甙约1.8g,可以致死。③皂甙类:如天南星、皂南夹、白头翁、川栋、商陆、三七等,中毒后主要有局部**作用,溶血作用及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等。④黄酮甙类:如芫花、千里光、臭梧桐等。芫花煎剂口服有强烈利尿致泻作用,并可引起出血,血压下降,循环衰竭。芫花的中毒剂量成人为9g以上。
5 含匝萜类与内酯类  如艾、苦楝、吴茱萸、薄荷、白芷、细辛、丁香、红茴香等。艾叶中挥发油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发生中毒性肝炎,亦可使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惊厥。成人一般用20~30g即可引起中毒。苦楝皮中川楝素对肝有毒害,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正常传递功能,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有报道1岁小儿服用鲜苦楝根皮30g后致死。
6 矿物类有毒药物  如***、朱砂、水银、轻粉、铅、雄黄等。与其所含有毒化学物质有关。***即***,成人口服5~50mg即可中毒,致死量为20~200mg。朱砂主含硫化汞,过量或久服可致汞中毒,中毒量成人为5g以上。
7 动物性有毒药物  如蟾酥、全蝎、蜈蚣含毒性蛋白,斑蝥含斑蝥素等。蟾酥中蟾酥毒素类物质具有类似洋地黄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中毒严重者可致死。全蝎中含神经毒蝎毒与细胞毒蝎毒。成人中毒量在20g以上。蝎毒可使胎儿骨骼发育异常,具致畸作用。蜈蚣含有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成人中毒量在15g以上。成人斑蝥中毒量为0.6g,致死量为1.3~3g,斑蝥素致死量为30mg。
三 造成中药中毒的原因
1  药品质量问题:
(1)误服伪品 中药品种繁多,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用药习惯不尽相同,名称不统一。加之近年药材管理上不到位,一些不法药贩以假乱真,以劣充优现象时有出现,有个别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松对药材真伪的鉴别,使假劣药品流入医疗市场,导致病人误服假药,从而引起中毒。如商陆有毒,有人误以商陆当人参服用而中毒;禹白附有毒,有人误将其当天麻服用而出现中毒症状等。
(2)未经炮制或炮制不规范 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一般中药都须经过炮制后方可用于临床,不经炮制或不规范的炮制应用,既影响疗效,有时还会引起毒副作用。如有报道某患者用未经去毛的枇杷叶而引起咳嗽、喉头严重不肿。斑蝥须去头、足、翅后用,或与糯米同炒至黄黑色,去米后研末用,有1例慢性肾炎患者,自用斑蝥1只去头、足及翅后,未按规范炮制,而是将其纳入1个鸡蛋内烧熟服用,连用3d,原有症状反加重,于第9d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医疗调剂和制剂的要求进行各种加工处理,以达到改变和缓和药性、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矫味之目的。如因服生大黄致严重腹泻、失水、休克病例。又如生蒲黄可活血祛瘀,而炒蒲黄则收敛止血。潘育仁&"'报道一孕妇因**少量流血,使用的中药处方中有炒蒲黄,药剂员将生蒲黄另包嘱回家炒用,服后病情好转,再续方时未经炒用,结果患者服后出现**内大出血而致休克、昏迷。乌头属毛茛科,主根为乌头,支根为附子,全株有毒,其毒性成分***煎煮水解后作用减弱。又如朱砂需水飞,若采用机械加工,仅能将药粉碎,而不能达到减毒去杂的目的。所以,依法加工炮制、规范炮制质量是中药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保证。
2 服用方面的问题
(1)用量不当,服用时间过长:如补药吃多会上火;清热解毒药吃多引起腹痛、腹泻;活血药过量易造成内出血;砒石有大毒,能攻毒、定喘、治癌肿;洋金花有毒,能麻醉止痛,治多种疼痛。但这些药物不能超大剂量应用,
(2)煎煮不当:中药煎煮有讲究,如附子煎煮的时间过短,会引起中毒;
(3)服法不当:中医对服药方法很有讲究,如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散寒药最好热服,热性疾病则宜冷服等。正确的服药方法,可提高疗效,相反,若服药方法不当,不但不能保证疗效,有时还可导致毒副反应。如砒石不能作酒剂服,违之可致中毒,甚至毙命。鸦胆子内服时必须去壳取仁包裹(用空胶囊壳、枣仁、龙眼肉)服,否则有蚀灼口腔、咽喉及食道、胃粘膜的毒副作用。
(4)给药途径及制备工艺不合理
