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7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醉] 【讨论】各种阻滞麻醉及病案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2 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目的要求)

一  掌握硬脊膜外阻滞的作用机制及对生理影响

   禁忌证、并发症

二  熟悉硬脊膜外阻滞术前准备及用药,常用局麻药

三  了解小儿硬脊膜外阻滞,骶管阻滞

穿刺包   无菌手套   硬脊膜外穿刺针  硬脊膜外导管


一麻醉前准备

1:检查病人脊柱是否畸形,穿刺部位有否感染。询问有无**过敏史,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2:安置监测仪 血压 脉搏 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    氧气 麻醉机 面罩  气管插管 喉镜         

3:局麻药(利多卡因 丁卡因 )升压药(肾上腺素 **)阿托品

二穿刺方法

1静脉开放后病人取侧卧位,双手抱膝,背部呈弓形。

2、穿刺点选择,棘突体表解剖定位,两侧肩胛冈连线为第3胸椎棘突,两侧髂嵴连线为第腰4-5棘突间隙。

3、 直入穿刺法

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在选择间隙作一皮丘局部浸润麻醉,用硬脊膜外穿刺**破皮肤和棘上韧带,穿透黄韧带有阻力消失感,提示进入硬膜外间隙。用无阻力注射器推注有阻力消失的“落空感”,气泡无压缩,表示针尖已进入硬膜外间隙。

4、 膜外导管置管

先测量皮肤到硬脊膜外间隙的距离。导管插入15—20cm处停止,拔针时,一手退针,一手固定导管,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注水无阻力,固定导管。

5、 注药

先注5ml(1.33%利多卡因 0.25%丁卡因 1:20万肾上腺素)实验量,观察5—10min,无

网膜下隙阻滞征象而有感觉减退现象,再注10—15ml。

6、 监测循环和呼吸情况,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以下)静脉注入**10—15mg



1、试述硬脊膜外阻滞的机制及对生理影响

2、硬脊膜外阻滞的禁忌症与并发症

(病案分析)

普外 男患 40岁,术前诊断:胆结石、胆囊炎

拟行手术:胆囊切除术

体格检查:血压120/80 mmHg心律70次/分

ASA:Ⅰ级,化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均正常。

静脉开放后,行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T8-9,因患者较胖,穿刺失败,反复5次才成功,最后在T7-8穿刺成功,回吸后无血及脑脊液,置管,注入1.33%利多卡因+0.25%丁卡因混合液(肾上腺素1:20万)5ml。平卧后5分钟后病人自诉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血压、心律急剧下降,后神志消失,呼之不应,呼吸停止。

1分析出现症状的原因,如何预防

2如何处置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目的要求)

掌握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作用机制及对生理影响,禁忌症、并发症

熟悉蛛网膜下隙阻滞术前准备及用药,常用局麻药

了解硬脊膜外与蛛网膜下隙联合阻滞,

穿刺包   无菌手套   脊麻针

一麻醉前准备

1:检查病人脊柱是否畸形,穿刺部位有否感染。询问有无**过敏史,

2:安置监测仪 血压 脉搏 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  氧气 麻醉机 面罩  气管插管 喉镜

3:局麻药(利多卡因 丁卡因 )升压药(肾上腺素 **)阿托品 10%葡萄糖

二穿刺方法

1、静脉开放后病人取侧卧位,双手抱膝,背部呈弓形。

2、穿刺点选择,棘突体表解剖定位,两侧髂嵴连线为第腰4-5棘突间隙。常选腰3-4或腰2-3棘突间隙作穿刺点。

3、 入穿刺法

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在选择间隙作一皮丘局部浸润麻醉,用导引**破皮肤和棘上韧带,黄韧带,用脊麻针经导引针行蛛网膜下隙穿刺,当脑脊液流出后,注入重比重药液(1%丁卡因1ml  3%**1ml  10%葡萄糖1ml),拔除两针。

4、调节阻滞平面

5、监测循环和呼吸情况,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以下)静脉注入**10—15mg

1、试述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机制及对生理影响

2、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禁忌症与并发症
   


颈神经丛阻滞麻醉(一点法)

(目的要求)

一掌握颈神经丛阻滞麻醉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二熟悉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术前准备,注意事项


穿刺包   无菌手套


一麻醉前准备

1:检查病人穿刺部位有否感染和畸形、肿瘤,询问有无**过敏史。

2:安置监测仪 血压 脉搏 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   氧气 麻醉机 面罩  气管插管 喉镜

