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 【转贴】新出现的几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O157:H7菌株引起的感染, 一般表现为急性肠炎, 典型病例出现血性腹泻, 一定比例的病例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预后不良。
  1.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EHEC只有一个血清型, 即O157:H7, 是于1982年首次被鉴定为人类病原菌的。此菌的特点是, 感染人体后产生较大量的Vero毒素。这些毒素引起岢?碗脸φ衬ど掀は赴?幕邓馈⒄衬さ某溲?⑺?缀统鲅?6舅匾嗫山?胙?鳎??鹧?ㄐ晕⒀?懿 U饫嗖”渲饕?⑸?谏鲈嗍笨芍翲US, 发生于脑部则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2.流行病学: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均有过多次暴发流行或散发的报告。有人估计,美国每年约有20 000例腹泻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是大肠杆菌O157:H7,每年由于大肠杆菌O157:H7感染造成的医疗费用和经济损失大约在2.16至5.80亿美元。1996年7月,在日本的大阪地区Sakai市学龄儿童中发生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暴发,波及62所公立小学6~12岁学生, 发病6 259例, 其中92例(1.5%)发生HUS。
  本病的传染源包括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牛和人。牛中以年幼者排菌率较高,而且在夏季排菌者多。但该菌对牛并没有致病性。食用烹制不彻底的牛肉末等可引起本病暴发。对大肠杆菌O157: H7易感的人群主要是儿童和老年人。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2年期间从10家医院各年龄组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大肠杆菌O157:H7的最高阳性率见于5~9岁的患者(0.90%)和50~59岁的患者(0.89%)。
  我国儿科医师曾报告从个别散发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检出本病病原菌[13]。我国尚无本病流行的报告。但既然存在此菌,发生本病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故应引起重视。
  3.临床表现: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为轻度腹泻,排水样便, 持续1 ~ 8 d; 亦可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结肠炎, 其特点是粪便中有明显可见的血, 严重的腹部绞痛, 可有低热及呕吐等症状。许多病例尚有腹部压痛; 有研究报告表明, 用X线钡剂灌肠检查或用结肠镜检查发现部分病例有升结肠的炎症。这一点对散发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部分病例可能因这类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阑尾炎或肠套叠,因而导致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大约10%的年幼病例出现危及生命的HUS,其特征是微血管病性的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异常表现 。
  4.诊断: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诊断需根据病史(对暴发流行而言, 群体发病, 比较一致的潜伏期)、典型的临床表现(腹泻, 特别是血性腹泻以及部分病例出现HUS相应的表现)等综合考虑。确定诊断须作实验室检查。
  对大肠杆菌O157:H7感染, 最可靠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将粪便标本接种于甘露糖醇-McConkey琼脂培养基。培养得到甘露糖醇阴性菌株后,可用O157特异的抗血清鉴定。
  5.治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治疗的重点是处理脱水。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发病早期使用磷霉素或氟喹酮类药,可防止HUS发生。有限的临床试验资料表明,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对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患者可能是有害的, 因此不主张使用该类药物。
  HUS是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常见的严重并发症,HUS的治疗可能需要血液透析以及输红细胞和血小板。
  为防止继发性的人对人传播,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隔离,直至粪便培养转为阴性。
  6.预防:肉类的生产和加工行业以及食品生产消瘦行业都必须严格实行食品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正确操作程序,防止大肠杆菌O157:H7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污染肉类及食品。


隐孢子虫病

  本病是由细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感染造成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水样腹泻。该病不仅可使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受抑制的患者发生严重腹泻,也可发生于一般婴幼儿。
  1.病原学: 细小隐孢子虫是隐孢子虫纲球虫亚纲隐孢子虫科的主要成员,是单宿主寄生的原虫,是发展中国家持续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生活史包括卵囊、子孢子、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及合子等阶段,生活周期为10 d左右。卵囊大小为4.5~5 μm, 有薄壁与厚壁两种。薄壁卵囊中的子孢子可直接侵入宿主肠粘膜上皮细胞,发育繁殖、重复感染,引起本病。卵囊对多种消毒剂有抵抗力,但10%的甲醛或5%的氨水可使其灭活。加热至65℃经30 min可消除其感染力。
  2.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染源是感染此病原体的动物和人,动物中主要的是牛羊等家畜中的幼小者。人做传染源的主要是受感染的婴幼儿。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途径和密切接触,但有因游泳池水受污染而造成本病暴发流行的可能。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对本病易感。1993年在美国Milwaukee发生的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导致大约40.3万人发病(腹泻)。西非的一项研究表明,家庭中养狗、烹制的食物放置一段时间以后食用、以及性别(男孩较易感) 为婴幼儿发生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对本病有一定保护作用。
  3.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4至12 d。免疫功能正常者多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在一次流行时所作病例对照研究中,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岁, 水样腹泻见于94%的病例; 上腹部绞痛见于93%的病例, 呕吐见于53%的病例, 腹泻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14 d。少数病例有低热。腹泻严重的病例有脱水的表现。
  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受抑制的患者, 特别是艾滋病患者患本病后表现为慢性持续性腹泻, 缓慢起病, 在数周至数月期间粪便次数逐渐增多, 可多至每日10次以上, 可有暂时的缓解。粪便呈水样, 有时可呈血性。腹泻重且持续时间长者出现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甚至营养不良、恶病质,可导致死亡。但在CD+4细胞计数在180/ mm3以上的艾滋病患者, 本病可呈自限性过程。年幼时患本病可能对以后体质及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4.诊断:对发生急、慢性腹泻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或有免疫缺陷或患有艾滋病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资料,在排除引起水样腹泻的常见病因之后,应疑及本病。确定诊断要靠实验室检查,主要方法有漂浮浓集及抗酸染色镜检法以及免疫学等方法。
  5.治疗:对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应给予充分的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可根据病情适当补液、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对腹泻严重者可试用前列腺素抑制剂,如吲哚美辛(消炎痛)。
  对本病似乎尚无成熟的病因治疗。对于免疫健全的患者,可试用螺旋霉素50~100 mg/d; 亦可用大蒜素胶囊, 每日4次, 每次4 mg, 首剂加倍, 6日为一疗程。然而,对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已证实口服或静脉给予螺旋霉素都是无效的。较新的研究表明, 用巴龙霉素治疗艾滋病患者所患隐孢子虫病是有效的,用该药口服治疗2周, 剂量25 ~ 35 mg/(kg.d),可使卵囊的排出和腹泻次数均显著减少。
  6.预防:对受隐孢子虫感染并排出其卵囊的动物和人的粪便需加强管理,避免其污染水源和食物。与受感染动物或人接触后须洗净消毒。给患者用过的肠镜和便具等须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处理。


