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18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拿] 整脊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整脊手法对弹响声的认识
传统正骨推拿医师认为在治疗脊柱病变时,所出现的弹响声为手法复位成功的标志。据我院在多年临床观察中总结认为,在治疗脊柱病时所出现的弹响声并不能代表关节复位。也不能证明出现弹响就会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中有的患者可出现弹响声,有的则否,而且声音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脊柱复位时所出现的弹响声和掌指关节受外力所产生的声音无明显区别。生活中,人们在活动脊柱或伸懒腰时,经常会听到弹响声,但无任何的不适感。我院理解为弹响声是关节腔内气体扩散液的震动声,气体扩散的结果使关节腔内的压力趋于均衡,使关节灵活性增加,这种变化是关节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的转变,使肌肉协同收缩以完成随意变动的条件,关节的响声既可在正常关节出现,亦可在错位的脊柱复位时发生,因此,整脊手法运用中,响声并不能代表错位关节复位,更不能把弹响声做为复位唯一标志。
另外,据临床观察及结合资料报道,这种弹响声来自关节腔,关节腔内压力小于大气压是负压,胸内负压是关节稳定的因素,而滑液则为灵活因素,在静止时关节稳定因素占优势,灵活因素相对减弱,当关节突然受到牵拉或扭转时,瞬间拉力超过关节腔内中心的负压力,关节腔内周围的气体迅速向中心扩散,形成弹响声。所以临床医生在治疗时追求弹响声为手法复位成功的标志是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但临床中可以证明出现弹响声的关节  均为不稳性关节,是脊柱功能失衡的一种重要标志。
二、整脊手法对脊椎关节错位的认识
临床根据骨科的分类错位在1mm以内为错缝,在1—3mm之间的称半脱位,错位超过3mm称脱位,而整脊手法在脊柱病的治疗上绝大多数是针对错缝而言。但在临床中需注意的是当发现脊柱解剖位置变异或小关节紊乱并非完全是一种病理现象。因为大多数椎体小关节紊乱是脊柱正常生理活动和退变所引起变化的一种“亚生理”现象,只要脊柱保持在正常的或仍在“亚生理”区代偿的位置时,就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临床中因每人的代偿程度不同,故在相同的病理下症状与临床检查并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不一致。所以对处于代偿状态下的关节紊乱不能认为是病理表现。在临床中总有少数小关节紊乱,才会压迫或牵拉周围软组织而引起脊柱相关疾病。假如,临床整脊师对脊柱所有偏歪棘突和紊乱的小关节加以整复,那么,脊柱将产生超过亚生理范围的被动运动,这就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性,并打破了脊柱现有的平衡状态,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病情。所以,我们认为,整脊手法治疗必须从调整脊柱的内外平衡做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样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三整脊手法对治疗脊柱侧弯、棘突偏歪、生理曲度变直的认识
临床证明,40岁以后脊柱所出现的侧弯、生理曲度变直、棘突偏歪都是不可逆转的病理现象,是人体脊柱退变的代偿性反应。整脊手法是不可能将上述病理现象调整到正常解剖位置,临床中应加以改善现存在的脊柱内外平衡,因为在正常人群中有20—35%的人有生理性的侧弯和棘突偏歪,假如,临床医生把所有侧弯和棘突偏歪都当成病理时加以整复,将进一步破坏脊柱的力学平衡系统及代偿反应,导致疾病的发生及加重,同时也是缺乏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因此对有关学术报道中称40岁以上通过手法侧弯消失,偏歪棘突矫正,生理曲度正常提出质疑,因为整脊手法对脊柱产生只能做微小关节的调整,在所有整脊手法中从生物力学力度出发,整脊并不能让椎**置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在影像学上治疗前后的比照也无明显变化,因此,临床在运用整脊手法中应正确运用和科学的选择适应症,来提高临床疗效。
以上几个观点提出来,个别肯定会有争议,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国整脊手法将会不断的自我完善,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8-8-23 17:05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x1 (8)a x1 (8)a x1 (8)a

