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实践的几点思考仓促整理不够完善谅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7-1 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试述牙列印模制取时,医师与患者的**要求。
    2.试述牙列印模制取时,托盘的选择原则。
    3.试述牙列印模制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思考题]
    1.试述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及其注意事项。
    2.试述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标志和方法。
[思考题]
    1.试述超声波洁牙机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试述手用器械洁牙术的操作方法。
  [思考题]
    1.试述开髓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2.试述上颌前磨牙的开髓方法及注意事项。
    3.试述下颌前磨牙的开髓方法及注意事项。
    4.试述上颌磨牙的开髓方法及注意事项。
    5.试述下颌磨牙的开髓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龋[思考题]
1.试述中龋的诊断要点:有色、形、质改变病变已侵犯到牙本质层,对酸甜和探诊等理、化**敏感
2.试述中龋的治疗原则。常规去龋,备洞,消毒,干燥,垫底,银汞合金永久充填
3.中龋行充填修复术时,为什么要垫底? 中龋治疗时应予垫底,以免理、化**对牙髓的损伤
深龋[思考题]
    1.试述深龋的诊断要点。深龋洞有冷热**痛和食物嵌塞痛等症状,但无自发痛,冷热诊反应同对照牙
    2.试述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可复性牙髓炎会出现短暂的“一过性”疼痛,去除**后,疼痛持续片刻即消失;而深龋患牙,只要**不进入龋洞就不会出现激发痛
    3.试述深龋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多有自发性隐痛,或有急性发作史,晚期患牙有叩诊不适。机械去腐或洞底探查反应迟钝,牙髓活力测试迟钝或出现迟缓性反应;深龋无叩诊不适感,无自发痛,牙髓活力测试反应正常,去净腐质后探查洞底极其敏感
    4.临床上如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难以鉴别时,其处理原则是什么?r可先行安抚治疗观察,然后再酌情处理
    5.试述深龋的治疗原则。术中注意保护牙髓,严防意外穿髓1)能去净腐质,牙髓活力测试正常者,行双层垫底永久充填。
    (2)能去净腐质,牙髓活力测试出现“一过性疼痛”者,先安抚再酌情处理。
    (3)患牙不能去净腐质的近髓深龋,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时,行间接盖髓术,一般选用“二次去龋法”。
急性牙髓炎[思考题]
     1.试述急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有自发痛、阵发痛、夜间加剧等急性牙髓炎典型症状,温度测试阳性,叩诊阴性。
    2.试述急性牙髓炎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要点。
    3.试述急性牙髓炎与急性上颌窦炎的鉴别要点
    4.试述急性牙髓炎的治疗原则的诊断要点。临床上多为慢性牙髓炎的急性发作。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不宜选择干髓术。首先开髓引流,缓解患牙急性症状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再行牙髓&塑化治疗
慢性牙髓炎 [思考题]Z C?"j"{;I
    1.试述慢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探诊不敏感,去腐迟钝,温度测试呈迟缓性反应痛叩诊(-)
    2.试述慢性牙髓炎与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鉴别关键在于可复性牙髓炎绝无自发痛,而慢性牙髓炎多有自发痛史;可复性牙髓炎对温度测试反应为“一过性疼痛”,而慢性牙髓炎则在温度**去除后,疼痛仍要持续较长时间
    3.试述牙髓息肉与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的鉴别要点。用探针仔细探查息肉蒂部以判断息肉的来源。对牙髓息肉和牙周膜息肉鉴别时,还应仔细检查髓室底的完整性,摄线片可助诊断
