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07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腹针手法与实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3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腹针手法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首先,强调手法必须建立在取穴准确的基础上,而取穴的准确与否取决于能否熟练地掌握水平线和比例尺。其次,手法调整的关键在于行针三部法,手法轻柔,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第三、进针的深度是取得临床实效的关键,应以刺至病所为最佳**深度。第四、由于个体差异,可根据组织结构采用三角针、三星法、梅花刺手法调整全息位置,以提高疗效。综上,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腹针手法的操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临床的疗效。

    【关键词】腹针/针灸疗法;手法操作;临床探讨

    薄氏腹针疗法问世以来,经过几年的临床推广,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正在被越来越多中西医工作者接受。笔者自2001年学习腹针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产生了一定疗效,体会到腹针不仅与传统针法取穴不同,更重要的是**的手法有独到之处,而且手法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故总结几年来有关腹针手法与临床实效的点滴心得与同道们共同探讨。

1.手法必须建立在取穴准确的基础之上

    穴位是针灸治疗疾病施治部位,每个穴位都是在体表的标准定位点,穴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功能决定了穴位的不同的穴性,每一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任何穴位都是已知的定位点,而决不是任意点,这是腹针疗法对穴位的认识和基本的理念。因此,准确的定位取穴和对每个腹部穴位的穴性进行了解是学习腹针的基础,同时也是应用腹针治疗疾病起点。腹针穴位与传统针灸腧穴不同,它有“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特点,所以必须严格执行腹针的定位标准,然后再言手法。

    若我们不重视其取穴的准确性,即便是掌握了熟练的腹针手法,往往也会得不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经一度忽视过取穴的精确程度,往往按传统针灸中的说法,即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的理念,应用于临床,产生不出理想的效果。比如说:肩痛时我们多取患侧滑肉门,若穴点高与低一点,总觉得均是在胃经上,差一点没关系,可往往就是产生不出效果来。从而也进一步说明了腹针的穴位有“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特点。

    除此之外,腹针在取穴上,还应注意其水平线、比例寸的取穴特点。它不是将人体的腹正中线定为任脉,而是以腹部的腹白线定为任脉,随腹白线的自然曲直来定位,也就是说根据人的解剖结构来定,并且上下左右的分寸,是以脐为中心进行标记,脐以上的分寸,是以脐中至中庭穴之间8寸而定,从腹针的全息角度来说,也就是人体脐以上(上半身)的投影部位。脐以下的分寸,是以脐中至曲骨之间5寸而定,从腹针的全息角度来说,也就是人体脐以下(下半身)的投影部位。也就是说以脐为中心点,脐上的分寸以脐至中庭的上下长度来分寸,它的分寸长,每一寸就长,它的分寸短,每一寸就短。脐以下的分寸,是以脐中至曲骨的上下长度来分寸,它的分寸的长短,决定脐以下投影的分寸,这一上一下,每个人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希望能引起术者的注意。左右的分寸,传统的骨度分寸没有明确的标明分寸,而腹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以脐中至侧腹部为6寸,定标之后,从全息角度来说,全部投影的左右分寸均以6寸来定分寸的宽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人的腹部是有弧度的,因此在取穴时的分寸,均以水平线来定,以横竖坐标的夹角来垂直定位,这也是保证取穴准确性的关键,是腹针排除人体因为胖瘦形成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取穴方法。

    笔者认为,手法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准确取穴的基础之上。在取穴中除了掌握其特定的取穴方法之外,应注意的问题如认识到,并做到了,则为我们下一步实施手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不会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错误了。

2.手法调整的关键在于行针三部法

    腹针在进行操作过程中,从进针,行针到起针的全过程中,都体现了轻柔和缓的特点。腹针进针时应首先避开毛孔、血管,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根据处方的要求,按照顺序进行**。腹针进针前,首先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最好采用套管进针法,增强消毒隔离的意识,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选择直径粗细不同的针具,进针时要求刺皮时要快,取穴要准。进针快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取穴准才能保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施术时一般采用三部法,即候气、行气、催气手法。进针后,停留3—5分钟谓之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谓之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谓之催气,留针30分钟起针。我们在进针时曾谈到,腹针进针特点是快而准,进针后先候气,再行气、催气,在其手法的三部法中,其捻转手法与传统手法不同,传统手法一般是提插与捻转同时运用,即在提插的同时捻转,术者手下感觉沉涩紧,病人感觉酸麻胀。而腹针手法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术者仅感略有下沉,或稍有抵触,病人感觉舒适或略微有一些胀感,无酸麻胀感。手法的**量相对较小,偏于传统手法的补法,这与腹针的深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方法的酸麻胀感,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来说,有一定的恐惧感,因此,腹针手法的轻柔,又有疗效,容易被初诊者所接受。除此之外,腹针的起针方法与传统的针灸不同,在起针时按照进针的顺序以序起针。在起针时从原来**的深度缓慢捻转出针,不允许深刺或大幅度的提插捻转然后再起针,也就是说起针时要保持原**深度的水平,不然的话将影响疗效。这也是与传统针灸的操作手法不同之处。

