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4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室管理] 【推荐】生物安全4级(BSL-4)实验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概 述
BSL-4级适用于进行危险的外源性病原体的操作,这些病原体可对个体造成严重的
致死性疾病,并且可通过空气传播。那些与BSL-4级水平病原体具相似或相同抗原性
的病原体也应该在此级水平进行操作。当有足够的资料可供参考时,可仍然在此水平进
行这些病原体的操作,或适当降低安全水平。实验室人员应参加过完整和系统的培训,
能够熟练处理极其危险的传染性病原体,并且熟悉标准和特殊操作规程,防扩散设备以
及实验室的一级和二级防扩散功能。他们可以在专家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这些专家
训练有素,且在处理这些病原体方面具丰富经验。实验室主管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入。实
验室或者与其他建筑物隔开,或者位于大楼的受控区域,并且与大楼内其他所有区域隔
离。另外,应制定或采用具体的实验室操作手册。
实验室的工作区内,所有的操作均限于在三级生物安全橱内进行,或在二级生物安
全橱内,但辅以一套正压供气防护服,此防护服由一生命支持系统提供氧气并与其他通
讯设备连接。BSL-4级实验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特色,以防止微生物扩散至环境
中。
以下标准和特殊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设施适应于BSL-4级病原体。
二、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规程
1.进行实验时,由实验室主管限制人员的进入。
2.制定处理锐利器具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等的措施。
3.应仔细操作所有步骤,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4.工作台面至少每天消毒一次,在发生活性材料溅出后应立即消毒。
5.所有废物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高压灭菌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丢弃。
6.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管理方案参见其他规范。
三、特殊操作规程
1.只有那些必须在实验室或单个实验室房间进行操作的人员或辅助人员才允许进
入。易受感染或感染后会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的人员(如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患
者),以及儿童、孕妇等均不得进入实验室或动物室。实验室主管应评估各种
环境,并决定谁可以进入实验室或在其中丁作。实验室人口应安装上锁的安全
门。人员的进入由实验室主管、生物危险控制官员或其他负责实验室设备安全
的人员进行管理。有关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明确潜在危险性,并进行适当的
安全防护指导以确保其安全。允许进入的人员应遵守规定以及入、出室的程
序。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要签名登记,记录出入实验室的日期和时间。此
外,还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
2.如果在实验室或动物室中有传染性物质或受染动物存在时,应在所有进门处张贴危
险警告标志以及通用生物危险标识。标明所使用的病原体、实验室主管或其他主管
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并且标明进入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如需免疫接种或带防护面具
等)。
3.实验室主管负责确保所有实验室人员在进行BSL-4级水平病原体操作前,熟练掌握
标准和特殊微生物学操作规程,以及其他本实验室所需进行的特定操作。包括以前
在处理人病原体或细胞培养方面的经验,或参加过由实验室主管或其他精通微生物
安全操作和技术的专家开办的特定培训课程。
4.对实验室人虽进行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
5.对实验室或其他高危人员进行基准血清样本收集并保存,并依据所处理病原体的种
