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9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牙 髓 病 和 根 尖 周 病 及 口腔检查要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病因及发病机制
l   细菌因素
l    物理因素
l    化学因素
l    免疫因素

细菌因素:  致病菌
1.炎症牙髓
                            髓腔开放
                            髓腔封闭

2.感染根管(指含有坏死牙髓的根管)

         专性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优势菌为卟啉菌和普氏菌。
          牙髓卟啉菌

1) 卟啉菌和普氏菌、消化链球菌、真杆菌等与根尖部出现疼痛、肿胀、叩痛和窦道形成有关

2)  黑色素普氏菌、牙髓卟啉菌和牙龈卟啉菌与急性根尖周炎和根管内恶臭关系密切

3)  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可能与放线菌感染有关

     目前对根尖周组织内的菌群认识尚显不足。
细菌因素:   感染途径
牙髓:
            牙本质小管
            牙髓暴露
            牙周袋途径
            血源感染

根尖周:
            感染的牙髓

牙本质小管
龋病是引起牙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
创伤、楔状缺损、磨损、牙隐裂、牙内陷、畸形中央尖等


                       牙本质小管暴露


                       毒素、细菌本身进入牙髓



牙髓暴露
龋病

创伤、楔状缺损、磨损、牙隐裂、牙内陷、


畸形中央尖等





牙周途径
深牙周袋中的细菌  
          根尖孔、侧支根管  

逆行性感染
逆行性牙髓炎

血源性感染
引菌作用(anachoresis)
        
              牙髓异常、一过性菌血症
                                 


细菌因素:  致病机制
1.附着因子:

2.内毒素→局部炎症反应→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骨吸收

3.胞外酶→基质崩解、蛋白溶解、核酸变性

4.代谢产物→机体免疫反应
物  理  因  素
1.创伤:
      急性 、慢性创伤:根尖血管           牙髓坏死、退变
                                      根尖周组织损伤
      
2.温度:备洞产热、充填材料和抛光产热
3.电流:流电作用,电活力测试
4.激光:

化  学  因  素

充填材料本身
          垫底材料:磷酸锌,丁香油氧化锌
          复合树脂
          酸蚀剂和粘结剂
          消毒药物

免  疫  因  素
1.细菌及其产物具有抗原特性

2. 许多根管治疗药物如甲醛甲酚、樟脑酚等是半抗原

诱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的损伤。
检查和诊断
收  集  病  史

临  床   检  查       基 本
                                  选 择 性
收  集  病  史:     主  诉
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口语化)

医生:  患病部位
                主要症状
                持续时间       (书面语言、问诊)
       如:左侧上后牙自发痛一日
收  集  病  史:    现病史
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书面语言、问诊)

    1)发生
    2)发展情况
    3)激发因素和缓解因素
   4)是否治疗
收集病史:    疼痛的特点
问诊:

    发作方式:   自发痛、激发痛、能否定位
    疼痛程度:
    影响因素:温度、夜间
    治疗:专业治疗,服药

收集病史:     系统病史

患病史

用药史

出血史

基 本 临 床 检 查
视诊:顺序

    口外→口内:   肿胀
    患牙→其他部位:牙体、牙周、瘘管
    硬组织→软组织

扪诊

手指

        脓肿的波动感
        根尖区压痛
        创伤牙合
探诊

探针
               龋洞:  深龋
               牙髓腔:穿髓点
               牙周:深牙周袋

叩诊

镊子, 金属柄口镜

垂直、 水平
注意:不要先叩患牙
            适宜的叩击
              对比
选 择 性 临 床 检 查
牙髓活力的温度测验

原理:病变牙髓的温度耐受域

   1.冷诊法:冷水或氯乙烷,小于10
   2.热诊法:热牙胶、热水,大于60


牙髓活力的温度测验
注意事项

1)向患者说明
2)先测邻牙或正常牙,再测可疑牙
3)测试时应隔湿,擦干牙面,并放置吸唾器
临床意义

无反应→牙髓已坏死,
短暂的轻度或中度的不适或疼痛→牙髓正常
产生疼痛但去除**后立即消失→可复性牙髓炎
去除**疼痛仍持续一定时间→不可复性牙髓炎

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
牙髓活力电测验
牙髓电活力测定仪
禁用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原理:不同状态的牙髓对电流的反应不同

