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442|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版务]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惊闻王云钊教授不幸仙逝,内心无比悲痛!
愿王老天堂之路走好,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王云钊教授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医科大学教授,放射病理研究室主任,从事放射诊断学工作46年。

1962年建立X线病理研究室,主攻骨放射病理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骨放射学》、《放射学》、《骨关节创伤X线诊断学》、《氟骨症X线诊断学图析》等放射学著作。对骨感染、骨肿瘤、营养性骨病、地方性骨病等研究工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共13项。举办卫计委全国骨放射进修班24届,培养硕士生8名,1990年获国家突出贡献证书,享受***颁发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特殊津贴”。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0-12-3 15:09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王云钊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十一月二十五日逝世,遗体告别仪式定于十二月九日上午十点在北京八宝山兰花厅举行,特此讣告。
3# 板凳
发表于 2010-12-3 15:10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本帖最后由 274005 于 2010-12-5 22:00 编辑

2007年四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著名的骨放射学专家——王云钊教授。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坦诚谦和,风度翩翩,面前的王云钊教授热情而亲切。
 1944年王云钊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当时北大医学院的老师几乎全是协和医学院的教授,强大的师资队伍与优良的教学环境,让他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1950年1月尚未毕业时就由北京市委选调到北京市第三医院担任住院医师,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刻苦钻研的性格得到了在院放射专家的一致肯定与赞扬,并在1953年被汪绍训教授推荐入中华放射杂志担任编委。195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正式开院,年轻的王云钊被调入该院放射科,随后1959年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成立,王教授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骨科,这一决定对他而言有些突然,因为在当时他对呼吸消化系统最感兴趣,但是出于本身对医学的执着追求,王教授决定全心全意进入这一领域。工作过程当中他强烈感到骨科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贫乏,为了尽快提高自己在骨关节创伤方面的诊断水平,他在一个半月内,以惊人的速度读完了当时国外一些著名的骨创伤学专著,并翻阅和学习了开院三年来的1500例骨折脱位的照片及其他临床资料,迅速提高了诊断能力。这也奠定了王云钊进入骨科影像领域,并成为骨放射影像领域一代大家的开始。
 1960年,在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孟继懋老师的领导下,积水潭医院开展放射科、骨科、病理科三科结合研究骨折愈合机制:即骨科研究前臂小腿大腿骨折愈合;放射科做动物实验研究骨折愈合的血运;病理科研究骨折愈合组织学表现。王教授带领刚成立的研究小组参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同行们对此类研究是采用显微X线照相术(microradiography),成像相当清晰,但是当时国内没有这种设备,只能对大血管进行研究。于是他带领放射科探索实验方法,经过一年艰苦奋斗,终于获得微血管摄影加制作标本大切片的实验方法,1961年正式开展了骨折愈合微血管的实验,1963年实验获得成功。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在积水潭医院放射科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展了放射病理微血管的系列研究。
 说来轻松的一段历史,其实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或者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在临床诊断工作之余科研和和教学工作刚刚走向正轨时,文化大***十年浩劫来袭,王教授在那混乱的十年里仍然坚持自己的研究,陆续进行了骨发育、骨折愈合、肿瘤的研究,以及后来对大骨节病、氟骨症、激素放射损伤、VD中毒、佝偻病等尸检和动物实验X线病理对照。在那个狭窄的、透风漏雨的小实验室里,他在每个角落都做过尸检或者是动物实验,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回忆到这段岁月,王教授的夫人告诉我们,当时他最常见的生活状态就是“左手握着馒头,右手握着片子。”对此王教授只是淡然一笑: “虽然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我总是认为艰苦创业,艰苦开发,得来的成果才更珍贵。”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作为学者,王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与研究小组共同总结经验,要求文章里每一句都有材料证据。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文章67篇,中华系列杂志英文版发表文章10篇,在国外刊物上发表4篇,在其他学术期刊汇编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同时主编《骨放射学》等10本专著,参与编写6本。带领放射科从事的研究项目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共23项。王教授在骨放射领域的成就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1989年,王云钊成为国际骨学会会员。同时他还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凭借着扎实的专业英语功底,在中美、中日、中韩等放射学术交流会议上和在中华医学会与香港医学会放射学学术交流会议多次代表发言。
 作为老师,王教授无疑也是成功的。从60年{MOD}始王教授一直担任北大以及卫计委级全国骨放射进修班的教学工作至今,培养硕士生8名。他的学生如今已经都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骨学会的优秀专家,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研究生导师的余卫教授,和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的孟悛非教授以及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梁碧玲教授等都曾是王云钊教授的得意门生。在教学过程中,他十分注重互教互学,备课讲课,先学后教,教学相长。让学生读片,参加病例讨论,科室内医生与学生互教互学,学生和科内医生分工合作,让学生查阅病历,参加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的原始资料都要保存,以便检验查阅。这样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学生收获大了,科研资料也多了。”
 在成就面前,王云钊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种作为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在交谈中,他提到在参加的每次学术会议中,只要有同行找他索取他的学术资料,他都毫不犹豫地提供给对方。我们不禁质疑,难道没有考虑到自己辛苦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吗?他却给我讲起了那个在北大比尔盖茨演讲中高声[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而一举成名的王开源的故事,王开源高呼的是“我们需要开源软件,需要自由!”王教授相当认同他的观点,他对我们说:“科学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资料为什么要保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共同的事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而且找我要资料的同志我相信都是为了研究,现在就该是年轻人的时代,我们这些老一辈义不容辞的需要给他们一些参考。”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放而坦诚的学者的胸怀,一个德高望重的师长形象。
4
发表于 2010-12-3 15:12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本帖最后由 274005 于 2010-12-5 22:03 编辑

