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547|回复: 0

[中医痔瘘] 推荐“**周围痈疽的诊断、分析、治疗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直肠周围发生的急慢性化脓性病变,称为**周围痈疽。本病中医文献又有便痈、脏毒、**痈、肛内痈、盘肛痈、悬痈、坐马痈,跨马痈等名称。由于发病部位深浅不同,一般称浅者为痈,深者为疽,统称为**周围痈疽。相当于西医的**直肠周围脓肿。

--------------------------------------------------------------------------------
**周围痈疽的诊断要点

1.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发生本病。以20。50岁青壮年发病最多,男多于女。

2.发病前往往有内痔、肛裂,或肺结核、麻疹等病史。

3.本病主要表现为**周围疼痛肿胀,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脓肿不易消退,溃后每多成为肛瘘。

**周围皮下脓肿:发生于**周围的皮下组织,局部红肿热痛,脓成则按之波动感,而全身症状不明显。
坐骨直肠窝脓肿:位于**与坐骨结节之间。初期只感**部不适或微痛,逐渐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随后局部症状加重,**有灼痛或跳痛,在排便、咳嗽、行走时疼痛加剧,甚则坐卧不安。**指诊,患侧丰满,有明显压痛和波动感。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位于提肛肌以上,腹膜以下,位置深隐。局部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有直肠下坠感,但全身症状明显。**指诊,可触到患侧直肠壁处有浸润变硬,压痛、隆起及波动感。
直肠后间隙脓肿:症状与骨盆间隙脓肿相同,直肠内有明显的坠胀感,骶尾部可产生钝痛,并可放射至下肢。在尾骨与**之间有明显深部压痛。**指诊,直肠后方肠壁处有触痛、隆起和波动感。

4.本病需与**旁疖肿及粉瘤相鉴别。**旁疖肿发生于肛周皮下,肿块中心有一毛发,溃后中央有脓栓,多自行溃破,不遗留肛瘘。**旁粉瘤呈圆形,表面光滑,有完整囊壁,内为灰白色粉脂状物,无全身症状。

--------------------------------------------------------------------------------
**周围痈疽的辨证分析


本病多因饮食不节,醇酒厚味,辛辣,以致气血壅滞,脏腑不和,湿热流注**,结成肿块,郁而化热,肉腐成脓;或因痔疮、肛裂染毒而诱发;或肺痨、麻疹等病并发;或因肺、脾、肾三阴亏损,湿毒乘虚下注,壅聚**而成。其特点是:**周围红肿热痛,不易消退,溃后不易收口而成肛瘘。
本病总由湿热下注所致。然病位有深浅,证候分虚实。一般位深者,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较轻;位浅者,局部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状较轻。实证多因过食醇酒厚味,湿热不化而成;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成脓较快,溃后脓出黄浊稠厚臭秽。虚证多因肺、脾、肾三阴亏损,湿毒乘虚下注所致;局部漫肿平塌,皮肤暗红或不红,疼痛较轻,成脓较慢,溃后脓出清淡不臭。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为基本原则。

--------------------------------------------------------------------------------
**周围痈疽的辨证论治

湿热毒盛型
【证见】 局部红肿热痛,成脓较快,坐卧不安,受压、咳嗽时加重;溃后脓液黄浊稠厚而带粪臭味,溃口呈凸形,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解毒,活血祛瘀。

【方药】

1.主方三妙散(朱震亨《丹溪心祛》)合凉血地黄汤(祁坤《外科大成》)加减

处方:苍术6克,黄柏6克,牛膝9克,生地黄12克,当归尾9克,赤芍9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黄芩9克,槐角9克,地榆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生大黄9克(后下)、枳实9克、瓜蒌仁12克(打碎)。溲赤者,加车前草15克、泽泻9克。脓成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黄芪15克。

2.中成药

(1)三妙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连翘败毒丸,每次10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痔疮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直肠周围脓肿方1(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黄连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生地黄12克,龙胆草6克,泽泻12克,柴胡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生甘草6克。加水1 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二煎加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合汁分早中晚3次服完,每日l剂。

