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32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口腔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一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周,主诉咀嚼费力,粘膜压痛,面部酸胀。处理方法是(D)。
  A.坚持戴用,逐渐适应
  B.调和
  C.基托组织面缓冲
  D.重新制作
  E.重衬
  2.腭小凹位于(E)。
  A.切牙乳突前方
  B.腭皱与切牙乳突之间
  C.腭皱后方
  D.上颌牙槽嵴后缘
  E.软硬腭交界处,腭中缝两侧
  3.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月,复查时自述戴牙后一直感觉咀嚼无力,面部酸痛。如果检查发现息止颌间隙过大,最好的处理方法是(B)。
  A.重衬
  B.自凝塑料加高咬合
  C.嘱患者慢慢适应
  D.修改 面形态
  E.重新制作
  4.全口义齿修复应在拔牙多长时间后进行(D)。
  A.一周
  B.三周
  C.一个月
  D.三个月
  E.六个月
  5.全口义齿后牙选用无尖牙的优点不包括(E)。
  A.侧向力小
  B.有利于义齿的稳定
  C.容易达到平衡合
  D.对牙槽嵴损害小
  E.咀嚼效率低
  6.全口义齿摘戴时疼痛,定位明确,戴入后无明显不适。其原因是(B)。
  A.基托边缘过长
  B.基托进入组织倒凹
  C.基托组织面有小结节
  D.骨隆突处未缓冲
  E.基托不密合
  7.上颌第一磨牙舌尖与 平面的距离是(B)。
  A.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0.5mm
  B.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1mm
  C.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1.5mm
  D.近中舌尖1mm,远中舌尖0.5mm
  E.近中舌尖1mm,远中舌尖2mm
  8.试戴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判断颌位关系是否正确,除了(C)。
  A.用后牙咬合时,双侧颞部肌肉收缩明显
  B.咬合时,义齿基托是否有移动,扭动
  C.张口时,上颌义齿是否有脱落
  D.卷舌后,下颌是否还能后退
  E.后牙咬合时,是否偏向一侧
  9.属于缓冲区(C)。
  A.上颌牙槽嵴顶
  B.磨牙后垫
  C.切牙乳突
  D.颊侧前庭
  E.颊系带
  10.全口义齿与唇颊肌作用关系最密切的表面是(B)。
  A.牙平面
  B.磨光面
  C.咬合面
  D.组织面
  E.吸附面
  11.义齿初戴时,给患者的医嘱中错误的是(D)。
  A.会有异物感、发音不清等,要坚持戴用
  B.先进食小块软食
  C.避免咬硬物
  D.可能有疼痛,要坚持戴用
  E.尽量用两侧后牙同时咀嚼
  12.一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周,主诉左侧后牙经常咬腮,无其他不适。最可能的原因是(B)。
  A.左侧后牙覆盖过大
  B.左侧后牙覆盖过小
  C.左侧后牙工作侧 干扰
  D.左侧后牙平衡侧 干扰
  E.右侧后牙平衡侧 干扰
  13.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最宽处的宽度为(C)。
  A.1mm
  B.3mm
  C.5mm
  D.8mm
  E.10mm
  14.后牙区 堤平面应平行于(D)。
  A.上唇
  B.瞳孔连线
  C.鼻底
  D.鼻翼耳屏线
  E.眶耳平面
  15.根据无牙颌各部分组织结构特点及与全口义齿的关系,无牙颌被分为以下四区,除了(D)。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
  D.后堤区
  E.缓冲区
  16.无牙颌患者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时上下颌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称为(D)。
  A.开口度
  B.息止合间隙
  C.垂直距离
  D.颌间距离
  E.覆合
  17.微笑时的唇低线位于下颌中切牙的(C)。
  A.切缘
  B.切1/3
  C.切1/2
  D.切2/3
  E.龈缘
  18.与全口义齿固位无关的是(E)。