基础,是最重要的
 在整个采访过程当中,王教授频频提到基础二字。“一个和你很熟悉的人,你只要听到他的脚步声就能知道他是谁;同样的,基础打好了,只要看着影像片子就能感到疾病的病理征象,一般医生能发现三、四个征象,而基础好的医生可能就会发现七八个。”在王教授看来,这个基础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和临床,这都是终身要学的。他认为,任何疾病都存在各自的病理发展过程,以骨科疾病为例,各种骨病发生于一定解剖部位,而我们所得到的影像也是来源于相应的组织和病理。所以只有熟悉了整个骨的结构、骨发育的生长过程以及骨病发生的病理过程才能够根据影像识别病变到底已经发展到哪一个病理过程,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同时影像必须结合临床,“临床有症状,影像检查必有所见”“骨科本来就是相当复杂的学科,所以必须得弄清楚病人具体的临床症状,比如疼痛肿胀的部位,症状持续时间,症状性质与体表表现,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提出治疗意见。”
 当我们问到现在日益增加的各种新的影像手段是否会使临床诊断变得越来越容易时,王教授的回答让我们感触颇深:“不同的手段当然对不同的病变诊断能起到更好的帮助,但是我们始终要记住,无论X光片、CT、核磁还是超声,都只是影子,是解剖的影子,组织学的影子,病理的影子和临床的症状。基础仍然是最重要的。”
 莫道桑榆晚
 1999年78岁离休之后的王云钊仍然笔耕不辍,勤恳工作于临床第一线,相继在《放射学实践》发表了《骨断层解剖组织病理与影像诊断》等16篇论文,主编《骨关节影像学》等4部专著。王教授现在还在研究骨科领域的一些常见病,这份闲不下来的工作作风让他在骨科影像之外的诸多领域也颇有建树:他仍然喜欢呼吸和消化领域,他对肺间质病的病理征象和消化道微血管造影的组织病理结构的一些研究,听来就确实让人听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王教授目前还在北京市高级检察院、司法部门从事各类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的法医鉴定工作。“他可以根据一根断骨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大约多大年龄。”司法部法医鉴定中心的同事提起王教授时,丝毫不掩饰其推崇之情。
 采访中,王教授家墙上悬挂的一幅传神的传统山水画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画风细致中不失潇洒,刚劲中透着柔媚,细看才发现旁边的题字落款正是王云钊教授。王教授给我们介绍说,他6岁时师从一位老“汉文教师”,学过四年书法和国画,这4年的学习生活是他记忆中最自由和幸福的日子,而他对书法绘画的兴趣也一直保持到现在。其实不少放射界老专家那里都珍藏着他的山水画,件件笔墨娴熟,意境深远,展现了一个科学家身上难得的书法家的风雅 .。
 王教授温馨的家庭也让人由衷地羡慕与祝福,与夫人携手走过五十余载风雨,在言谈中提及妻儿,王教授流露出来的全是幸福。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不时能感受到两人的高度默契与相濡以沫的关心。“持子之手,与子偕老”,他和夫人不经意间诠释着这句爱情佳话。
 搁下笔,想起坐在电脑前淡定从容,精神矍铄的王教授,86岁高龄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在学术领域耕耘,涌上来的只有由衷的敬佩和祝福。
5
发表于 2010-12-4 18:33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敬佩王教授的医德、医术,是我们放射同仁一生学习的榜样。
6
发表于 2010-12-5 12:54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王老天堂之路走好,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7
发表于 2010-12-5 19:45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我们永远怀念你!!!!!
8
发表于 2010-12-5 22:04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永远怀念老前辈!
9
发表于 2010-12-8 18:52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王老是名伟大的学者,仁者。沉痛悼念王老!一路走好!
10
发表于 2010-12-8 20:29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永远怀念老前辈!又一位宗师级人物驾鹤仙去了!!!沉痛悼念王老!一路走好!
11
发表于 2010-12-8 20:53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王老天堂之路走好,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12
发表于 2010-12-8 20:54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又一位老前辈走了。。。
13
发表于 2010-12-8 20:55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王老天堂之路走好,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14
发表于 2010-12-8 23:32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王老天堂之路走好,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15
发表于 2010-12-9 15:42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惊闻王老逝世,非常痛心!放射界又一泰斗级老前辈离开了我们。您的英名将永载史册,激励着后辈们……
一路走好
16
发表于 2010-12-9 19:17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王老一路走好!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以你为榜样!
17
发表于 2010-12-9 19:23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王老一路走好!
永远怀念您!
18
发表于 2010-12-9 21:57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曾有幸聆听王老教诲,受益良多。
永远怀念您!
19
发表于 2010-12-9 22:24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读着您的书,却不知您的人,是我的悲哀,希望您一路走好。
以后我还是读着您的书,去完成您未完成之愿。
20
发表于 2010-12-16 13:53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王老天堂之路走好,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1
发表于 2010-12-16 17:26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永远怀念您!
22
发表于 2011-1-6 14:13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永远怀念王老。
23
发表于 2011-1-6 14:43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老人家一路走好!深切缅怀。
24
发表于 2011-1-6 18:38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王云钊教授他老人家一路走好。永远怀念他,
25
发表于 2011-1-7 08:59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老人家一路走好!深切缅怀。
26
发表于 2011-1-7 19:28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敬佩王教授的医德、医术,是我们放射同仁一生学习的榜样
27
发表于 2011-1-13 22:14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沉痛悼念王教授!
28
发表于 2011-1-18 21:36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29
发表于 2011-1-20 22:26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愿王老一路走好!深切缅怀。
30
发表于 2011-1-20 22:59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云钊教授

沉痛悼念。。。前辈的治学方式是我们学校的榜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6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