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叶医文02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志一老师讲中医原理(最终整理稿)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2-10 13:3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讲  病理

    中医以前没有病理这个概念,这个说法是西医的概念,为什么讲这个内容?因为病理毕竟是生病过程的一个方面,中医以前为什么不讲呢?
    就像中医不会很具体去认识藏府结构一样,中医不太重视形态的变化。实际上中医所认识的病理就包含在病机当中,不管怎么说人生病后他的机体所处的状态与正常时不同,我们可以给病理下个定义:疾病状态下的身体的状态或病变的状态。讲这个内容的目的是要使中医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从逻辑上等各个环节是完全的,不能说中医认识身体存在某方面的缺陷。
    关于病理现代中医做过许多研究,多数是倾向于西化的认识,也就是倾向于结构上去认识,中医是讲形上之道,对形下的结构是不重视的,因为重视了形就偏向了固定的状态,而人的生命活动是鲜活的状态。现在中医对中医病理的研究,有一位提出中医病理的观点,认为是中医病理的创新和突破,中医病理是分子因素的一种紊乱,这个说法对传统中医没有意义。传统中医没有过多的谈病理并不等于没有病理的认识,传统中医认识病理基本与病机是重合的。比如“气滞血瘀”,通常认为是一种病机,但并不是很地道的病机的概念,桂枝汤证的病机“阳浮而阴弱”,这个说法可以认为是标准的中医的病机的要素,而气滞血瘀是介于病机和病理(我们把病理限制在结构、形态变化的意义上说)之间。痰饮也有明显的形态上变化的因素,虽然痰饮有明显形态上的特点,但是中医认识这个问题时强调从气化上去认识,中医对病的状态主要从动态的活动性上去认识,而形态的那种状况只是一种标识或者参照。
    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再来理解中医的病理就比较清楚了,中医所认识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病理的,但是中医对形态意义上的病理主要不从形态上去认识,而从气化角度去认识它,中医这样强调的道理何在呢?结合以前讲的内容大家应该是容易理解的,因为人是禀天地之气而生,是与天地之气相应,并且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的生命活动是一刻也不会停止的,哪怕是一种病理状态也不会静止的,只要人还活着,他的身体内部的活动就不会停止,比如癌症是明显的病理状态,也有明显的形态上变化,但癌症本身也还是有生命的,它可以长、扩散。因为形态是各种活动下的结果,我们认识结果是必要的,但认识的重点不能只是结果,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原因,看结果是如何形成的,所以中医不强调疾病状态下病理的结构特点,而重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机制,这原因和机制就是病机。
    前两次简单讲过病机,把这种关系认识清楚之后,再谈谈病理的认识对中医有什么价值,虽然说我们不强调从形态上去认识,但是病理的形态仍然是我们中医认识疾病的一个方面。病理形态上的变化对中医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还是很重要的。比如癃闭(排不出尿),中医的认识有气闭、血闭、石闭,气闭是气机在这里阻滞了,排尿的活动不能进行,血闭是有血停留在那里,阻滞气机运行,石闭是尿道中长石头,这是确实存在的。这三种情况病机有区别,治法也明显不同。这个闭多数情况存在于尿路不畅这种淋证中,这时就需要在形态上的认识。
    再如咳嗽,有风寒引起的、痰饮引起的、肺痈引起的,肺痈是一种确实的形态上的变化,痰饮形态变化不那么确实,也是有的,风寒引起的咳嗽就没有形态上的变化,这几种情况也是要区分的,中医对形的变化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中医并不在这方面去孜孜以求。如风寒引起的咳嗽,我们一定要找到风寒咳嗽形态变化的依据就没意义,它只是干扰了气机,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变化,但是没有形态上的变化并不等于说没有病理状态,仍然是有病理状态,这样就可以理解中医的病理状态包括有形的变化,也包括似有似无的变化,还包括没有形态变化的病理。
    如果我们把中医病理的概念仅仅理解为类似西医所说的形态变化的话,那么我们偏离中医就很远了。对于中医病理的这样一些状态我们都要从病机上去把握,我们不需要对形态变化了解得很清楚,只要把握了病机,就能扭转病机,即使有形态上的变化,也可以消除。比如子宫肌瘤,这确实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医并不在病的形态上去认识,而认为这是血瘀造成的,他的病机就是血瘀,也可能同时兼有痰湿、寒热等因素,这个肌瘤不管他的形态如何?大小如何?我们解决的方法是看血瘀的状态、气血的状态是否兼有痰湿、寒热等因素,我们把病机这个问题解除了,肌瘤也就消除了。
32
