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02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点压松肩穴治疗肩关节活动受限78例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2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键词: 肩周炎;点穴;疗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42岁,平均52岁;左侧50例、右侧28例。诊断:肩关节周围炎48例,肩手综合征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后10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后6例,肩关节扭挫伤后8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平均2月。局限性压痛50例,较广泛性压痛28例,伴肌萎缩18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活动:外展30°~70°,上举60°~150°,前屈40°~60°,后伸20°~45°。

2 治疗方法
2.1 “松肩穴”的定位 患者端坐,双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以喙突顶点为中心向外、向下分别作一直线形成90°角,在外下方直角的角平分线向下2cm即是。
2.2 治法及效应 先在肩关节周围作对三角肌、肱二头肌及滑囊、小圆肌、胸大肌、肩后区等部位行垂直于肌纤维方向的往复按、揉、弹拔等手法,放松肩周筋肉。然后在松肩穴上由轻至重点压1~2分钟,患者可有酸胀、麻木、疼痛感,或有热流感向面颈部和肘部放射,甚至可放射至手指;停止点压后,肩部疼痛缓解乃至消失,有的患者局部可出现轻松感。每周2次,2周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参照肩周炎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结果 手法点压1次后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者14例,2次后基本恢复正常者16例,4次后基本恢复正常者28例,6次后基本恢复正常者10例,肩关节活动度有改善者6例,无效者4例,均为手术病人。68例优秀,优秀率:87.2%;6例良,良率:7.7%;4例差,差率:5.1%;总有效率:94.9%。

4  讨论
4.1 穴位有关解剖 松肩穴位于肱二头肌短头腱外侧缘,有喙肱韧带通过并桥架于结节间沟之上。其深层关节囊部位Bunker等称之为旋肌间隔,[3]该处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通过,其下方有腋动脉和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及臂丛外囊等组织。
4.2 原发性肩周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病理变化主要为关节囊及周围各滑囊增厚、挛缩伴纤维化的一种退行性改变。随时间的推移,可表现出肱骨头骨质疏松、肩周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血液、淋巴液滞留。文中非肩周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疾病也表现出与肩周炎早、中期相类似的病理发展过程。肩关节炎活动受限的临床表现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几乎均出现肩肱节律障碍。[4]但是,疼痛与活动受限并不成正比。临床常见疼痛与关节活动受限并存。对于这些病人,笔者认为由于疼痛、肌肉痉挛可明显抑制肩部的肌肉动作,活动减少,促使肩关节纤维关节囊粘连发生。日久,造成肩关节广泛粘连,使盂肱关节活动受限,仅残留肩胛骨与胸廓滑动部分起代偿作用。故此,在肩关节运动障碍中形成一条恶性循环链,即疼痛、肌肉痉挛逐步导致关节粘连,使关节运动受限发生,而关节的运动受限,又促使关节粘连加重。对于那些肩关节全无活动却几无疼痛病人,笔者认为系肩关节退行性变,造成关节粘连所致。根据Bunker等最近研究报告凝冻肩的病理过程主要是纤维细胞增生性改变,[3]笔者认为肩关节活动受限存在着肩关节内平衡失调的问题。
4.3 点压松肩穴数分钟后,既不能使肱骨骨质疏松等退变逆转,也不能使粘连的关节囊立即松解、关节容量增加,使腋皱消失。笔者认为点压松肩穴在于穴位点压后肩关节肌肉、韧带、关节囊收缩,加速血液、淋巴液的运行,肩关节内压增高,调整了肩关节的内平衡,打断了肩关节活动受限恶性循环链中的一个环节-疼痛与肌肉痉挛,使症状得以改善、恢复,可使粘连不甚者立即松解,故活动能立即正常。
4.4 对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不严重情况下,点压松肩穴后,部分患者可立即恢复正常;部分病人于治疗后鼓励积极主动地功能锻炼,尽量使患者保持或超过手法后即刻达到的活动范围以巩固疗效。而病程较长,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较甚、筋肉僵硬的病人。如果疼痛程度较粘连程度为甚者,经多次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后,疗效也较满意;如果肩关节粘连程度较疼痛为甚者,虽不能立即解除痛苦,但可使患者产生一种轻松舒适感,疗效却不甚满意。所以,这对有特殊病程的肩周炎疼痛、粘连与活动受限、好转等情况来说,其机理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对外伤性病例,在骨折临床愈合后,除主动锻炼外尽早进行手法治疗,可大大缩短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
2# 沙发
发表于 2009-5-2 21:42 | 只看该作者
热敷贴工艺制作:
想让您的外用药24小时不间断自动发热加温吗?您想让您的外用药疗效胜人一筹吗?您想让您的外用药疗效充满竞争力吗?不用火水电,只要打开外包装和就能自动发热,一般可达到40---52度之间,发热时间与温度高低可根据需要调整,和外用药配合外敷,可使有效成分通过发热剂的热效应迅速打开患部的毛孔和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够促进药物的有效成分迅速渗透患处,作用迅速,热到药到,疗效显著,可直接观察疗效,药力渗入和热作用时间同步,药借热力,热助药性,具有物理和药理双重功能。氧化热透皮自热加温技术,将理疗与药疗融为一体,自热温度在40-52度左右,持续12--20小时以上的温热理疗;热到药到5分钟内即见效。可广泛应用各种颈肩腰腿痛、内、儿、妇科、骨科上,凡是能用药物外敷治疗的疾病,都能用上这种热敷装置。
传授新型复方无铅灵仙膏膏药的配制技术工艺流程
处方:略
制法:
1.将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后,加热煎煮2次,每次煮沸后续煎0.5小时,滤取液,将两次煎煮的药液静置24小时以上,滤取上清液浓缩至浸膏状, 挂旗或用波梅氏比重表测相对密度1.1~1.20 (70-80度)备用.
2.冰片、樟脑单独粉碎外,其余药物混合粉碎成极细粉,放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3.取基质按配比 .以文火熔化,待冷却至70度左右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处方药物浸膏,充分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以去除水气.再冷却至50度左右加入处方细粉,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摊涂.
4.摊涂:先把制膏机出料口调至厚薄均匀,再将膏药放入制膏机内缓缓拉出,最后用刀切至所需要的尺寸装袋密封即可.
联系电话:13361241615
3# 板凳
发表于 2009-8-11 18:32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松间穴的具**置。:handshake
4
发表于 2009-8-23 11:50 | 只看该作者
是你自己发明的吗
5
发表于 2009-8-23 14:45 | 只看该作者
松间穴的具**置
6
发表于 2009-8-28 13:17 | 只看该作者
你自己也不知道吧?: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