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食道癌(食管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食道癌(食管癌)

食管癌是指下咽部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食管癌亦称食道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为多见(占57.2%),下段次之(占29.6%),上段最少(占13%)。食管癌的发病率受地区的影响较大,例如河南省林县发病率高达100/10万以上,而山东烟台仅0.3/10万。在我国食管癌有一些高发区,如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区(林县、磁县、阳城县)、秦岭东部山区(丹风县、嵩县)、大别山区(演县、麻城县)、四川北部的盐亭、广东的汕头、福建的南安县、苏北的扬中县、新疆的托里县等。

  食管癌的发生与流行和某些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的病因至今末明了。

  (1)饮食因素:
  ①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已被公认的一种致癌物,大量摄入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如酸菜、泡菜、咸菜、咸肉、咸鱼、香肠等。②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尤其是发霉的花生、棉籽、玉米中含量较高。 ③暴饮暴食。 ④常食粗糙、坚硬的食物,进食过快、进食粗硬食物可能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反复损伤可以造成粘膜增生间变,最后导致癌变。 ⑤喜食太烫的食物,饮用浓茶,多摄辣椒、蒜、醋等**性食物。
  (2)烟、酒**:长期吸烟和饮酒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吸烟者患食管癌的相对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大1.3~11.1倍。科学家们还发现,有咀嚼烟草和嗅鼻烟习惯的人食管癌发病率更高;每日饮6瓶啤酒者食管癌的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2.3倍。
  (3)营养素缺乏:营养素缺乏与食管癌发病有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及必需脂肪酸等成分的缺乏,可以使食管粘膜增生、间变,进一步可引起癌变。尤其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铝、镁、锌、铁、铜的缺乏。
  (4)遗传因素:人群的易感性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食管癌主要集中发生在10%的家族中。
  (5)食管的局部损伤:长期喜进烫的饮食也可能是致癌的因素之一。各种原固引起的经久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尤其伴有间变细胞形成者癌变危险性更大。食管炎也好发于中胸段食管。食道慢性炎症或久治不愈,或反复发生。
  (6)发病性别因素: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3~ 2.7:1。
  (7)发病年龄:30岁以下患此病较少,3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

  [临床症状]: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咽部紧缩感、食管内异物感、食物通过食管缓慢及滞留且逐渐加重、胸骨后持续隐痛并吐粘沫和粘液痰等。患者一旦出现吞咽困难,就不是早期食管癌了。虽然这些症状都没有什么特殊性,但如果发生在食管癌高发区、有食管癌遗传史、本人有慢性食管炎病史及40岁以上的男性,为高危人群,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早期症状):
  1.进行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起初仅在吞咽食物后偶感胸骨后停滞或异物感,平时总感觉食管内好象有残存的饭粒、菜屑附着在食管壁上,吞之不下。并不影响进食,有时呈歇性,故可不引起重视。此后癌瘤侵及食管的大部分时,才出现进行性咽下困难。吞咽食物有梗塞感:这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可多次反复出现,以后发生频度和梗塞感程度逐渐加重。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在食物通过食管时不如以前通畅,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在某处停留一下再下行。咽部有干燥和紧缩感:可伴有轻微疼痛,有时同病人情绪波动有关。
  2.咽下疼痛进食后在咽下困难的同时,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特别是食入过热或酸性食物后明显,此刻可自行缓解,系因肿瘤糜烂,溃疡或近端食管炎所致。在吞水或咽食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疼痛,呈烧的感、**感、牵拉感或摩擦感。吞咽后这种感觉逐渐消失。疼痛可涉及胸骨上凹、户胛、颈、背等处。剑突下(心口窝)隐痛或钝痛。食物通过时局部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或轻度梗阻感,下段食管癌还可以引起剑突下或上腹不适、呃逆、嗳气。
  3.食管反流由于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扩张与留,可有食管返流,多见于晚期患者,反流均常为粘液,有时血性,或混杂隔餐、隔目食物。
  进行性吞咽困难、呕吐、消瘦和失水、疼痛,病情继续发展,癌肿可以侵犯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造成食物及口涎可溢入呼吸道,引起进食时呛咳,甚至发生其他并发症。食管镜脑及***组织检查,能够准确地诊断本病。食管上皮发育不良是癌前状态。
  中晚期症状:吞咽困难、梗阻、疼痛、出血、声音嘶哑、体重减轻和厌食。
  终末期症状和并发症:恶液质、脱水、衰竭、纵隔炎、脓肿、肺炎、致死性大出血、黄疸、呼吸困难,昏迷。

  [治法]:祛瘀散结,益气,解郁
  山豆根9 延胡索10 海藻15 山慈姑10 香附10 法夏12 穿破石20 女贞子12
   全瓜蒌15 威灵仙12 猫爪草12 紫苏12 石菖蒲9 白茅根18

  [加减]:
  (1)五心烦热加淡竹叶18 知母15
  (2)胸闷痛,加合欢皮15 丹参12
  (3)口臭者加败酱草18 鱼腥草18 金银花18
  (4)小便疼痛,加车前子15 石苇10 滑石9

李修伍教授虎七散:

       壁虎70条焙干研面,加三七粉50g,拌匀,空腹每次服3-4克,每日两次,黄酒或开水送下。
       功能:解素抗癌,主治:食管癌、贲门癌患者。

       配合汤剂,基本方为党参15g、茯苓15g、黄芪15g、夏枯草20g、姜竹茹10g、姜半夏12g、旋复花12g、白花蛇舌草30g、代赭石30g、丹参30g、半边莲30g、露蜂房9g、炙甘草6g。

