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中会被问的问题(总汇)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解毒剂):
酸性物:镁乳、蛋清水、牛奶
碱性物: 5%醋酸、白醋、蛋清水、牛奶
***:饮3%过氧化氢后引吐 1:15000至1:20000高锰酸钾洗胃
***: 2%至4%碳酸氢钠,1%盐水,1:15000至1:20000高锰酸钾洗胃
1605、1059乐果4049:2%-4%碳酸氢钠洗胃高锰酸钾洗胃
*** :1%盐水或清水洗胃;1:15000-1:20000高锰酸钾洗胃 碱性泻药
DDT、666 :温开水或等渗盐水洗胃,50%硫酸镁导泻
酚类、来苏尔(煤酚皂)石炭酸:用温水、植物油洗胃至无酚味为止,洗胃后多次服用牛奶,蛋清水保护胃粘膜。1:15000-1: 20000高锰酸钾洗胃
**类(安眠药): 1:15000-1:20000高锰酸钾洗胃、硫酸钠导泻
异烟肼(雷米封): 同上
灭鼠药(***): 1:15000-1:20000高锰酸钾洗胃,0.1%硫酸铜洗胃,0.5%-1%硫酸铜溶液每次10ml,每5-10分钟服一次,配 合用压舌板等**舌根引吐

**在抢救现场,有男性伤员下颌受伤,流血不止,现请你现场紧急救护,作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在人体上操作,提示:注意准备急救物品)。(20分)
(1)急救箱准备物品( 2 分)
消毒钳、持针器、镊子、缝合线、三角针、剪刀、 外用生理盐水、 75 % 酒精、双氧 水、 消毒沙布、棉垫、绷带、三角巾、胶布等。
(2)清洗去污,伤口处理( 9 分)
清洁创面:除去下颌伤口周围污垢油脏物,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及周围皮肤。(3 分)
伤口消毒:用75%酒精棉球,自伤口处向周围消毒,必要时还可用双氧水清洗。 (3 分)
止 血:用消毒沙布压迫止血,再用一块或二块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3 分)
(3)三角巾包扎( 9 分)
将三角巾叠成3指宽带状, 放于下颌伤口敷料处。(3分)
两手将带巾两底角分别经耳部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成十字。(3分)
然后两端水平环绕头部颈额、颞、耳上、枕部与另一端打结固定。(3分

胃泡鼓音区叩诊(提问其形成的机制及缩小的临床意义)

叩诊时,病人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在左锁骨中线前胸下部,自上而下间接叩诊,由肺区清音变为鼓音,即为胃泡鼓音区的上界,再作水平方向叩诊鼓音区大小,上界为左肺下缘,右界为肝左叶,左界为脾,下界为肋弓所组成的一半月形鼓音区。缩小见于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肝左叶肿大、心包积液等,消失多由于胃内充满液体或食物所致,常见于溺水或急性胃扩张患者。

如何通过体格检查鉴别实音是胸腔积液还使肺实变?
语音震颤来鉴别,积液为减弱实变为增强。

角膜反射、腹壁反射的中枢?反射消失说明什么?

角膜反射弧 **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脑桥核---两侧面神经核---眼轮匝肌做出闭眼反应。临床意义:直接与间接反射皆消失,见于患侧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身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术前如何判断颅高压?
(头痛、喷射性呕吐、眼底见视**水肿)

一个患者3天前被塌倒的土墙咬住了,脚底被利器划伤,给予清创缝合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再次来换药,你要准备什么和注意什么。
(注意:暴露伤口,双氧水冲洗,高锰酸钾洗及更换敷料切记!)
此题一定要注意的是要引留啊,不然3分没了

12岁溺水少年呼吸停止,心跳仍在的人工呼吸,注意一点清除呼吸道污物后,加一步倒水:应采取腹部垫高,胸和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脚,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走动或跳动以“倒水”。也可将患者腹部俯卧于抢救者下***的大腿上,头部放低倒水。

右下肺听诊清音区呼吸音消失见于?
右侧胸腔积液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的体征:
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病变延及胸膜,可引起局部胸壁压痛,听诊有胸膜摩擦音。并发胸腔积液时,可有气管移位,语颤减弱,叩诊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肋缘下触及到肝脏一定是病理性的吗?
不一定是病理性的:
正常人的肝脏,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但是,腹壁松软的瘦人于深吸气时,课于肋弓下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 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以内, 在腹上角较锐的瘦高者,剑突根部下可达5cm,但肝下缘不能超过剑突根部至脐距离的上1/3。如超出上述标准,但肝脏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首先考虑肝下移,此时可用扣诊法扣出肝上界,如其也相应降低,肝上下径正常,则为肝下移;否则提示肝肿大。

