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37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周氏针灸经验之一》然谷穴治偏头痛经验与机理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周氏针灸经验之一》然谷穴治偏头痛经验与机理探讨


文 沈邑颖
本文是论述周左宇老师针灸经验系列文章之一。文中主要探讨然谷穴治疗偏头痛的经验与可能的机转。作者首先分析然谷穴本身特性,该穴除了具有治疗与肾经或肾脏有关的病变外,也与火之为病有关,此火包括实火、虚火及阳虚之证。作者再以肾藏水火的特性,以及肾经的循行、通经等内容,探讨然谷穴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机理,包括头痛部位及头痛性质。分析结果显示然谷穴确有治疗偏头痛的中医机理。
撰写《周氏针灸经验》缘起
在易经学会上周左宇师的针灸课是一个惊心动魄,精彩绝伦的经验。因为周师本身就是一份**近代史(民国三年出生)。周师出身中医世家—北京永安堂,此乃[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统治大陆前与北京同仁堂并列的大药堂,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很有兴趣。周师也师从几位针灸**,如承澹盦先生、孙培荣先生等,曾在抗战期间,与承澹盦师在大后方以针灸治疗时疫,颇受好评。周师也是黄埔军校正规班出身,历经许多战役,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对于人生的得失态度非常豁达,周师唯独对于针灸的传承与发展却是非常执着。今年国医节后,笔者特地前往拜访周师,将一篇中医治眼病的文章送请老师指正,言谈中,周师仍一再勉励我们要多用针、常用针。
向周师学习针灸的学长姐人数约有四至五万人,其实轮不到笔者这种后生小辈夸夸其谈周师的经验。可是,由于学长姐们都在社会上默默为人群付出,以实际行动发扬周师的针灸精华,较少将周师的经验文载于世。笔者也是周师针灸学的受惠者,临床上用之疗效显著,深感这种以针灸奇术,应该将之系统整理,公诸于世,一方面做为**针灸发展史上的一项历史见证,另一方面希望作为针灸后续发展的垫脚石。
周师上针灸课时都是倾囊以授,毫不保留,三年前笔者在撰写周师的「三天三骨症」经验时,事前当面向老师报告以征得老师同意,记得周师以一贯的爽朗个性,哈哈大笑的说:「当然可以!没有关系,尽量写!」因此,笔者不自量力,选取周师部分用穴经验,整合成六篇文章,分别是:然谷穴治偏头痛经验、养老透间使临床应用、阳溪穴治心律不整经验、三天三骨穴之应用、气冲穴治胸痛应用、五门十变法的临床应用体会等,将陆续刊出,但愿笔者的拙笔能呈现周师针灸精华之万一是幸。
另外,这些文章旨在纪录老师的经验以及笔者个人的浅见,并非很严谨的医学性文章,欢迎各位先进指正。文中苟有疏漏之处,与周师无涉,自应由笔者承担起相关责任。
然谷穴治偏头痛经验
与机理探讨
(一)周左宇老师经验:
周师过去在美国讲课时,曾在一次饭局中,当场用针灸治疗一位长期偏头痛又屡治无效的校长,周师取用健侧然谷穴,结果一针见效,从此未再发作。
周师认为本穴所治偏头痛部位,以头维穴附近特别有效。若于然谷穴处疼痛,可用阳溪穴治之。
(二)笔者经验: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针治主要症状过程中,顺便提及常有偏头痛一症,笔者当场加针健侧然谷穴后,患者表示偏头痛当场解除,而且从此也未再犯。
(三)然谷穴治偏头痛之中医理论基础:
 然谷穴本身的特性:
 五行特性:然谷穴为肾经的荥穴,五行特性属火。由于穴位具有双向调节功能,所以,然谷穴除了可以泻肾火,也可以补肾火(阳)。
 穴名释义:
 「然骨者,…通于心脾,有龙临深渊之性。」《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谷而得然者,犹龙雷之火出于渊也。养生家谓水中有真火,今学者谓地心有真热。观本穴所治,凡肾火衰微所生种种弱症,刺此穴俾以发动内热也。」《针灸穴名解》
从穴名释义可知,然谷穴以补肾火为主。
 古代针灸典籍对于本穴的主治,多治与肾相关病变为多,并无治疗偏头痛的记载。如:
 《素问‧缪刺论篇》:「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剌然骨之前,出血立已。」
 《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厥心痛,痛如以锥**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针灸甲乙经》:「癃疝,然谷主之。」「痿厥癫疾,洞泄,然谷主之。」「消渴黄瘅,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然谷主之。」「女子不字,阴暴出,经水漏,然谷主之。」「小儿脐风,口不开,善惊,然谷主之。」