发表于 2016-2-10 13:3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九讲  辨证(1)

辩证对中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都要在辩证当中用出来,辩证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要把病症的病机搞清楚。如何去达到这个目标呢?病机是不会直接显现出来的,要看到把握到病机从哪开始呢?辩证要从现象开始,所谓现象就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症状和医生能够看到的包括身、色、形、动态、声音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脉,望闻问切是我们医生辩证的一种手段。
    本来望闻问切是属于诊断的内容,为什么辩证也要讲他呢?我们在进行望闻问切时有一种指导思想,你的目标不同,对望闻问切的运用就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有差异。随着你对中医理解程度的不同,把握的深度不同,对望闻问切的理解和运用都会不同。比如刚接触中医时,通过望得到的东西不多,只能大概看出这个人精神好坏、气色好坏,声音洪亮低微。随着对中医掌握程度的提高,对望闻问切获得的内容以及对内容的取舍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是谈辩证要意识到的一个环节。对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关于疾病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具有关键性的因素及其关系,这个过程是辩证的主要含义。
    辩证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关于辩证理论有脏腑辩证、气血津液辩证、三焦辩证、八钢辩证、六经辩证等,这些都是前人为我们总结出的帮助我们辩证的方法,对这些方法的运用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一个外感病,通常采用六经辩证的方法,对于一个内伤病也就是杂病,通常采用脏腑辩证的方法,但是这都是相对的,不是说内伤杂病就不能用六经辩证,也不是说外感病就不能用脏腑辩证。
    如何应用这些辩证方法?有一个具有“神”的味道的东西作为指导,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有感觉,面对一个具体的病人,我们对他的情况做了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之后,通常就会有一个感觉,能感觉到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依赖这种感觉再选择相应的辩证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感觉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不说中医就说平常的事情,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都要找一种感觉,我们读一篇文章、唱一首歌、打球等,只要需要我们投入精力、智力的活动都要有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就能做得比较好。有经验和没经验的医生的区别就是这种感觉的差别,一个医生可能了解的信息不是很全面,他的判断也是准确的,实际上就是基于他的感觉,他对这样一种病有经验了,这个经验就是感觉。在这里强调感觉,是避免大家在学习时落入具体辩证方法之中。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有活动性就是因为人能够形成对问题分析判断的感觉。
    这里强调培训医生临证分析的感觉,并不是要忽视对辨证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实际上一个医生对疾病感觉的敏感性来自于对辩证方法的熟练掌握。比如六经辨证,这样一套方法要熟练掌握,掌握的过程就是培养感觉的过程,如果对六经辩证所涉及的知识点各个方面能详细地说出来,但是没有运用训练,就没有运用这种辩证方法的感觉,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你的那些知识都用不上,这是在辩证过程中涉及的第二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辩证方法的掌握,第二方面是在辩证过程中你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通过训练培养出来的,训练有个前提就是你对辩证方法已经掌握清楚了,如果对基本的东西都没搞清楚,那么你的训练也是混乱的,自然培养不出感觉。
    以六经辨证为例,要能清楚的判断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首先要了解太阳病是怎么回事?太阳病有他的共性,伤寒和中风有他的个性,首先要对共性掌握清楚,才能确定这个病是属于太阳病,在确定了是太阳病的基础上,再看这个病在太阳病中他所具有的个性,如果它是汗出、恶风可判断是太阳中风,如果是体痛恶寒可判断为太阳伤寒。