4.试述慢性牙髓炎的治疗原则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思考题]
     1.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诊断要点:患牙有深龋,松动Ⅲ°,叩痛(+++),根尖部牙龈红肿、扪痛、波动感等牙槽脓肿的典型症状
2.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急性牙髓炎:其疼痛特征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不能定位,叩诊阴性或仅有轻微反应。温度测试引起长时间的剧痛
    3.试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原则。开放髓腔,实行根管引流。同时局麻下切开排脓。待患牙急性症状缓解后,再行根管治疗
    4.根管治疗术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的诊断要点:  (1)防器械折断  术前应检查根管治疗器械,根扩时不得跳号、遇阻力不得强扩。
    (2)防器械滑脱  可使用安全链。术中应集中精力,器械或手上沾有唾液时应擦干后再操作,根管冲洗时针头应拧紧。
    (3)防髓腔穿通  术中应注意钻针方向(与牙体长轴保持一致)与进钻深度。
    (4)防疼痛肿胀  术中注意器械切勿超出根尖孔,同时应正确选用根管消毒药物。
    (5)防皮下气肿  过氧化氢液冲洗根管后所释放的氧,如压人根尖周区,可引起皮下气肿,故根管冲洗时,严防注射压力过大,同时针头与根尖狭窄部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可供冲洗液返回。  
边缘性龈炎[思考题]
1.试述边缘性龈炎的诊断要点。患处牙龈红肿,有龈袋,轻探牙龈出血。无附着丧失
2.试述边缘性龈炎与早期牙周炎的鉴别要点。早期牙周炎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
3.试述边缘性龈炎与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鉴别要点:虽然也是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症状,但其牙龈边缘坏死如虫蚀状,坏死区出现灰褐色假膜,伴有疼痛和特殊的**臭味
4.试述边缘性龈炎的治疗原则:(1)行龈上洁治术,彻底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因素。
    (2)龈袋用双氧水冲洗冲,吸干后涂布碘甘油。
3)作好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教会患者正确刷牙方法,定期复查
成人牙周炎[思考题]
1.试述单纯性牙周炎的诊断要点。有牙龈炎症、牙周袋、牙槽骨水平型吸收和松动等典型牙周炎临床表现。
2.试述复合性牙周炎的诊断要点。单纯性牙周炎伴有明显的拾创伤者,称为复合性牙周炎
3.试述早期牙周炎与牙龈炎的鉴别要点。是否有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即有无附着丧失和牙槽嵴顶有无骨质吸收,有则为早期牙周炎,无则为牙龈炎
4.试述成人牙周炎的治疗原则。1).局部治疗 (1)控制菌斑。(2)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3)牙周袋和根面的药物处理    (4)牙周手术  彻底切除牙周袋或整复性清除牙周袋。    (5)消除拾干扰和牙合创伤,建立平衡的牙合关系。    (6)松牙固定。
    2).全身治疗    (1)成人牙周炎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但急性炎症期可给予甲硝唑,0.2g,每日3—4次;或螺旋霉素0.2g,每日4次口服(2)积极治疗,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消化道疾病等
5.试述维护期复查的主要内容: 复查内容包括:牙周袋深度、牙龈炎症、根分叉病变、牙槽骨情况、修复体情况等,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必要的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思考题]
       4.试述疱疹样阿弗他溃汤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鉴别要点。后者多发于婴幼儿,好发于牙龈、腭及唇黏膜,并有明显的发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在充血的黏膜表面出现多数粟粒大的水疱,密集成簇,或融合成片,破裂后遗留大小不等的糜烂面  