不同的制备工艺及给药途径,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曾有因服"乌头浸酒"致严重心律失常。乌头浸酒毒性会增加,内服易造成中毒。又如白头翁鲜品捣碎外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5) 配伍不当(药源性疾病):违反中医理论使用中药
应用中药必须依照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的原则,才能保证用药安全,否则易造成伤害,即便是补益中药也应辨证施治。有报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一级愈合出院后,自服珍珠粉导致肿瘤广泛滋长。《本草新编》记载"疮毒若内毒未净,遂用珍珠以生肌,转难收口"。因用药不对症  如人参  常引起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畏光、咽痛、牙痛等药源性反应。
配伍用药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甘草反甘遂、藜芦反细辛等,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两药合用,毒性增加。报道小青龙汤加附子治疗哮喘,可致皮肤风团、瘙痒,疑为半夏反附子,而去半夏后,再服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还发现桔梗与远志配伍致吐几率增大。附子与甘草配伍,附子毒性降低;附子与麻黄配伍的汤剂有出现***中毒者,而去麻黄后则无中毒现象。黄药子对肝脏的毒性可在配伍当归或甘草后减弱。以上均说明中药配伍是否科学对毒性的影响很大,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
3  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即撤药后的反应。某些药物一旦停药后会产生戒断症状。如近年报告:一患者因患慢性扁桃体炎,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一年后停药时引起戒断症状。另有21例长期服用番泻叶致依赖性报告,用药时间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11年,戒断症状与**类药物依赖性前期症状相似,但程度较轻,其机理待研。
4 致突变、致癌性:有报导,经化学成分实验研究,细辛、石菖蒲等植物药挥发油含黄樟醚0.1%,黄樟醚掺入饲料中喂大鼠,一年后可诱发肝癌。还有报导,黄药子长期服用过量服用,可引起肝损害;六神丸等中成药含有牛黄成分,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及糜烂,因牛黄主要成分为胆酸,与胃黏膜接触后可损伤胃黏膜屏障。
5 个体差异: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如有些人对某种药物过敏。
6 中西药不合理联合使用
中西药联合使用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也出现新问题。有些合用增强疗效,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如在使用链霉素的同时服用骨碎补,可减轻或消除链霉素的毒副作用。但也应注意联合不当则会出现不良后果。如中西药发生反应,生成络合物,影响疗效;合用后毒性增加及产生拮抗作用。有些中药复方制剂如消渴丸,其中含有西药格列苯脲,作用较强,易发生低血糖。
7 注射剂未达标
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静脉滴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曾发生多起因注射清开灵针剂致药疹、发热、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过敏性休克病例。在临床应用几种药输液时,应注意避免多种中药注射剂同用;与西药注射液配伍也宜慎之。中药经提取后使用方便,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但毒性也相应增加。有报道长期服用黄杨碱制剂导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衰竭和贫血的情况。故中药制剂本身的安全性问题是值得今后临床上重视的课题。
8 市场管理有遗漏
中药市场虽多次整治,但仍有遗留问题,亦是导致中药用药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中药经营人员素质低,不能识别混入药材中的伪品、混淆品及非药用部分;不法商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中药质量下降,疗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加;对有毒中药管理不严;中药中含有残留有害物质,如杀虫剂和化肥等,。以上均对中药的安全使用产生较大影响。
