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从《医林改错》谈王清任之创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6-17 0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医林改错》谈王清任之创新


        摘要:王清任是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他敢于疑古创新,不畏艰难,力求真知,从亲见、亲验中发现问题,并大胆予以纠正。从其耗尽毕生心血所著的《医林改错》中,可以发现他在医学上的诸多创新。
        关键词:《医林改错》   王清任      创新

     梁启超在其《中国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清代医学仅用“不具举”三个字一笔带过,却唯独强调说“唯有一人不可不特笔重记者曰王清任,所著书曰《医林改错》”,“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者。如此高的评价,可见王清任确是一位敢于疑古,颇具创新精神的医学家。
     1.博览群书 敢于疑古
从《医林改错》可以看出,王氏查阅了大量书籍【1】,如《内经》、《难经》、《伤寒论》、《图注脉诀》、《医学正传》、《和剂局方》、《景岳全书》,《证治准绳》、《普济方》、《本草纲目》、《医宗金鉴》和《瘟疫论》等,还汲取了王叔和、徐之才、陈无择、李东垣、袁淳甫、金正希和汪昂诸多家的学术经验。但他并不盲从,而是善于思考,从思考中作对比,从对比中发现古典医籍中的问题【2】。例如,他说:“古人论脾胃,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脾动则不安。既云脾动不安,何得下文又言脾闻声则动,动则磨胃化食,脾不动则食不化?”。明清以前的医家对天花的病因多认为是胎毒,但王氏根据天花流行时,“非只一人出花,少则一方,多则数省”的情况提出异议,反复论证了天花不是来自胎毒,而是“胞胎内血中之浊气也”,“降生后仍藏荣血之中,遇天行触浊气之瘟疫,由口鼻而入气管,由气管达于血管,将血中浊气逐之自皮肤而出,色红似花,故名天花”,肯定了天花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正确地阐明了天花的病因,也指出了治疗途径。更为可贵的是在因袭陈说、因循守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敢于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他还高度赞扬:“张仲景论伤寒,吴又可著瘟疫,皆独出心裁,并未引古今一语”。这种敢于破除旧框框,不畏古人、名家所束缚的疑古创新,科学求实精神,在尊经法古的封建社会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即使在今天仍不失为我们学习古代遗产的榜样。
   2.不畏艰难   力求真知
鉴于历史的原因,古人在脏腑解剖上存在着某些错误,而王氏主张:“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而“古人所以错论脏腑,皆由未尝亲见”,故而他不辞辛劳,致力实践,力求真知。如在滦州稻地镇行医时,“彼处小儿正染瘟疹痢症,十死八九”,于是他“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其义冢,就群儿之露脏者细视之”。在奉天及北京行医时时常观察剐刑犯人的脏腑结构,并登门请教行刑者以及见多识广者。他还多次对动物进行解剖,和所见的人体脏腑结构与古书记载进行对照比较。前后“访验四十二年,方得的确,绘成全图”,从而纠正了前人在脏腑解剖上的不少错误。王氏这种不畏艰辛、致力实践、力求真知的精神的确值得学习。
   3.学术创新  硕果累累
   3.1  重气血   善益气活血
《 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王氏对此作了很好的发挥,认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因而百病之生,皆伤气血。气血之中,王氏尤重于元气,他认为:“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而“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以致气虚血瘀,遂立益气活血之法,创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方中重用黄芪达四两之多,实为古今罕见,其意使气复而血行,充分体现重视元气的思想,另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龙,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3.2  分布位  详血瘀证治

     逐瘀法虽早在《内经》、《伤寒论》中就已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血实,宜决之”,张仲景用桃核承气汤治下焦蓄血症等,但过于简略,而王氏却大大的加以补充,并以膈膜为界,划分疾病部位治疗血瘀之症,如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腑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肋腹血瘀之症,颇具创新性。王氏还根据不同性质的瘀血证,创造性的总结了活血化瘀法应用的规律,创立了通窍活血、补气活血、解毒活血、凉血活血、滋阴活血、回阳化瘀、清热化瘀、化痰通瘀、温经逐瘀等法,并创立了相应的方剂,如古下瘀血汤、会厌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经逐瘀汤、解毒活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和龙马自来丹等等。清代名医唐容川曾赞曰:“极言血瘀症最详”,不愧为研究血瘀与活血化瘀法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宗师,为祖国医学运用活血化瘀法抢救危重病证,热性病证和疑难病证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3】
        3.3  立新论  创脑主神明
        有关神明所主,自《内经》以来均言心主神明,而王氏直言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 ”。并以《内经》“脑为髓海”,李时珍 “脑为元神之腑”,金正希 “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等前人有关论述为证;更通过小儿的发育过程及老年智力的衰退现象:“看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能言。至周岁,脑渐生,囟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稍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为依据;再以“小儿病后气虚抽风,大人暴得气厥,皆是脑中无气,故病人毫无知识”的临床为验证证明思维在脑不再心,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对脑的认识。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以及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够,手段简单、原始、直观等原因,王氏在纠正前人之错时也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如“心无血说”, “出气、入气、吐痰、吐饮、唾津、流涎与肺毫无干涉”等等。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正如列宁所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而笔者认为,王氏的可贵之处还不完全在于解剖学和医学理论的某些建树,更在于那种坚持不懈的躬身实践、力求真知的创新精神。事实上,肯于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敢于大胆地跳出旧框框,不为旧说所绊,并且尽可能从实践去追求新的理论是他一生医学实践活动的主流和最大特点【4】。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今天这个知识创新时代所需的。
     
  参考文献

   1董汉良 各家对王清任学说的影响 河北中医 1985 (2):13
   2姜春华 重试验 不盲从 贵思考 作对比——谈王清任的治学思想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10):4
3陈士奎 王清任学术思想流派的探讨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9(12):2 38
   4  马堪温  祖国清代杰出的医学家王清任 科学史集刊 1963(6):67

     注:本文已由本人发表于《实用中医药杂志》

            本人是新手,现发表该篇文章从名医王清任著书《医林改错》谈谈对中医创新的一些粗浅看法,请求斑竹给予加分鼓励,不胜感激!!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吉医生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4 20: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