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黑糊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关闭 [复制链接]
721
发表于 2009-1-6 11: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为什么开柴胡桂枝汤呢?
不明白。
722
发表于 2009-1-6 18: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请指教!!!!!!!!!
     我一病人,男,71岁,慢支病史。再发咳嗽气喘1周。诉痰多,色白质希如水带泡沫,时有清鼻涕,无发热,口苦,色稍红,苔薄黄。先锋,氨基甙类都过敏。开了中药给他。处方:炙麻黄8 杏仁10 吉梗10 前胡12 浙贝母12 制半夏12 陈皮6 茯苓12 甘草6 防风15 鱼腥草20 枳壳12   射干10 蝉衣6 此方是否有效?该如何用药。
723
发表于 2009-1-7 12:0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今天病人复诊,症状明显好转。
724
发表于 2009-1-16 20:2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张**。男,62岁,头晕半月,起坐稍不慎即晕,晕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舌厚腻非常,肋不舒,常欲拍打揉按,常叹气,脉弦大滑。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
半夏40 茯苓60 泽泻40
白术50 生姜100
两副。
方可是好方,就用量太难以让人搞得懂哪!知识难度太高了?汤药用这样的量,还是学习中。。。。。。
725
发表于 2009-1-16 22:1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请黑版主详解方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因为你所用的用量是伤寒论上的原量,是否和伤寒论上的煎煮方法一样呢?
726
发表于 2009-1-18 23: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lol: :lol: :lol:
727
发表于 2009-1-18 23: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黑老师很厉害  最近听说 闭关:P :P
728
发表于 2009-1-19 15:1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黑斑竹  运用经方很厉害
我觉得分量和伤寒论的处方一样
效果应该很好
:lol: 我用小剂量的经方治疗也 很有效:P
有时间拜你为师  去你那里亲临现场:lol: :lol: 见习实习
729
发表于 2009-1-23 17:0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中医不懂,还是支持以下!
730
发表于 2009-1-23 17: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为中医中药加油。。。
731
发表于 2009-1-27 22:2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量偏大,也许是笔误,也许是把小儿药写成大人的量了,至于量嘛自己多把握,总体精神是好的,传金送宝是一番好心应继续发扬!值得鼓励学习!只是以后发帖要先......

[ 本帖最后由 750125273 于 2009-1-27 22:34 编辑 ]
732
发表于 2009-1-28 12:0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我的看法没变,但我不愿局外人采集我们的不当

[ 本帖最后由 750125273 于 2009-2-5 08:43 编辑 ]
733
发表于 2009-1-31 12: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用药量太大,与方剂书上相差太远,一旦病人有反应,不管是不是药的问题,怎么交待?说不清,何况目前的医疗环境。
734
发表于 2009-2-1 18: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版主小人用量稍大些吧:handshake :handshake
735
发表于 2009-2-1 18: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版主小人用量稍大些吧:handshake :handshake
736
发表于 2009-2-1 21: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x1 (3)a x1 (3)a x1 (3)a 我都懵了
737
发表于 2009-2-2 12: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lol: :lol: :lol: 要出名就要狠
738
发表于 2009-2-2 21: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中医之效秘在剂量。每人各有心得。
739
发表于 2009-2-3 09: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开的方好象是在书上抄来的啊我想你的理论很强好象临床经验少了些我是瞎猜的啊::
740
发表于 2009-2-15 23: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在我们这儿,同行们和病人说我的中药方用量就大,看了各位老师的用量,相比之下,我的用量属普通用量。
比如说细辛,我都不敢用6克,古医人说:细辛不过钱(3克)过钱命相连,一旦有事,就担不动了。
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的奉献!!!
741
发表于 2009-2-28 00:1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先顶一下,辛苦了,
742
发表于 2009-3-2 11: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您好  请教您个问题 夏季喘是怎么回事 只有夏季长夏季节喘 而且早晨呕吐只有早上,呕吐是每天早上都有 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用什么方法治疗 谢谢
743
发表于 2009-3-2 19:4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周*,男,20岁,面部痤疮常挤破,满脸疤痕,色素沉着严重,舌尖红苔腻,脉沉滑。
麻黄15 艾叶10 白芷30
半夏30 苍术20 茯苓30
川芎20 红花20 赤小豆30
共为末,醋调敷,做面膜用。
麻黄用于面部,取其何意?
744
发表于 2009-3-2 22: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非常精彩
745
发表于 2009-3-3 18:2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lol: :lol: 黑糊糊  闭关这么久还没出来呀
746
发表于 2009-3-25 18: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xiexie !
747
发表于 2009-3-26 20: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顶上去 希望糊糊继续写!
748
发表于 2009-3-27 16: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楼主所用都是伤寒金匮方。用药稍大。
看里面的案例,是整理过的吧。
749
发表于 2009-3-27 20: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黑版主,我一病人面部黄褐斑,以眼周围为主。伴面部痤疮,体胖。用什么方子效果好呢?
750
发表于 2009-3-28 1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门诊日志(已解密)

施**,女,45岁,体胖。手麻木,遇冷时全手肿痛,指端青紫,发痒,放热水中烫后可以缓解,此症状持续了数年,近来天凉,症状比以前加重,肿、痒有时延至手臂,舌淡苔薄,脉细,寸浮尺沉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30 白芍30 炙甘草20
川木通20 大枣50 桂枝30 
细辛30 生姜100 吴茱萸20
一副。
不知斑竹细辛30g量这么大这一副药喝几次啊?

细辛30克,量并不大,这是一天量,为了不浪费药材,头煎分三次服,剩下的药渣可以再煎服两次。我是个体诊所,对用药的安全性相对来说要求更高,有毒副作用的药,都是经过详细论证和实践才敢这么用的。

三年前这样病例我治过一例,表现为雷诺综合征+手掌指关节肿痛,同时有面部皮肤僵硬感,口唇麻木,等,查类风湿因子是阴性,抗O阴性,C反应蛋白阴性,但血沉为47(正常为20以下),后用活血化瘀和蠲痹通络的中药进行治疗,以当归四逆汤加减为主加入藤类如海风藤\鸡血藤\黄芪进行治疗,过程良好,现患者间断服药,症状很轻,仅右手掌还有轻微肿痛,其它已完全正常.现在进行回顾性的诊断,此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我所经治可能为系统性硬皮病的早期.
之前我在某三甲医院进修时他们是凯时(日本进口药)和激素,因药价高昂,疗效不确切,往往失败.该病人是我亲属,我当时断然否定住院治疗,改而用中医中药治疗,我本人是西医出身,自学了一些中医知识,值得庆幸我的病人现在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医疗费也很小,一年一千元左右.我认识的一个病人用西医治疗现在已卧床不起,不能讲话和行走,全身衰竭,估计不久于人世,所以我呼吁风湿科的西医特别要学习中医,否则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远远不够的,是机关枪打鸟的办法.危险甚至害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