(2)**直肠周围脓肿方3(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半边莲30克,生黄芪30克、皂角刺6克。加水1 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服1剂。适用于肛周脓肿溃后。

(3)**直肠周围脓肿方4(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苍术10克,苦参15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加水1 500毫升,煎至l 000毫升,先熏后洗,每日1剂,熏洗2~3次。适用于肛周脓肿早期。

阴虚湿阻型
【证见】 局部漫肿平塌,皮色暗红或不红,疼痛较轻,成脓较慢,溃后脓液清淡不臭,溃口晦暗凹陷,有低热或午后潮热,食欲不振,消瘦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若兼见肺虚,可见咳嗽咯血,骨蒸盗汗;脾虚则神疲纳呆,大便溏薄;肾虚则腰膝酸软,耳鸣不寐。

【治法】 滋阴除湿,兼清虚热。

【方药】

1.主方滋阴除湿汤(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9克,白芍9克,熟地黄12克,知母9克,黄柏9克,象贝母9克,泽泻9克,地骨皮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肺虚者,加百部12克、白及9克、阿胶9克(烊化)。脾虚者,加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9克、山药15克,去知母。肾虚者,配服六味地黄丸。溃后气血双虚者,宜且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调治。

2.中成药

(1)地榆槐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百合固金丸,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下。适用于肺虚者。

(3)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适用于肾虚者。

(4)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次,饭前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溃后气血两虚者。

(5)人参养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直肠周围脓肿方2(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青蒿15克,鳖甲15克,栀子lO克,牡丹皮10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二煎加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合汁分早、中、晚3次服完。每日1剂。

(2)**直肠周围脓肿方3(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见湿热毒盛证单方验方(2)。适用于肛周脓肿溃后。


--------------------------------------------------------------------------------
**周围痈疽的外治法

1.初起 实证用玉露散、双柏散或如意金黄散外敷;虚证用冲和膏外敷。

2.脓成 宜切开引流。应根据痈疽的部位、深浅和病情缓急来选择手术方法。一般应作放射状切口。

3.溃后 宜用九一丹,或用生肌玉红膏纱条祛腐;待创面洁净后,改用生肌散或皮粘散撒布。

4.手术

一次切开法:适用于浅部痈疽。以最隆起波动明显处为中心,与**呈放射状切开,切口长度与痈疽大小相应。手指伸入切口,分离脓腔间隔,搔刮并清除坏死组织;适当剪除切口边缘部分皮肤,伤口敞开,使引流通畅。用九一丹或红油膏纱条祛腐;待创面洁净,改用生肌膏或皮粘散至痊愈。
一次切开挂线法:适用于较深部位的痈疽。先以皮肤最隆起波动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开至肛缘,用探针从脓腔内寻找内口,并从内口探出。将肛缘皮肤切开,深层括约肌挂一橡皮线,将肌肉缓慢挂开,避免**失禁。
分次切开法:适用于复杂性深部痈疽。于痈疽顶部皮肤隆起波动最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开,切口长度与痈疽大小相似,用手指分开脓腔间隔,排尽脓液。创口用五五丹纱条引流;待肛瘘形成后,再按肛瘘处理。

--------------------------------------------------------------------------------
**周围痈疽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参照内痔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注意**部清洁卫生,防止便秘。
积极治疗痢疾、肠炎、痔疮、肛裂、**湿疹等疾病,以防染毒形成痈疽。如**直肠有坠胀疼痛等不适,应即时检查,及早治疗。
深部痈疽应保持引流通畅,纱条填塞不宜过紧,并常用l: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以防发生破伤风。



医院_医生介绍: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京学__肾内科肾内科研究员:  

医药健康网:中医证候:肝胆火热

病 证:


主要症候:
急性发作,耳深部痛,头痛,听力下降.发热,面红目赤,小便黄赤.检查见鼓膜充血,穿孔,流脓较多.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原则:
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例 方:
龙胆泻肝汤.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yijf77+3感谢提供,鲜花鼓励,期待您的精彩!
收到3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17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