    要做出这种判断,我们在学习时是不难的,但是在具体运用时是不容易的,因为实际情况不是那么典型的,很可能既有太阳中风的征象,又有太阳伤寒的征象,还可能有其他的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去辩证呢?这时候需要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比如如太阳中风病人同时脾胃虚弱,或者原来就有喘的毛病,这时候就要分清,我们这次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太阳中风还是脾胃虚弱呢,对这种情况中医有说法: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这是我们处理缓急病时的原则。
    另方面就是新病和久病,原则是先解决新病,再解决原来的病,也有同时兼顾的,比如伤寒论里的“喘家做桂枝汤”,这个人原来有喘的毛病,发生太阳中风之后,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有所兼顾,而且这种情况只有兼顾效果才会好,因为喘和太阳中风有相互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实际辨证时是难分主次的,因为喘的症状往往表现比较突出一些,而这时的汗出恶风往往会不被注意,也就是说一个喘家发生的太阳中风,常常仅会做为喘的毛病对待,而实际上当前发生的问题太阳中风是主要矛盾。
    这种区别如何去把握呢?如果用刚才那种方法“感觉”,显得似乎太空泛,如果要不空泛,就要求在面对病人时,对病人的体质要有一定的把握,这是辨证的基点:重视体质,为何强调体质?前几次多次提到过体质问题。体质是一个人身体的个性,每个人对疾病做出反应的方式、特点都有其个性,这个个性实际上是基于他的体质,如果我们熟练了各种的辨证方法,也了解病人各方面的情况,但是没对这个人的体质有个清楚地判断或把握,那我们辨证的指向就是不准确的,没有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这个特定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他对疾病的反应就是体质。
    对体质的把握中医有许多分类方法,比如阴阳25人,按照六经分类太阳人、太阴人等,按照五行分类的木性人、火性人等,这些方法在目前看做的不很充分,目前能依据的还是经典给我们界定的大体范围,但是中医后来对这一方面没有进一步的明确化,这是我们应该留意充实发展的,这是辩证涉及第三方面体质。
    第一方面是望闻问切,对病情资料的采集,第二方面对辨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熟练掌握辨证方法,并通过对辨证方法的训练培养出相应的感觉,第三方面是辩证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病人特定的体质,对你所了解到的病人的信息进行加权处理,做出对体质的校正。比如同是发烧,有的人一发烧就是高烧,但是高烧没有觉得很难受,有的人很少发烧,发烧不太高,但该人觉得难受、没有精神,实际上这时候对发烧这样的症状他的含义要做一种校正,原来不怎么发烧的人,虽然现在发烧热度不高,但是对他来讲就是一个比较重的发烧情况,另外一个人,虽然高烧而不觉难受,这就是体质的差异,这种体质的差异导致同是一种症状对两个人临床的含义就不一样。类似情况很多,如果在辨证过程中忽视了体质因素,我们的瞄准就不是准确的。对于辨证来讲,这三个方面注意到了,辩证的过程就比较完全了。
33
发表于 2016-2-10 14: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学习了!
34
发表于 2016-2-11 20: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讲  辨证(2)

    今天接着讲中医原理之辨证,上次讲了三点,第一点是辨证的起点,立足于体质,从望闻问切开始;第二点是辨证的目标,就是要把握病机,第三点是辨证的过程,对各种辨证方法的运用,起点终点和目标没有什么可说的,主要是过程。
    在具体的辨证过程中医生都是有一种指向的,并非完全跟着病症资料走,依据什么来确定指向呢?上次说是辨证过程中需要一种感觉,这是一种依据。另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一望而知,中医在谈望诊时,比较强调一望而知的,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这个望的瞬间最容易得到关于人的身体状况的整体印象,医生在辨证时所采取的取向是从一望而知开始的,如果在辨证的过程中忽视了最开始的一望而知这个环节的话,他的辨证就显得盲目,辨证的取向就不明确,当然这个取向并不是很确定的,因为辨证过程还在进行的,这样说大家可能觉得还是有点不明究理,如果实际的比较一下就清楚了,一个对温病学派的辨证施治方法熟悉的医生,他一开始的取向就向温病学派方向去走的,而伤寒学派的医生他的辨证是往伤寒辨证路上走的,也有许多医生有自己的经验,有自己的一套辨证的方法,这些取向是在一开始辨证时就存在了,包括我们看很多医家的医案,都有他们自己的辨证取向。