操作步骤:
1.向患者说明情况
2.隔湿吹干
3.导体,部位的选择
4.由小到大


临床意义
在与对照牙进行对比后才有诊断价值。

两者反应一样→ 受试牙牙髓正常,
反应值较大→  牙髓有变性改变,
反应值较小→ 牙髓较敏感,
无反应 → 牙髓已坏死

判断牙髓是死髓和活髓是可靠的

引起假阳性反应的原因:
   1)电极与大面积的金属修复体或牙龈接;
   2)隔湿不充分;
   3)液化性坏死的牙髓有可能传导电流至根尖周;
  4)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
引起假阴性反应的原因:
1)测试前患者刚用过大量的止痛药、**、镇静药或酒精饮料;
2)新萌出的根尖尚未发育完全的牙齿;
3)根管内过度钙化的牙齿;
4)牙髓部分坏死;
5)新近受过外伤的牙齿;
6)探头或电极未能有效地接触牙釉质。
咬诊
牙隐裂、根尖周炎, 创伤牙合, 牙本质敏感

           空咬
           咬实物: 小棉签, 小木签
染色法

2%碘酊、1%甲紫

                牙隐裂
                牙折线
透照法
借牙齿透光度的不同来检查牙齿的内部结构

光导纤维照明器  暗室

    1.正常的活髓牙:     透明淡红色
    2.死髓牙: 不透明色暗
    3.隐裂牙: 近光源侧亮
    4. 根管口:水平方向透照髓室底,可见暗黑色
                   点的根管口
选择性麻醉

局部麻醉    判定引起疼痛的患牙
                  (急性牙髓炎)

           分别位于上,下颌
           位于上颌不相邻


备洞试验
判断牙髓活力:
  
   临床一般很少用这种方法:
            深龋—死髓,去腐穿髓


它是判断牙髓活力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X线
应作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基本的、必须的检查手段而用于每一位患者

术前
1)牙髓和根尖周组织
2)牙根和根管的形态、方向、弯曲情况及髓腔的大小;
3)估计根管的工作长度;
4)曾做过的治疗的情况;
5)评价牙髓治疗的质量。
术中
术后



X 线检查在牙髓病学中的局限性
1) 不能准确反应根尖周骨质破坏的多少

2) 投照方向或胶片质量

3 )三维物体的二维图象

3)投照技术或胶片处理







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
组织病理学分类
1.牙髓充血:   生理性 、病理性

2.急性牙髓炎:  浆液性 ( 局部、全部 )
                           化脓性(局部、全部 )

3.慢性牙髓炎:闭锁型、 溃疡型、 增生型

4.牙髓坏死与坏疽

5.牙髓退变:空泡性变、纤维性变、 网状萎缩、 钙化

6.牙内吸收                  
组织病理学分类
优点

缺点:
生活牙髓在组织学上变异很大

不构成临床症状,无须进行临床上的诊断和处理

与临床表现、治疗的相关性小

炎症变化的范围和性质难以准确区分

仅作为临床的参考
临床分类
             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
1.可复性牙髓炎

2.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残髓炎)
                  逆行性牙髓炎

3.牙髓坏死

4.牙髓钙化   髓石、弥漫性钙化

5.牙内吸收
                          
牙髓病的转归
临床分类
正确的诊断语

抛弃诊断口语化:

                      死髓牙
                      变色牙
        可复性牙髓炎
病理变化:血管扩张、充血(牙髓充血)

临床表现:温度、化学**痛,
                  一过性,去除**疼痛消失,
                  无自发痛
检查:病因
          活力检测域值低(温度诊,电)
          扣诊(-)     
可复性牙髓炎
诊断要点:
  1. 对温度一过性敏感,但无自发痛的病史。
  2.可找到引起疾病的病因
  3. 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阈值降低