 《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然谷泻肾。」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然谷主治喉痹风,咳血足心热遗精,疝气温疟多渴热,兼治初生儿脐风。」
 在董氏奇穴系统中,然谷穴又称为「火散穴」,主治「头痛、脑涨、眼角痛、肾亏、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从其别名及主治,可见本穴主治除了与肾有关病变外,还与火有关。
然谷穴治偏头痛的可能机理探讨:
 头痛部位:
 肾经及膀胱经循行:肾经通过与膀胱经的表里关系,在头部所主病位与后脑部位有关。膀胱经透过阳维脉、阳蹻脉与胃经及胆经相交会,故膀胱经可治胃经及胆经病变。
 肾主髓主脑:应可用于治疗头部深层的部位。
 肾经与胃经相通:在五门十变法中,肾经与胃经相通,透过通经法,肾经穴位可治胃经循行所过病变。
 肾经与三焦经相通:在脏腑别通法中,肾经与三焦经相通,手足少阳为同名经,少阳经循行部位以颞侧为主,透过通经及同名经的概念,肾经穴位可治少阳经疾病。
肾经本身可治头部病变,而头维穴为胃经经穴,且为足少阳阳明两经之会,透过以上循行部位的分析,肾经可治胃经与胆经病变,当然包括头部颞侧及头维穴处。
 头痛性质:
 久病及肾:久病病情多牵延影响至肾,对于陈年痼疾可考虑取肾经治疗。
 肾经与胃经相通:在五门十变法中,肾经与胃经相通。胃经主血之所生病,大小肠经主津液所生病,两经下合穴寄于胃经,故胃经亦主津液病变。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真水真火所藏之处。胃肾两经可同时为病,二者与热及津液病变有关,故在《伤寒论》中,阳明经病及少阴经病中有以大承气汤急下以救津液之证。
 肾经与三焦经相通:在脏腑别通法中,肾经与三焦经相通,三焦主相火,循行部位主颞侧,透过通经的概念,然谷穴可治属少阳的头痛。
 然谷穴为肾经火穴:肾藏水火,《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认为本穴可泻肾,穴名释义则认为本穴可本补肾阳。因此本穴透过虚实补泻,可治与火有关的病变,包括实火、虚火及阳虚。
肾主藏水火,为病特质寒证热证皆可见,透过上述的分析,在慢性病中,若有津液不足,火气偏亢,或有阳虚不足的现象时,应可选用然谷穴治疗。
结论
综上述所论,肾经可治头痛病变,其部位涵盖全头部以及脑部,病性上可与热及津液有关,这样的特性与荥火穴的然谷穴是相符,因此选用该穴来治疗长期偏头痛,尤其是头维穴附近应有一定的疗效。
2# 沙发
发表于 2007-8-26 06: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用用看。
3# 板凳
发表于 2007-9-18 08:24 | 只看该作者
:lol: :lol:
4
发表于 2007-9-18 08:55 | 只看该作者
论述得很详细,想必用之有效,谢谢!!!!
5
发表于 2007-9-18 16:04 | 只看该作者
:lol: :victory:
6
发表于 2007-9-18 19:42 | 只看该作者
:lol: :lol: :lol:
7
发表于 2007-9-18 22: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用用看。
8
发表于 2007-9-18 22:41 | 只看该作者
感謝分享。

這篇文章說理很好。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臟腑別通」--腎與三焦通。
三焦與心包為表裏,為相火。
相火旺為之頭痛,理當用腎水來平衡之。然而何以不用腎之水「陰谷」,而取腎之火「然谷」。腎為坎卦,腎之火以通三焦火,腎之水以衡三焦火,是以平衡而病安。
再則然谷與懸盧、曲賓在董氏對應點大約相同。(跟腱上的正筋穴對應腦後可參看)。
再則頭維、頷厭、懸顱、懸釐、曲鬢,耳門是在一線上。
再從地支六合卦來看,辰與酉通,辰--胃也。酉--腎也。

周老取「然谷」,若是我個人則會取湧泉。
理1、腎木與木通,三焦和膽皆為木,同氣相求。
理2、腎為陰水,膽為陽木,滋水涵木。
理3、湧泉引氣下行。
理4、手法先瀉後補。

參考、參考。
9
发表于 2007-9-19 08: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收藏,学习学习
10
发表于 2007-9-19 10: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11
发表于 2016-10-14 19:22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谢谢分享
13
发表于 2016-10-15 07: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有斩获了一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