类或实验室的职能,定期进行血清样本的阶段性收集。在制定血清监测计划时,应
考虑评估特定抗体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此计划负责检测各阶段所收集的血清样本,
并将结果告之参与者。
6.制定或采用适当的生物安全手册。有关人员应了解特定危害性,熟读并遵守操作规
程。
7.实验人员及辅助人员应受过适当的培训,了解工作中所涉及的潜在危险、必要的预
防措施以及暴露评估程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接受继续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技能,
从而适应于程序的改变。
8.实验人员只能经琳浴间和更衣室出入实验室,每次离开实验室前都应进行消毒性淋
浴。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通过气压过渡间(风淋室)出入实验室。
9.便服应脱在外更衣室。完整的实验室服装包括内衣、短裤、衬衣或套头衫、鞋、手
套等,都应提供给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当准备离开实验室进入冲洗间前,要在
内更衣室脱去实验室服装。脏衣服在送洗衣房前应高压灭菌。
10.室内所需材料和用品应通过双层门的高压灭菌仓、熏蒸消毒仓或气压过渡间送人。
这些双门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后均应适当消毒。关好外门后,室内的工作人员再打开
内门取出所送人的物品。取完物品后再将内门关好。
11. 使用锐利器具应特别谨慎。这些器具包括针头和注射器、玻片、移液器、毛细管和
刀片等。
(1)应限制使用针头、注射器或其他锐利器具,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时才应用,如
胃肠外注射、放血、从实验动物或带隔膜的瓶子中吸取液体。尽量用塑料制品
代替玻璃制品。
(2)只有带锁定针头的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能用于传染性物质的注射抽吸。用过
的一次性针头不能被折弯、剪断、掉破、翻新使用,也不允许从一次性注射器
中移除或丢弃前用手接触,而应将它们小心地放于方便放置防刺破的专用容器
中以便处理。非一次性锐器也必须放于有结实外壳的容器中,以便于运输到消
毒场所进行处理,常采用的方式是高压灭菌法。
(3)可重新接入针头的注射器、无针系统及其他安全装置在适当的时候可应用。
(4)破碎的玻璃器皿不要用手处理,应当使用适当的器具,如刷子、畚箕、钳子和
镊子等。装有污染针头、锐器或玻璃碎片的容器在丢弃前应根据当地和国家的
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12.需从三级安全橱或BSL-4级实验室移出的具活性或保持完整状态的生物材料,
必须转移到防碎封口的初级容器中,然后再将其装入防碎封口的二级容器中。
并且通过专门为此而设计的消毒浸泡罐、熏蒸消毒室或密封过渡间再移出室
外。
13. 除了必须保持生物学活性或完整状态的生物材料,任何材料在移出BSL-4级实验
室前必须经过高压灭菌或消毒。可能被高温或蒸汽损害的设备和器材,必须在密闭
室或专为此而设计的小室中用气体熏蒸法进行消毒。
14.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在进行完传染性物质的操作后,必须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常
规消毒,尤其在发生传染性物质意外喷撒或其他污染时,更应小心处理。设备在送
去维修前应进行消毒。
15.发生传染性物质扩散事故时,应由专业人员或其他受过专门训练、懂得处理
高浓度传染性物质的人员进行消毒、收集和清洁。应制定并张贴扩散后处理
程序。
16.制定一套实验室报告系统,报告内容为实验室事故、病原体暴露和人员缺席、对潜
在实验室相关性疾病的监测等情况。将这些情况记录后存档。另外,此报告监测系
统的一个基本辅助措施是,建立对实验人员进行潜在或已知实验室相关疾病的检
疫、隔离和医疗设施。
17.与实验无关的材料(如植物、动物和衣服等)不允许存放于实验室。
四、安全设备(初级屏障)
实验室的工作区内,所有的操作均限于在三级生物安全橱内进行,或在二级生物安全
橱内,并辅以一套正压供气防护服,此防护服由一生命支持系统提供氧气井与其他通讯设
备连接。BSL-4级实验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特色,以防止微生物扩散至环境中。
五、实验设施(二级屏障)
BSL-4级实验室有两种模式;
①安全橱实验室,即所有病原体处理均在三级生物安全橱内进行;
②防护服实验室,即实验人员着防护服。BSL-4级实验室可以采取任一种模式或将
两者联合应用。假如联合应用,应遵守各自的所有规定。
