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25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妇科] 【妇版系列教材资源5】生殖内分泌的调节与控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概述】
         人体内有两大调节系统,一是神经系统,一是内分泌系统。前者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冲动,后者则有赖于多种化学递质(激素)的作用传递信息。生殖内分泌是整个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界**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中枢传递到生殖内分泌系统,引起一系列与生殖有关激素的连锁反应。这些生殖激素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组成了一个调节控制系统。男女生殖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特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性腺(睾丸或卵巢)激素的调节,为人体中最复杂的调控系统之一。
2# 沙发
发表于 2006-8-26 15:13 | 只看该作者
(一)下丘脑

          1.下丘脑系统解剖

          下丘脑是间脑的一部分,位于间脑腹面,被第三脑室分为左右两半,是两侧对称的结构。重量约4g,只占全脑的3%。其前为视交叉及终板,后为灰结节及**体。灰结节向下称行为漏斗,其下端与垂体相接。下丘脑由前至后分为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及**体区4个区。它含很多神经核,视上区内有室旁核与室上核;结节区内有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后核、穹窿周围核、弓状核(结节核或漏斗核);**体区内有**体内侧核、**体外侧核与中间核。

           它的神经联系,主要依靠以下物质基础:①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即下丘脑促垂体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门脉系统的第一级毛细血管网接触,可将促垂体或抑制垂体的神经激素释放入门脉系统。门脉系统中的血液也可反向流动作用于下丘脑。②促垂体区的换能神经元作用,即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室周核等核团既能产生和分M神经激素,经门脉系统控制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又能与中脑、边缘系统以及大脑皮质等处传来的神经纤维构成突触,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一般认为,女性的下丘脑有周期中枢与持续中枢参与垂体**的调控。

             2.下丘脑的生理功能

           下丘脑为维持机体生命的重要神经结构和内分泌组织,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转调点。其生理功能极为复杂,它的神经细胞具有神经和内分泌两种功能,除释放下丘脑释放或抑制激素(因子)外,尚分泌其他激素。它既是调节内脏活动,又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物质代谢及生殖等重要生理功能。这种调节称为“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主要通过多种肽类物质即释放或抑制激素(因子)调节包括生殖功能在内的全身份泌功能。这种激素或因子有**释放激素(Gn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RF)以及生长激素抑制因子(GHIF),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等。其中调节生殖功能的主要为GnRH和与其关系密切的PIF。

         (1)**释放激素:GnRH一种10肽链的蛋白激素,主要作用于垂体的**分泌细胞,促进其合成更多的**,同时GnRH也促进这些效应细胞产生更多的GnRH受体,从而加强其作用。GnRH呈间歇而规律地分泌,即脉冲式分泌。GnRH的分泌量甚小而且主要经门脉系统直接进入垂体前叶,外周血中含量甚微,不易测出。已经证实测定血内LH的含量频率和幅度与GnRH的分泌基本相当。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LH脉冲的基本频率约每60分钟一次,幅度中等,至后半周期有黄体酮作用的LH分泌频率延缓,90~120分钟一次,幅度增高。如果在某时间内血液中GnRH含量过高,或GnRH的作用非间歇性而持续不断的,则垂体细胞上相应受体均被占而丧失继续接受GnRH的调节作用,结果**分泌细胞的功能降低以至消失,血内激素含量随之变化,此称为GnRH的降调作用。

           (2)催乳素抑制因子:PIF对垂体催乳素的分泌,进行抑制调节。在下丘脑的生殖调节区域(弓状核)中有分泌多巴胺的细胞。多巴胺有抑制催乳素分泌功能,多数学者认为它就是PIF,但也有学者提出有可能PIF为多巴胺所激发的专一物质,但尚未证实。PIF的调节间接影响生殖功能。
3# 板凳
发表于 2006-8-26 15:16 | 只看该作者
(二)垂体

