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1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西医综合的基本概况及常用复习方法(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09西医综合的基本概况及常用复习方法(1)
资料来源:海文专业课西医综合考研资料
 西医综合就是内科、外科、生理、生化、病理和诊断六门共同组成的考查科目。内容多,复习任务繁重。医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基本上都需要考查西医综合。而西医综合和英语是最难于临时突击的科目,希望大家能尽早复习,特别是生物化学这种需要反复强化记忆的科目。
  第一部分 西医综合复习方法、记忆技巧及解题绝招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医学类考生来说,顺利通过每年国家组织的西医综合统考实在太难。从198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多数年份的及格率甚至比英语还低,实在令人吃惊和难以接受。事实上每年都有许多考生仅仅因为西医综合未能达到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而名落孙山,实在可惜。从2007年开始,西医综合按300分计入总分,因此对于广大立志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子来说,考好西医综合、获得高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西医综合难考的原因
  每年考试成绩如此糟糕的原因,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重视:
  1.对西医综合考试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许多同学错误的认为:西医综合就是几个多选题,到时候花个把月的时间看看书,考试就能过关!因此为了考研,许多同学可以花两到三年时间准备英语,半年时间准备政治,就是不情愿花三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西医综合!!!事实上,你要想在西医综合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不花四到六个月时间、不花大力气是绝对不行的。因全部考题都是多选题,因此考点广泛,让人防不胜防。如果复习时仅仅记住书本上一些的梗概就想轻松过关,那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其实,只有那些作了充分准备,对基本概念、基本病理、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深刻认识的考生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西医综合内容繁多
  所考内容从前期的生理、生化、病理、诊断,到后期的内科、外科共六门课程。学习这六门课程的时间跨度达四年之久,等到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绝大多数考生对前三门基础课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复习时只有从头再来。而内外科诊断由于受考研复习的影响,许多同学未能认真地进入临床实习,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只能从书本到书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各种疾病都“似曾相识,似是而非”,即使当时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由于没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没过几天就忘得无影无踪了,更不用说能记住几个月,坚持到考研结束。也没有弄清楚各病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性的考点更是不能准确把握,而这正是多选题考试的大忌。
  3.学习方法不对,因此学习效果欠佳
  4.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二、了解考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以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呢?根据我们多年来对西医综合考题的深入研究,发现有许多共性的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1.了解考点
  事实上,自1988年全国统考以来,在所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中,西医综合是考试大纲范围变化最小的科目之一。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1988年的考题,在16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的答案仍可从第6版教材上找到。换一句话说,就是15年来,考试范围的变化并不大。因此,当你对将要考什么一无所知时,就去认真的归纳总结过去的真题!所有的考点,就会跃然纸上。通过总结我们发现,有许多试题,在不同的年份重复出现,甚至一字不差。至于试题内容大致相同的题目,更是多得让你瞠目结舌!
  2.掌握重点
  复习时要掌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西医综合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内容结构为:基础医学约50%
  (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 约15%)。 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
  试卷题型结构为: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 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了解各门课程所占的大致比例 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所侧重,而不是平均用力。
  了解历年来各专业试题分布情况 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的放矢,掌握考试重点。通过对近6年来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消化、呼吸和泌尿专业的试题占内科学的65%左右;普外及骨科专业占外科学的71%左右;物质代谢及大分子专业占生化的90%,这应该就是今后考生复习的重点。而生理与病理学历年来试题分散,每个章节的试题一般不超过15%,甚至连生理学“绪论”中都多次出现考题,这些都提示考生在复习时,每个章节都要认真对待。