牙列缺损[思考题] t¬d
    1.试述牙列缺损口腔检查的主要项目:常见口腔检查项目有:缺牙间隙检查、余牙检查、软组织检查、颌骨检查、面部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X线检查等
2.牙列缺损修复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1.一般准备
    (1)牙周洁治  以保证基牙及其邻牙清洁、无龈炎存在。
    (2)去除不良修复体  以消除不良修复体对牙体、牙周组织的危害作用。
    (3)治疗龋齿  对龋齿要分别进行充填治疗,尽可能保存患牙;对有利用价值且无根尖病变的残冠、残根可经完善的根管治疗予以保留。
    (4)治疗松动牙  对有保留价值且经治疗可逐渐恢复稳定的松动牙,应积极治疗。
    (5)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或残冠、残根。
    (6)调牙合  包括伸长牙、尖锐边缘嵴、过陡牙尖等抬创伤因素的调磨。
2.特殊准备
(1)口腔软组织的准备:必要时可选行唇系带修整术、舌系带修整术或颊沟加深术
(2)口腔硬组织的准备: 必要时可选行牙槽骨或颌骨的修整术或骨组织成形术
    3.试述牙列缺损的修复原则。W1).对口腔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不良**,机体容易适应。
         2).修复体的解剖外形有助于口腔卫生,容易自洁,促进局部组织的健康。
         3).矫治不正常的口腔情况,恢复口腔的正常功能。
         4).外形有助于美观,与余牙及对牙合牙谐调,与肌肉、颞下颌关节及面部等谐调。
         5).能恢复牙列的完整、重建良好的牙合关系,形成谐调的下颌运动。
         6).不会造成牙合创伤、拾障碍,上、下牙列有同时性均匀的牙合接触
    4.试述固定义齿的适用范围。    (1)缺牙数目少,如1-2个牙缺失,缺隙两端余留牙的牙体、牙周条件好,而且牙齿排列位置基本正常者。
    (2)多个牙缺失,如4个切牙缺失,或牙列前后有多个牙缺失,但为间隔缺失者,只要邻缺隙侧的余留牙条件较好,亦可以选做固定义齿。
    (3)邻缺牙区的基牙牙周条件较好,但牙冠有缺损,如做过Ⅱ类洞充填修补者,若安放支托,容易使充填物脱落;或牙体缺损范围广,涉及牙髓已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者,亦可考虑作固定义齿。但无髓基牙需用钉、桩加固后,采用全冠固位体一并修复缺损的牙。(4)基牙牙冠短,用卡环不易达到固位要求者,可考虑做固定义齿,按可增加固位体的辅助固位设计。
    (5)缺牙区的牙合龈间隙或近远中间隙过小者,如做可摘义齿修复,人造牙塑料太薄,容易折断,若采用金属牙合面与卡环整体铸造的可摘义齿,其固位力又不足,容易脱落误咽而造成医疗事故,可考虑制作固定义齿,桥体和固位体采用金属整铸,比较牢固。
    (6)缺牙不多,但邻牙牙周条件欠佳,松动为I-Ⅱ度者,经牙周治愈后,仍可选用固定义齿修复,但需增加基牙以分担牙合力。此种固定义齿兼有牙周夹板的治疗作用
    5.试述可摘局部义齿的适用范围 :(1)凡牙列缺损情况不宜做固定义齿修复者,一般都可以选用可摘义齿修复。因它除基牙支持外,还有黏膜支持,并可选择离缺牙区较远的健康余留牙作为基牙。
    (2)牙列为游离端缺失在2个牙以上者,不宜做单端固定桥,因所产生的杠杆作用力对基牙牙周组织损害较大,宜用可摘义齿修复。
    (3)余留牙的牙周条件较差者,宜用可摘义齿修复,利用多个基牙与黏膜共同支持。
    (4)缺牙区多而分散,余牙倾斜度大,且倒凹亦大者,若做固定义齿,难以取得共同就位道,而且将切割过多的牙体组织,则宜选用可摘义齿修复。
    (5)缺牙区牙槽骨有严重吸收,特别是前牙区,用固定义齿修复有损美观者。
    (6)年幼患者,髓腔较大,髓角高,在做基牙制备时比较敏感,且容易损伤牙髓,年龄过大者,牙周组织普遍萎缩,临床冠根比例失调,致使基牙承担抬力的能力减弱,均宜采用可摘义齿修复。
    (7)余留牙条件较差,近期内有拔牙的可能性者。v }8Y
    (8)患者全身健康条件较差,不能支持较长时间牙体制备手术者。
牙列缺失[思考题]
    1.试述牙列缺失口腔检查的主要项目与内容。
   2.牙列缺失修复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口腔检查时,如发现患者口内有残根、骨尖、瘘管、过突的下颌隆突、过突的上颌结节时,均需施以外科手术治疗。
    1).残根  牙槽嵴上有残根者,应检查其松动度,牙根明显松动者应拔除;牙根稳固,经摄X线片,骨吸收不超过2/3者,可做根管治疗保留牙根,其上做覆盖义齿。
    2).锐利骨尖、骨嵴和骨突  临床上对锐利的骨尖、骨嵴或形成了明显倒凹的骨突,均应先施以骨尖、骨突修整术。范围很小或不很显著的骨尖可不必修整,待义齿完成后,于相应的基托组织面适当缓冲即可。