9  中药调剂人员工作失误 
中药调剂是完成中医为患者辨证论治,投与药物的重要工作。调剂工作的质量,会影响患者的医疗和身心健康,因此,要求调剂人员既要掌握中药专业知识,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又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中药调配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太差,工作责任心不强,调配时将药拿错配错而造成患者误服,出现毒副作用的事例偶有发生。如某医院调剂人员误把洋金花当作紫苏叶调配,造成5人中毒。
五 中药毒性反应的主要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 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等中药,毒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如中毒严重则可引起中枢麻痹而死亡。番木鳖主要含***和***,毒性大其致死量为0.1~0.12g。乌头类药物中毒主要是乌头 碱所致,口服***0.2mg即可出现毒性反应,3~4mg即可致人死亡。红花油可引起中枢兴奋,天南星可致痴呆,黄药子、苦豆子可致幻觉,苦参可引起烦躁、颤抖,麻黄可使中枢兴奋、不安和失眠。大剂量柴胡可导  致嗜睡,大量五加皮也对中枢有抑制作用。
2 心血管系统 含***的川乌、草乌、雪上一枝  蒿、搜山虎等用量过大、炮制不当、煎煮失法或机体对  该药敏感性过高都可发生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  电图改变。含强心甙类的中药,如罗布麻叶、蟾酥等也  可引起类似洋地黄中毒的表现。黄连素静脉滴注可引  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甚至死亡。北豆根可引  起心悸、心律减慢。服用生三七粉10g以上,则可出现  房室传导阻滞。大剂量延胡索可引起心脏混浊肿胀  麝香对心脏自主节律有抑制作用,可减慢心律。
3 胃肠道 中药的用法大多数为口服,对胃肠道会  有**作用,如五味子醚提取液可引起打呃,决明子  大戟、青木香、苦参等可引起恶心,了哥王、鸦胆子等可引起呕吐,甘遂、芫花、常山、苍耳子等可引起腹痛、腹  泻(毒性成分多为泻素、毒蛋白、脂肪油和生物碱等)  巴豆主含巴豆油约30%~45%,毒性大,内服1/4滴即  可致猛泻,服0.5~1滴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内服12~20滴足以致死。中药复方制剂牛黄解毒片、藿香正气水、白虎汤、大承气汤等均可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有报道黄芩注射液、粗制口服液均可引起胃部不适和  腹泻,黄连煎剂和黄连素可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北豆根以腹胀、腹痛、腹泻多见,生地用量过大可引起腹痛、腹泻,苦参可致食欲不振或反酸,口服青蒿浸膏片少数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泡饮番泻叶可引起剧烈腹痛,三七粉可引起胃肠道不适。一些药用量过高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芒硝冲服浓度过高可引起幽门痉挛、胃部不适,防己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茵陈用量大于24g时,可有恶心、上腹胞胀与灼热感,桔梗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大剂量煎服远志可出现恶心、呕吐。
4肝脏 可引起药源性肝病的中草药有黄药子、望江南子、川楝子、丢了棒、油桐
子、龙葵、雷公藤、蓖麻子、番泻叶、苍耳子、山道年、鸦胆子、白花丹、红茴香、桑寄生、棉籽、杜衡、农吉利、千里光、猪屎豆、艾叶、白  芨、防己、百消容、虎杖、石榴皮、酸枣根皮、五倍子、贯众、黑面伸、地榆、鱼胆、青娘虫、蜈蚣、斑蝥、胆矾、硫磺、黄丹、雄黄、***、草乌、泽泻、半夏、蒲黄、天花粉野百合碱、洋金花、红花油、山豆根、瓜蒂、六神丸(超量)、葛根素注射液等。又如细辛所含的黄樟醚可致大鼠肝癌或肝肿瘤,少量即可使肝脂肪变;北豆根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大黄蒽醌类具有肝毒性,可引起肝组织退行性变;麝香酮可使肝脾肿大、肝功能受损。
5        肾脏 对肾脏的毒性常常是药物中毒的结果,其严重程度与药的剂量有关。致肾