3.进针的深度是取得临床实效的关键

    人的腹壁层较厚,**时不仅疼痛程度较轻而且便于施术。由于在腹壁的不同层面分布着腹部的不同经络系统,因此,**的深度会影响不同的腹部经络系统。腹针根据腹部的经络分布特点,往往同样的一组穴位可以依据进针的深度不同而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腹针理论认为:腹部神龟图是形成于胚胎期的全身调控系统,与全身有非常明确的应答关系。它位于腹壁的浅层。全身各部均通过神龟的形式反应在其中。腹部经脉系统是腹壁与全身经脉系统发生联系的系统。全身的经脉是由脏腑产生的气血通过腹部的经脉向全身输布。它位于腹壁的较深层。腹部八廓是调节脏腑的系统。调节脏腑能影响人体的内脏系统,使人体的内环境保持相对平衡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调节内脏的系统位于腹壁的深层。故腹针时将进针深度分为天、地、人三部。一般病程较短或其邪在表的病,**天部(即浅刺);病程虽长,未及脏腑或其邪在腠里的病,**人部(中部);病程较长,累及脏腑或其邪在里的病,**地部(深刺)。这就是说**的深浅,取决于病邪的深浅,病程的长短,脏腑经络的盛衰。

笔者认为:应将腹部的经络结构,看成一个立体结构。如位于浅层的全息系统在行针取穴中,不能将它看成平面图。以肩关节为例,滑肉门的投影为肩的肩髑部分,以它为中心,来看肩关节的上下左右,但人的肩关节为立体的,它不仅有上下左右,而且还有前和后,那么前与后就要通过针的深浅来定,因此在其天部亦可以再分深浅。依此类推,若经络有病,根据经络的循行在其相应的投影部位,**的深度在腹壁的中部,治疗有关经络病。若脏腑有病,则按腹部的八卦分布图来取穴,**的深度也相对来说较深,位于腹壁的最深部。由此看出,进针的深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调节着三个不同的系统,可以治疗邪中于不同部位的疾病,既可以调节经络,也可以调节脏腑。既然**深浅在治疗中至关重要,在临床中的操作如何实现?笔者认为:腹针疗法是一种新的疗法,亦属于微针疗法的范畴。目前在临床刚刚开展,取得疗效是开展和推广该方法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刚刚采用腹针疗法治病时,要选择病人呈俯卧位时,仍有症候的疾病,按处方选择穴位,顺序进针,进针后看症候能否改变,来逐渐调整**的深浅与位置,从而体会手下的针感,逐渐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手法。腹针疗法提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便是要求**的深度必须根据疾病的病位进行判定。腹针要求的“刺至病所”便是病位深则深刺,病位浅则浅刺,根据病位决定**的深浅。

4.根据组织结构灵活调整三星,三角及梅花针手法

    人体的组织结构的对称性,经络与肢体表面结构的一致性。薄氏腹针的神龟图的设计,基本符合这一特点。在临床试验中,神龟图所代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均要求特别的准确,不能差之毫厘。笔者在临床应用腹针过程中感悟到,每个人在正常的生理发育的状态下,解剖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如果我们在**过程中,学会调整的方法,亦可弥补这些变异。那就是用薄氏三角针、三星法、梅花刺进行调整,每每见效。然而,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在神阙穴周围确实存在着一个值得人们探讨的神阙调控系统。因此我们在进行**时,要从立体的角度去看待其神龟的所有解剖部位,即可用三角针、三星法、梅花刺进行调整结构的变异外,还应用三种针法适用于不同的疾病特点。如三角针:适宜于症状比较局限的疾病。如关节疼痛等病。针与针之间的距离则由患病部位的大小以定远近。如三星针:适宜于症状呈带状或条状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等。针与针之间的距离由患病部位的长短而定。梅花针:适宜于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病人,也可在三星法疗效不佳时采用,使治疗的强度得到增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法的使用前提是以能改善临床症状的主穴为核心进行运用,因此,处方中相对特效穴的筛选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疗效,而选用哪一种**法则依据病位的大小,疾病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而定。

总之,要使腹针疗法得到推广,手法与疗效是关键问题,而手法又必须建立在准确取穴的基础之上,所以只有在临床不断地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腹针手法及其适应证,才能将其方法推而广之。以上仅为个人的看法,还望与同道们共同探讨。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1-23 22:18 | 只看该作者
资料不错:victory: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1-23 22:2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用腹针的,其实临床用腹针是不捻转、不行针的。其余观点同意楼主所写的。:handshake
4
发表于 2014-12-4 10:17 | 只看该作者
善因善果 发表于 2008-11-23 22:24
我也是用腹针的,其实临床用腹针是不捻转、不行针的。其余观点同意楼主所写的。:handshake

效果怎么样呢?
5
发表于 2015-3-18 10:58 | 只看该作者
临床用腹针效果立竿见影。好好学习。谢谢。
6
发表于 2015-3-18 15: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休息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7-9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