  A.基托面积
  B.牙槽嵴形态
  C.粘膜性质
  D.唾液性质
  E.平衡
  19.与全口义齿后缘无关的解剖标志是(C)。
  A.腭小凹
  B.前颤动线
  C.后颤动线
  D.翼上颌切迹
  E.磨牙后垫
  20.切牙乳突的作用是(A)。
  A.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
  B.确定合平面的标志
  C.确定基托伸展范围的标志
  D.确定牙槽嵴顶的标志
  E.确定后堤区的标志
  21.后堤区的作用是(B)。
  A.基托后缘定位
  B.边缘封闭作用
  C.支持作用
  D.排牙标志
  E.缓冲作用
  22.不符合无牙颌印模要求的是(B)。
  A.印模细致、清晰
  B.边缘尽量伸展
  C.边缘要圆钝,有一定厚度
  D.组织受压均匀
  E.采取功能性印模
  23.上下牙列最广泛接触时,下颌所处位置称为(A)。
  A.正中位
  B.息止颌位
  C.息止间隙
  D.颌间距离
  E.垂直距离
  24.下颌处于安静状态时,上下牙列之间的距离称为(C)。
  A.正中位
  B.息止颌位
  C.息止间隙
  D.颌间距离
  E.垂直距离
  25.全口义齿的固位是指(E)。
  A.咀嚼时义齿不脱落
  B.大张口时义齿不脱落
  C.说话时义高齿不脱落
  D.抬舌头时义齿不脱落
  E.从口内取下义齿时有阻力
  26.属于边缘封闭区(B)。
  A.上颌牙槽嵴顶
  B.磨牙后垫
  C.切牙乳突
  D.颊侧前庭
  E.颊系带
  27.切牙乳突是排列上中切牙的解剖标志,因为(B)。
  A.切牙乳突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
  B.切牙乳突与上颌中切牙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
  C.切牙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排牙时要防止此处压迫
  D.切牙乳突的位置变化较小
  E.两个上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
  28.上颌义齿后堤区位于(D)。
  A.磨牙后垫
  B.腭小凹前方
  C.前颤动线之前
  D.前后颤动线之间
  E.后颤动线之后
  29.堤平面与上唇下缘的关系是(C)。
  A.唇上2mm
  B.与唇平齐
  C.唇下2mm
  D.唇下3mm
  E.唇下4mm
  30.上颌前牙的远中向倾斜角度为(D)。
  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B.中切牙>侧切牙>尖牙
  C.中切牙>类牙>侧切牙
  D.侧切牙>尖牙>中切牙
  E.尖牙>侧切牙>中切牙
  31.临床上用于记录颌位关系的是(D)。
  A.基托
  B.暂基托
  C.合堤
  D.托
  E.蜡基托
  32.对全口义齿的固位和支持有利的粘膜情况是(B)。
  A.厚、松软
  B.厚、韧
  C.薄
  D.薄、干燥
  E.B或D
  33.上颌前牙颈部的唇舌向倾斜方向为(C)。
  A.中切牙向唇侧,侧切牙、尖牙向腭侧
  B.中切牙、侧切牙向唇侧,尖牙向腭侧
  C.中切牙、侧切牙向腭侧,尖牙向唇侧
  D.中切牙向腭侧,侧切牙、尖牙向唇侧
  E.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均向腭侧
  34.某无牙颌患者,上下颌弓位置关系正常,牙槽嵴丰满,上颌相当于3牙槽嵴唇侧尖锐骨尖。此患者在全口义齿修复前需进行(C)。
  A.唇颊沟加深
  B.上颌结节修整
  C.牙槽骨修整
  D.唇系带修整
  E.颊系带修整
  35.造成牙槽骨吸收速度快的原因不是(C)。
  A.骨质疏松
  B.牙周病
  C.猖獗龋
  D.全身健康差
  E.义齿设计制作不合理
  36.属于缓冲区的部位是(A)。
  A.切牙乳突区
  B.磨牙后垫区
  C.后堤区
  D.牙槽嵴顶区
  E.颊侧翼缘区
  37.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周后,自诉义齿松动,易脱落。在询问病史时,要着重了解的是(C)。
  A.怎样松动
  B.松动程度如何
  C.何时义齿松动
  D.过去是否戴过义齿
  E.是否能吃饭
  38.一牙周病患者,全口牙拔除两周后即做全口义齿修复,半年后义齿固位差,张口说话脱落。最可能的原因是(E)。
  A.人工牙排列偏唇颊侧
  B.颌位关系错误
  C.垂直距离过高
  D.基托边缘过度伸展
  E.牙槽嵴吸收
  39.试戴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判断垂直距离是否正确,除了(A)。