    3).过分突向颊侧的上颌结节  上颌结节区对上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很重要。但如上颌结节过分突向颊侧,形成了明显倒凹,则会影响义齿的就位,故常须先修整过突部分。两侧上颌结节同时都很突出者,可只修整较突的一侧,戴义齿时可采取旋转就位法。有的上颌结节过分下垂,很接近下颌磨牙后垫,影响义齿后部基托的伸展,亦需先施以骨突修整术。
    4].过突的下颌隆突  下颌隆突过大,其下方形成明显的倒凹时,也须先做外科修整。
    5).附着过高的唇颊系带  唇颊系带附着点过高,不利于义齿固位,应做外科修整。
    6).过浅的唇颊沟  唇颊沟过浅者义齿固位差,常需施以唇颊沟加深术,但效果不很明显。近年来开展羟基磷灰石颗粒牙槽嵴加高术,已取得良好效果。
    7).增生的黏膜组织  曾戴过全口义齿的患者,如原义齿不合适,基托边缘过长,以至于形
成一片游离状的增生性黏膜组织。制作新义齿前应先手术切除增生的黏膜组织,伤口愈合后
再取印模。
  3.试述无牙颌印模的制取方法。<1>使组织受压均匀。<2>适当扩大印模面积。<3>采取功能性印模,即在印模材料硬固之前进行肌功能修整。<4>在取印模过程中,保持托盘稳定的位置
    4.试述全口义齿垂直距离的确定方法。(1)垂直距离  天然牙处于正中牙合位时,鼻底至颏底的垂直高度。  (2)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息止牙合间隙法  用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减去息止拾间隙即得正中拾位时的垂直距离。
  <2>拔牙前记录:可用拔牙之前天然牙列时正中拾位的垂直距离作为无牙颌时的参考。
  <3>面部距离法:可用二等分或三等分法。瞳孔至口裂延长线的距离等于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4>面部表情观察法  此法主要凭医生的经验,观察义齿戴人后,面部比例是否协调。
    5.试述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原则。(1)美观原则|
    <1>人工牙列弧度与颌弓一致。
    <2>上前牙位置要衬托出上唇的丰满度。①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一般以8-lOmm为宜。②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老年人可与乳突后缘平齐。③上尖牙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10.5±1mm。④上前牙切缘露出上唇下2mm,年老者露出较少。
    <3>牙排列要体现个性。①尽可能模仿患者原有的真牙排列。②处理切缘、颈缘时要考虑年龄差异。③可模{MOD}牙的轻度拥挤和扭转。④根据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排列前牙的覆牙合、覆盖。⑤患者原有面部缺陷或中线偏斜等,要用人工牙列弥补。
    <4>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
    (2)组织保健原则
    <1>人工牙列不妨碍唇、颊、舌肌的活动,处于肌平衡位置。
    <2>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其高度位于舌外侧缘最突出处,有利于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的稳定。
    <3>后牙功能尖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使殆力沿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
    <4>如果牙槽嵴吸收过多,要根据牙槽嵴斜坡倾斜方向调整后牙倾斜度。
    <5>前牙排成浅覆抬、浅覆盖,正中抬时前牙平接触,在前伸及侧方运动时至少有1mm的范围内,下牙能沿上牙斜面自由滑行。
    <6>在上下牙自由滑行过程中,要有平衡拾接触。
    <7>减少功能状态下的不稳定因素,适当降低非功能尖的高度。
    (3)咀嚼功能原则  有效的咀嚼和满意的咬合是人工后牙的主要功能,要有最广泛的牙尖接触,尖窝交叉关系要稳定,尽量选用解剖式或半解剖式人工牙,以提高咀嚼功能。
    6.分述全口义齿试戴与初戴的方法步骤。
    7.试述全口义齿初戴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原则。
    8.试述全口义齿的修理方法。
2# 沙发
发表于 2007-7-1 17:48 | 只看该作者
1、掌心对掌心搓擦;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摩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