(一)安全橱实验室
1.安全橱实验室为BSL-4级实验室。它或者与其他建筑物隔开,或位于大楼内明
确划分的隔离区域。在设计实验室的房间时,应确保在进入装有三级生物安全
橱的房间(即安全橱室)前先通过至少两道门。内、外更衣室由一淋浴间分
隔,以供人员进出安全橱室。防扩散屏障包括双门高压灭菌仓、浸泡池、熏蒸
仓或气压过渡问等消毒设备,以供传送那些不能通过更衣室带入的材料、用品
或设备。
2.每天在实验前应检查所有的防扩散参数(如定向气流)和生命支持系统,以确保实
验是在规定的操作参数下进行。
3.安全橱室及内更衣室的墙、地板和天花板均应形成封闭性内壳,以便于熏蒸,并且
防止动物和昆虫的进出。地板应为一整体并呈内凹状。此房间的内表面应防潮且抗
化学物质脯蚀,并且利于清洁和消毒。这些结构表面的所有孔洞都应封闭。进入安
全橱室和内更衣室的门应尽量小,并且能密闭以便于消毒。房间的所有排水道均直
接连入废液消毒系统。下水管道孔和其他服务管道均应安装过滤器并防虫。
4. 工作台表面无缝或被封合,能防水、耐热,且能耐受有机溶剂、酸、碱和用于工作
台面及设备消毒的化学物质的腐蚀。
5.实验室家具应易于开合,且能装载和放置所需的器材和用物。凳子、柜子及设备间
应留足空间以便于清洁。椅子及其他装备应使用非布质材料覆盖以便于消毒。
6. 洗手池应是无需手操作或自动开启型,并且应位于安全橱室和内、外更衣室的近门
处。
7.如有中央真空系统,应专为安全橱室内的区域服务。根据情况,将过滤器尽可能安
装在接近每一个水龙头或旋塞处。过滤器要便于即时消毒和更换。通往安全橱室的
其他液体和气体的输送管道卜应装备特殊装置,以防止液体和气体倒流。
8.假如安装水龙头,应为自动开启的或是用脚操作的,并且应位于实验室外的走廊中。
水龙头的供水应与实验区的供水系统分开,并且应装有防反流装置。
9.实验室的门应为可锁的自动闭合门。
10.所有窃户均应防碎且密封。
11.双门高压灭菌仓负责消毒三级生物安全橱和安全橱室送出的材料。并口朝向防扩散
屏障外部的高压灭菌仓,应被固封于防扩散屏障的墙壁内。高压灭菌仓是自动控制
的,以确保只有在消毒循环完成后,外侧门才能打开。
12.浸泡池、熏蒸室或其他消毒装置,可对那些不能用高压灭菌法消毒的材料和设备进
行消毒,从而将三级生物安全橱和安全橱室内的物品安全移出。
13.内更衣室(包括洗手间)和安全橱室的洗手池、地面排水道、高压灭菌仓及其他安
全橱室内来源的污染废液,在排入清洁下水道前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消毒,最好
是加热处理。淋浴间和于净区的洗手间等处的液体无需处理,可直接排人清洁下水
道。用于废液消毒的程序必须经过物理学和生物学验证。
14.建立专用非循环通风系统。此系统的供气和废气部分需经平衡,以确保从相对安全
区向高危险区的定向气流。对相邻区域的差异气压/定向气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
系统故障。位于洁净更衣室人口的可视性气压监控装置,可指示并确证为安全橱室
提供了差异气压,监测供气和排气部分中的气流,并且设计压力自动控制系统,以
防止实验室内正压的持续存在。如果三级安全橱直接连入排气系统,则应防止安全
橱内正压的产生。
[5.进入和排出安全橱室、内更衣室和缓冲间的气体须流经过滤器。根据实际情况,将
过滤器安装在尽可能接近产气口的地方,以减少被污染管道的长度。所有过滤器均
需经过检测并应每年验收。过滤护套应便于在移除过滤器前将其原地消毒,或将其
放入密闭的一级容器中,以便进一步消毒或焚化。过滤器护套的设计必须便于安
装。可通过用供气系统的洁净空气对处理废气的过滤器进行充分的预过滤,从而延
长其有效使用期。
16.制定BSL-4级实验室的设计和操作规程。此实验室必须在投入使用前经过通风检
测,以确保其设计和技术参数符合要求。并且还需每年重新验收一次,以防止这些
程序在操作中被修改。
17.实验室应设置适当的通讯系统(如语音装置、传真和计算机等),以方便与外界联系。
(二)防护服实验室
1.防护服实验室为BSL-4级实验室,它或者与其他建筑物隔开,或位于大楼内明确划
分的隔离区域。实验室的房间在设计时,应确保在进入BSL-4级病原体操作的实验
室(即防护服实验室)前,先通过更衣室和消毒区。内、外更衣室由一淋浴间分隔,
以供人员进出防护服室。经特殊设计的防护服实验室,可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当于三
级生物安全橱的保护。进入此区域的人员应着正压防护服,由生命支持系统提供氧
气,后者由过滤器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包括备用的吸入空气压缩装置、报警器和紧
急备份吸气箱。进入此区域需经过装有气体密闭门的气体密闭室。工作人员离开此
区域前,应经化学淋浴器消毒防护服表面。有一自动开启的紧急电源用以支持排气
系统、生命支持系统、报警器、灯光、出人控制以及生物安全橱等。防护服内的气
压比周围实验室内的气压高。整个防护服实验室区域的气压比周围邻近区域低。室
