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尿毒症患者的康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尿毒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或简称肾衰。这个术语是PIORRY和HERITER在1840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
    中美专家首先从肾衰竭的演化过程入手,对尿毒症的产生,转变和转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 肾功能衰竭

由于进行性肾单位功能丧失,出现肾功能不全发生肾衰。然而,正常人有200万个肾单位,在同一时间,不是所有的肾单位都工作,有些肾单位接受的血液较少,处于休息状态(备用的肾单位)。进行性肾脏疾病,这些储备丧失,有功能的肾单位数目减少,又进一步增加了残余的肾单位的负担,这些肾单位排出水分和废物的总量是有限的,体内的水分和氮性废物就会蓄积,临床出现尿毒症。除了肾脏本身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外,由于心力衰竭、休克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称为肾前性肾衰。而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反流。

    二、 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1.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急性肾功能衰竭也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使用这个术语不是十分恰当的,但是它使用得相当普遍,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常发生在大量组织损伤以后,如挤压伤、大血管手术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骨折、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和某些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恶性疟疾)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以因失血过多、脱水和心力衰竭引起的低血压、肾灌注不足、急性肾小球肾炎、爆发性肾盂肾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和对肾脏有特殊毒性的物质,如汞、铋、磷、四氯化碳和某些毒菌和抗生素等药物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得当,肾功能可以恢复,急性肾功能衰竭从发病到肾功能基本恢复,大约需要2周~4周,在这个阶段内,大多数患者需要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2.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1)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肾功能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有时发病后几年,直到可怕的尿毒症症状出现后,才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

    (2)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MOD}减少和肾功能减退。

    止痛剂引起的肾病、痛风性肾病和抗生素及其他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病都属于间质性肾炎。

    (3)糖尿病性肾病 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人可出现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第一个指征。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疾患,在同一家族中可有几个患者发病。病理检查可见发育缺陷的充水小囊。压迫正常肾组织。病情可以长期隐蔽,直到40~50岁后出现肾脏增大,明显肾功能不全才诊断为多囊肾。

    (5)严重高血压 严重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损伤。肾动脉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肾功能丧失的原因。

    (6)下尿路梗阻 下尿路引流不畅,如前列腺良性肥大,或者某种解剖上的缺陷引起尿液返流,引起肾盂、肾盏扩张,称肾积水,压迫正常肾组织,引起肾功能衰竭。

    (7)其他很少的普通病引起的严重肾脏损伤,导致慢性肾衰。

    由于人体有很强的代偿能力,能适当地调节体内生化过程的紊乱。有时我们能见到仅残存10%的正常肾功能患者,仍能维持生命。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如何发生的

    慢性肾病逐渐恶化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分为四期:

    (1)代偿期 血肌酐141.4~177.O微克分子/L(1.6~2.0mg/dl),肾单位减少20%~25%,通过代偿肾排泄和调节功能尚好,如果有蛋白尿,患者晨起可有轻度眼睑水肿,但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2)失代偿期(即氮质血症期) 血肌酐185.9~442.6mmol/L(2.1~5.0mg/dl),肾单位减少50%~70%,肾排泄和调节功能减退,出现夜尿多、乏力、水肿、食欲减退、恶心及轻度贫血,偶有酸中毒。

    (3)失代偿晚期(即尿毒症前期) 血肌酐>442.6~708.2微克分子/L(5.0~8.0mg/dl),肾单位减少70%~90%,患者常有严重贫血、水肿,可有恶心、呕吐、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4)尿毒症期 血肌酐>708.2微克分子/升(8.0mg/dl),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多有大量水在体内储留。

    表现为重度水肿,常伴有胸水和腹水。需依赖透析疗法以维持生命。多因高钾血症或酸中毒或严重贫血或无尿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脑水肿而死亡。

    四、尿毒症的症状

    尿毒症常见症状有食欲消失、感觉迟钝、情感淡漠、嗜睡、尿量减少、颜面和下肢水肿、贫血、皮肤疡痒、肌肉痉挛,有时可以辗转不安,甚至出现癫痫。尿毒症症状可以缓慢发生,长期隐蔽而不被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在几天内发生,出现明显尿毒症症状。尿毒症综合症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一定是所有的症状均表现出来。

    五、尿毒症状态对代谢的影响

    肾功能衰竭,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可以累及身体很多系统。细胞功能下降,酶活性减低,水电平衡失调,肾功能衰竭对代谢影响主要表现在:

    (1)糖代谢紊乱 尿毒症患者血糖轻度升高,这种升高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尿毒症患者的高血糖主要是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血清胰岛素也相应增高;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这种增高更明显,这说明需要比正常人更多胰岛素使细胞利用葡萄糖。据报道,尿毒症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正常,摄入的外源性胰岛素在体内维持的水平高于正常人,由于胰岛素在尿毒症患者血中可保持较长的时间,慢性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毒症后,胰岛素用量可以减少。

    (2)蛋白质代谢障碍 蛋白质代谢产生含氮废物,由于排不出体外,在体内蓄积,血尿素氮增高。因此,在尿毒症治疗中,一般均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患者营养不良,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的限制可以稍放宽些,尿毒症患者血清氨基酸的含量异常,一些人血清某些氨基酸浓度可高于正常人的2~3倍。另一方面,血清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可能低于正常人,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对于重建自体组织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3)脂肪代谢异常 尿毒症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尚未进行过多的研究,已知多数透析患者,血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增高,血胆固醇和磷脂一般正常。

    六、中美肾病对尿毒症病机的进一步认识

    中美肾病诊疗专家在对尿毒症的产生、转化,对全身的代谢功能和对心脑血管危害的深入研究之后,认识到处于肾衰阶段的肾单位都存在着三种不同情况,即健存肾单位、病态肾单位和坏死肾单位。健存肾单位(即结构和功能上正常者)处于一定数量时,肾小球滤过率尚可,随着健存肾单位的逐步减少,它们的“工作量”就逐步加大,最终则使之“不堪重负”而功能降低成为病态肾单位,直至坏死。

    在治疗方面肾小球疾病导致的尿毒症,我们遵循平衡、免疫的观点,创立自然免疫疗法治疗尿毒症的独特方式,调整脏腑功能以促进精气生成而使精气之源得充、化浊排毒以驱除扰精之邪、疏通血脉经路以使输精之路通畅、固肾秘精而使精气藏守,可使尿毒症病人很快转危为安恢复健康。同时中美肾病专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独创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复康治疗尿毒症的重大进展。

    实践是理论的先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中美人探求医学真理的行动原则,中美肾病诊疗专家认识到透析疗法是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透析疗法包括血透和腹透。血透是利用“人工肾”来代替患者的肾脏功能;腹透则在腹腔进行,利用患者自身腹膜来代替其肾脏功能。

    腹透有以下优越性:第一,腹透不用动、静脉造瘘,不使用肝素,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第二,腹透对残存肾功能的保护优于血透,患者早期存活率相对较高;第三,肾病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而腹透可持续进行超滤脱水,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使贫血得到改善;第四,患者在家中就能自行治疗,这样既能避免住院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又使患者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一相档次;第五,治疗费用相对减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腹透的患者,症状改善的在90%以上。有的患者不仅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还能操持家务、外出旅游。因此,中美肾病专家更加重视腹膜透析。同时依靠具有益气扶正,湿阳利水,泻浊排毒功效的肾衰康胶囊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明显延长透析间隔,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