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20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讨论】心衰腹水一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天又一例疑难病历。
患者女58岁。腹大如鼓表皮静脉浮露。脐突。下肢紫暗上肢消瘦。B超示肝胆肾无异常。胸片示球型心。强迫坐位。舌青紫苔少而黑。脉沉弦无力。
患者患有风心病肺心病多年。
方药.云苓60g附子20g人参12g麦冬12g五味子12g黄芪60g葶苈子30g车前子30g桃杏仁各12g防己12g桂枝6g肉桂6g甘草12g荷叶6g大腹皮12g
希望各位提供点好方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无名 + 1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6-29 13:37 | 只看该作者
葶苈子性大寒,不宜太过.这个病例的确比较难.要和家里沟通清楚.万一来个感冒什么的.那就不好办了.
神志精神如何?饮食二便都没交代.对于这样的病人应该越详细越好.希望先把病历先详细一下
大剂量的云苓应用有什么经验吗?说说看.
3# 板凳
发表于 2006-6-29 14:53 | 只看该作者
葶苈子30g恐太多,脉沉弦无力当以补正为主,所谓真虚假实。至于云苓倒可大放心用大剂量。
4
发表于 2006-6-29 15:05 | 只看该作者
理论上我觉得不应该用真虚假实.毕竟也有实证下肢紫暗舌青紫.应该用虚实夹杂.
没有不放心云苓的用量,只是想知道大剂量的应用的心得.
5
发表于 2006-6-29 16:03 | 只看该作者
大量茯苓是否加强健脾利水,土能克水?
6
发表于 2006-6-29 20:28 | 只看该作者
我于一月前治一例扩张型心脏并病当时用茯苓60克附子30克栝楼30克薤白半夏15克人参麦冬五味子各12克效果不错.
茯苓一则健脾二则利水
病人二便不通一周前用十枣汤前泻后又涨了
7
发表于 2006-6-29 21:2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用真武汤+参附散加味。
8
发表于 2006-7-1 12:05 | 只看该作者
三付药已服完病人口干腹满大便未下又在原方基础上加大黄12克川椒9克薏米30克疗效观察中.
9
发表于 2006-7-15 20:54 | 只看该作者
用点干姜,主要还得用西药,
10
发表于 2006-7-15 21:33 | 只看该作者
葶苈子量大了,附子可加量,再加磁石30克。
11
发表于 2006-7-15 21:44 | 只看该作者
患者下湿上干.是津不上承精微不布.用夫噻咪好转停药后马上如前.近几天用四逆汤+血府逐淤汤加减
人参12g附子15g白术30g茯苓30g桃仁12g红花6g川穷12g当归12g生地30g白芍18g桔梗9g牛膝18g柴胡12g枳壳20g黄芪100g桂枝12g三七30g水蛭6g[冲服]苓皮12g炙甘草30g
六剂后症状明显改善.
考虑还是淤血做怪.本病是气虚血淤淤久化水.
12
发表于 2006-7-17 0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色即空 于 2006-6-29 10:19 发表
今天又一例疑难病历。
患者女58岁。腹大如鼓表皮静脉浮露。脐突。下肢紫暗上肢消瘦。B超示肝胆肾无异常。胸片示球型心。强迫坐位。舌青紫苔少而黑。脉沉弦无力。
患者患有风心病肺心病多年。
方药.云苓60g附子 ...


风、痨、鼓、膈本为四大顽症之一,楼主资料有限,观此例当为脾肾阳衰,内有瘀血,水湿丛生,故下湿上干,下肢紫暗。
13
发表于 2006-7-17 14:5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现在还不知是先前的温补作的基础.还是后来的活血药起的作用.补了十多天没效果才换的方子.
14
发表于 2006-8-13 13:26 | 只看该作者
建议西医治疗!
老年患者!心脏普大!
左心衰:被迫坐位!
右心衰:静脉淤血!
特级护理!吸氧!
强心利尿括血管!
   比较麻烦啊!
15
发表于 2006-8-13 14:2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中医临床板块,但是治病救人,哪个快用哪个,中西医结合的治法对该患者应该更好一点。中医上面的战友已经提出了一些意见,西医的治标之法临时借来用用也好。
       患者现在是心衰(充血性心衰),关键 原因是心脏供血不足。考虑患者现有大量的腹水,应该予以腹穿放腹水!原因是大量的腹水会压迫肾动脉及腹腔内静脉及动脉,导致心脏有效血循不足!心脏供血不足则加重心衰,成为恶性循环!综合考虑,放腹水对水电解质影响最小,其优点为:1.减轻胃肠导压迫,利于患者进食  2.减轻胃肠静脉压,利于血液循环  3.降低膈肌压迫,预防肝肾综合征  4.降低肾动脉压迫,利于心脏灌注。
      第一次先放少量约800ml,但之后第二天起即可加大放腹水量,可加大到2000~2500ml/次,每隔一日一次,直至腹水放完。隔次腹水放完之后可予以多巴胺20~40mg,速尿40~100mg进行腹腔内注射。其实我们中医温阳利水的最终目的也正是利水,但也不仅仅是利水而已。急则治其标。建议先放腹水。注意:腹水穿刺时,为防止一些腹压很高腹壁很薄的患者在放腹水之后,针孔处流水不止,可在穿刺针进入腹壁皮肤之后,将穿刺针的方向稍作改变,使其路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但穿刺结束后,针孔可以自动闭合,减少流水。
    又,如果患者的白蛋白比较低,则应该在将腹水几乎彻底放净之时补充白蛋白,之后再利尿。因为蛋白可以回收腹水,血浆蛋白升高,则腹水自然消退!反之胶体渗透压不高则腹水仍旧形成,导致腹水顽固不退!
    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用鹅翎放腹水之法,不足为西医专有!但急则治其标,正式我们中医的治则。请“色即空”战友参考!
16
发表于 2006-8-13 14:37 | 只看该作者
方中五味子量大了,其性涩也。伤阴了,不要再加大黄了,竭而再竭,必死无疑。炙甘汤加利水之剂,或回西医抢救,不然要出事的。
17
发表于 2006-8-13 14:47 | 只看该作者
网上中医抢救,一定慎是又慎,作为医案学习可以,切切。
18
发表于 2006-8-13 16:59 | 只看该作者
器质性心脏病的接诊要慎之又慎。要明确告知病家,只能作权宜之治【最好与强心、利尿的西药结合用药,而且要注意钾、钠的平衡】,而不能去根。葶苈子,有肺水肿和或胸腔积液时不仅可用,还可加量,无则不宜。茯苓多服久服无碍,然在是病的立方中不宜为君,而只能为臣佐之用。是证的核心是瘀血为患,所谓‘血不行则为水’者是。瘀血的根源在于心阳心气衰疲。是证标实彰显,当慎用敛涩之品。立方上似应以鼓动心阳补益心气为主,【有天雄最好,无则宜用明附子】辅以活血化瘀,温阳利水,健脾益气。并要酌加少许防风、麻黄【宜蜜炙】、甘草。
19
发表于 2013-12-18 16:06 | 只看该作者
参考各家建议 多学习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堪呵似或存 我不知谁子也 像帝之先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