  A.戴入义齿后,是否不敢张口
  B.面部比例是否自然协调
  C.鼻唇沟,颏唇沟深度是否合适
  D.说话时上下牙之间是否有碰击声
  E.面容是否苍老
  40.塑料牙与瓷牙比较,正确的说法是(D)。
  A.塑料牙质轻,咀嚼效能高
  B.瓷牙耐磨,但咀嚼效能低
  C.瓷牙和塑料基托结合好,但易崩裂
  D.塑料牙调和方便
  E.塑料牙不易变色
  41.基托组织面需局部缓冲的是(E)。
  A.正中关系错
  B.义齿固位差
  C.前牙咬切功能差
  D.下颌隆突处压痛
  E.说话及大开口时义齿脱落
  42.全口义齿的基托边缘位置不应位于(D)。
  A.前庭沟底移行皱襞
  B.远中颊角区
  C.舌侧翼缘区
  D.磨牙后垫前缘
  E.腭小凹后2mm
  43.需重新制作义齿的是(A)。
  A.正中关系错
  B.义齿固位差
  C.前牙咬切功能差
  D.下颌隆突处压痛
  E.说话及大开口时义齿脱落
  44.以下关于主承托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位于上下颌牙槽嵴顶
  B.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C.上皮下有致密的粘膜下层
  D.能保证义齿不松动
  E.能承受咀嚼压力
  45.试排牙时发现,患者微笑时可见上前牙龈缘,口微闭时上前牙切缘位于唇下2mm,第二前磨牙近中面位于口角。此时应该(A)。
  A.换大号上前牙
  B.换小号上前牙
  C.抬高上前牙龈缘位置
  D.抬高上前牙
  E.不必修改
2# 沙发
发表于 2007-9-13 15:48 | 只看该作者
1硬腭表面解剖标志不包括
A.腭中缝
B.切牙**
C.腭大孔
D.蝶骨翼突钩
E.腭小凹
2关于牙合的定义哪项是正确的
A.上颌牙与下颌牙发生接触时下颌的位置
B.上颌牙与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
C.咀嚼食物时下颌的位置
D.息止颌位时下颌的位置
E.吞咽时下颌的位置
3口腔颌面颈部动脉来源于
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锁骨下动脉
D.A+B
E.A+B+C
4恒牙牙列自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的牙弓形态是
A 尖圆形
B 方圆形
C 椭圆形
D 卵圆形
E 方形
5牙尖交错位与下颌后退接触位之间有一个距离称长正中,其长度为
A.<0.5mm
B.1mm
C.1.5mm
D.2mm
E.>2mm
6在颌面部骨中唯一能动的是
A.上颌骨
B.鼻骨
C.腭骨
D.下颌骨
E.泪下列不是构成牙体软硬组织的是

下列不是构成牙体软硬组织的是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E.牙龈
8面神经颅外段的分支哪一个不正确
A 颞支
B 颧支
C 颊支
D 下颌支
E 颈支
9下列那项乳牙的外形特征是错误的
A 乳牙体积小,呈白垩色
B 乳牙颈嵴突出,冠根分明
C 第一乳磨牙体积最大,第二乳磨牙次之
D 乳磨牙根短,分叉大
E 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向远中
10下颌第一磨牙髓角的高度是
A 近中舌侧髓角最高
B 近中颊侧髓角最高
C 远中舌侧髓角最高
D 远中颊侧髓角最高
E 四个髓角高度相同
11下列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三叉神经是颅前部、面部、眼眶、鼻腔等处的感觉神经
B.三叉神经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
C.三叉神经是咀嚼肌的感觉神经
D.三叉神经是口腔的感觉神经
E.三叉神经是表情肌的运动神经
12后牙牙合运循环的功能阶段是
A 下颌向下向功能侧
B 上下颌磨牙颊尖相对至颊舌尖分离
C 下颌向下向功能侧,磨牙牙颊尖相对
D 下颌向下向功能侧,牙尖相对至分离
E 下颁向功能侧,上下后牙颊尖相对至分离
13保证下颌运动协调的关系是
A.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协调
B.牙合关系的协调
C.神经协调控制
D.肌肉运动协调
E.颞下颌关节、牙合和神经肌肉结构三者协调一致
14最多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

A上四B下四C上五D下五E几率相同
15咀嚼周期正确的时间变化为
A.快(开口)→慢(最大开口)→快(闭口)→慢(咬合接触)
B.慢(开口)→快(最大开口)→快(闭口)→慢(咬合接触)
