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751|回复: 6

[中西医结合] 借助胃镜望诊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用药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摘要]拙文叙述了借助胃镜对胃十二指肠内壁望诊所见的10余种病变图像,进行中医辨证(辨病)用药,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体会。
  [关键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胃镜图像 中医望诊  中医辨证辨病  中医药疗法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下简称“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笔者的门诊脾胃肠疾病中高达60%以上。本病属中医胃痛范围,用中医药治疗有可靠疗效。纤维胃镜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尤其具有照像功能的电子胃镜所照胃及十二指肠内壁的病变图像为中医诊察胃病的望诊开拓了新的领域,为中医辨证(辨病)论治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指征。笔者近年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以中医整体辨证论治为前提,借助胃镜对胃及十二指肠内壁病变图像的望诊进行辨证(辨病)用药,提高了临床疗效。本文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1、粘膜充血水肿
    充血水肿明显,伴见渗出糜烂者多属实证,为湿热蕴结兼血瘀,在主方中选加黄连、黄芩、栀子、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热利湿药和丹参、田七、赤芍、失笑散等活血化瘀药;充血水肿无渗出糜烂且范围小者多属虚证,为脾气虚弱伴血瘀,宜用健脾益气方药稍加活血化瘀药。
  2、疣状隆起或息肉
  多为湿热结聚兼血瘀,可于主方中加用连翘、天癸子、夏枯草、生瓦楞等清热散结药和活血化瘀药。
  3、粘膜出血或溃疡面出血
  为炎变或溃疡损及血络,血不循经而出血,宜在主治方中加田七粉、白及粉、大黄粉、焦蒲黄等止血药和白及、滑石、浙贝等粘膜覆盖药。后者能修复、保护受损粘膜,但滑石为沉寒之品,用量不宜过大。
  4、粘膜皱壁肥大
  此征多与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胃病等高酸因素有关,多属脾气虚弱,中阳不足,湿痰积聚所致,故在常用煅瓦楞子、煅乌贼骨、浙贝母等制酸药的同时,选加健脾益气药和桂枝、干姜、吴萸、法半夏等温化湿痰药。\
  5、胆汁返流
  即胃窦、胃小弯甚至胃体等处粘膜充血水肿的同时,还附着黄色胆汁。此征的出现,必然存在两个病理条件:一是幽门关闭不良,继而发生痉挛;二是胃动力不足,导致十二指肠的收缩活动推动其内容物逆向移动。证属肝气郁滞,胆失疏泄,胃失和降,湿热蕴结。治宜在选加柴胡、白芍、佛手、金钱草、郁金等疏肝利胆药的同时,选加黄连、黄芩、蒲公英等清热利湿药以改善粘膜炎症,并选加大黄、木香、槟榔、枳实、枳売、白蔻、代赭石等和降胃气的胃肠动力药,加速胃肠蠕动,以利于胆汁向肠道排泄。
  6、胃内分泌物呈大量的清稀水样物
  此征多与胃张力缺乏,胃动力障碍所致胃液潴留有关,证属水饮停胃,胃失和降。治用善治水饮证的苓桂术甘汤加槟榔、白蔻等和降胃气的胃动力药。
  7、胃内分泌物呈痰浊样
  多为鼻咽部分泌物下咽所致,证属脾虚生痰。治宜六君子汤类,或相应方再选加制半夏、茯苓、陈皮、冬瓜子、莱菔子等健脾化痰药。
  8、溃疡面凹凸不平呈腐肉样或有**物覆盖
  多见于病程较久、溃疡面较大较深的胃溃疡和胃溃疡已并发胃癌者,即使是前者也属可能并发胃癌的先兆,其证皆属正气已虚,湿热毒瘀互结于胃腑,治宜在整体调治方中选加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苡仁等清热解毒药和活血化瘀药,或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9、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变形或溃疡
  大多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可在主治方中加用乌贝散、煅瓦楞子、白螺丝売等制酸药或左金丸等。
  10、分泌液缺乏
   多属胃阴不足之证,治宜酸甘养阴,选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一贯煎等方剂,或在主治方中加入鸡内金、白芍、甘草、生山楂、乌梅等酸甘化阴药。
  11、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不典型增生
  仅见粘膜萎缩者, 病属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后二者是癌前病变之兆。需结合患者整体情况辨证论治,脾虚用健脾益气方药;血瘀用活血化瘀方药;肝郁用疏肝解郁方药;胃中湿热用清热化湿方药;胃阴虚损用养阴清润方药。
  12、胃黄色瘤(斑)
  多属脂质沉积胃粘膜所致,常伴见粘膜萎缩,其证多属脾虚兼痰瘀互结,治宜健脾益气加活血化痰,如六君子汤加丹参、刘寄奴、郁金等。
  13、十二指肠白点征
  多与胃炎引起的脂肪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属中医食(肉)积之证,治宜加用善消油腻肉食的山楂等药。
  14、HP阳性
  属邪毒留滞胃腑,治宜选用抗幽门螺杆菌有效的黄连、黄芩、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利湿药和丹参、田七、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并嘱患者注意饮食卫生,竹筷变色有异味时应及时更换,避免幽门螺杆菌重复感染
  15、小结
  胃镜检查所示胃及十二指肠内壁图像为中医望诊胃病开拓了新的领域,为中医辨证(辨病)论治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指征,但在治疗上必须以整体辨证论治为基础,再辅以望诊胃镜图像辨证用药,才能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独特作用;同时在主方中选加胃镜图像辨证用药的层次和药物都不宜太多,以1~3个为宜,否则便会影响整体疗效。拙文所述只是胃镜检查常见的一部分图像,其它的尚待临床观察。以上仅是个人浅见,不当之处望同道斧正。
           2007-9-15

[ 本帖最后由 中籍华人 于 2007-9-16 22: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黑糊糊 + 1 加一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9-1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辅助检查手段,若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来看看,也是中医四诊的延伸。
发表于 2007-9-1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习了!最好能与临床的四诊结合起来,能一致最好。不一致时候,可得费点精神斟酌一下。

例如“胃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伴见渗出糜烂者多属实证,为湿热蕴结兼血瘀”,如四诊可见舌红苔黄干,脉弦数,胃脘胀痛不喜按,大便粘滞不爽等,为胃镜检与临床一致。若临床为一派虚象,则得费点脑筋。当然若临床无证可辨,按胃镜检查辨证未尝不可(其实就是延伸的外科疮疡辨证吧)。
发表于 2007-9-17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两位版主点评!
发表于 2007-9-17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踵很好的中西医截合的新思围.
发表于 2007-9-17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一些中医这么做的,只是还没有这么详细。
发表于 2016-3-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没这么干过,但也治好不少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8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