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6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目前,约60%8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含AML和ALL),或诱导治疗无效,或获得缓解后早晚仍要复发,终难避免死亡。这类病例称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难治性白血病(refractory leukemia)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目前最常提到的是难治AML。
一.        难治性AML:
Hiddemann等(1990):1.诱导缓解治疗无效;2.首次CR(CR1)612个月内复发;3.CR1612个月后复发,原诱导方案再治疗无效;4.两次或两次以上复发。
Estey等(1996):1.诱导治疗两疗程不缓解;2.CR112月;3.2次复发,再诱导治疗无效。作者并提出原发难治概念。以上两种标准较获公认,有相同点,也有相异处。
GIMEMA-EORTC协作组(1996)1.绝对耐药(absolute resistance):诱导治疗第1疗程的第28天,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仍超过诊断时的50%;2.低增生性耐药(hypoplastic blastic resistance):化疗后骨髓抑制,但恢复时骨髓幼稚细胞比例超过诊断时的50%;3.髓外白血病案持存;4.诱导化疗第1疗程骨髓幼稚细胞下降50%,但第2疗程后仍不缓解。本标准使难治病例的诊断时机提前。
Vioani等(1994):干细胞抑制后复发,再诱导治疗无效。
二.        难治性ALL:
1.常规一线化疗方案(以VCR、pred为基础)治疗,不能达到CR;
2.一线方案治疗第14天,骨髓幼稚细胞仍50%。


白血病耐药
难治性白学病的根本原因(就白血病细胞本身而言)是白血病耐药。急性白血病耐药大概分两类,即药理学耐药(通常称多药耐药)和生物学耐药(通常称再生耐药)。
一.        药理学耐药: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白学病细胞对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产生广泛交叉耐药。
(一)        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
1.药物转运:主要涉及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
2.药物代谢:与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s)有关。
3.药物靶:拓扑异构酶,尤其是TopoII。
4.DNA修复:恢复(reversion)、切除、耐受,切除修复最重要。
5.细胞识别DNA损伤:与肿瘤细胞转录因子(如c-FOS、c-JUN、AP-1等)的表达有关。
6.细胞死亡基因与MDR:与bcl-2、c-myc、p53等基因有关。
(二)主要耐药逆转剂:多为高度脂溶性、非细胞毒药物,通过与细胞毒药物竞争P-gp结合位点,使细胞内细胞毒药物浓度提高。体外研究证明逆转剂可提高P-gp阳性AML细胞内的DNR浓度,而对药敏敏感的或P-gp阴性的细胞无此作用。不同逆转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说明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三)CSA和PSC833(CSD类似物):目前最切实有效的逆转剂。
(四)其它克服耐药途径:
1.新蒽环类药Molfomycin:细胞对药物的摄入增加、排出减少,与其防止P-gp泵功能发生,提高细胞通透性有关。
2.脂质体的使用:达到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降低毒性。
3.序贯应用非细胞毒(细胞生长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前者使耐药细胞继续增殖,而非肿瘤细胞停止增殖,后者(应是不易耐药的,即非P-gp作用底物的药物)再杀死增殖的细胞。尚在实验阶段。
二.        再生耐药(Regrowth resistance)
(一)概念
(二)肿瘤细胞再生耐药的特点:
1.对化疗药物敏感,可被大量杀死,达到骨髓抑制;
2.增殖速度很快;
3.处于增殖状态的比例高;
4.从增殖池中消失的速度慢;
5.对生长**因子或抑制因子敏感性提高;
6.肿瘤细胞或其微环境中的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
再生耐药与某些基因异常表达有关。c-myc: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分化,对生长因子敏感性增高(使肿瘤细胞自主生长);bcl-2:抗凋亡基因,可与myc基因协同作用;p53:突变细胞快速增生,并特异激活mdr1/ P-gp启动子,使肿瘤细胞出现MDR。
(三)克服再生耐药的方法:
1.个体化、大剂量化疗;
2.在两个疗程中间使用非细胞毒药物,以减慢肿瘤细胞的再生速度;13-顺式维甲酸和-干扰素;
3.传统的频繁化疗方法,不太成功。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
一.难治性AML的治疗:
(一)非交叉耐药化疗方案的应用:
1.以Ar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不同剂量AraC联合其他药(蒽环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可取得25%70%的CR率,但无病生存一般6月,绝大多数挽救方法属此类。

难治性AML的疗效(AraC为基础的方案)
  作者       年代     方案         例数  CR率    中位生存
