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胃肠] 【转载】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和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Robin 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及其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致病机理”。
  1979年4月,澳大利亚佩斯皇家医院42岁的病理学家沃伦在一份胃黏膜***标本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奇怪的蓝线,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是无数细菌紧贴着胃上皮。接下来,沃伦观察到“在进行尸检的一半病人遗体的胃下部有一种细菌。他发现在能看到细菌的部分总是存在着发炎的现象。”沃伦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等疾病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1981年,马歇尔对沃伦的发现很感兴趣,他们两人随后联合对100名病人的遗体进行了尸检。在进行数次尝试后,马歇尔成功地在数例尸检中培养了一种先前不被人所知的细菌,这种细菌后来被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 ”。他们发现几乎所有患有胃炎和胃溃疡病的病人的身体里都含有这种细菌。其中两位科学家为了证明溃疡确由幽门螺旋杆菌所引起的,竟然以身试菌,藉由自己感染幽门螺杆菌并引起溃疡来映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这份情操更著实令人钦佩。
  他俩作出的这一具有先驱性的发现,不但打破了医学界对胃溃疡的印象(早期医学界认为胃溃疡与精神方面的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同时让医学界告别了以制酸剂对抗溃疡的时代。胃溃疡病已不再是一种导致人失去生活能力的慢性疾病,现在医生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制酸剂来治愈这种疾病。
    现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一端有4到6根鞭毛,此菌感染全世界约一半的成年人,它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胃肠疾病均具有极大的关系。通常它在人体中只能寄居在胃黏膜的上皮,绝大多数的感染只造成无症状的慢性胃炎,只有少数毒性较强的菌株会产生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但几乎全部的十二指肠溃疡 (95-100%) 以及多数的胃溃疡 (70-80%)等患者都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实验发现,平均每6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中,就有1位会演变成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的滋长需要大量的胃酸,所以若胃内有太多胃酸存在,就较有可能感染。除了消化性溃疡外,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报告指出,在冠状动脉心脏病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似乎也有关。它甚至也与某些胃灼热感,饱胀感,口臭有关,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可见并不仅限于消化器官。
    在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和卫生条件较落后,所以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经口感染。这些国家的患者通常在孩童时期就已被感染,经长时间的慢性胃炎而未予治疗,胃黏膜的腺体逐渐萎缩,变成萎缩性胃炎,而后者又与胃癌的形成有关,所以加深了人们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害怕。但毕竟胃癌的形成是多种原因,并经由多项机制才形成的,所以单单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还不足以直接引起胃癌。
     研究发现在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根治后,很少人会再感染,约只有2-5%。目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比例可达88%左右。(1)抑酸剂(奥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抗生素1(克拉霉素250~500毫克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500~1000毫克,每日2次,选择其中一种)+抗生素2(替硝唑500毫克,每日2次;或甲硝唑250~500毫克,每日2次),疗程为1周。(2)铋剂(枸橼酸铋400毫克,每日2次)+抗生素1(克拉霉素500毫克,每日2次;或四环素500毫克,每日4次;或阿莫西林500毫克,每日2~4次,选择其中一种)+抗生素2(甲硝唑400毫克,每日2次;或替硝唑500毫克,每日2次),疗程为1周。
    自从人们开始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以来,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已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马歇尔和沃伦正致力于研究如何应对幽门螺杆菌抗药性的问题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


                                                           杨朝庭/摘

[ 本帖最后由 清茶 于 2007-10-10 19:37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1-2 19: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能不能总结一下历年来的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18: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