C.快(开口)→慢(最大开口)→慢(闭口)→快(咬合接触)
D.快(开口)→快(最大开口)→慢(闭口)→快(咬合接触)
E.慢(开口)→慢(最大开口)→快(闭口)→快(咬合接触)
16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牙齿是
A 下颌第一前磨牙
B 下颌第二前磨牙
C 下颌第一磨牙
D 下颌第二磨牙
E 下颌第三磨牙
17正常唾液的pH值平均为
A.6.05
B.6.15
C.6.35
D.6.55
E.6.75
18面神经颊支
A 出腮腺前缘行于咬肌筋膜深面
B 一般与腮腺导管平行
C 来自颞面干
D 损伤时口角歪斜
E 位于耳屏间切迹与鼻翼上缘的连线
19应用"牙体三等分"概念,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可表示为
A 近中1/3
B 近中切1/3
C 切1/3
D 中1/3
E 近中牙合1/3
20美容角正常角度范围哪项是不正确的
A.鼻额角正常为125°~135°
B.鼻面角正常为36°~40°
C.鼻唇角正常为90°~100°
D.鼻颏角正常为120°~132°
E.颏颈角正常为85°~90°
21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轮廓不如上颌第二前磨牙锐突,牙尖也较圆钝
B.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面颈部比上颌第二前磨牙宽,发育沟不明显
C.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面颈部少有凹陷,远中面较突
D.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颊缘宽于舌缘,远中边缘嵴长于近中边缘嵴
E.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扁形单根,牙根多不分叉
22下列关于唾液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水占99.4%,固体物质占0.6%,pH平均6.75
B 水占99%,固体物质占1%,pH平均6.0
C 水占99.4%,固体物质占0.6%,pH平均7.0
D 水占99%,固体物质占1%,pH平均6.75
E 水占99.4%,固体物质占0.6%,pH平均6.0
23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颊舌径、近远中径和髓腔高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颊舌径>近远中径>髓腔高度
B.近远中径>颊舌径>髓腔高度
C.髓腔高度>颊舌径>近远中径
D.颊舌径>髓腔高度>近远中径
E.近远中径>髓腔高度>颊舌径
24颌下区的手术切口,常采用低于下颌角及下颌缘1.5~2.0cm处,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损伤
A 面静脉
B 面动脉
C 面神经下颌缘支
D 面神经颈支
E 下颌下腺
25描述牙列(牙弓)与颞下颌关节及颌面肌功能关系哪项是错误的
A.上牙列(牙弓)中线与下牙列(牙弓)中线正对,但与上唇系带不一致
B.颞下颌关节位于头面部两侧,为联动关节
C.牙列(牙弓)位于面部中央
D.颌面肌对称性地分布于两侧
E.张闭口运动中,下颌不偏左也不偏右
26上下颌中切牙的牙体长轴的舌向交角为
A 80°
B 70°
C 120°
D 140°
E 60°
27下颌恒尖牙与上颌恒尖牙髓腔形态区别点是
A.下颌恒尖牙髓腔和根管都较上颌恒尖牙窄
B.下颌恒尖牙髓角较圆
C.下颌恒尖牙根管为双管者仅占4%
D.下颌恒尖牙根尖孔位于根尖顶者约占68%
E.以上都是
28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是
A 管间吻合
B 根管侧支
C 根尖分歧
D 侧支根管
E 副根管
29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常见的类型是
A 单管型
B 双管型
C 单双管型
D 双管型或单双管型
E 单管型或单双管型
30下列哪项尖牙的特征是错误的
A 支撑口角,维持面容
B 自洁作用好,龋齿发生率低
C 牙根长,修复时多用作基牙
D 牙根呈三角形,拔除时不能用旋转力
E 主要功能为撕裂食物
31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是
A.右侧颞下颌关节
B.左侧颞下颌关节
C.牙合
D.神经肌肉结构
E.A+B+C+D
32轴面突度的正常生理意义不包括
A.对牙龈起生理性**作用
B.促进自洁作用