可复性牙髓炎
鉴别诊断:

1.深龋:难鉴别,按可复性牙髓炎治疗
2.不可复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
自发痛的病史
**痛,去除**疼痛消失延缓
扣诊(+ -)     
3.牙本质敏感症:对机械和化学**更敏感
可复性牙髓炎
治疗:
            
           去除**
           安抚牙髓
            观察


            
不可复性牙髓炎
可分为:
      急性
      慢性(残髓炎)
      逆行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病理变化:
     组织液、白细胞大量渗出、组织坏死、脓液形成
     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剧烈疼痛共同点
1)自发性、阵发性痛
2)夜间痛
3)温度**加剧: “冷痛热缓解”, “热痛冷缓解”
4)不能定位:牵涉性痛
急性牙髓炎
检查:
病因检查:牙体硬组织疾患、深龋

活力检测 :
        温度测验敏感,**去除后,疼痛持续;
        电测验早期反应性增强,晚期迟钝
        扣诊(-+)
急性牙髓炎
诊断要点:
1.典型的疼痛症状;
2.患牙可查到确切的病因;
3.辅助检查可帮助定位患牙。

对患牙的确定是诊断急性牙髓炎的关键。
急性牙髓炎
[鉴别诊断]:     ”剧烈牙痛”

1.三叉神经痛: 疼痛“***点”,少夜间发作,       温度**并不引发疼痛

2.龈**炎:持续性胀痛,多可定位,无激发痛

3.急性上颌窦炎:持续性胀痛,上颌窦前壁压痛,头痛、鼻塞、脓涕
急性牙髓炎
治疗:

      1. 应急治疗解除疼痛

      2. 根管治疗或其他
  慢性牙髓炎
病理:血管扩张、慢性炎细胞浸润
           闭锁型  溃疡型 增生型
           
共同的临床表现和检查:

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钝痛;每日定时痛
病程较长,长期冷、热**痛史;
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叩痛;
可定位患牙。

分别的表现和检查:

1. 闭锁型:
症状: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钝痛
            可以无自发痛
检查:病因检查(+)
            无穿髓孔,
            牙髓活力测试迟钝
             轻度的叩痛      

2. 溃疡型:
病理:穿髓孔局部溃疡面
           坏死组织、肉芽组织
           其余部分牙髓相对正常
症状:食物嵌入痛,温度**痛
检查:病因检查(+)
            废用性牙石堆积,
            探及穿髓孔,探痛(+-)
            牙髓活力温度测试
             轻度的叩痛

3. 增生型:
病理:牙髓息肉(肉芽组织)
症状:出血
检查: 青少年(根尖孔大)
            病因检查(+)
            窝洞被肉芽组织充满
            废用性牙石堆积,
            探诊:探痛(+-)、出血、探及大穿髓孔,
            牙髓活力测试迟钝
             轻度的叩痛
息肉的鉴别
1.牙髓息肉
2.牙周膜息肉:髓室底穿孔,
                         X线片示髓室底穿孔
3. 牙龈息肉:龈**向龋洞增生

处理方法: X线片
                   探诊蒂部
                    切除息肉

慢性牙髓炎
[诊断要点]:

1.可定位患牙,有长期冷热**痛史和(或)自发痛史
2.可查到相关病因
3. 对温度测验的异常表现:
                去除**后,疼痛持续
4. 叩诊不适
  慢性牙髓炎
鉴别诊断
1.深龋:
     无自发痛症状的慢性牙髓炎与之不易鉴别,   可通过温度测验、叩诊等区别。

2.可复性牙髓炎:
    无自发痛史,无叩诊不适,温度测验一过性敏感。

3.干槽症:
    拔牙史,牙槽窝空虚,骨面暴露,臭味。 
慢性牙髓炎
治疗:

