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染科] 【转贴】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76例老年病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与老年人肺脏结构和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住院时间延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呼吸道操作及治疗手段的增多,以及抗生素与激素的普遍使用有关。结论 发生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应针对其中每一环节加以控制。

    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是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老年病房老年患者集中,住院时间较长而更为突出。为了解这一状况的危险因素,加强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故对我科近三年中76例老年病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参照国家卫计委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  判定。病例为001年5月~2004年4月住我科确诊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76例,年龄均>60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76.1岁;其中男64例,女12例。76例患者共发病95例次(以下统计以95例次为准),部分患者发生2~6次院内再次感染。住院时间平均为79.2天。   

  1.2 发病特点

  1.2.1 发病情况 2001年5月~2004年4月住我科的老年患者1301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95例次,感染发生率.3%,而同期全院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56%。

    1.2.2 发病时间 最短为入院5天,最长为852天,平均42.5天,其10天内发病14例次(14.7%),10~30天发病26例次(27.4%),超过30天发病55例次(57.9%)。

    1.2.3 基础疾病 本组患者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疾病。首发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占首位,共26例次(27.4%),其次为恶性肿瘤21例次(22.1%),脑血管病17例次(17.9%),冠心病、心功能不全12例次(12.6%),糖尿病9例次(9.5%),高血压病5例次(5.3%),消化道疾病3例次(3.2%),肾功能衰竭1例(1.05%),骨折后1例(1.05%)。

  1.2.4 诱发因素

  本组患者均因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而行各种治疗。全部病例均有多次静脉穿刺术,15例次深静脉穿刺置管,反复使用7天以上抗生素47例次,雾化吸入治疗37例次,鼻饲8例次,气管插管6例次,使用激素和化疗39例次。

    1.3 病原菌检查 95例次患者均行病原菌检查,标本为患者痰液及人工气管采集的分泌物。共分离出病原菌81株,其中G - 杆菌4***(60.5%),真菌20株(24.7%),G + 球菌12株(14.8%),合并细菌和真菌二重感染者20例(24.7%)。

    2 讨论

  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是最为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疾病 [2]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3%,远远高于同期全院院内感染发生率。

    2.1 原因分析 (1)老年人肺脏结构和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残气量增加,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速下,以及粘液纤毛运送的速度变慢,且有效的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加之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的减退,使老年人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由于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各种细菌比社区多,耐药菌多,且以G - 杆菌为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就越多。老年人因病重体弱,合并多种疾病,且多数享受公费医疗,病情好转不愿出院,使住院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医院感染机会。本组病例中,10天内发病14例次(14.7%),10~30天发病26例次(27.4%),超过30天发病55例次(57.9%)。(3)在本组资料中,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占首位(27.4%),其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存在,气管及支气管分泌物不易咳出,排空不畅,易滞留于呼吸道中,增加了病原体滋生与入侵的机会,加之部分病人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更增加了感染机会。恶性肿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全身逐步衰竭,特别是应用化疗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其咽部上皮细胞绿脓杆菌等G - 菌的附着性较正常人增强,而且附着在暴露的基底膜上难以清除,当呼吸道防御机能低下时,极易下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脑血管病多有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易被吸入呼吸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4)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呼吸道操作及治疗手段的增多,如气管插管、吸痰、雾化吸入、氧疗等,如果呼吸道器具消毒不严,医护人员操作前不洗手,操作中不能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程,病原菌就会由损伤呼吸道粘膜进    入呼吸道,引起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本组病例中,有 1例帕金森氏病并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食道蠕动功能障碍及误吸,进行了长期留置胃管和气管插管,需反复吸痰,住院1年多,共发生6次院内下呼吸道感染。(5)本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前,有近半数的病人应用抗生素,用多为联合用药及广谱用药。由于广谱抗生素消灭了正常菌群中拮抗致病菌的细菌,引起菌群失调,干扰了维生素代谢,并可削弱机体抵抗力,因而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诱因。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使患者对外部的侵袭缺乏免疫反应,特别是高龄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对免疫受损更加严重,成为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

    2.2 控制措施 (1)加强支持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易感人群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以减少老年人对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2)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病员及家属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力争缩短住院时间。(3)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戴口罩,接触病人前、后均洗手。氧气湿化瓶、输氧管道、雾化吸入器等每日消毒,每人一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控制探视人数,病房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4)老年患常伴食管反流,误吸,饮水呛咳等,宜采取少食多餐,餐后30min内避免平卧,鼻饲饮食时将胃管保留于空肠等多种措施。(5)对昏迷和绝对卧床病人应勤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需机械排痰的要正确掌握吸痰技术,保证吸痰管消毒严格,每次更换。(6)加强口腔护理,必须使用广谱强力抗生素者宜同时予4%小苏打水漱口,预防真菌感染。本组资料显示,真菌感染已占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第二位(24.7%),是除G - 杆菌以外又一重要致病菌。(7)合理使用抗生素,怀疑有感染存在时应及时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保留广谱、新型抗生素以备用,严格掌握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剂量及疗程。

    总之,发生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只有控制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建立各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才能使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枢群,张邦燮.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10:274.

    2 吴穗清.123例老年入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27.

  作者单位:643000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病房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5 20:17 | 只看该作者
挺好的,谢谢你的无私奉献!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