C.在龈方被牙龈**充满,可保护牙槽骨和邻面
D.起扩展牙龈缘的作用,使其紧张有力
E.保证邻面接触良好,防止食物嵌塞
33颈鞘内包裹的组织不包括
A.颈内静脉
B.颈内动脉
C.迷走神经
D.颈外动脉
E.颈总动脉
34描述牙列(牙弓)连续、规则和整齐的生理意义哪项是正确的
A.彼此支持有利于咀嚼效率的发挥
B.使咀嚼压力分散,有利于牙齿的稳固
C.连续邻接可避免食物嵌塞
D.弓形排列使面形丰满,又便于舌的运动
E.以上均正确
35左右下六常见的较小的第五牙尖位于
A 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
B 颊面与近中面交界处
C 舌面与远中面交界处
D 舌面与近中面交界处
E 中央窝
36被称为面侧深区钥匙的是
A.翼丛
B.颌内动脉
C.下颌神经
D.翼外肌
E.面深淋巴结
37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溶媒作用
B.固位作用
C.提高发声质量作用
D.排泄作用
E.缩短凝血时间作用
38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主要标志为
A 口腔前庭沟
B 下后牙咬合平面
C 颊垫尖
D 翼下颌韧带
E 腮腺导管开口
39支配上颌窦的神经不包括
A 上牙槽前神经
B 上牙槽中神经
C 上牙槽后神经
D 腭中神经
E 以上全包括
40上颌骨形成的支柱哪项是正确的
A.尖牙支柱
B.颧突支柱
C.翼突支柱
D. A+B
E.A+B+C
41关于替牙期牙合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第一恒磨牙萌出即为替牙期牙合的开始
B.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为替牙期牙合的结束
C.6~12岁皆属替牙期牙合
D.在替牙期牙合牙合时常有暂时性错牙合出现
E.替牙期牙合时出现的错牙合均需及时处理
4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中央窝内近远中向的发育沟称为
A 近中沟
B 远中沟
C 近远中沟
D 中央沟
E 中央近远中沟
43上颌中切牙牙冠近中面与远中面比较,错误的是
A 两者都似三角形
B 近中面大而平,远中面短而突
C 近中面大于远中面
D 近中面接触区靠近切角,远中面接触区离切角稍远
E 远中面接触区靠近切角,近中面接触区离切角稍远
44上颌第一磨牙的斜嵴是由
A 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B 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C 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D 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
E 由牙尖的两斜面相遇而成的嵴
45穿行于腮腺内的血管是
A 颈内动脉
B 颈外动脉
C 颈外静脉
D 面动脉
E 舌动脉
46面神经
A 为运动性神经
B 为感觉性神经
C 管理舌后1/3的味觉
D 管理腮腺的分泌
E 支配表情肌的运动
47不属于咀嚼肌范畴的肌是
A 嚼肌
B 颞肌
C 茎突舌肌
D 翼外肌
E 翼内肌
48上颌侧切牙牙冠唇舌面外形高点应在
A.牙冠唇舌面中1/3处
B.牙冠唇舌面1/2处
C.牙冠唇舌面切1/3处
D.牙冠唇舌面颈缘处
E.牙冠唇舌面颈1/3处
49关于管间吻合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管间吻合又称为管间侧支或管间交通支
B 多见于双根管型
C 根尖1/3吻合最多
D 根中1/3吻合多于根尖1/3
E 可为1~2支
50上颌第一磨牙的邻面接触区是
A 近中在牙合1/3偏颊侧,远中在牙合缘颊1/3处
B 近中在牙合1/3偏颊侧,远中在牙合缘中1/3处
C 近中在牙合缘中1/3处,远中在牙合缘中1/3处
D 近远中均在牙合1/3与颊1/3交界处
E 近远中均在牙合1/3的中1/3处
答案 EBECB DEDCA EBEDA EEBBE DAACA DEEDD ECAEA DCCDE EDECB ECECB
3# 板凳
发表于 2007-9-13 22: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已下载
4
发表于 2007-9-20 14:03 | 只看该作者
谢了.唉!!!口解的50题我有20题做错!!!!
5
发表于 2007-9-20 16:09 | 只看该作者
:) 有些的确在考场里面见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