损害的中草药有8种左右,斑蝥(日用量超过1.5g即可中毒,表现为腰痛、尿频、尿少、血尿,最后可导致肾衰)、钩吻(内服即可中毒)、红升丹、砒石、雷公藤、巴豆、草乌、马钱子、朱砂、雄黄、轻粉、铅丹、密陀僧、胆矾、蜈蚣、洋金花、大风子、望江南子、相思子、牵牛子、苍耳子、使君子(30g以上)、白花丹、商陆、芫花、大戟、甘遂、乌桕、山慈菇、八角枫、威灵仙、白头翁、水蛭、白果(最小中毒量是2 粒,与炮制方法有关)、马桑、瓜蒂、鱼胆、毒蕈、细辛、土细辛、鸦胆子、皂荚、丢了棒、川楝子、蓖麻子、山棉籽油、木通(30g以上)、马兜铃(马兜铃酸引起马兜铃肾病)、防己(含汉防己碱、马兜铃酸,用量30g以上)、益母草(90g以上)、虎杖(60g以上)、泽泻(30g以上)、柴胡(50g以上)、槟榔(60g以上空腹服)、丁香(2g以上)、番泻叶(15g以上)、芦荟(9g以上)、天花粉(长期大量服用)、松节、侧柏叶(60g以上)、荜澄茄(2g以上)、肉桂(15g以上)、麝香(3g以上,致死量6g) 昆明山海棠、蜂毒、蜂蜜、六轴子、油桐子、臭梧桐、胖大 海、天麻、黄独、土荆芥、金樱根、土贝母、海马、蛇胆、麻黄等。肾毒性中药的毒性机理表现在以下几点1)直接损害肾小管,常见的有雷公藤、苍耳子、鸦胆子、白果、蓖麻子、马钱子、斑蝥、鱼胆、铅粉、商陆、雄黄、轻粉、朱砂、山慈菇、木通、泽泻、蜂蜜、川楝子、汉防己等;(2)直接损害肾小球,常见的有苍耳子、雄黄、斑蝥、雷公藤、桂皮、防己、蓖麻子、松节、牵牛子等;(3)引起肾缺血如商陆、臭梧桐、瓜蒂、山慈菇等,在大剂量时可出现这种情况;(4)致溶血性反应而损害肾功能,如海马、独活、水蛭、蜈蚣、皂荚等;(5)引起肾炎样改变,常见的有土荆芥、槟榔、大蒜、鸦胆子、防己、白头翁、芦荟、巴豆、牵牛子、山慈菇等;(6)引起间质性肾炎,如汉防己、马兜铃等。
6 呼吸系统 白果、苦杏仁、五味子等可引起呼吸困难,肉桂、两面针等可引起咳嗽,百部、苍耳子、山豆根等可引起呼吸衰竭,黄连素静脉滴注可引起呼吸骤停,大剂量防己可致呼吸紧迫、甚至窒息,大剂量厚朴可致呼吸抑制而死亡,大剂量延胡索也可抑制呼吸,生半夏可引起呼吸困难、窒息死亡等。
7 血液系统 长期口服黄连素可使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减少,可出现溶血性贫血;桔梗有较强的溶血作用,不可注射用;人参急性中毒时常以出血为特征;高浓度大蒜汁可引起红细胞溶解;大量服用防己可致贫血。
8 生殖系统 除了传统的妊娠服药禁忌外,大黄可使动物性腺退变及萎缩,使妊娠大鼠死胎率增加;番泻  叶可使盆腔器官充血,月经期及孕期忌用;蒲黄收缩子宫,可导致坠胎;酸枣仁有兴奋子宫作用,孕妇慎用;地龙可致子宫痉挛性收缩,孕妇慎用;雷公藤可减少男性  **,引起不育。
9  过敏反应
据报道能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已达150余种,常见的有地龙、五味子、金银花、三七、冰片、大青叶、板蓝根、丹参、桑椹、附子、苦参、穿心莲、鹿茸以及川芎茶调散、大黄苏打片、鹿茸精、云南白药等。鸦胆子外敷,鱼腥草、复方地龙注射液,云南白药,六神丸等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柴胡注射液、黄连煎剂和黄连素、青蒿注射液、藿香正气散(少数)等亦可引起药物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
10  致癌、致畸作用
在动物饲料或饮水中混入不同剂量的常用中药如槟榔、款冬花、紫草、藿香、石菖蒲、巴豆油等,长期喂  饲,可引起不同的肿瘤生长,如恶性纤维间质肿瘤、肝血管内皮肉瘤、肝癌等。将细辛所含的挥发油黄樟醚添入饲料,可致大鼠生肝癌,喂食2年患癌率达28%。大黄蒽醌类可致甲状腺瘤,石菖蒲所含的2 细辛醚为阳性诱变剂。雷公藤可使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雷公藤的剂量超过25mg·kg-1可使小鼠染色体畸变。板蓝根水煎液(1g·ml-1),每天0.3ml灌服15d,可致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中药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药物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外,药物盲目滥用、用量过大、炮制不当、配伍不当、误用误服(如"滥用人参综合征"及大剂量服用冬虫夏草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等)、以伪代真、药不对症、长期服用、煎煮失法以及个体差异等都可导致毒、副作用的产生。目前还应特别提醒的是,未学过中医中药的西医医师,误以为"中药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而任意给病人配服,这会增加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希望临床医生能充分认识中药毒、副作用的危害性,合理使用中药。加强中药毒、副作用的基础研究,如药理、毒理研究,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管,规范开用中药制度,这些都有助于减少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能更好地保障中药的安全使用。