      根管治疗
            残髓炎
病理:牙髓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自发性钝痛;
            温度**痛;
            咬合不适感或轻微咬合痛
            牙髓治疗的病史  
残髓炎
检查:
1)患牙充填体;
2)温度测验迟缓性痛或稍有感觉;
3)叩诊:(+) 或 (±);
4)去除充填物后,根管探痛
5)X线:治疗不完善

残髓炎
诊断:

1.有牙髓治疗史;
2. 牙髓炎表现;
3. 温度**迟缓性痛、叩诊疼痛;
4. 根管有探痛。
残髓炎
治疗:

去除充填物
根管治疗
逆行性牙髓炎
概念:
   深牙周袋内的细菌、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牙髓炎症。
   根尖孔来源常表现急性炎症。
   侧枝根管可表现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逆行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

疼痛:急性牙髓炎的疼痛
                慢性牙髓炎的疼痛

逆行性牙髓炎
检查:
病因: 1)深达根尖的牙周袋,不同程度的松动
            2)无牙体硬组织疾病
牙髓活力
          多根牙不同根管可有不同表现。
叩诊:(+)~(++)
X线:广泛的牙周破坏或根分叉病变。
逆行性牙髓炎
诊断要点:

1. 深牙周袋
2. 牙髓炎表现
3.无牙体硬组织疾病

逆行性牙髓炎
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牙髓坏死

病理:
             牙髓组织结构的消失

临床表现:
             一般无自觉症状
            牙齿变色
            
牙髓坏死
检查:
1)牙冠变色
2)追问病史:自发痛史、外伤史、正畸治疗史或充填、修复史等
3)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4)叩诊:(±) 或 (-);
5)X 线:根尖周影象无明显异常。
牙髓坏死
诊断要点:

1.无自觉症状;
2.牙冠变色,牙髓活力(-)
3.X 线:根尖周影象无明显异常
牙髓坏死
鉴别诊断

   1.慢性根尖周炎:窦口,X 线
牙髓坏死
根管治疗
烤瓷修复
牙髓钙化
病理:牙髓变性,钙盐沉积
           结节性钙化:髓石,
           弥漫性钙化:整个髓腔闭锁

临床表现:
    一般无自觉症状。
    髓石有时可出现自发痛,与温度**无关,与  **有关,无***点及三叉神经痛史

牙髓钙化
检查:

1)牙髓活力测验异常(降低);
2)X 线:髓腔内有阻射的钙化物(髓石)
               或呈弥漫性阻射
牙髓钙化
诊断要点:

1.X 线检查为重要依据;
2.需排除又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发性放散性疼痛
3.有外伤或氢氧化钙治疗史

牙髓钙化
应急治疗

根管治疗
牙内吸收
概念:
    指正常的牙髓组织变为肉芽组织,其中的破牙本质细胞从髓腔内部开始吸收牙体硬组织。
   
牙内吸收
临床表现:
    一般无自觉症状,多在 x 线片检查时偶然发现。
有外伤史、或再植史、或盖髓史
检查:
1)牙冠可呈粉红色
2)牙髓活力测验:正常或迟钝
3)叩诊:(-) 或 (±)
4)X 线:髓腔内有局限性不规则的膨大透影区域
     严重者可见内吸收处的髓腔壁被穿通
牙内吸收
诊断要点

1.X 线片的表现为主要依据;
2.病史和临床表现作为参考。



牙内吸收
治疗:

1.取出已经转变成肉芽组织的牙髓

2.根管治疗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根尖周病的特点
丰富的侧枝循环,修复能力强

根尖周病的表现与机体的抵抗力密切相关



根尖周病分型
1. 急性根尖周炎:
   (1) 浆液性
   (2) 化脓性:
2. 慢性根尖周炎:
   (1) 根尖周肉芽肿         (2) 慢性根尖周脓肿
   (3) 根尖周囊肿           (4)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急性根尖周炎
1.  浆液性
2.  化脓性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病理
       牙周膜内血管扩张、充血、渗出

