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0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 普通X线机做介入治疗的X线防护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3 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张进 孟祥文 崔亚平 韩菊太 李建刚 贺志军 张杰

单位:张进(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放射科 太原 030001);孟祥文(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放射科 太原 030001);崔亚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放射科 太原 030001);韩菊太(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李建刚(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贺志军(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张杰(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辐射防护;放射科,医院

摘要: 目的 评价胃肠造影X线机做介入放射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应用X线防护监测仪,模拟操作者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防护前后X线辐射量测试。结果 防护前后X线辐射差异明显。结论 在有效X线防护情况下,胃肠造影X线机行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中图分类号: R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6611(2000)02-0186-02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普及和推广应用,相当数量的基层医疗单位,在不具备大型专用X线机的情况下,利用现有X线机条件,例如遥控胃肠造影机,普通X线透视机加增强器,甚至骨科四肢整骨透视用移动式小型C形臂X线机等,进行介入放射学各种操作。由于上述机型X线辐射防护性能差,介入放射学操作又是在X线束直接照射下进行,操作医师所受到的X线辐射应受到充分重视。为此,我们对遥控胃肠造影X线机增加了防护措施,并对使用防护措施前后,在模拟条件下进行了实地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机型:日立牌800mA、230XL型遥控胃肠造影X线机,床上球管。
测试仪器:X线防护监测仪,由山西省卫生防疫站辐射防护专业人员检测。水箱厚度20cm。
防护措施:于球管下相当于介入放射操作者身体前方置0.5 mm铅当量的铅橡皮。
测试点确定:X线焦点距床面距离100cm。X线焦点至床面的垂直线为X线中轴线。取以下4点作为检测点。
A点:距X线焦点垂距离30cm,距X线中轴线水平距离30cm,相当于操作医师头部位置。B点:距X线焦点垂距离70cm,距X线中轴线水平距离30cm,相当于操作医师手部位置。C点:距X线焦点垂直距离30cm,距X线中轴水平距离100cm。D点:距X线焦点垂直距离70cm,距X线中轴距离100cm。C、D两点相当于操作医师向患者足侧移动100cm后,头、手位置。

2 结果

  在上述4点分别测试透视和点片时,增加防护措施前后的X线辐射量率,结果见表1。

     表1  防护前后不同位置辐射量率测试结果*(μGy)

    A B C D
透视
防护前 450 850 100 80
防护后 0 0 50 50
点片 防护前 40 000 80 000 10 000 80 000
防护后 20 20 50 10

*测试数据均包括测试仪器天然本底

3 讨论

 当机体受到X线辐射量达到一定剂量时,组织中的细胞被电离辐射灭活,机体受到损伤。X线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限值的外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后,将引起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放射性损伤,甚至可导致白血病,皮肤癌等。眼睛长期受到超剂量辐射时,会引起晶状体病变,发生放射性白内障
随着X线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普及应用,尽可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防止机体损伤的发生,将受照剂量限制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是X线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的目的。70年代以后,由于X线电视系统和远距离操作系统的应用,我国X线工作人员的平均年剂量当量已有明显下降。尽管如此,在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低于限值的(1/10)(5 mSv)的情况下,仍出现不同程度的辐射效应[1]。尤其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普及和推广,介入放射学医师必需在X线直接照射下操作,他们受照剂量将远远超过普通X线工作人员,在不具备介入放射学专用X线设备条件下操作,其受照剂量更大。《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 mSv,根据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剂量限值不再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而是通过最优化原则求得最优方案的防护条件。它要求受照剂量应当达到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其年平均剂量当量应尽可能降低到年限值50 mSv的3/10~1/10,即15~5mSv。按照本文检测结果推算,在胃肠造影X线机下做介入操作,每例以透视10 min计算,即使不做点片,每年做60例,手部受照剂量达8.5 mSv,头部达4.5 mSv,平均每周仅可做1例手术。如果将透视时间降到5 min,每周也仅能做2例。另外眼睛的受照剂量,应控制在限值的1/6,即2~1 mSv,这样每年仅能做10~20例手术,平均每月1~2例。由此可见,操作者身体X线辐射量直接影响介入放射学的应用与发展。
为此,一些作者报告了根据自己机器情况研制防护屏、防护帘等屏蔽装置[2~4],对球管在床上的屏蔽效果达60%~90%。本文在模拟条件下,于操作医师头、手部位,增加防护措施后,透视时几乎测不到辐射射线。即使在点片时,虽然辐射量率高,但曝光时间短,仅0.25 s,增加防护后可降至忽略不计的程度。总之,利用普通胃肠造影X线机进行介入放射操作,操作者X线辐射接受剂量相当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建议:①如果资金允许,尽可能选用介入放射专用X线机,如DSA,多功能血管造影机。条件不具备时,在有效防护下,可采用性能较好的胃肠造影机。②进行介入放射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各部应施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尤其以手和头部为重。③优选投照条件,尽可能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量。④提高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和防辐射意识,缩短曝光时间。

作者简介:张进,男,1962年7月生,硕士
2# 沙发
发表于 2006-6-19 16:56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实用,基层只有这样。
3# 板凳
发表于 2006-6-19 20:39 | 只看该作者
很实用,当头的爱听,不过优点耗子给猫作三陪,挣钱不要命的味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3 09: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