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6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活用中医及其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案例一
         某小儿,咳喘痰鸣,指纹浮紫,食纳尚可,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边翘射干蒌仁竺黄葶苈僵蚕,三剂,无效.找韩开隆医治,药用银花连翘芦根甘草杏仁浙贝桔梗葶苈,一剂而瘥.

案例二
        某小儿,泄泻三日,水样便,日五六次,精神可,与七味白术散,二剂不效,找韩开隆医治,药用防风白术陈皮甘草葛根鸡内金,一剂而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病例,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韩老师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一辈子开中药,无近闻名,处方用药以药味少价钱便宜著称.平日少言寡语.这两个病例我自己认为自己辨症好象是准确的,因为同样的病例我用中药也治过不少,但他随手开的这个处方为什么这么见效果呢,开始我以为他是辨症精确,但我搜集了他的一些处方,对于这两种呢,他基本上就是这个处方,我也用过这个处方来医这上病,甚至可以连药的剂量也没有改过,但用下去了还是没有效果.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另外,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多弄点老韩老师开的中药处方,供各位研究.
2# 沙发
发表于 2007-9-15 21: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两个病案,我觉得叙述得不太完整,从病情中看不出问题来,药也没量,很难说是什么情况。
3# 板凳
发表于 2007-9-15 22:32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案一中你主要是见痰鸣即用祛风化痰,忽略了指纹浮紫(风热表证)是诊断要点,所以他用辛凉解表为主加化痰药即愈.案二以方测证,小儿当有食滞伴腹胀的表现,而且那才是主要的.不知我分析得对不?我认为你用不好,还是辨证的问题.
4
发表于 2007-9-16 10: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一
         某小儿,咳喘痰鸣,指纹浮紫,食纳尚可,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边翘射干蒌仁竺黄葶苈僵蚕,三剂,无效.找韩开隆医治,药用银花连翘芦根甘草杏仁浙贝桔梗葶苈,一剂而瘥.

案例二
        某小儿,泄泻三日,水样便,日五六次,精神可,与七味白术散,二剂不效,找韩开隆医治,药用防风白术陈皮甘草葛根鸡内金,一剂而瘥.


初诊找他就未必能一剂而瘥。毕竟病的痊愈有个过程。我本地有句俗语:高明先生医病尾。我感觉上二例,按原法如果多服一两天未必无效。

[ 本帖最后由 白术散 于 2007-9-16 10:48 编辑 ]
5
发表于 2007-9-16 16:35 | 只看该作者
我持反对意见,老先生是充分认识了幼儿稚阴稚阳体质,故有效。如果治疗成人,方意一定不同。
6
发表于 2007-9-16 16:50 | 只看该作者
幼儿稚阴稚阳也并非麻黄石膏不可用啊
7
发表于 2007-9-17 09:24 | 只看该作者
方证不同。
8
发表于 2007-9-17 11:10 | 只看该作者
方证不同。 ?
9
发表于 2007-9-17 11:16 | 只看该作者
道人是儿科老专家了,说说看让我们学习一下?
10
发表于 2007-9-17 12:0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舌脉,没有更具体的描述,不好评论你的方药。
11
发表于 2007-9-17 15:4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同感,也有类似经历,中医难学就在这个地方.看着辨证一样,处方差不多,但就是没效,说到底还是咱们工夫不够啊.很苦恼不知道该怎样提高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7 17: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