          1.垂体的系统解剖

          垂体呈椭圆形,约黄豆大,重约0.5g,女性较男性稍重。位于颅底蝶骨体的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垂体与颅腔之间隔一层由硬脑膜构成的鞍膈,中央有孔,垂体柄由此通过。蝶鞍两旁为海绵窦,内含颈内动脉,第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第一支,蝶鞍上前方为视交叉,它与鞍膈之间为视交叉池。根据垂体发生和结构特点又分成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①腺垂体:由远部、结节部(位于垂体窝前方,亦称垂体前叶)、中间部组成,组织学根据细胞染色计算约有40%细胞为嗜酸粒细胞,10%为嗜碱粒细胞,50%是无颗粒的嫌色细胞。

          ②神经垂体:由神经部(位于垂体窝中,腺垂体后方,故与中间部合称垂体后叶)、漏斗部及正中隆起组成。

           2.垂体的生理功能

           (1)腺垂体的激素:垂体前叶或腺垂体的许多分泌不同调节激素的细胞群,分泌7种主要激素,分别直接对相应组织起作用,或**相应腺体(靶腺)分泌自身激素。其中生殖调节激素主要为**(Gn),包括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在男性又可分别称为配子生成素和促间质细胞激素(1CSH)。另外还有催乳素(PRL)虽不直接调节生殖周期,但与之关系密切。

          ①**(Gn):FSH和LH均为前叶嗜碱粒细胞所分泌,两者均为糖蛋白激素,即由蛋白质中心和碳水化合物(多糖)的侧链组合而成,每种激素由。与β两个亚单位组成,此亚单位虽由同种细胞产生,但各受不同基因调控,因此各别的分泌量和结构也不尽同。和β亚单位合成后各自释人血循环运行,此时它们都不具生物活性,需待两个单位相结合后,方发挥其激素活性作用。FSH及LH由于受GnRH的影响亦呈脉冲式分泌,但也同时受性甾体激素的影响。

           除上述两种激素外,人类的TSH和HCG也均由α与β亚单位结合而成。各激素的特异性能存在于其β单位。GnRH既调节**(FSH和LH)的合成,同时也控制调节已合成的激素释人循环。

          垂体外Gn有绒毛膜**(HCG),由胎盘绒毛上皮所分泌,主要具有LH作用以维持早妊期间的黄体功能。

          1)FSH: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卵泡发育及在LH协同作用下**分泌激素,在男性则促进**形成。

          2)LH(1CSH):和FSH协同作用,促成女性排卵,并维持黄体分泌功能。对男性则能**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丸酮。

         ②PRL:由前叶嗜酸粒细胞分泌,为蛋白激素。在种族繁衍中,PRL的主要作用不在直接调节月经周期而在促进乳腺合成分泌乳汁,以保证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哺养和发育。PRL与Gn相似,也呈脉冲式分泌,同样受性甾体激素的影响,分泌量以卵泡早期最低,中期升高,体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卵泡期。PRL浓度的高低还能影响卵巢功能,血清生理低浓度时女持黄体功能,促进孕酮生成,但在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症时,即可抑制垂体FSH和LH的正常分泌,从而导致月经失调。此外,PRL也有促进肾上腺合成雄激素的作用。

           ③生长激素(GH):由前叶嗜酸粒细胞分泌。是促进软组织、肌肉和骨生长的特定激素,能促进整个机体生长,蛋白质合成代谢和水、钠、钾、钙、磷的贮留。

           ④促甲状腺激素(TSH):由前叶嗜碱粒细胞分泌。主要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和释放T4和T3。

           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由前叶嗜碱粒细胞分泌,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增生及其分泌糖皮质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⑧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由垂体中叶和前叶细胞分泌,唯一功能是能**皮肤黑素细胞合成黑素,产生严重色素沉着。

           (2)垂体后叶的激素:垂体后叶即神经垂体主要产生两种激素。

           ①加压素:主要调节体液和渗透压的周转与平衡,并可促使血压下降时的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

           ②催产素:促进分娩时子宫收缩、止血及促使哺乳期的乳腺泌乳。
4
发表于 2006-8-26 15:17 | 只看该作者
(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调节

