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0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患者张某,男,45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心功能衰竭,多次于我院住院治疗好转,现要求中医治疗,刻诊:咳嗽,痰粘,咽喉不适,尿少不畅,大便正常,手足欠温,脸及双下肢浮肿,腹胀,(用利尿剂后略减)口干渴,舌淡红苔少,脉微滑。诊为阳虚水泛,真武汤加减:制附片60(先煎) 茯苓60  白术20  桂枝30  猪苓30  泽泻20  肉桂10  炙甘草10  生姜15  葶苈子20(包煎)  大枣6枚  3剂水煎服。
2# 沙发
发表于 2007-9-8 14:52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后效如何?
咳嗽,痰粘,咽喉不适,尿少不畅,大便正常,手足欠温,脸及双下肢浮肿,腹胀,(用利尿剂后略减)口干渴,舌淡红苔少,脉微滑。诊为阳虚水泛,真武汤加减:制附片60(先煎) 茯苓60  白术20  桂枝30  猪苓30  泽泻20  肉桂10  炙甘草10  生姜15  葶苈子20(包煎)  大枣6枚
以上辨证在下有不同看法:
口干渴、痰粘、咽喉不适、尿少为津液不润(津少、津亏、津不布施),脸、下肢浮肿、腹胀为水饮停蓄。
舌淡红为不寒不热(内脏阴阳平衡),苔少为胃气不足(含胃阴虚)不能熏蒸于上;加上前之腹胀,应为脾阳不运,气阴两伤,水邪停蓄。
脉微滑,应是三焦气机壅滞。
已知条件里,好想没有真阳不足的证据。
不知正确与否,共商之。

[ 本帖最后由 jinsir 于 2007-9-8 14:53 编辑 ]
3# 板凳
发表于 2007-9-8 17:51 | 只看该作者
二楼的说的很是,我经过事后总结,也觉辨证有误,起码是辨证欠妥,现将整个诊疗经过记录如下:
     
     二诊:服药后浮肿已退,咳嗽已无,手足自温,小便仍少,仍腹胀,鼻痒,流清涕时夹血丝,口略干渴,舌淡红苔少,脉浮取软,沉取滑略数,水饮渐化,略有化燥伤血,前方减附子剂量:制附片45(先煎) 茯苓45 白术20  桂枝30  猪苓30  泽泻20   白芍20  炙甘草15 辛夷花15(包煎)  5剂水煎服。服一剂后腹泻,去辛夷花加生姜5片,大枣12枚.
     三诊:腹泻已无,诸症均减轻,进食则流清涕,小便仍少,不畅,用利尿剂后略减,口干渴欲热饮,舌淡嫩,苔少白滑,脉沉细滑,仍一前方加减:制附片45(先煎) 茯苓30 白术25  桂枝25  猪苓30  泽泻20  肉桂10  吴茱萸30 白芍20  生姜5片 大枣12枚 炙甘草15 .  3剂水煎服。
    四诊:服前方1剂后腹泻,2剂泻自止,精神好转,清涕减少,时有口干,小便仍不利,面黎黑,自觉咽部有痰阻,舌淡嫩,苔少白,脉沉细滑,仍以前方加减:制附片45(先煎) 茯苓30 白术20  肉桂6 白芍30  生姜25   3剂水煎服。
    上方服1剂后出现心悸,烦躁等症,急送我院抢救,诊断为:***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请大家讨论:是辨证有误?还是用药欠妥?还是其他原因,总之,经过这个病人的事后,我是慎之又慎.

[ 本帖最后由 lyjys770320 于 2007-9-8 17:52 编辑 ]
4
发表于 2007-9-8 18:0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辨证有误,我比较同意2楼的观点。你的诊疗记录用蓝字书写,看的眼花,没法分析了。
5
发表于 2007-9-8 22:13 | 只看该作者
我辈辨证论治,能做到:丝丝入扣,是不可能的;能做到70~80%,我认为既属于‘高手’!
楼主应该属于70吧。
附子温行十二经,平时以温肾阳为主,生附子逐寒痹。
所用方药大体对证,只是死认附子,重阳损阴,物极必反了,后期应该考虑到阴伤了,其实首诊已露端倪,遇到往往当局者迷,是属不够老练而已。吸取教训,改进思维,定能后善也。
6
发表于 2007-9-8 22: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jinsir !听君一言,如大梦初醒。望以后多多指教。
7
发表于 2007-9-8 22:40 | 只看该作者
我乃***中年小辈,岂敢谈指教二字。
来这里也是为了学习别人的经验,互相切磋还勉强说的过去。
等着,别人还未发表观点呢?
***里高手还未曾露面,正在潜水!
希望显露真身(没有年龄限制,能者为师)。
8
发表于 2007-9-9 09:33 | 只看该作者
阴伤首诊已露端倪,又重用附子重阳损阴,又重用茯苓泽泻淡渗利尿,亦损阴.
我觉的首诊如果用全真一气汤如何?大家批品!
9
发表于 2007-9-10 15:3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可以从苓桂术味汤加味开始,没必要一开始就用真武汤。毕竟方证不是非常吻合。心衰就想到真武汤,成为定式就有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4 13: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