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与交流] 【转贴】大肠癌的预防及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1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王均瑶的英年早逝又一次引发人们对这一病症的关注

  本月7日,胆大“包天”的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逝世,年仅38岁。扼腕痛惜之余,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大肠癌这一病症,关注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短短一年就夺走了这位商界巨子生命的大肠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病魔?为此,笔者特地电话采访了正在广州参加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罗定存。

  据罗主任介绍,大肠癌发病率为30/10万人口,占恶性肿瘤的第4~6位,与大部分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世界上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达到年均4%,即每40-42个人中就有1 人患大肠癌。而在广州市越秀区的癌症摸底调查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列第三位,60岁左右的人群高发。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是指,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

  大肠癌与饮食

  在大肠癌的各种致病因素中,饮食因素最受重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大肠癌高发病率国家的饮食具有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尤其是牛肉,少粗纤维及精制碳水化合物,即所谓 “西方化饮食”的特点。其中以高脂肪饮食的影响最为明显,约占饮食总热量的40%。因此,现在主张多进米食、面、蔬菜、水果等,而不要大量吃肉。现在我国的少年儿童,大都喜欢吃西方快餐,那么将来发生大肠癌的机会就可能比较多。而日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控制大肠癌发病率的例子。据调查,日本人饮食中脂肪量仅仅占总热量的12%,大肠癌发病率比较低。

  罗主任建议,宜多吃具有抗大肠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鱼、鹌鹑、核桃、薏米、芋艿、无花果、芦笋、胡萝卜等。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西红柿、蜂蜜、甜杏仁、胡萝卜、芦笋、刀豆、扁豆、山药、鲟鱼、海鳗、鲳鱼、鲩鱼、黄鱼、海参、虾蟹、龙虾、香菇、黑木耳等。忌烟、酒,忌葱、蒜、花椒、辣椒等辛辣**性食物,忌霉坏、盐腌、油腻、煎炸、烧烤食物。

  大肠癌的诊断

  一般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粘液、血便、腹胀、腹痛、腹块甚至里急后重等。在一般人群中,出现大便隐血阳性,大约占2%,而大便隐血者中进一步检查会发现10%的人患大肠癌,所以大便隐血检查是筛查大肠癌的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单靠大便隐血检查会漏掉许多大肠癌的,因为50%的大肠癌是大便隐血阴性的(即检查不出的),纤维结肠镜检查,其可发现95%的大肠癌,目前是发现诊断大肠癌的最理想的方法。所以,现在医学上推荐40岁以上者,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每隔5年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一次,及时发现及早摘除早期的大肠腺瘤(85%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以除后患。大便习惯变化或大便性状改变者需及时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痛苦较轻的检查是钡灌肠检查,但是其对于小于1厘米的肿瘤容易漏诊。 CT或碰共振同样可以发现诊断大肠癌,但其同样存在容易漏掉小肿瘤。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大肠癌的治疗

  手术是治疗大肠癌的首要措施,其对早期大肠癌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对中期大肠癌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配合施行化疗、放疗及基因把向治疗等,对晚期大肠癌也可起到姑息治疗的作用,如解除梗阻、延长生命等。对于可以手术的大肠癌,彻底仔细的清扫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化疗对大肠癌的治疗也是重要措施,尤其对中晚期的大肠癌是必要的,至于中期和晚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化疗药物不断问世,也给大肠癌的化疗领域带来新的曙光。如基因把向药物:希罗达,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特别强,对人体正常细胞则影响较小,还有一种名叫格列卫的基因把向药物,对大肠的恶性间质瘤具有一定的特效作用。放疗也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措施,尤其对中晚期直肠癌,可起到提高疗效的辅助作用。

  今年世界医学界发现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几率在51%,同时还发现一些抗风湿关节炎的镇痛药物也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机会。相信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许多预防大肠癌的措施会得到应用和推广。

  罗主任指出,随着医学分子生物不断深入研究,利用基因诊断技术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大肠癌的发生已成为可能,如市二医目前开展的人类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检测,对预测大肠癌症的发生非常有帮助



                                                                          资料 来源:中华肿瘤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7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