不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3# 板凳
发表于 2008-8-23 17:07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shy   不好意思啊  多多指教哈
4
发表于 2008-8-23 17:21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真的不错啊,终于明白关节的声音是怎麽会回事。
5
发表于 2008-8-23 17:28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关节弹响记得好几年前就有听吉林某医生讲过,该医生因医院申三甲需要原本骨科,组建康复科,去北京向董学正脊,因某些原因去北京与董接触后没有学习,后来专门去得国外学习。x1 (8)a
6
发表于 2008-8-23 18:08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可以肯定的是多数是不正确的!把报告的出处提供一下,有数据更好!一句话,你还不如把整脊给枪毙了,可惜不是官方的报告!
7
发表于 2008-8-23 19:25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这这这这,这是谁跟你胡说八道你就相信了啊,用点脑子看看你那前后矛盾的话,都说明白了关节腔内是负压,负压之后哪儿来的气体??如果真是气体的话,就不会只在特定的手法下会弹响,而是只要能使气体发生快速转移就会响了,如此简单的道理你都想不明白?第二点更是神经病的说法,人的机体每天都是一个新的生理平衡,随着熵值的不断增大,就会不断的打破原有平衡,而对小关节的整复,是在减缓熵的增加,并且,重中之重的一条,我们的整脊手法是处于一个定位整脊的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整复的是病理状态下的椎体,而不是你所说的亚生理状态下的椎体,由此可见,写这个东西的人,根本不懂整脊,甚至根本不懂医学,属于外行瞎编。第三条,简直叫不可理喻,哪一个临床证明了四十岁以后属于不可逆转的改变?我给你说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肝脏大面积纤维化,病人整个肝脏只有五分之一是正常肝组织,其他全部是纤维了,我师父开药治了三个多月,其正常脏组织恢复到三分**,只有三分之一是纤维化的,西医临床也提出过,这种纤维化是不可逆的,可是我师父就逆转了,咋样?还有一个颈脊髓空洞的患者,左手几乎半残,在我师父那里治了半年,复查MRI和CT,脊髓空洞完全消失,查为正常脊髓组织,怎么样?一样逆转,不要把没见过没听过的事就当成是不可能的好不好,有点脑子,像人类一样思考,另外,如果你没学过生物力学,你可以去看一下,生理性的偏曲?搞笑不是这样搞的,偏曲只存在先天性和后天性,都是病理性,你见过哪个病人或者是哪例报道是因为脊柱正常位后引起疾病的?另外整脊医学本来就不是中医学,不需要用中医整体来辨证论治,可见你根本不懂整脊,连其所属都不懂,还敢胡言乱语?再者,整体观,本来就是整脊的根本,脊柱上各椎体的相关就是依据这个整体观出来的,为什么整脊重视环枢关节和骶髂关节?就是源于整体观,懂了没?你那个40岁以上手法整脊至正常的病例在哪里?偏曲是多少?基本数据都没有,你凭什么质疑??再次说一句,不懂你可以去学,不学就不要乱开黄腔,“整脊手法对脊柱产生只能做微小关节的调整,在所有整脊手法中从生物力学力度出发,整脊并不能让椎**置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在影像学上治疗前后的比照也无明显变化。”这句话只能更加说明你是外行人,什么都不懂,整脊的手法千变万化,你所讲的小关节手法只是其中一小类,而其改变在影像学上是不是不变化你是不是亲眼见过?你见过多少医生做的操作?你见过那些脱位半脱位的复位没有??没有见过就不要开黄腔,鉴于你的无知,我可以把你当成初学者教你,而不收你的费,呵呵,有兴趣的话等我回国后联系我。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8
发表于 2008-8-23 20:05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感谢你真有耐心!真是秀才遇上兵!真相直接替他两脚!
9
发表于 2008-8-23 21:00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为什么总是有些无知的人在这里忽悠爱友呢?我个人比较张狂,但是我还是不忽悠,不过看不过去我就要骂人,呵呵
10
发表于 2008-8-23 22:01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guitaren 老师!
       这也许是各人的认识不同或是认识(学习)上的错误吧!

[ 本帖最后由 wy5956 于 2008-8-23 22:57 编辑 ]
11
发表于 2008-8-24 12:13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原帖由 秦桧 于 2008-8-23 16:59 发表
一、整脊手法对弹响声的认识
传统正骨推拿医师认为在治疗脊柱病变时,所出现的弹响声为手法复位成功的标志。据我院在多年临床观察中总结认为,在治疗脊柱病时所出现的弹响声并不能代表关节复位。也不能证明出现弹响 ...