  3.突破难点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水平测试,因此每年总有约15%~20%的试题,对于考生来说“很难”(这部分显然属于拔高题)。只有那些掌握了相关前沿知识,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考生才能正确作答。要想获得高分,必须对这类试题正确作答,否则,还没开始,你就丢掉了15%~20%的分数,你还有什么资本去和别的考生竞争?因为充其量,你只能得80%的分数了,你能保证你这80%就完全正确?!为此,有些即使教材中没讲到,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重点内容,例如脊柱转移癌的特点,教科书上没讲,但经常考,需要大家多多积累
  A.多见于老年,膝关节病变常见,疼痛与关节活动关系密切
  B.好发于青壮年,发病部位多为骶髂关节、脊柱及髋膝关节,无化脓及死骨形成
  C.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小儿多见,病变多位于腰椎,且常有椎间盘受累,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
  D.多发于女性,手足等小关节先受累,关节病变有对称性
  E.多见于中老年,病变先侵袭椎弓根,后累及椎体,椎间盘较少受累
  【例题1】2003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C
  【例题2】2003转移癌的临床表现——E
  A.椎体破坏和压缩畸形 B.椎间隙狭窄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例题3】1995脊柱结核——C
  【例题4】1995脊柱肿瘤——A
  【例题5】1994男性,60岁,腰痛3周,无明显外伤史,X线片示第三腰椎椎体破坏、压缩楔形变、椎间隙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D
  A.椎体结核 B.椎体嗜酸性肉芽肿 C.椎体巨细胞瘤
  D.椎体转移性骨肿瘤 E.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
  再如【例题6】,这种题目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甚至有点超纲的嫌疑,至少是超出了教科书的范围,因教材上只讲了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并没有谈到单独一侧损伤后的情况,所以大多数考生都会将该题答案误为**D。
  【例题6】1991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可能是由于下列哪项原因造成的?——ACD
  A.出血压迫 B.一侧喉返神经损伤
  C.喉头水肿 D.气管塌陷
  三、注意复习方法
  1.要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
  纯数据题常出现在A型题中,近几年来,每年的纯数据题占4%-8%,如2000年为12题、2001年为14题、2002年为8题、2003年为6题。这些数据,只有靠平时有意识的去记,否则在考试时很容易丢分。
  【例题7】2001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大约为——B
  A.20—40L B.2—4L C.200—400ml
  D.20—40ml E.2—4ml
  2.要记住一些“最……”条文的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就是A型题的好发部位。
  【例题8】2001肝癌实验室检查项目中,诊断意义最大的是——C
  A.癌胚抗原 B.γ-谷氨酰转肽酶 C.甲胎蛋白
  D.碱性磷酸酶 E.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例题9】2002肠结核最好发于——A
  A.回盲部 B.空肠 C.降结肠
  D.升结肠 E.十二指肠
  A.rRNA B.rnRNA C.tRNA
  D.hnRNA E.SnRNA
  【例题10】2003含稀有碱基最多的RNA是——C
  3.掌握前期/临床上重要的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所在。例如三羧酸循环、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征、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折、骨肿瘤等内容均为前期或临床上的重点(所有重点内容本书都将一一点出),几乎每年都有考题出现。一些重点内容,往往是每年都不厌其烦的考!因此重复的试题或大致类似的题目较多。对于这些重点内容复习时应全面掌握。
  如糖酵解的关键酶,就连续多年、变换着花样的考(【例题11-15】):
  【例题11】2003下列参与糖代谢的酶中,哪种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E
  A.糖原磷酸化酶 B.己糖激酶 C.果糖二磷酸酶
  D.丙酮酸激酶 E.磷酸甘油酸激酶
  【例题12】2002糖酵解的关键酶有——ACD
  A.6-磷酸果糖激酶-1 B.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C.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
  【例题13】2001磷酸果糖激酶I的别构抑制剂是——C
  A.6-磷酸果糖 B.1,6-二磷酸果糖 C.柠檬酸
  D.乙酰CoA E.AMP
  【例题14】1996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是——B
  A.1,6-二磷酸果糖 B.2,6-二磷酸果糖 C.ATP
  D.GTP E.柠檬酸
  【例题15】1994指出何者是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B
  A.磷酸巳糖异构酶 B.6-磷酸果糖-1-激酶 C.醛缩酶
  D.巳糖激酶 E.乳酸脱氢酶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重点,所以几乎每年都会出现2、3个考题。其实,解这类题目很简单,只要掌握答题要点:“①急性普通型——点状坏死;②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大片状坏死;③慢性较复杂,根据病理类型不同而不同。轻度——点状坏死;中度——灶状、碎片状、带状、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大范围桥接坏死。④桥接坏死为慢性肝炎特征性改变”,就可轻易作答。
