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0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方剂] 【推荐】细辛用量刍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5-18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细辛用量刍议

“细辛不过钱”的说法由来已久,始见于宋·陈承的《本草别说》一书。历代医家对此意见不一,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称:“宋时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张锡纯说:“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后世医者,恒多非之,不知其说原不可废。凡味辛兼能麻口之药,若花椒、天雄、生半夏大抵皆有此弊,不但细辛也。盖麻口者,即能麻肺,肺麻则其呼吸即停矣。”近年来,关于细辛用量用法的文章也屡屡见诸书刊,经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单味用末吞服时,剂量应小于3.125g,即细辛不过钱;配入复方用作煎剂时,可根据病情酌情加量,可用至6~15g。
  现代研究表明,细辛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左旋细辛素等挥发油。其药理作用为解热镇痛、镇咳祛痰等,还具有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其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可以说是细辛不过钱的理论依据。
  细辛单用末时,其挥发油成分破坏极少,用小量即能麻痹呼吸中枢,引起窒息死亡。而入汤剂时,挥发油成分极少溶于水,且能随水蒸气蒸发,因此细辛挥发油在煎液中含量极低。所以即使大量使用也少有副作用,而且细辛与其它药物互相作用,其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随之减弱。故张锡纯又说:“(细辛)若入汤剂,有他药相混,即用一钱,不过有半钱之力,若再少用,即不能成功矣。”
  近代用大量细辛且取得良效的有:《现代中医心病学·当代名医心病临证经验选评》中记载,颜德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肺心病,虚寒型的慢性肺心病,阳衰水泛而见咳喘心悸,咳痰白沫,形寒肢冷或肢体浮肿,脉沉细,舌淡紫。此时麻黄与附子同用振奋已衰的心肾阳气,内外协调而使风寒散,阳自归,精得藏而阴不扰。细辛用量宜大,习用4.5~9g,本方常可与小青龙汤、三子养亲汤、苓桂术甘汤合用。”据1999年5月第5期《中医杂志》李琏撰《李介鸣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经验》介绍,李介鸣治疗病窦综合症时“对细辛常用量为6~15g,最大量曾达30g之多……,一般服用细辛1.5小时后可见心律加快,4小时后渐渐减慢。服用大量细辛,只要得当,除有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不良反应。先父认为,细辛对于缓慢型患者疗效较佳,若快慢交替者用量宜慎,以免用量大而诱发房颤。”《现代中医心病学》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医科“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保元汤及生脉散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心动过缓,Ⅱ度窦房传导阻滞疗效更佳。在其使用的药物中,认为细辛10~15g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小。”
  据考,张仲景用细辛最大量为三两,如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古今度量制差别很大,现在通用的《伤寒论》方剂的换算方法是一两合3g,则三两即9g。清名医陈修园说:“三代至汉,较之今日仅十**(余亲见汉时有六升铜量,容今之一升二合)。”采取汉制合清制的十分**,一两合二钱,约相当于6g,则三两为18g。二者谁是谁非有待考证,但大于“钱”是肯定的。
  笔者认为,细辛其挥发油虽极少溶于水,且易挥发散失,但在复方中可能受其它药物影响,出现共溶或助溶现象,并抵消其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从而发挥疗效而降低副作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06-5-21 16:50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06-5-21 18:28 | 只看该作者
如今的细辛质量大不如前。     故用量达6克亦不少见,并无意外!然叹医疗事故只可怕,用之得当,好事!反则,落个明知故犯!故临床超量,当慎之又慎。
4
发表于 2006-5-21 19:16 | 只看该作者
恩!  ,知道!!!!!!!!!!
5
发表于 2006-5-22 1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2508 于 2006-5-21 18:28 发表
如今的细辛质量大不如前。     故用量达6克亦不少见,并无意外!然叹医疗事故只可怕,用之得当,好事!反则,落个明知故犯!故临床超量,当慎之又慎。

赞同!超药典剂量使用,没事还好,出了事就是医疗事故,说不定要蹲监狱。慎之!慎之!
6
发表于 2006-6-14 10: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ddh 于 2006-5-22 11:35 发表

赞同!超药典剂量使用,没事还好,出了事就是医疗事故,说不定要蹲监狱。慎之!慎之!

没办法,中医现在就成这样了,一点活力都被束缚了。:'(
7
发表于 2007-7-21 22: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转贴,声明一下,我是原作者哟!
8
发表于 2007-9-13 1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2508 于 2006-5-21 18:28 发表
如今的细辛质量大不如前。     故用量达6克亦不少见,并无意外!然叹医疗事故只可怕,用之得当,好事!反则,落个明知故犯!故临床超量,当慎之又慎。

中医界对细辛用量也能做个标准就好了,否则,一旦出事可就说不清楚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比如说:细辛入汤剂挥发油挥发,但药效是否相应减低呢?细辛的药效与挥发油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9
发表于 2007-9-16 14:20 | 只看该作者
陈承  本草别说  里讲饿是若单服末  。。。。
辽宁中医研究院的史昌永老先生经常用30克
本人临床恒用10克以上  没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