**如何辨别收缩期震颤和舒张期震颤?
紧随心尖搏动出现或与颈动脉搏动同时出现的为收缩期震颤,听诊也有助于确定震颤的时相,在第一心音后出现的为收缩期震颤,第二心音后第一心音前出现的为舒张期震颤。

**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还要注意什么?
杂音的最响部位、时期、性质、强度、是递增或递减有无传导、与呼吸运动及**有无关系是否伴第一心音亢进、舒张期震颤,叩诊心界有无变化。

**腹部触诊包块的手法有哪几种:
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或浮沉触诊法

**浅反射除了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外还有哪几种?
跖反射、**反射

**试述腹壁反射的传导径路?
上、中、下反射分别为:胸髓7~8、胸髓9~10、胸髓11~12

**腹壁反射的临床意义:
反射消失为相应的胸髓阶段病损,双侧上中下三部分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此外肥胖者、年老人、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提睾反射临床意义:
双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此外可见于老年人或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荫囊水肿、精索靜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考虑什么?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什么病?
下肢、前臂炎症或肿瘤 淋巴结炎,盆腔肿瘤

右下胸部清音区叩诊明显变浊,考虑什么疾病?还要做什么体检鉴别?
考虑右侧胸腔积液,应做语音振颤及听诊呼吸音有无改变

肺部叩诊有几种方法?讲一下正确做法。
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做法见操作光盘。

正常人肺部听诊有何正常变异?
正常人肺部呼吸音的强弱与性别、年龄、呼吸的深浅、肺组织弹性的大小及胸壁的厚薄等有关,儿童肺泡呼吸音较老年人强,**下部及肩胛下部肺泡呼吸音最强,腋窝下部次之,而肺尖及肺下缘区域则较弱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考虑什么情况?
右室增大时,心脏呈顺时针方向转位,可使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可稍向上,但不向下移位

什么是三音心律?包括哪些?如何区别?
luqi800312:所谓的三音心律是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于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称为奔马律。
包括:奔马律、开瓣音、心包扣击音、肿瘤扑落音。

10.一侧大脑中动脉出血时,对侧肢体会怎样?为什么?
大脑中动脉主干主要{MOD}额、顶、颞叶外侧、豆状核和内囊,病损时可在病变对侧有严重偏瘫、感觉障碍、偏盲,有时可有失语,但其浅支病损时无感觉障碍。

1.  胸穿时为什么从下一肋骨的上缘麻醉?否则有哪些血管和神经会损伤?
答:肋间神经和血管沿肋骨下缘走行 ,为了避免损伤,所以从下位肋骨的上缘麻醉、穿刺.
2.眼的几个反射和腹壁反射对应什么神经,有什么意义?
答:上腹壁反射-胸7,8
中腹壁反射-胸9,10
下腹壁反射-胸11,12
眼的调节和辐揍反射由动眼神经支配,如果动眼神经功能损害则调节反射和辐揍反射均消失;角膜反射的传人神经是三叉神经,传出神经是面神经。
直接和间接反射都消失,见于深昏迷或同侧动眼神经受损;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见于同侧视神经受损。
3.怎么区分新鲜肉芽和失活肉芽?
答:新鲜肉芽颜色鲜红,不易出血.
4.甲状腺触诊什么是冷结节?见于什么疾病?
答:应用碘131或锝99m核素扫描,密度较高为热结节;与正常相等为温结节;小于正常为凉结节;完全缺如为冷结节。单个冷结节恶性可能性大。
5.一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二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
一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锥体束受损或更高位中枢病变,二侧锥体束征阳性位下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病变致双测都失去高位中枢的抑制而出现,注意1岁内小儿可以锥体束征阳性。
6.当一侧肢体锥体束征(+)时,还需做什么体征检查?
检查对侧锥体束征,还有其它体征检查如运动和感觉等检查,定性定位评估病变位置。
7.如何鉴别腹部包块为炎症性还是肿瘤?
答:如肿块与邻近组织粘连,压痛明显,不易推动,以炎性最为可能;如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不坚,压痛不著,移动度较大,可能是良性肿瘤;如包块巨大,边界模糊,表面不平,质地坚硬,移动度差,则极可能为恶性肿瘤。
2# 沙发
发表于 2007-6-30 19:53 | 只看该作者
:P :P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8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