  A.肝细胞点灶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桥接坏死
  D.肝细胞亚大片坏死 E.肝细胞大片坏死
  【例题16】2001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E
  【例题17】2001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A
  A.肝细胞广泛水样变性、点状坏死 B.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点状坏死
  C.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D.肝细胞亚大块坏死
  E.肝细胞大块坏死
  【例题18】2002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征是——A
  【例题19】2002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变特征是——C
  A.肝细胞灶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例题20】1997慢性持续性肝炎——D
  【例题21】1997急性重型肝炎——D
  A.肝细胞桥接坏死 B.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例题22】2000亚急性重型肝炎——C
  【例题23】2000急性普通型肝炎——D
  【例题24】1999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BCD
  A.肝细胞点状坏死 B.肝体积明显缩小
  C.肝质地柔软,呈黄色或红褐色 D.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 本帖最后由 会秋 于 2008-7-27 19:50 编辑 ]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会秋+2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8-7-27 16:41 | 只看该作者
2009西医综合的基本概况及常用复习方法(2)
资料来源:海文专业课西医综合考研资料
    【例题25】1992下列关于各型肝炎肝细胞坏死程度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C
  A.慢性活动性肝炎——碎片状及灶性坏死 B.急性重症肝炎——片状坏死
  C.慢性持续性肝炎——灶状坏死 D.急性普通型肝炎——点状坏死
  E.亚急性重症肝炎——灶状及桥状坏死
  4.认真区别前期/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B、C型题中。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看书要看“细”、要“精”,要善于找出某些内容的相关性及其区别。有时这种题目是大跨度的联系,并不拘泥于某一章或某一节,甚至是考纲上并未要求的内容也会出现在考题中,这类题目大约占15%。
  A.骨质破坏 B.边缘不清、骨膜反应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例题26】2003良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A
  【例题27】2003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C
  A.门静脉炎 B.细菌性肝脓肿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例题28】2001急性阑尾炎时可并发——C
  【例题29】200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可并发——B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肾上腺皮质腺癌 C.Carney综合征
  D.Meador综合征 E.异位ACTH综合征
  【例题30】2002血浆ACTH测定增高,见于——E
  【例题31】2002大剂量**抑制试验时少数被抑制,见于——E
  5.多注意一些带英文的内容
  每年的试卷中都会出现大量含英文单词的题目,如果你不知道其英文含义,那么解题时就无从下手。
  【例题32】2002下列哪项检查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 ——B
  A.Thomas征 B.Tinel征 C.Hoffman征
  D.Babinski征 E.Dugas征
  【例题33】2002不称为玻璃样变的病变是——A
  A.Aschoff小体 B.Rusell小体 C.Councilman小体
  D.Mallory小体 E.Negri小体
  6.多注意一些考过的原题
  几乎每年的试卷中都会出现前几年考过的原题,且比例高达4%-8%。如关于“肾阈”的概念、中心静脉压、Cushing溃疡、Curling溃疡等内容已考过多次,有时甚至连考3年,因此复习时对于原来已经考过的内容也要重点复习,更不能错误的认为:以前考过的内容,今年不会再考了。
  7.紧跟热点,多注意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疾病
  这就要求考生紧跟考纲,了解疾病流行动态。
  例如:
  ①近几年我国性病呈蔓延趋势,因此这几年有关的试题就常常出现。
  ②2000年底,我国全面实行食用盐由盐业公司专卖经营,因此当年就出现了“碘化食盐”方面的题目。
  ③2003年的“非典”,众人皆知。当时我就提醒过参加西医综合辅导班的同学:“说不定今年要考非典的题目”!同学们哄堂大笑,不以为然!最后事实证明我的推测是对的!尽管所有的考纲内并无非典方面的内容,但它还是考了。因此对于一些热点疾病复习时要重视!
  【例题34】2004下列关于梅毒树胶肿的叙述,正确的是——E
  A.大片干酪样坏死 B.类上皮细胞丰富 C.大量郎罕巨细胞
  D.淋巴细胞、浆细胞少见 E.可见原有血管壁轮廓
  【例题35】2000下列哪项关于梅毒的叙述是正确的?——C
  A.均为性传播 B.树胶肿内可见大量类上皮细胞 C.树胶肿和血管炎是基本病变
  D.可导致主动脉狭窄 E.骨骼不受累
  【例题36】2000 AIDS的传播途径包括——**
  A.经血传播 B.性传播
  C.母婴传播 D.粪-口传播
  【例题37】2001预防甲状腺肿的碘化食盐,常用剂量为每10 -20kg食盐中均匀地加入碘化钾或碘化钠——A
  A.l.0g B.2.0g C.3.0g
  D.4.0g E.5.0g
  【例题38】2004非典型肺炎属于——D
  A.肺化脓性炎 B.肺纤维素性炎 C.肺泡性炎
  D.肺间质性炎 E.肺出血性炎
  8.要注意归纳总结及鉴别比较
  多选题考试,不同于问答题、简答题,要求的就是精确。如平时不注意归纳总结,希望考试时,临时去“推导、组合”,结果多数都是错误的!
