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8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图】烏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圆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在放大镜下可见有细毛茸。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软,乌黑色或黑棕色。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小凹点;内含淡黄色种子1枚,形状及气味酷似杏仁。气微或具烟熏气,味极酸。以个大、体重、肉厚、乌黑、完整、味极酸者为佳。 

 [性味功用]

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消渴,蛔厥腹痈,便血,崩漏。外用治胬肉,头疮,牛皮癣。

五月中旬果实未成熟时,将青梅采摘回家,用杉木炭灰拦匀后,灰火烤干即成乌梅。乌梅药用价值很高,有止渴、解热、镇吐、止咳、生津、驱虫等功能,被列为珍贵稀有药物。

梅由于製法不同而有許多名字,烏梅是將未成熟的青梅用百草煙燻至黑色而成。烏梅的藥用價值很高,在中藥配方中應用很廣,在臨床上,烏梅常用於肺虛久咳、腸胃炎、咽喉炎、膽囊炎、食欲不振、蛔蟲腹痛等。它也是夏天清涼飲料酸梅楊的原料。

烏梅含檸檬酸、蘋果酸、碳水化合物、維他命C、鐵、鈣、磷、鉀等,它的含鉀量比一般水果高。

烏梅醋有消除疲勞、生津止喝、改善體質、增強體力、排除體內毒素的功效。


[ 本帖最后由 黑糊糊 于 2006-10-16 18:19 编辑 ]

1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Potti+6亲爱的,看了这个你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 黄连+6没想到你也回中药!!!!!
  • 旅客+1重复发图片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黑糊糊 + 1 非常好的图片资料。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0-16 18:18 | 只看该作者
这么漂亮的图少见啊,我把中药学的内容粘贴过来

【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经加工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应用】 1. 用于久咳不止。
                乌梅敛肺而止咳,对于久咳不止,痰液稀少等症,可与**、
                半夏、杏仁等药配伍应用。
             2. 用于久泻久痢。
                乌梅又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泻痢日久不止,常与肉豆蔻、诃子
                、苍术、茯苓等配伍。
             3. 用于虚热口渴。
                乌梅能生津止渴,可治气阴两虚的烦热口渴及暑热烦渴,可与天
                花粉、葛根、麦冬、人参、黄耆等药同用。
             4. 用于蛔虫为患所致的呕吐腹痛等症。
                乌梅味酸,蛔得酸则伏,故能和胃安蛔,常与黄连、黄柏、干姜
                ,细辛、花椒、附子等配伍,治蛔厥腹痛。
             本品外用,又可用于牙关紧闭,以乌梅肉擦之; 用于外疡弩肉,以
             乌梅炭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乌梅、大乌梅(带核用)。
            乌梅肉(去核用,用量宜小)。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干姜、附子、蜀椒、桂枝、
                              细辛、人参、当归
                治蛔厥腹痛。
【文献摘录】《本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
                        去青黑痣,蚀恶肉。”
            《大明本草》:“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蛔厥吐利。”
            《本经逢原》:“乌梅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
                            喘安蛔。”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6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0-16 19:46 | 只看该作者
乌梅的假货如何辨别?常于剥开乌梅肉见核,才发现是李干。还有就是梅子不是按传统用烟熏成乌梅,而是染了墨汁。肉眼有什么鉴别方法,老黑说说啊。
4
发表于 2006-10-16 21:36 | 只看该作者
好图,真眼馋,但我怎么觉得中间那几张青黄的很象杏子啊,是否品种原因,故跟那紫色的不一样。
5
发表于 2006-10-17 08:56 | 只看该作者
棗紅色的那些,好像是“西梅”吧!
黃色的似杏。
6
发表于 2006-10-18 22:56 | 只看该作者
乌梅的炮制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药典85》)。
二、炮炙
  1.乌梅肉  取净乌梅,水润使软或蒸饮,去核。
  2.制炭  取净乌梅,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喷淋水少许,取出,晒干。
  3.醋制  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用醋拌匀,焖润至醋被吸尽时,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汽加热2-4小时,取出干燥。
  4.蒸制  取乌梅放入甑内盖紧,置开水锅中蒸至上气后,停火焖5小时,取出晒干。
  鉴别:
  果核表面有众多凹点。味极酸,具酸气和烟薰气为鉴别要点。外果皮有时可见绒毛脱落后的疤痕。显微镜下:非腺毛单细胞,有的可见2~5个分隔,平直或弯曲,基部圆形,有的表面具螺旋状角质层纹理。种皮石细胞单个或数个成群,黄色,可见纹孔和孔沟,有的具明显细密层纹。
     伪品
1、山杏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的干燥果实。
  性状:扁球形,直径17~25mm。表面棕褐色,略皱缩,破短绒毛。果肉不易剥离。果核扁球形,直径15-18mm,表面呈细网状,粗糙。气微,味酸。
2、杏
  来源:蔷薇科(Rosaceae)植物杏 Armcniaca vulgaris Lam.的干燥果实。
  性状:扁球形或扁椭圆状,直径15~20mm。表面灰棕或黑棕色,略皱缩,被短绒毛。果肉不易剥离。果核扁球形,直径10~16mm,麦面较光滑。气微,味酸。
  鉴别:外果皮细胞呈多角形呈多被角质层,非腺毛基部的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常呈放射状纹理。非腺毛单细胞,偶见分隔,基部膨大成头状或三角形,具纹孔和孔沟,几无色,壁厚,有的表面具螺旋状角质层纹理。种皮石细胞单个散在,黄色,纹孔、孔沟明显,有的纹孔大小不等,壁较薄。
3、李
  来源:蔷薇科植物李 的干燥果实。
  性状: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棕黑色,皱缩,无毛。果肉不易剥离。果核扁球形,直径约12mm,表面可见网状纹理。气微,味酸、涩。
  鉴别:外果皮有的可见念珠状增厚的横隔。无非腺毛。种皮石细胞多2~3个成群,淡黄色,孔沟深且明显。
商品:
梅子,为乌梅的干燥带核果实。
乌梅肉,为乌梅的干燥去核果实。
合溪梅:为产于浙江者。个大肉厚,品质优良。为地道药材。
安吉梅:又名建乌梅、建梅。为产于福建者,个大质优,为地道药材。
红梅:为产于四川者。个小肉薄,外皮略带红色。质次。
岗梅:乌梅中之个小肉薄者。质次。
均以个大肉厚、柔润、味酸、外皮乌黑、无裂隙者为佳。

[ 本帖最后由 雨中的云 于 2006-10-23 20:29 编辑 ]
7
发表于 2006-12-23 23:17 | 只看该作者
留口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