人类疱疹病毒6,7,8型感染

  人类疱疹病毒6、7、8型(HHV-6,7,8)是分别于1986、1990和1994年发现的新的病毒,它们在病毒学特性上与疱疹病毒科的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有许多相似之处。
  HHV- 6和HHV-7均可引起幼儿急疹、高热惊厥、脑炎以及非异嗜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HHV-8是卡波西肉瘤的病原体,此外该病毒还可引起以体腔为主的淋巴瘤(body cavity based lymphomas, BCBL)、多发性Castleman病(一种多发性血管滤泡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表现为严重的多系统受累)以及器官移植后的移植器官及淋巴系统感染。HHV-8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
  疱疹病毒6、7、8型感染的确诊方法是病毒分离。人类疱疹病毒6、7、8型感染可在新鲜脐血单核细胞或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增殖。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 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 很难作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疱疹病毒6、7、8型IgG、IgM抗体, 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疱疹病毒6、7、8感染的存在。用核酸杂交或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7、8 DNA。由于HHV-6、7、8均存在潜伏感染, 因此有时检测出病毒的DNA, 并不能确定处于潜伏态或激活态。可用定量、半定量PCR来测定DNA的量, 来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
  对HHV-6,7,8型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成熟的抗病毒疗法。实验研究和少量病例的临床治疗表明,磷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更昔洛韦对HHV-6感染部分有效, 特别对HHV-6 B型感染效果较好; 齐多夫定、阿昔洛韦则无效。对HHV-7和8型则尚无有效的抗病毒疗法.


环孢子虫病

  本病是由环孢子虫(cyclospora cayetanensis)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人于1977年首次报告该病病例。该病可能通过食物或水传播而引起暴发流行。
  1.病原体及病理改变:环孢子虫,是一种原虫类的寄生虫,属于Apicomplexa亚门,球虫亚纲,真球虫目,艾美球虫科。其直径为8~10 μm, 抗酸染色呈不同程度的阳性。
  此病原体的唯一宿主是人类。1997年,有人在受感染患者空肠活检细胞内观察到了两种类型的分裂体和有性期,说明其整个生活周期都在一个宿主体内完成。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胃肠道的不同程度的炎症。粘膜结构有改变,因弥漫性水肿和各类炎性细胞浸润,小肠绒毛缩短、变宽,有绒毛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2.流行病学: 环孢子虫感染已在美、欧、非洲、印度、南亚和澳大利亚得到了证实。环孢子虫感染的季节分布与潮湿、温暖月份巧合。
  1996年,美国的20个州(大部分在洛矶山脉东部)出现了1 465例环孢子虫病病例。其中67%得到了实验室检查的确定。美国已报告的环孢子虫病总例数为16 264例,住院率为2%;病死率为0.05%。
  3.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12 h至11 d。症状可包括腹泻、水样便、轻度到中度的恶心、食欲减退、胃胀、腹部不适、绞痛、疲乏无力和体重减轻。腹泻可突然发生,也可以是间歇性的,也可以是不明显的。腹泻时间可较长,在免疫未受损的患者可达9周,而在免疫受损的患者,可长达3个月。较严重的感染引起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炎症和上皮的损害。以往对本病无免疫力者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年龄很小的儿童可能容易出现症状。
  4.实验室检查: 用相差显微镜很容易观察到环孢子虫的卵囊;在新鲜粪便标本中,呈藻样桑葚形。环孢子虫卵囊有自发荧光,用适当的光源和滤色片时显出蓝色荧光。
  5.治疗: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已被确定是本病的首选疗法,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但在免疫受损的患者,可能会复发,故应进行预防复发的治疗。曾有人试用诺氟沙星、替硝唑、二氯尼特、盐酸米帕林以及阿奇霉素等药,证明均无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