  Takaku等   1985    HD AraC        30    40%      22周
  Carella等  1993    Ida            36    43%      16周
                     AraC+VP16
  Liso等     1996    MTZ            78    47.4%      8月
                     HD、ID AraC               CR者 16月
                     VP16                     NR者  6月
  Kern等     1998    MTZ           186    47%       4.2月
                     HD、ID AraC
Liso等:比较不同方案,认为MTZ+不同剂量AraCVP16对难治性AML效果较好。一线治疗无效者应及早改用二线方案,或在一线治疗中采用强烈治疗。
AraC的细胞毒机制是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剂量有助改善疗效,但有人认为ID AraC(0.5-1g/m2,输注3小时)已经足够,无需更大。
Kern 等:AraC1g/m2可提高难治病例CR率,早期死亡也相应增多。
Idarubicin联合AraC,CR率24%-70%,不延长缓解期。
FLAG方案:Fludarabin 、AraC加G-CSF,CR率50%-75%,CR期9.9,生存期13月,是一种高效、耐受性较好的难治复发AML治疗方案。体外试验证明AraC 前加用Fludarabin可提高细胞内Ara –CTP浓度,增强AraC 的细胞毒作用和疗效。Fludarabin、AraC基础上再加G-CSF,后者可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AraC损伤细胞的修复能力,增强AraC的磷酸化和细胞毒作用,并缩短粒细胞缺乏时间,减少化疗毒副作用。
FLAG-IDA方案:Keating认为不提高疗效,也不增加毒性。
AMSA、铂类制剂。
2.非AraC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主要有MTZ+VP16方案,2CDA、HHT、卡铂等单药治疗,一般CR率为20%-50%,中位缓解期4-9个月。为早期所用方案,可以进一步探索、改进。
(二)        造血生长因子和化疗药物的序贯应用
造血生长因子(如GM、G-CSF)可以诱导AML细胞增殖,增加S期细胞比例,从而增强细胞对周期特异性药物的敏感性,造血生长因子和化疗药物序贯应用的目的,在于**白血病克隆,促使耐药的静止期细胞进入敏感的细胞周期,使之对化疗更敏感,增强化疗药物的抗白血病作用。
Thomas等(1999)EAM91方案:以MTZ、AraC、VP16与GM-CSF序贯治疗难治复发AML获得比不加GM-CSF的对照组较高的CR率、DFS和总生存率,随访18个月疾病无进展率GM-CSF组为33%,对照组仅为19%(P=0.008)。治疗相关毒性、相关死亡率、粒细胞缺乏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加GM-CSF后患者S期细胞比例增加,但与预后无关。
(三)        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        耐药逆转剂的应用:简介CSA和PSC833的用法、疗效。
(五)        免疫调节治疗
1.IL-2:由活化T细胞分泌,促进LAK细胞、NK细胞生成,并增强其细胞毒作用。用法:8-18IU/m2/d连续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5天/周,连用4疗程。IL-2更适用于难治性AML,骨髓幼稚细胞30%者,少数患者可获CR。
2.单克隆抗体:主要是CD13和CD45抗原。CD33:90%的AML表达CD33,而正常造血干细胞无表达,用于清除MRD,M3更适宜。可使难治复发AM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下降,并与耐药逆转剂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CD45:131I-抗CD45、131I-BC8。
3.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二.难治性ALL的治疗:
1.HD-MTX:从200mg/m2开始,于数周内增至6g/m2,以甲酰四氢叶酸钙或L-ASP解救,CR率达33%-75%。
2.以HD- AraC为基础的方案:HD AraC用药一般为12小时一次,共4-12个剂量,每疗程累积剂量12-36g/m2。单药AraC治疗难治ALL,CR率20%-60%,中位CR期6个月。近几年对HD AraC在难治性ALL中的疗效颇有争议。Kantarjian、Rannani、Rosen、Arlin、Gore等有关HD AraC联合方案的介绍。
3.以HDCTX为基础的方案:Martino等采用HDCTX、HD AraC加VCR、MTZ、Pred、MTX治疗难治复发ALL,CR率74%,总的中位生存期5.7月,2年生存率25%;CR者中位DFS4.6月,2年预计DFS25%。
4.VAD方案:毒副作用轻、易耐受。
5.造血干细胞移植。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peng2307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7-4-10 21: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加分鼓励。
3# 板凳
发表于 2009-8-3 19:36 | 只看该作者
{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8 02:1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