很好,特别是治疗脊柱事弹响不是检验关节复位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我深表赞同.
12
发表于 2008-8-24 13:40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楼上的,你所赞同的东西和你的观点是两回事,呵呵,不要乱赞同,你讲的是弹响为关节复位的其中一个检验标准,而楼主所讲,弹响跟关节复位并无太大关系,是两回事,不要乱赞同
13
发表于 2008-8-24 14:50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好资料:) :)
14
发表于 2008-8-24 15:25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原帖由 guitaren 于 2008-8-23 19:25 发表
这这这这,这是谁跟你胡说八道你就相信了啊,用点脑子看看你那前后矛盾的话,都说明白了关节腔内是负压,负压之后哪儿来的气体??如果真是气体的话,就不会只在特定的手法下会弹响,而是只要能使气体发生快速转移就 ...

老兄你说的很多观点我赞同,但我是这样想的,他的这个理论暂时不说是对还是错,我觉得要想不断的进步不单需要钻研自己的理论,还要吸取新的理论成果,百花争鸣才比较好,呵呵!所以给他留点面子吧!
15
发表于 2008-8-24 15:43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我也很想给他留面子来着,但是初学者怎么办啊,没看前面还有人回答说是终于知道关节弹响是怎么回事了吗,这不是纯的在忽悠人吗?要是初学者都跟着他这样去学,医疗界得出大事
16
发表于 2008-8-24 15:54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我觉得楼主讲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能一概否定,不排除有这样的人,见了偏歪就往正里搞.这样的人或许还很多.
还有一部分人迷信整脊,认为整脊万能.什么病都要整一整.
还有一部分人只管整脊,很少关注肌肉.当然这样省事.又不费力气又快.这种情况在一些医院里比较常见.病人来了搬两下了事.治不好就封闭,或者建议做手术.针灸又没有那种水平.什么病来了都是照死方子扎.他懒得动手松懈肌肉.这样的情况我碰到好多了.结果一松懈肌肉就好了.
17
发表于 2008-8-24 16:31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楼主讲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送花支持。关于弹响声,目前还是各有说法,去年第一军医大学就以弹响声为课题,申报成功了一个***的课题。楼主关于弹响声的解释,实质也是业内目前的一种主流意见,小鸟兄的反应有些激烈,关节腔负压不代表关节腔内没气体,只是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而已,至于弹响声和疗效的关系,个人体会在临床上还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我想这和心理暗示也有很强联系。整脊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美国存在了一百多年,尽管在某些州已经被纳入医保,但总体上目前还没被主流医学所接纳,这就说明有些问题还不是很明朗。田纪均老师在讲正骨手法时也提到,整脊手法可分为刚性整脊和柔性整脊,所谓柔性整脊也就是放松椎体周围的肌肉,两者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1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0朵
18
发表于 2008-8-24 16:54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哈哈  这位 大哥你说的非常不错  认识也非常的了不起      但是我是希望那可以把我的东西慢慢的看清楚了  在说哈  :lol:   哈哈  学海无涯啊
19
发表于 2008-8-24 16:56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不看清楚我就不说话了
20
发表于 2008-8-24 16:56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对各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只要不是有损大家利益的应该多支持,没个人观点不同,有些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的就应该允许假想或假说,对某些言论实在是不敢恭维。
做人谦虚平淡一点的好。x1 (8)a
21
发表于 2008-8-24 16:58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谢谢   什么东西  都希要大家来讨论     好的东西都是有争议的,因为每个人的观点的不一样的啊  ,理论和实践就看你怎么去掌握了 :lol:
22
发表于 2008-8-24 17:00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希望大家多多提出意见哈:lol:
23
发表于 2008-8-24 17:08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现在有整脊   整肌    整筋他们的 方法是不一样的 大家有兴趣我有时间发的龙层花和冯天友的资料:P
24
发表于 2008-8-24 17:17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在给大家发点整脊的资料:
1定点调颈法
(1)上颈段整脊调颈法:以C2左侧压痛为例,患者坐位,全身放松,颈部前屈约20°向左侧旋10°~15°,医者站于背后,左手拇指固定于压痛点,右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左下方缓慢旋转,双手协调调旋转角度,当旋转角度落于患椎痛点处,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用力,常可听到喀嚓声,诊查压痛点消失。
(2)下颈段整脊调颈法:以C5左侧触痛为例,患者坐位,全身放松,令患者头部后仰约15°~20°,并向左侧旋转15°~20°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压痛点,右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左下方缓慢旋转,双手协调调整旋转角度,当旋转角度到达患椎痛点时,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用力,常可听到喀嚓声,诊查,压痛点消失。
2特色掌根旋转斜推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以T6棘突右侧压痛为例,术者右手掌根部固定棘旁压痛点后,缓慢用力向下向外呈弧形牵引至最大角度时,右手掌根瞬间加大旋转力度和角度,同时向右下方发力,常可听到弹响声,手法告毕。
3特色掌根旋转按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以L4右侧有阳性反应点为例,医者右手掌根部阳性反应点,左手重叠于右手背上,双手二力合一,向上向外牵拉偏歪之棘突至最大角度时,右手掌瞬间加大旋转的力度和角度,同时向对侧方向推压,常可听到弹响声或掌下有移动感,手法告毕。
4定点骶椎整脊技术: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其一侧,以S2左侧阳性反应点为例,医者用右手的豆状骨置于压痛点之上,缓慢用力向下呈45度角下压至最大限度,(以豆状骨与压痛点有融为一体之感最佳)此时,医者豆状骨缓慢用力向外向下呈弧形外旋,在旋转的过程中即可听到弹响声或手掌下有移动感,触诊压痛点消失或缓解,手法告毕。
体会: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三小脊诊整脊”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传统推拿正骨手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其优点1手法直接施力与椎旁阳性反应点,采用瞬间合力以震颤力和挤压力完成整复,每次只需要1分钟左右,无需任何的辅助设备,同目前较流行的短杠杆手法以棘突或横突为骨杠杆的整复手法相比,角度更小、更省力、安全性高、更具创新性。2整脊治疗过程中医者的作用力始终不超出“阳性反应点”的范围,因此,其他椎体或椎旁软组织无需承受额外的负载。3适合各年龄层的患者手法轻巧、无痛、精湛、细腻,能准确控制整脊治疗时作用力及作用点力量的大小。
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秦桧 于 2008-8-24 17:18 编辑 ]

