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抑郁症“烦躁”与阳虚病机的相关性探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文刊于《中医杂志》2011,52(14):1253-1255
摘要:从阳虚烦躁的文献学源流、抑郁症“烦躁”的临床特点、相关治疗方药等角度探讨了抑郁症“烦躁”与阳虚的关系,发现阳虚是抑郁症“烦躁”的重要病机,在抑郁症的临床辨治和证候研究中,应避免把“烦躁”的病机简单地归于阴虚或火热,而应该把“烦躁”症状放入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群中进行考察。
关键词:抑郁症 烦躁 阳虚 病机
烦躁是抑郁症的常见临床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1]。目前的中医临床多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以及《素问·逆调论》“阴气少,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之说,以阳热证立论,而将抑郁症“烦躁”的病机归于阴虚或火热,把“烦躁”症状当成判断抑郁症“热象”的辨证依据[2-4]。笔者在复习抑郁症和中医“烦躁”症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阳虚是抑郁症“烦躁”的重要病机。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供同道参考。
1 阳虚烦躁的文献学源流
早在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大量阳虚烦躁的记载。如《伤寒论》中112条记载:“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该条文讲述的是虚性的狂证。此因误用火法,汗出过多,亡失心阳,使心神不得潜敛,浮越于外,又因心阳不足,水饮痰邪得而乘之,痰邪扰心,惊狂乃作,并伴见卧起不安之症。再如《伤寒论》中296条云:“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躁烦为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之象,为残阳外扰、神不守舍之征。如陈亮斯言:“藏中阳虚,神气不能固守,故浮越而发为躁烦。躁出于肾,烦出于心,先躁而后至烦者,肾之神乱而又上干于心也。……乃神动其形,故知必死。”《伤寒论》中105条记载:“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尤在泾云:“伤寒里虚则悸,邪扰则烦。二三日悸而烦者,正虚不足,而邪欲入内也,是不可攻其邪,但与小建中汤温中养气,中气立则邪自解”。这些论述为后世从阳虚论治烦躁奠定了基础。
宋·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明确提出烦躁有阴阳之别,说:“有不烦而燥者,为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隔阳也”,“烦躁之由,又为不同,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有因火劫而烦躁者,有阳虚而烦躁者,有阴盛而烦躁者,皆不同也”。宋·朱肱、元·王好古等人在其论著中也都曾涉及了阳虚烦躁的证治。
明清时期的医家对阳虚烦躁的认识有所发展,并付诸实践。如清·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中说:“由素体阳衰,……其人定见萎靡不振,气短神衰,时多烦躁。法宜交通上下为主,如白通汤、补坎益离丹之类”。郑氏所描述的烦躁在抑郁症中颇为常见。清·高鼓峰在《医宗已任编》中详细记载了中气不足导致的烦躁案:“……一仆患热症,遍身壮热,烦躁作渴,医作伤寒治。予曰:发散寒凉,逼成外热,内转虚寒甚矣。急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姜,……三服而安。”这些记载为阳虚烦躁的治疗提供了示范。
2# 沙发
发表于 2013-9-4 17:37 | 只看该作者
许多抑郁症患者有阳虚的症状。
3# 板凳
发表于 2014-1-19 10:3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主见解!~
4
发表于 2014-1-19 12:24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我常见到尺脉弱微近无的       非大补元气不可       同时肝心火郁痰伏       常常顾此失彼     两难措手       在医者灵活调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5 15: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