临床表现
1.咬合痛,可定位。
2.浮出发胀感
   咬紧患牙,疼痛可暂缓解
   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疼痛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检查:
1.病因
2.牙冠变色;
3.牙髓活力测验:(-),但乳牙或年轻恒牙可有反应
4.叩诊:(+)~(++),扪压根尖部不适或疼痛感;
5.患牙松动度:Ⅰ°
6.X 线:根尖周组织影像无明显异常表现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诊断要点]:

1. 典型的咬合疼痛症状;
2.对叩诊、扪诊及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
3.结合病史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治疗:

      应急治疗:开髓引流
      根管治疗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临床病理
     脓肿形成,向不同部位扩散,排脓通道

根尖脓肿的去向:

       1.通过骨髓腔突破骨膜、粘膜或皮肤
       2. 根尖孔经根管从冠部缺损处排脓;
      3.通过牙周膜从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临床表现:脓肿的去向不同,表现不同

1.通过骨髓腔突破骨膜、粘膜或皮肤
            自然发展过程,
          病程三个时期


根尖脓肿:持续跳痛,不能咬合
      根尖粘膜潮红,扣诊+++,松动+++ ,扪诊+
      淋巴结肿大

骨膜下脓肿:疼痛达到最高峰
        面部肿胀、根尖粘膜肿胀(弥散),扣诊+++,松动,
        伴全身症状

粘膜下脓肿:疼痛缓解
         面部肿胀局限,根尖粘膜肿胀呈现半球型,
         全身症状缓解

排脓途径
① 穿通骨壁突破粘膜-龈窦
                                          一般、主要的途径
② 穿通骨壁突破皮肤-皮窦
                                       少数,颏窦、颊窦、面窦
③ 突破上颌窦壁
                                少见
④ 突破鼻底粘膜
                       上颌前牙牙槽突矮,牙根长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2. 根尖孔经根管从冠部缺损处排脓;

优点:对根尖周组织破坏最小
条件:根尖孔大、根管通畅、
            冠部缺损开放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3.通过牙周膜从龈沟或牙周袋排脓;

缺点:对 牙周组织破坏最大
条件: 牙周病人,牙周袋底与脓肿接近
            乳牙,牙周组织疏散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诊断要点]
自发性痛、咬合痛
区域淋巴结
全身症状
叩痛
患牙松动
根尖区牙龈
扪痛

[鉴别诊断]        与牙周脓肿
     病史
     检查结果  
                    牙体情况
                    牙髓活力
                    牙周袋
                    脓肿部位
                    脓肿范围
                    疼痛程度  
                    牙松动度
                    叩痛
                    X 片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治疗:

应急治疗:开髓引流
                  脓肿切排
                  消炎止痛

根管治疗
慢性根尖周炎
  分型:
               根尖周肉芽肿
               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慢性根尖周炎
临床病理:
1.根尖肉芽肿形成、牙槽骨破坏
                                            主要形式
2.根尖周脓肿形成、牙槽骨破坏
                                  有窦、无窦         
3.根尖周囊肿形成、牙槽骨破坏
                                   少见
4.根尖周致密性骨炎、牙槽骨增生:少见







慢性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
1)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可有咀嚼不适感

2)牙龈可有脓包

3)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或牙髓治疗史。

慢性根尖周炎
检查:
1)病因检查: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
2)牙冠变色,失去光泽;
3)探诊:无反应
4)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5)叩诊: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
6) 牙松动度: 不松动

7)窦管开口
8)根尖周囊肿大时:根尖部牙龈呈半球状隆起,有乒乓感,邻牙移位或牙根吸收
9)X 线:患牙根尖区特征性骨质破坏影像 

慢性根尖周炎


1. X 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为确诊的依据。
2.患牙临床表现、检查及病史等可作重要的参考。

慢性根尖周炎
治疗:

  根管治疗
2# 沙发
发表于 2007-7-1 16:2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就是排版有点...
不过内容挺好
:victory: :victory:
3# 板凳
发表于 2007-7-2 17:33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
多多易善
谢谢,送多花!
4
发表于 2007-7-3 20: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多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3 10: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