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1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读<醉花窗医案>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一次看到<醉花窗医案>的时候,是在一个医案医话的网页上,当时看到,只觉其名颇有诗意,因以前从未听说过此名,亦未放到心上.后来偶然看到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名医集录>时,发现<醉花窗医案>赫然在列.遂仔细阅读,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醉花窗医案>的作者竟为山西介休人士,而且是进士及第,官居内阁中书,极富文采,在当时以文艺出众,名扬朝堂.而其医术不过是其出众文采以外的末技而已.在<醉花窗医案>胃中积滞,四肢肿胀一案中有这样的语谓,莲峰来书:"不意君久持文誉,出其余技,竟使顿失沉疴".这样一来对这<醉花窗医案>便心痒痒的很,只想借来一观,可惜此书经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后,好像再未出版,竟成绝唱.而我嗜书如命,这样好的书不得为之一观,实在难慰心中思念之苦.

      山西在中医界取得声名者,很少.屈指算来,也就四位,一位是晋代王叔和,为山西高平县人,以<脉经>称雄,学中医的朋友应该很熟悉.第二位是明末清初山西太原阳曲县之傅青主,准确的说来应是明人,傅青主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若归入清府,青主必怨恨不已.其人品及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真栋梁之材矣,而其人品尤为人称道,时山西督学袁临候被人诬诋入狱,青主徒步千里外,伏阙讼冤,待冤平,青主之义名天下皆知.清朝曾多次请青主出山为官,为青主拒绝.其事在多本书传中有详细解说.可以说是忠贞不二,孝通神明之典范,而其医技实乃琴棋书画之末耳,其书有<性史>,<十三经字区>,<周易偶释>,<周礼音辩条>等,而医书经后人缉成的<傅青主女科>,直到现在还是中医妇科的不二之选.传<石室密录>亦为青主所辑,不知真假何如.第三位就是这次要提到的<醉花窗医案>的作者,王堉,字蓉塘,号润园,官至内阁中书,极富文采,平生不以医传名,而其文采学术才是真正值得称道之处.从其医案中看知其医名大约在官邸之间知其医名,多请就医.第四位应算是李可吧,像施今墨亦可算为山西名医,不过有些勉强,其**吕景山我觉论其名尚不及李可老先生,其他山西名医应该还有很多,只是吾孤陋寡闻,不知而已.且以李可老先生排在此处.李可,山西灵石人,曾任灵石中医院院长,以敢大量应用生附子而称名于世,李老23岁荤冤,50岁始出牢笼,28年牢狱之灾,李老没有虚度,反而逆境学医,造就了李可先生的晚年,真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书见<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集>,其书多似山西人之本性,朴实的很,值得一观.

      似<脉经>,<傅青主女科>,<李可经验集>等,虽未深得其中三昧,却也略观一二,而<醉花窗医案>不要说想得一观,想买到都困难的很啊.不过经多方周折找到一本,连夜看完,确实是让人拍案叫绝,真呼过瘾!文采书法皆称上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医案写法,不能简称之为医案,应叫做医案医话集更为合拍,文章极具感染力,洋洋洒洒,多所顾盼,而至结尾,,一气呵成,读来令人觉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而且王堉之医案,其中对证,脉之把握尤其有其独到之处.在读案之中,转折起伏,或评,或议,或抨,直有身临其案中之妙.王堉诊病,多重其脉,其案中多有右独大,皆沉细之语,一语而中要害,真应了独者为病之真谛.堉虽重脉,亦有多处从其症而断病之案,病家把症状与堉言,堉则马上诊断为何病何证,予何药,病家尚疑,服其药,则多效.可见王堉对证的把握也极有其独到之处.其用药之处,倒无甚出奇之处,多为经方,局方,时方,如四君子汤,二陈汤,六味回阳饮,六知柏地黄汤等,俯拾即是.自创新方几乎没有,但往往就是他在经方,局方之上多加一二味药,则能收到奇效,非浸淫其中者,何人能矣?兹引其案中星语于下,以证其言不虚.

        <醉花窗医案>之阴虚内热,身面皆赤个一案,星槎侍御之女偶患发热,身面皆赤,延医视之,或谓瘟疫,或谓阳郁于内,或谓中暑,或谓实火,而皆不效.请堉.堉问:"头痛乎?"否.然则非瘟疫也."腹痛乎?"否,然则非中暑也."扪之灸手乎?"否,然则非脾郁也,"烦渴出汗乎?"否,然则非实火也.堉谓:"无此数者,必午后转甚,且眼黑耳鸣,口干咽痛,脉必沉数,不必诊也,大剂归芍地黄汤加生地,蝉蜕."二服而愈.从上之一案可见堉之诊病何如.


        <醉花窗医案>之中不仅议病,间有议药,如介休之止血良药血见愁,谓止血出神,只因世人不识也.评人参等处.亦颇为精当.还有二案值得玩味之处,我略陈之.谓有一男,无所长,终日游山玩水,其资多从其兄,而其兄对其作为颇为不满,钱资不欲其弟.而此男不遂其愿,郁郁然,而致月后竟卧病在床,请堉诊之,堉令逍遥散,其男不信堉,至县中请医,服桂附等药后无大效.病日益重.其兄请堉再诊,堉不肯,其兄垦请,堉谓其不服吾药,我有何法?其兄坚请不已,堉不得已,说:可每日给其数百钱,供其游玩,其病则失.其兄照作,其男遂花钱在外游玩,不数日,病几失.闻者多称奇.从此案中,可见王堉对情志不舒之证言语精准,对人情世故之把握.