4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王之洲+4谢谢!您的2和4两法我也常用。
收到4朵
25
发表于 2008-8-24 17:24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以C2左侧压痛为例,患者坐位,全身放松,颈部前屈约20°向左侧旋10°~15°,医者站于背后,左手拇指固定于压痛点,右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左下方缓慢旋转,双手协调调旋转角度,当旋转角度落于患椎痛点处,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用力,常可听到喀嚓声,诊查压痛点消失。


请教楼主这些资料您自己是否仔细看过?

如有,凡请解释上述操作您是如何学习运用的?x1 (8)a
26
发表于 2008-8-24 19:57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原帖由 guitaren 于 2008-8-24 15:43 发表
我也很想给他留面子来着,但是初学者怎么办啊,没看前面还有人回答说是终于知道关节弹响是怎么回事了吗,这不是纯的在忽悠人吗?要是初学者都跟着他这样去学,医疗界得出大事

欣赏你的直率与热情,如果咱们***都能向你一样踊跃发帖子说出自己的观点人气会更兴旺,我们也能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十分感谢!
27
发表于 2008-8-24 23:13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高见!支持!
28
发表于 2008-8-26 11:27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原帖由 guitaren 于 2008-8-23 21:00 发表
为什么总是有些无知的人在这里忽悠爱友呢?我个人比较张狂,但是我还是不忽悠,不过看不过去我就要骂人,呵呵

兄弟.我性格和你一样.我也骂人,更看不惯他忽悠人
29
发表于 2008-8-26 13:42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谢谢!您的2和4两法我也常用。
30
发表于 2008-8-26 19:07 | 只看该作者

整脊手法

是的    我是看了的   我也用了的   不知道有什么疑问嘛?谢谢 请提出你的观点: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