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翳风穴治疗耳源性眩晕急性发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翳风穴治疗耳源性眩晕急性发作

鸿声中医诊所    罗鸿声

耳源性眩晕亦称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过去曾称美尼尔氏病,是由于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梅尼埃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植物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相互协调作用,共同维持着内耳微小血管的正常舒缩功能,当某些因素(情绪抑郁、紧张焦虑、劳累过度等)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副交感神经抑制而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时,则可引起内耳膜迷路小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耳蜗供血不足,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漏入内淋巴腔;缺氧又可使内耳感受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堆积在膜迷路内,导致膜迷路积水,最终影响内耳前庭的平衡功能而发生本病。
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常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需卧床休息。可伴有头胀、耳鸣,耳堵或听力减退,严重者可有恶心、呕吐、心悸、出汗、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本病属中医“眩晕” 范畴,乃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脾、肾之虚为本,风、痰、瘀之邪为标。病机为肝气郁结、痰浊内阻,此类患者素有肝、脾、肾之不足,若情志不遂,忧思劳倦,则可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若肝气亢逆太过,则易化肝风;肝风上扰耳窍,则发为眩晕。肝郁时,还可致脾虚血瘀,脾虚则运化失调,聚湿生痰,痰瘀互结,闭阻耳窍,致平衡失司,发为眩晕、耳鸣、耳聋。因此,本病在发作期,多为肝气郁结,风、痰、瘀三邪合而为患所致。
关于本病的治疗,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而中医治疗本病效果显著,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发作期,采用针剌疗法治标;缓解期,则以中药调理治本。在发作期采用针剌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治疗原则是:熄风、化痰、祛瘀。选穴:双侧翳风。具体操作方法是:患者俯伏坐位,于耳垂后方,乳突和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取穴。常规消毒后,以34-36号1寸毫针,从后外微向前内上方刺入,进针0.5寸-0.8寸左右,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大多数患者的眩晕症状,在此治疗期间可迅速缓解或消失,耳鸣亦减轻。待患者的眩晕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出针,让患者卧床休息片刻即可。在缓解期,则可根据病人的证型以中药进行调理,或健脾益气、或疏肝解郁、或补肾填精、或三脏同调。
翳风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手足少阳之会。翳,遮蔽也,风,乃祛风之穴,穴居耳后,故翳风意为耳后遮蔽处之风穴,善祛风邪。针之能通利耳窍,熄风止眩。所谓通利耳窍,乃化痰祛瘀,解除耳窍中的痰瘀痹阻;熄风止眩,乃调节内耳之平衡功能,故针之能迅速缓解症状,其作用机理在于:**本穴,可通过**局部外周神经末梢或其它感受器而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进而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内耳膜迷路的积水及代谢产物消散和吸收,恢复前庭的平衡功能。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1-9 00:12 | 只看该作者
没人看吗?郁闷。:Q 自己顶一下吧。:o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3 11:16 | 只看该作者
:)
4
发表于 2007-11-13 11:17 | 只看该作者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4 20: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