        <醉花窗医案>中的只言片语亦颇可显示出作者之才艺俱佳的品性,如"阴虚内热,伤脾吐血"一案尾有怀念良朋,时形梦寐,每公余独坐,犹忆握腕清谈时矣之句,可见作者之文采,把忆良朋之韵味如此传神的表达出来,确乃高手.如此种种佳句,案中多有,只需读案者细细体会之.


        王堉此人想必进士及第,家财颇厚,清高的很,与其交游者多为官场中人,其医案中如相国,巡抚,刺史,州牧等职比比皆是,可见一斑.对疡医多不愿从之,案中有几处外科伤患请堉诊之,堉内心窃谓其肮脏,不愿从之,多推脱不擅此科等语.对从商之人及品性不端之人,案中多以嗤之,鄙之,不愿之语,违心诊其病,而录其心声于其案中,可见此人之清高之谓不虚矣.不知王堉知其近邻祁县乔家纵横驰骋九**,南至福建,北达俄罗斯,以茶称雄一时,又有汇通天下之举,与清时之徽晋二商遥相争辉,作何感想?

       综合而言之,<醉花窗医案>确为医案之中之上品,读之不仅医学多有长进,对吾等文学涵养亦多有益处.最大的好处是通俗好懂,琅琅上口,如阅散文,不似<寓意草>读来,繁复的很,而且笔锋犀利,文章流畅,读来痛快之至.若论医案中读之爽快回味无穷者,<醉花窗医案>首推第一.其他若<寓意草>,<得心集医案>等,亦多谈病,论病可谓上品,而其文字功底与王堉相比却是逊色许多.正如<醉花窗医案>后耿鉴庭文所言:王堉实为山西医界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而读其案,觉此语精当至极.

      
       文至结尾,忽思之明清二代江苏之名医辈出,几独重一方,而其余各方,竟至静寂无声,不知何谓?而观山西之青主,王堉之辈非无才矣,实不愿把心思用于此道矣.常于序,案中知此二人俱为琴棋书画皆有所成之辈,而医乃末技,可想当时从医并非时人之愿,多为从仕而为光宗耀祖,似王堉之才在官场并不得意,若用心于医,扬名天下何难呼?似又可显清时南北思想之差异之大,南方是中医界百家争鸣,而北方却一心想进士及第,官场显名.可叹,可惜!

[ 本帖最后由 烈火战车 于 2007-6-21 11:58 编辑 ]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7-6-20 22: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可否把他发上来分享啊!:handshake
3# 板凳
发表于 2007-6-21 11:59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此案颇多.

再言之,我读书,多不从网上,多自从书店购之,归家细细阅读.
这样可能更好一些?
呵呵.
4
发表于 2007-6-21 14:16 | 只看该作者
山西在中医界取得声名者,很少.屈指算来,也就四位。

不知道山西的李瀚卿老先生能否称得上山西名医?
5
发表于 2007-6-21 15:3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位应算是李可吧,像施今墨亦可算为山西名医,不过有些勉强,其**吕景山我觉论其名尚不及李可老先生,其他山西名医应该还有很多,只是吾孤陋寡闻,不知而已.
6
发表于 2007-6-30 10: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楼主过谦了。只是在下一直很佩服李翰卿老先生而已。著名的宫外孕一号方,二号方就是李老的经验。李老用药以小剂轻剂著称,曾用0.3克附子治愈心衰危重症,其用药与疗效可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闲谈罢了,望楼主不要介怀。
7
发表于 2007-6-30 1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zhijushi 于 2007-6-30 10:41 发表
呵呵,楼主过谦了。只是在下一直很佩服李翰卿老先生而已。著名的宫外孕一号方,二号方就是李老的经验。李老用药以小剂轻剂著称,曾用0.3克附子治愈心衰危重症,其用药与疗效可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闲谈罢了 ...


有兄弟指正错误之处,高兴还来不及嘛.呵呵.

山西中医研究所和山西中医学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确实有很多技艺精湛的中医名家.
但时至今日,日渐声微,竟是一代不如一代,常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现在却是长江前浪笑后浪,不禁扼腕叹沧桑1

李老的宫外孕一二号方其实早在十年前就知道了.应是和原山西医学院的妇科共同搞出来的吧?很有名气.

我写这篇文章初衷并不是为了说山西无名医.

只是就我个人感觉若论声名,李老和李可老中医比起来,就稍稍弱了一点.呵呵.

以0.3G附子回阳,初觉不可思议.

反想,病人想必长时间卧床,虚已至极,胃气早亏,若以大剂量附子,反而无益.

经兄弟这么一说,我正计划有空购本李老的书看看哩.
8
发表于 2007-7-16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李瀚卿先生的名气可不在李可之下。朱进忠先生亦是近代翘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5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