3:局麻药(利多卡因 丁卡因 )升压药(肾上腺素 **)阿托品

二穿刺方法

静脉开放后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穿刺点,针与颈侧皮肤垂直进入寻找颈椎横突,遇坚实的骨质感,表示已触及颈4横突,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射局麻药(1%利多卡因+0.15%丁卡因+肾上腺素1:40万)5-10ml(深丛),将针退到肌膜下,再注射局麻药5-10ml(浅丛)。

(病案分析)

普外 女患36岁,术前诊断: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拟实施手术:左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体格检查:血压:110/70mmHg,心律75次/分,

左侧颈部可触及3x2cm肿块,余未见异常。

化验室心电图均正常。

静脉开放后,行颈丛麻醉,局麻药浓度1%利多卡因,0.15%丁卡因,1:30万肾上腺素共40mL,左侧深丛10ml,浅丛10ml右侧浅丛15 mL,注药后病人自述头昏、耳鸣、视物模糊、心悸,而后烦躁不安、胡言乱语,测血压180/100 mmHg,心律132次/分,颜面部肌震颤抽搐。

1.      试分析出现此症原因

2.      如何处置



臂神经丛阻滞麻醉(腋路)

(目的要求)

一掌握臂神经丛阻滞麻醉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二熟悉臂神经丛阻滞麻醉术前准备,注意事项


穿刺包  无菌手套

一麻醉前准备

1:检查病人穿刺部位有否感染和畸形、肿瘤,询问有无**过敏史。

2:安置监测仪 血压 脉搏 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 氧气 麻醉机 面罩  气管插管 喉镜

3:局麻药(利多卡因 丁卡因 )升压药(肾上腺素 **)阿托品

二穿刺方法

静脉开放后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患肢外展90,屈肘90,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举手礼”状。皮肤常规消毒,在腋窝处触及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向腋窝方向刺入,若病人有异感,表示针尖在神经鞘膜内,回吸无血,即可注入30-40ml局麻药(1%利多卡因+0.15%丁卡因+肾上腺素1:40万)。



气管内插管吸入全身麻醉

目的要求

一掌握插管前准备,气管内插管适应证,拔管术;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气管拔管时的并发症;拔管后并发症 全麻的诱导、维持与苏醒常用的吸人麻醉装置及吸人麻醉方法;吸人麻醉期间的观察与管理

二熟悉吸人**的临床评价  全麻深浅的判断 气管、支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

三了解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的并发症;拔管后并发症


气管插管 导管芯 喉镜 牙垫 挥发罐 麻醉机


一麻醉前准备

1、病人取仰卧位,检查病人头颈活动度,口齿气管情况

2、安置监测仪 血压 脉搏 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 呼气末CO2分压

3、静脉开放后,静脉诱导(咪唑安定1mg/kg异丙酚1-2mg/kg**0.1mg万可松0.1mg/kg)面罩吸氧,待病人意识消失,呼吸停止,肌肉松弛后,左手持喉镜自口角右侧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右手持导管对准声门将导管插入气管内,衔接麻醉机,再确认导管是否在气管内,同时听两侧呼吸音,调整导管深度。固定好导管,打开挥发罐。

根据术中情况调整吸人**浓度。待手术结束,病人反射和呼吸恢复,清醒后可拔除气管插管。

病案分析

胸外 男患35岁,术前诊断:纵隔肿瘤。拟施手术:肿瘤切除术

体格检查:血压120/70mmHg,心律:70次/分,术前无任何病史,体检时发现此病,实验室检查与心电图均正常。

X线片:纵隔实质性占位

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 im静脉诱导咪达唑伦5mg,异丙酚100mg,**0.2mg,万可松8m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异氟醚+O2,手术开始。血压110/70mmHg,心律70次/分,SPO2100%,异氟醚1.5%(1.3MAC)1小时后,血压逐渐升高180/100 mmHg,心律增快130次/分,面部潮红,瞳孔扩大并伴有肌张力增高,SPO299%,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麻醉师认为麻醉过浅,逐渐加大异氟醚2.5%,30分钟后血压下降,心律减慢,SPO280%以下,心跳停止。

1.      试问分析出现此症原因

2.      如何处理

[ 本帖最后由 wuyunfeng 于 2006-7-14 23:57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6-7-12 17:23 | 只看该作者
麻醉操作方法

[ 本帖最后由 wuyunfeng 于 2006-7-14 23: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阎王敌人 + 1

查看全部评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6-7-12 19:05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图片非常好!希望楼主继续发!供大家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