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肠袢积气误诊为胆囊结石1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67岁,农民,于2006年10月3日,以药物(头孢拉定)过敏、低血钾住入庐江县人民医院内2科治疗。10月6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为胆囊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壁毛糙,囊内扫及多枚大小不等的强光伴声影,其中1枚大者约20mm×13 mm,胆总管内径8 mm,其中未见明显光团(见附图1)。住内科治疗3天,病情好转,于10月6日出院。
出院后1周,仍觉头晕,无力,腹痛,腹泻,带黏液便,自认为胆囊结石引起,于10月14日住入盛桥中心卫生院。入院检查:T  36.5oC, P  64次/分,R16次/分, BP  120/60mmHg, 精神软弱,巩膜无黄染,腹稍膨,右侧腹有压痛,但无固定性,腹肌无紧张。白细胞14.5×109/L,血K+2.5mmol/L,Na+110mmol/L。当天手术探查:肝脏色泽、大小、质地正常,肝膈面光滑,胆囊呈蓝绿色,约7×3×2.5cm,囊壁无增厚征象,囊      
附图①        附图②
内未触及结石。胆总管不扩张,其中未扪到硬节。因无胆囊切除手术指征,遂关腹。患者经积极治疗电解质失衡和对症支持疗法,一周后电解质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术后10天,先后经过多家上级医院超声复查,均报告胆囊内未见光团,胆总管内径0.7cm,其内未见光团(见附图2)。病人治愈出院。
2 讨论   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外科医生难以缺少的重要工具.临床应用超声检查所受到的主要限制是骨与空气对超声的障碍。这些障碍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利用“超声声窗”(如肋骨间隙或充盈的膀胱)来加以克服。在检查每个病人时也很难做到将增益的时间增益补偿(TGC)都调整到合适,这完全靠检查者的熟练和经验。当探头不止一次扫过一个层面时,可以引起先后图象不一致。因为探头不能对皮肤始终保持相同的压力,以致各个结构的图象发生移位。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浅表器官和腹部的普及,拓宽了在普通外科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而彩超不能代替二维灰阶超声(黑白超声)的诊断作用,它主要是揭示脏器组织和病变的血流状态.《腹部超声诊断》(邹贤华,等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文中指出用超声确定胆囊结石的准确率约95%。邻近肠内气体会出现声影,如                     
见《腹部超声诊断》P201
附图③
果认为声影来自胆囊后壁,则可嘱病人改左侧卧位或者直立位,使肠内气体从胆囊处移开,再扫查该部位,即可避免将其误诊为胆囊结石(见附图3)。
本例病人初次住院时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腹胀、腹痛、腹泻,当时病人肠道内积气是可想而知的,从而导致超声检查时出现的“胆囊结石”假象。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2 收起 理由
大鹏 + 2 原创内容,加分鼓励。请标明为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7-4-10 17:2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把付图弄上去
3# 板凳
发表于 2007-4-10 17:39 | 只看该作者
帮阿文传图片
此附件已经损坏等待作者修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