          1.下丘脑—垂体—靶腺轴间的反馈调节

          如前所述下丘脑激素调节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垂体前叶激素调节靶腺的分泌,从上到下,一环控制一环,这只是调节功能的一方面;实际上反过来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也起调节作用,因而下丘脑、垂体、靶腺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即矛盾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称反馈调节作用。反馈调节是内分泌系统重要的核心调节机理,经典有两种类型:

           (1)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激素兴奋靶腺的分泌,当血中靶腺激素增多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垂体激素的分泌。这种相互关系称为负反馈作用。主要见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垂体前叶激素与相应的下丘脑释放激素±间的调节。生理状态下下丘脑之释放激素,垂体促激素及周围激素处于相对平衡,形成上面提及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一般均以负反馈为主,恰当的调节满足机体对激素的需要。

          (2)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相反,当血中靶腺激素浓度增高时兴奋(而不是抑制)下丘脑、垂体相应促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仅见于性激素和下丘脑—垂体**之间的调节,女性排卵过程便是正反馈的结果。

          在下丘脑、垂体前叶及性腺(卵巢)之间的反馈调节,除正负反馈外,还包括三个水平的反馈调节机理,即长反馈(指性激素对下丘脑或垂体前叶的反馈作用)、短反馈(指垂体激素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超短反馈(指下丘脑或垂体激素对下丘脑或垂体本身的反馈作用)。
5
发表于 2006-8-26 15:21 | 只看该作者
2.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女性生殖功能的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成的生殖功能调节轴(亦称H—P—O轴)。

         (1)反馈调节的关系:各腺体之间的反馈调节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长负反馈:大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大量孕激素对下丘脑分泌LH–RH呈抑制作用;雌、孕激素协同作用时,负反馈更为显著。雄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激素的分泌亦以负反馈为主。

          ②长正反馈:大量雌激素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

          ③短负反馈:**FSH和LH作用于下丘脑影响GnRH的分泌。

          ④超短负反馈:血液中GnRH的变化水[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过来作用于下丘脑,调节自身的分泌。
6
发表于 2006-8-26 15:23 | 只看该作者
(四)性腺功能的局部调节

          性腺的生殖功能除主要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调节外,还受到其局部产生的调节因子的调节。在局部,调节因子可通过本细胞表面的受体产生自分泌调节,也可对邻细胞产生旁分泌调节。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已确定了众多这类调节因子。

           1.卵巢功能的局部调控:卵巢局部的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因子可概括为甾体和非甾体两大类。

           (1)甾体激素的旁分泌及自分泌作用: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合成的E2、P及雄激素,除通过反馈机理调节LH和FSH分泌量,并促进附属性器官的生长外,还对其产生部位的卵泡,在局部起重要作用。这些局部功能已分别在卵泡发育过程中予以阐明。

           (2)卵巢的非甾体旁分泌因子:非甾体物质有PGs、催产素、卵泡调节蛋白、**(IGF) –I、Ⅱ,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一些对卵巢各种功能出现抑制效应的卵巢抑制因子,如GnRH样物质、卵母细胞成熟抑制物(OMI)、FSH受体结合抑制物(FSH–RBI)、黄体化抑制物、LH受体结合抑制物(LH–RBI)等。目前对它们的生理作用及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了解得还很少,有待于深入研究。
7
发表于 2006-8-26 15:26 | 只看该作者
(五)其他内分泌腺及前列腺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1.其他内分泌腺

          身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对生殖系统亦能产生一定影响,尤以松果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较为明显。

         (1)松果体:又名脑上腺。呈扁圆锥形,位于上丘脑,以细柄与间脑顶部的后端相连。松果体的腺实质由松果体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在机体内执行着一个神经一激素换能器的作用。松果体细胞合成并释放两种激素,即吲哚类和多肽类。吲哚类中最主要的是褪黑素,它以5–羟色胺为前体。褪黑素抑制性腺的功能。切除动物的松果体后,性腺的重量增加,并使幼年动物发生性早熟

          因为通过褪黑素的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时间信号”,转而影响若干时间与生命活动关系的生理过程,如睡眠与觉醒、月经周期与排卵等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2)肾上腺皮质:肾上腺与性腺之间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两个腺体具有同样的合成和分泌甾体激素的能力,它们有共同的来源前身物一胆固醇和醋酸盐,只是酶的系统和细胞的类型不同,而表现出具有一定选择性的类固醇合成途径。

