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分享】過敏性疾病之我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1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過敏性疾病之我見

                                                                                                                          
     過敏性疾病,主要是指有敏感體質的人,接觸了環境中某些**因子以後,在身體的局部產生慢性的發炎反應,而依其發作的部位大概可分為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咳嗽或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或蕁麻疹……等。現今全球的過敏性疾病發生率高漲,每年幾乎成長一倍以上,而愈是開發的國家就越嚴重,目前台灣地區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數佔20%~25%,支氣管氣喘者佔10%~15%,異位性皮膚炎者佔8%~12%,因為不易根治且成長快速,已成為開發及開發中國家極為頭痛的慢性病。

    那麼有些人為何會產生過敏呢?撇開免疫學中的複雜名詞,簡單的說  
就是當我們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到某個程度之後,其中的某些免疫細胞無法
辨識外來的**因子,因而產生盲目的攻擊現象。雖然現今的醫療科技已
經可以將過敏原以及過敏時的免疫反應研究的相當清楚,但是在治療的方
向上始終都停留在如何抑制身體的免疫反應方面,例如類固醇療法,抗組
織胺藥劑、粘膜收縮劑,或是巨大細胞抑制劑等療法,甚至須要二、三年
治療期的「減敏療法」。姑且不談這些藥物所引起廣為人知的副作用,在抑
制免疫的過程中所併發的感染,往往才是造成傷亡的主因。而其過敏原如
塵蟎、花粉、蟑螂、鰴菌、動物皮毛……等等,這些東西都遠早於人類的
起源,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早已習慣它們的存在,再說一、二十年前這些過
敏原難道就比較不進化嗎?而落後地區的過敏原就相對比較少嗎?西方醫
學一直強調是遺傳,凡是找不出病因就用統計學將其歸類為遺傳。到底是
遺傳改變了過敏原,還是遺傳改變了我們的下一代,與其說是遺傳,倒不
如說是母體的生活方式改變了胎兒的體質來的真實。
    那麼為什麼不用改善體質的方式治療呢?這或許是中醫治療的答案,
但西方醫學從「疾病菌原說」的理論開始,就奠定了消滅外來因子為治療
的主要方向。況且要讓患者從飲食及生活型態去改變,對過慣享樂生活的   
現代人簡直是一場惡夢。有許多患者都會問,到底過敏能不能根治?因為
西方醫學都一致認為現階段的醫療是不可能根治過敏,他們還在努力研究
「過敏疫苗」的出現,屆時只是會再重新出現新的「過敏原」排行榜而已。
我常回答,只要過沒冰箱及冷氣的生活方式即可不藥而癒。
    過敏性疾病原本就是文明富裕的社會所帶來的苦果,它的成長軌跡幾
乎和冰箱及冷氣的成長一致。「形寒飲冷」、「好逸惡動」、「作息無律」,才
是免疫力失調的殺手。即是中醫所言的「營衛失調」。無所不在的空調環境,
讓身體長時間暴露在瞬間的溫差及乾濕的環境下,迅速消耗體表的衛外之
氣,就如同果樹遇到焚風而瞬間落果一樣。而現代人為了保鮮及口慾,飲
用了大量的冰品,讓消化道瞬間承受36℃的溫差,迅速消耗體內的衛氣。
就如同溫熱的牛肉急速冷凍造成了肌表的纖維化一樣。人類本是熟食的動
物,但現代營養學家自認為高溫會破壞所有的營養素,而大力推廣生冷瓜
果及生機飲食,而這些食物緩慢地吸取內臟的衛氣,就如同高山的「失溫
症」一樣,慢慢地流失你身體的熱能。並且現代高度精緻化的飲食與保健
食品甚至藥物,充斥體內,讓身體內的營血變質,導致身體的營衛失調,
免疫力混亂,這才是當今過敏的主因。當然以上所言的衛氣營血是代表中
醫對無形的能量及有形的物質表現而言,但當今科學界只求有形的證據,
凡是看不見的形態就視為不存在,除了「上帝」之外,而食物中的農藥殘
留,荷爾蒙殘留以及致癌添加物,甚至藥物引起的副作用,都是免疫力的
殺手。現代的文明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肝病、腎臟
病,甚至癌症,幾乎都是營養累積的後果,台灣人肝病是世界第一,洗腎
病患的成長率也是世界第一,現代人的壽命比古人長,充其量只是多了臥
病在床的時間而已。
在臨床的經驗上,治療過敏性疾病只要從調整衛氣營血著手,都能達
到良好的療效以及長遠的預防效果。而我個人認為,調整營衛氣血最有效
的方劑就是張仲景的「傷寒論」,只要有過敏症狀如特發性的打噴嚏、流鼻
水、鼻塞、鼻癢……等症狀而脈浮者,皆可用桂枝湯來調整營衛。如兼頭
痛、項強、涕稠脈浮而有力者,可用葛根湯。如兼有喘咳,脈浮用桂枝湯
加厚朴、杏仁。脈緊用麻黃湯。如體內有痰飲、咳嗽痰白甚至氣喘、鼻涕
清,可用小青龍湯。而涕黃、痰黃且脈數者,可用麻杏甘石湯,如果身兼
皮膚發疹,用桂麻各半湯少許汗之以調營衛。而目癢可用越婢加朮湯,目
眩可用苓桂朮甘湯,臨症參脈再酌加單味藥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如要
四時改善體質,春季宜養肝用柴胡桂枝湯,夏季宜清心用炙甘草湯,長夏
宜健脾用小建中湯,秋季宜潤肺用麥門冬湯,冬季宜補腎用真武湯,如果
患者可以忌食生冷,生活作息及運動規律,並注意氣候溫差及濕度變化,
一定可以達到遠離過敏的效果。
    以上純屬個人臨床經驗,見解膚淺,有不當之敘述煩請各位醫師同道
不吝指教。

[ 本帖最后由 风雨佳人 于 2006-10-10 19:3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6 21: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