       食管癌,应重在降逆润燥,可选加公丁香、川贝母、山豆根、石斛、威灵仙、玉竹、太子参、刀豆子等;
       胃癌注意消食导滞,选加山楂、神曲、谷麦芽、鸡内金、仙鹤草、瓦楞子、青陈皮、枳壳等;
       软坚散结可酌加牡蛎、海藻、山慈姑,莪术、三棱、鳖甲、石见穿、徐长卿等;
       清热解毒加蜀羊泉、七叶一枝花、铁树叶等;
       化瘀止痛加当归、赤芍、延胡索、香附、郁金、丹参等;
       痰湿者加南星、青礞石、生薏仁、藿香、佩兰、车前子、荷梗等。

每日1剂,冷水先泡1小时,水开后煎半小时后即可服用。
范中林六经医案一则


  阳明证呕吐
(食管癌待查)
席××,男,52岁。成都某厂干部。
[病史]1972年3月,自觉外感不适,胸膈闷胀,不思饮食,食入即吐。急入××医院,住院治疗十余日,经抽取胃液,并食管镜取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诊为“食管癌待查”。后转入××医院,经半个多月检查治疗,仍未确诊,终日靠输液维持,思想负担益重。再转××医院,由中医诊治,改服大量补气降逆止呕之剂,病势犹未减。1972年4月,遂请范老至家中急诊。
[初诊)饮食不下,食入即吐,历时月余,形体日益消瘦。心烦、胸闷、身疼、发热、汗出、微喘、溺少,上腹部时时隐痛,下肢微肿。面色黧黑,唇乌,舌质深红,苔黄厚腻浊,系太阳表邪未尽,传入阳明。正如《伤寒论》所、兑: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法宜散寒泄热,降逆和中,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2克杏仁18克石膏60克甘草10克桑皮30克黄芩12克六剂
(二诊]上方连进六剂后,自觉身痛、发热、心烦、汗出均减,全身稍觉轻快。惟仍不能进食,食入即吐。此阳明邪热内结,痰湿与宿食相胶着,堵塞胃脘,致胃气上逆而呕吐。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以吐法为治。 处方:硼砂2克 用温开水一次冲服。 疏方以后,有关医院认为,此药有毒,不可误服。但本人和家属均坚持服用。为了慎重,领导遂令住院试服,以防不测。服药前,开始输液。上方服后数分钟,即涌吐出大量灰黑色粘液、泫痰,以及其它污浊之物。阵阵涌吐,持续约两小时,吐出秽物盈盂。顿觉上腹部明显舒适。当晚睡眠良好。次日晨,试进稀粥一小碗,呕吐竟未发作。
[三诊]精神好转。七腹部痛,胸闷,喘息等证消失,苔浊腻减。为清余邪,以自制九成丹,清热解毒,化淤通窍,缓服之。
处方:
真牛黄半份原麝香半份血琥珀一份
人中白二份花蜘蛛二份蒲公英二份
上梅片半份血余炭一份
按上述比例,共研细末,隔日服一次,每次一克,月余后痊愈。1979年6月30日追访,患者高兴地说: “自病愈后,七年来,能坚持上班,饮食如常,身体健康。”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云: “诸痿喘呕, 皆属于上。”但此证不能单纯治以清火。因为痰浊夹邪化热,乃其致病机转,故涌吐痰食,则气机通畅,热结亦解。所谓“土郁则夺之”者是。范老面临此证,遵经之旨,敢于用峻猛之剂,使月余饮食不进,病势危急之候,迅速奏效。其独到之处在于:先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重用石膏,连服六剂,虽呕吐未止,却为吐法奠定了基础。继用硼砂一味,取其功入上除热,荡涤垢腻积块,并能**胃液分泌,借饮入于胃即吐之机,因势利导而越之。令在上之痰涎宿食等胶着异物,一涌而出。此所谓毕其功于一。


《医学正传》

噎膈

《内经》曰:三阳结,谓之膈。

子和云:三阳者,大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

小肠热则血脉燥,大肠热则不能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此阳火不下降而上行也。故经又曰少阳所至为呕涌,溢食不 下,此理明矣。

又先哲论膈噎反胃,大率以血液干槁,其或咽喉窒塞,食不能下,其槁在吸门,此皆上焦之噎膈也;或食下则胃脘当心而痛,须臾吐出,食出痛止,其槁在幽门,此中焦之噎膈也;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其槁在阑门,大小肠之间,此下焦之噎膈也。虽然,亦有斯须轻病而为医所误者,丹溪论之详矣。

谓夫气之初病,其端甚微,或因些少饮食不谨,外冒风雨,内伤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或性急易怒,相火上炎,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

惟气之为病,或痞或痛,或不思饮食,或噫腐吞酸,或嘈杂痞闷。  医者不求其本,便认为寒,遂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时渐得快以为神方。   厚味仍前不节,七情反复相侵,旧病被劫暂无,浊液易于攒聚,或半月,或一月,前证复作,如此蔓延,自气成积,自积成疾,此为痰为饮为吞酸之由也。    良工未遇,谬药又行,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此为痞为呕吐噎膈反胃之次第也。   医者犹谓虚而积寒,非寻常草本可疗,竟以乌辅助佐丹剂,转意服炼。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入。食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下,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

又曰:噎病生于血也,血阴也,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 而金水两脏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液传化合宜,何噎之有。医者当知此意,不要妄以燥热之剂,以火济火,则何异刺人而杀之也,慎之慎之。

二陈汤加姜汁、竹沥、童便、韭汁、牛羊乳。气虚入四君子,血虚入四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3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