  常常听同学们抱怨说:“书我都看了两、三遍,不知为什么就是做不对题目?”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你目前的水平,只能做做问答题、简答题!还没有达到做多选题所要求的水平!”因为你还没有领会书本内容的精髓,还没有对所有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这也不能怪同学们,因为考研就那么几个月,要复习的东西又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归纳总结?再看看有些复习资料,大多是教科书内容的摘要!通过作者自己归纳总结后成文的几乎没有!看了资料后,还是不能解题!为此,本书将考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比较鉴别!以使同学们复习时事半功倍。
  例如“慢性胃炎”的内容,无论在内科学,还是在病理学里都是常考点之一。你如平时复习时就总结成下面这张表,记忆起来就方便、快捷、且不易记混。考试中解题也会得心应手!
  有许多同学,也许会问:“这么大一张表,怎么记得住”?其实,在本书中,作者也讲了许多记忆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当,记忆起来也非常简单。比如要记住这张鉴别表,可采取下列步骤:
  ①首先要记住的当然是别称一项,即A型胃炎也称“慢性胃体炎”,B型胃炎也称“慢性胃窦炎”。事实上,记住了这么一句话,这张表的内容你就记住了90%!因为许多东西可根据这句话推导出来,并不要你死记硬背!
  ②根据别称项内容推导出其他内容:我们知道,胃体胃底含有大量的壁细胞→而壁细胞是分泌胃酸的→因此A型胃炎,因胃体病变→胃酸↓、抗壁细胞抗体PCA(+)→由于胃酸↓,通过负反馈机制,血清胃泌素↑(注意:此处胃酸水平与胃泌素水平相反,并不能错误的记忆为“血清胃泌素↑,**胃酸分泌↑”)。
  A型胃炎 B型胃炎
  别称 慢性胃体炎 慢性胃窦炎
  累及部位 胃体、胃底 胃窦
  基本病理变化 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发病率 少见 很常见
  病因 多由自身免疫性反应引起 HP感染所致(占90%
  贫血 常伴有、甚至恶性贫血 —
  血清VitB12 ↓↓ 正常
  抗内因子抗体IFA +(占75%) —
  抗壁细胞抗体PCA +(占90%) +(占30%)
  胃酸 ↓↓ 多正常或升高,晚期胃窦G细胞损害时↓
  血清胃泌素 ↑↑,恶性贫血时更高 ↓
  治疗:①对因治疗 Hp(+)者,抗Hp治疗 同左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者:停药+抗酸药 同左
  胆汁返流引起者:氢氧化铝凝胶 同左
  胃动力学改变引起者:潘多酮等 同左
  嗜烟酒者:戒除 同左
  ②饮食治疗 避免粗糙辛辣过热食物 不宜醋类酸性食物
  ③特异治疗 恶性贫血者,给予维生素B12 严禁应用抗酸剂
  壁细胞除分泌胃酸外,还能分泌内因子。内因子和VitB12结合促进后者的吸收→因此胃体胃炎由于壁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导致内因子分泌减少→抗内因子抗体IFA(+)、血清VitB12↓,由于VitB12缺乏→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时恶性贫血→A型胃炎常伴贫血。因此其治疗要给予VitB12。
  你看记住了“A型胃炎也称慢性胃体炎,B型胃炎也称慢性胃窦炎”这么一句话,也就记住了这张表重要内容的90%,而且不容易忘记。
  ③记住剩余项里一些容易的内容。
  慢性胃炎以“萎缩性胃炎”多见,“萎缩”就是指“腺体萎缩”,因此两者共有的病理特点就是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关于“治疗”,Hp(+)者,当然要抗Hp治疗;戒烟、抗酸(高胃酸者)这是连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
  ④记住一些特殊的知识点。如病因、发病率等。
  以下就是10几年来,有关《慢性胃炎》的所有试题,接下来做做题检验一下这张表的效果(当然也检验了你的能力),看看是否90%的考题都可以从这张表中,找出答案来!

[ 本帖最后由 会秋 于 2008-7-27 19:50 编辑 ]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会秋+2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2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2 09:5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老贺书上的吧 `
4
发表于 2009-12-22 21:22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2-23 18:32 | 只看该作者
kanguo
6
发表于 2009-12-23 19:07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2-24 22:10 | 只看该作者
是{MOD}的前言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