四  中药毒性反应的预防
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若已知某种药物对其有不良反应,应避免使用。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应视男女、老幼经孕、体质等不同情况而用药,用法用量要适当;对有肝肾功能减退者或老龄病者,用药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即使是补益药也不能滥用;对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其反应,及时防止中毒的发生。
辨证要准确,药物配伍要合理,医嘱要清楚,药师对药品管理要严格,称量要准确。
加强药物质量管理,积极提高药物质量,确保达到用药要求。
严格管理***,以防发生意外。
五、中药毒性反应的救治
对轻症者可口服扑尔敏4mg或肌注盐酸苯海拉明20mg;
对较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ml+**mg+10%葡萄糖酸钙10ml及对症治疗;
对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吸氧,立即静脉滴注**、阿拉明、多巴胺、乳酸钠快速补液及对症治疗。
中毒轻症者停药后可自愈;中毒较重者应立即洗胃或导泻,给予解毒药如:服用中西药解毒:黑豆100g,黄连10g,绿茶50g。煎水 500ml,顿服,或口服牛乳或口服蛋白。林格氏液500ml,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0g,静滴。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高钾的处理,透析方法,纠正酸中毒,严格控制水的摄入,对症治疗及高热量饮食。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六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药的毒副作用 
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既不违避,也不扩大化,实事求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制订有关标准。全面实施质量系列标准规范,从中药栽培(GAP)、非临床安全试验(GLP)、临床安全试验(GCP)、药品生产(GMP)、商品流通(GSP)。建立从中药资源、品种生产、炮制、饮片、保管、使用或成分提取、工艺、生产、质控、非临床或临床安全性等标准化研究,为药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技术资料。 同时注重基础研究,如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等多方位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用大量的科学数据阐明其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性;以确保民众安全合理用药。

[ 本帖最后由 本草堂 于 2008-12-24 20:53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5 08:49 | 只看该作者
叙述很详细,谢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2-27 17: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学习了。:victory: :victory:
4
发表于 2017-4-21 07:09 | 只看该作者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
5
发表于 2017-5-23 22:5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6
发表于 2017-8-1 15:32 | 只看该作者

叙述很详细,学习了!
7
发表于 2019-7-24 11:3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详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