内备有紧急照明和通讯系统。所有通往防护服室、化学淋浴间和气体密闭室的人口
均需设有自动门锁,进行实验时应全部锁闭。
2.每天实验前应检查所有的防扩散参数(如定向气流、化学淋浴设备)和生命支持系
统,以确保实验是根据其操作参数进行的。
3.在防扩散屏障中设有双门高压灭菌仓,负责消毒从防护服实验室送出的材料。高压
灭菌仓门开口朝向防护服实验室外部,且被固封于此实验室墙壁内。高压灭菌仓是
自动控制的,以确保只有在其消毒循环完成后,外侧门才能被打开。设有用于传递
物品的浸泡池、熏蒸室或气体密封过渡舱等消毒装置,可传入那些不能经更衣室带
入的材料、用品和设备。这些装置也能用于将那些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的材
料,用品和设备安全送出实验室。
4.室内的墙、地板和天花板均应形成封闭性内壳,以便于熏蒸,并且防止动物和昆虫
的进出。房间的内表面应防潮且抗化学物质腐蚀,以利于清洁和消毒,这
些结构表面的所有孔洞都应封闭。室内地面的所有排水道均含一分水阀,其中装有
可有效抗目标病原体的化学消毒剂,并且均直接连人废液消毒系统。下水管道孔和
其他服务管道均含有过滤器。
5. 室内的附属设施如灯座、通气管道以及公共管道均应尽可能减少水平表面积。
6.工作台表面应无缝、防水、耐热,且能耐受有机溶剂、酸、碱和用于工作台面及设
备消毒的化学物质的腐蚀。
7.实验室家具应易于开合,且能装载或放置所需的器材和用品,最好为无孔材料所制
备。凳子、柜子及设备间应留足空间以便于清洁。椅子及其他装备应采用非布质材
料覆盖从而便于消毒。
8. 应在室内安装无需手操作、自动开启型的洗手池。根据危险评估情况,在内、外更
衣室均应安装洗手池。
g,如有中央真空系统,则应设有为防护服实验室内区域服务的专用设备。根据情况将
空气过滤器尽可能安装在接近每一个水龙头或旋塞处。过滤器应便于现场消毒和更
换,通往室内的其他液体和气体输送管道上应装备特殊装置,以防止液体或气体倒
流。
lo.通入实验室的门应为可锁的自动闭合门。化学淋浴间和气压过渡仓的出、入门是交
替闭锁的,从而防止两侧门同时被打开。
11.所有窗户均防碎且密封。
12,从洗手池、地面排水道、高压灭菌仓及其他肪扩散屏障内来源的污染废液,在排入
清洁下水道前应用可靠的方法消毒,最好足加热处理。淋浴间和赶紧区的洗手间等
处的液体无需处理,可直接排人清洁下水道。用于废液消毒的程序必须经过物理学
和生物学验证。
13. 设置专用非循环通风系统。此系统的供气和废气部分需经平衡,以确保从相对安全
区向高危险区的定向气流。必须安装排气扇,供气扇可酌情安装。对相邻区域的差
异气压/定向气流进行监控,以及时发现系统故障。有—可视性气压监控装置,可
指示并确证为防护服实验室提供了差异气压,并且位于洁净更衣室的人口。供气和
排气部分中的气流被监测,并且设计了HVAC控制系统,用以防止实验室内正压
的持续存在。
14.防护服实验室、消毒淋浴间和气压过渡消毒舱的供气流经空气过滤器而得到保护。
而从上述地方产生的所有废气需连续经过两次空气过滤器处理后再排入外部。根据
实际情况,应将串气过滤器尽可能安装在接近产气口的地方,以减少被污染管道的
长度。所有空气过滤器均需经过检测并应每年验收。空气过滤扩套应便于在移除过
滤器前在原地消毒,或可将其放入封闭的一级容器中,以便进一步消毒或焚化。空
气过滤器护套的设计必须便于安装。最好是应用经检验合格的空气过滤器。可用供
气系统的洁净空气对处理废气的过滤器进行充分的预过滤,从而延长其有效使用
期。
15. 应将供气和排气系统安装于合适的位置,以尽量减少室内的死气空间。
16.从防护服实验室中的二级生物安全橱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可排放入室内或通过设
施中的排气系统排出室外。假如处理后的废气是经实验室中的排气系统排放出去的
话,在将其与排气系统相连时,应避免对安全橱和排气系统内的气压平衡产生干
扰。
17.应制定BSL-4级实验室规划和操作程序。实验室必须在投入使用前经过通风检测,
以确保设计和技术参数符合要求。并且还需每年重新验收一次,以防止这些程序因
操作实践被修改。
18. 实验室应设置适当的通讯系统(如语音装置、传真和计算机等).以方便与外界联
系。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8-9 00:04 | 只看该作者
不谈也罢,中国还没P-4实验室吧!
P-3通过认证目前为止仅有三家!
P-4有也仅有一家!
3# 板凳
发表于 2006-8-22 00:29 | 只看该作者
p3实验室每年的维护费几万呢,P4哪更不好说了..
难_----没有几家玩得起的
4
发表于 2008-7-31 19:5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听说中国还没有一家p4生物实验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5: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