           肾上腺皮质能分泌多种激素,可分为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其功能为维持体内钾、钠离子和水的代谢)、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代表,其功能为调节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作用,并促进脂肪的运用和重新分布,以及抗过敏、抗炎性反应、抗细菌毒素等非特异性作用)和氮皮质激素(性激素,包括少量雄激素及极微量雌、孕激素)。肾上腺皮质为女性雄激素(包括睾酮、脱氢表雄酮及雄烯二酮)的主要来源。少量雄激素为正常妇女的**、腋毛、肌肉及全身发育所必需的。因为雄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GnRH的分泌,并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但若雄激素分泌过多,会使卵巢功能受到抑制而出现闭经,甚至表现出男性化。

           几种肾上腺皮质激素都能影响性腺功能。如某些合成醛固酮及皮质醇过程中的酶:11F–羟化酶、21–羟化酶或3β–醇甾–脱氢酶的缺乏,能引起体内盐及糖皮质激素合成受阻,而使中间产物趋向合成雄激素,引起雄激素的大量分泌,妇女可出现雄激素过多的各种临床现象。

          (3)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两种激素,前者合成较多,但后者生理作用却比前者强数倍。甲状腺有增进生长发育并促进物质代谢的功能。甲状腺激素不足时则出现发育迟缓及全身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对月经生理有重要影响。功能减退能引起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无排卵、闭经或卵巢萎缩;功能亢进则引起月经减少、经期不规则、闭经或流产等。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

           2.前列腺素

          在女性生殖功能中的作用:前列腺素(PG)为一种重要的组织激素,几乎存在于体内各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它的前身为花生四烯酸等,经前列腺素合成酶转化为前列腺素。

          其生理功能非常广泛,对生殖系统亦有重要影响。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子宫内膜、月经血及卵巢中均有分布。PG对排卵、月经及子宫肌收缩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①排卵:PG参与排卵过程,排卵前在成熟卵泡内注射PG对抗物如消炎痛可抑制排卵。有学者认为在脑垂体Gn作用下,卵泡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及PGF2α,当出现LH高峰时,局部产生较高浓度PGF2α,促使卵巢间质内平滑肌纤维收缩,导致卵泡破裂。

           ②月经:子宫内膜能合成PG,其含量随月经周期而异。PGF2α在分泌期子宫内膜较增生期为多,月经血中含量又较分泌期为多。有学者报道PGF2α能促使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收缩,加速内膜缺血、坏死及血管断裂,导致月经来潮。

           ⑧子宫肌:PGE能使非妊娠子宫肌松弛,妊娠子宫肌收缩;PGF则使非妊娠子宫及妊娠子宫肌均引起收缩。分泌期子宫内膜因产生较多的PGF2α能引起子宫肌的收缩,有利于加速内膜的脱落。临床有些病例子宫内膜PGF2α含量比正常妇女为多,可能是产生痛经的原因,故给予消炎痛等抑制PG的药物时痛经可缓解。

[ 本帖最后由 zle99 于 2006-8-26 15:27 编辑 ]
8
发表于 2006-8-26 15:26 | 只看该作者
综上所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人类的生殖功能。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间的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已成为生殖内分泌的核心,但它又接受大脑皮层的支配。此外还受下丘脑外的高级神经中枢、神经递质及其他内分泌腺功能活动的影响,尤其是性腺(睾丸和卵巢)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还分泌一些物质,并不进入血液循环而直接扩散到组织间隙,作用于与其相邻细胞或这种物质反过来又影响其自身细胞功能,这种旁分泌及自分泌活动,在性腺局部发挥“微调节器”作用,使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的调节作用表达得更加精确和完整。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精湛协调,促进了正常的生殖生理功能活动。全面了解这些生殖内分泌学中的关键特点,对临床诊治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本帖最后由 zle99 于 2006-8-30 12:21 编辑 ]
9
发表于 2006-8-28 20:29 | 只看该作者
主业,专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2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