    中医存在许多不同的学术流派,所以在辨证环节上突出的体现了不同流派的辨证特点。比如火神派的辨证取向非常强调从阴阳来看,非常重视了解阳气的状况。通常我们说“同一个病人,100个中医去看,有100个说法”,刚才说的情况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不同流派所辨证出来的结论他们之间有无高下之分呢?这个很难说,那要和具体病人的状况结合起来才能判断,而因为不同流派的存在,都有其所长,虽然不同流派的医生之间相互之间很可能不服气,每个医生都会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更有道理的,但是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来看,放在中医的学术体系来看,不同流派之间还是有高下的区别的,当然这种区别不能绝对化,包括有一些民间的方法,有一些纯个人的经验性的方法,虽然从理论上看层次不高,但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很有效,把握的是比较准确的。我们说高下的区别是从理论意义上说的,也就是不同的流派适应的范围有大小,认识的深度有区别。所以尽管中医存在许多不同的学术流派,但是大家公认的是以伤寒论为基础的伤寒学派,这是得到几乎所有中医认同的。
    温病学派与伤寒学派不比较,因为认识差异比较大,我们可以比较伤寒学派和攻下派、补土派,补土派他适应的范围、认识的深度都要低于伤寒派,攻下派应该说比补土派又要略逊一筹,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学习了伤寒流派的方法就不需要学习补土派攻下派的方法,尽管补土派、攻下派在认识高度上相对差一些,但是在它所适应的特定问题上是一个方便法门,所以对中医传承下来的各种方法我们应该兼容并蓄,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知道他们的区别,如果对各种流派平等用力、不加分别,那样会把自己搞糊涂,这是谈辨证的过程有很强的不同学术流派的色彩。
    在这里只能讲一些共性的东西,如果讲具体的就要和各种不同的流派结合起来讲,为何首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共性的东西存在于个性当中的,如果我们只了解了共性的东西,在看各家医案时不能够对那些医家的辩证方法了解得很清楚,我们自己在辨证时也不能够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东西。
    开始提到辨证的取向是共性的,不管哪个学派都需要有一种取向,这种取向是从一望而知开始的,有了一种取向以后辨证过程怎么进行呢?《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总的主导思想,辨阴阳是肯定的,还有阴阳如何看的问题。许多时候不同的医家对阴阳的辨认就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各自都有道理,并且各自依据自己的看法进行施治的话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那么对于同一个问题而给出的判断不一样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在于对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方式不同,主要的原因在于有的医家善于从阳引阴,有的医家善于从阴引阳,因为阴阳是互生互济、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发生不同看法时不能把别人的看法都认为是错误的,实际上要看通过其治疗方法,如何使阴阳恢复到平衡状态,只要能使阴阳恢复到平衡状态,从阳入手从阴入手都可以,这些辨证都是成立的、合理的,当然这样说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适合,有些是纯粹的阳证和阴证时是不能调和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意识到,在阴阳背后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太极(也是一),辩阴阳的目的是为了把握阴阳背后的太极(一),只要能够把这把握到了,你的辨证就是立在很坚实的基础上,把握了“一”即可以从阴阳看又可以从五行来看,从阴阳看是偏重于病症的过程,从五行看是偏重于看状态,就是这个人整个生命活动的状态居于什么样的情形,通过五行来看能够更清楚、更具体一些,能落在实处,也就是所谓的“辨病位”。通过阴阳来看是偏重于变病性,我们的辨证过程用现在的认识方法分开来说有这种区别,不过还是比较推崇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对病位、病性同时确定了。
    比如太阳伤寒,辩清楚是太阳伤寒,那病位、病性、病机都清楚了。如果用五行方法即藏府辨证的方法,一个病症若被辨为心血虚,病位是比较清楚,病性不够清楚,而病机感觉还差一层,也就是说这样的辨证还没能清楚的揭示疾病的所以然,当然也不是说用藏府辨证的方法不能够辨证清楚,有些情况藏府辨证也是可以辨证的很清楚的。比如胃病,胃脘胀满、胃气上逆,这种情况用藏府辨证就可以辨清楚是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这种辩证他的病机也是辨清楚了。例子就不多举,主要是希望大家理解这样一种思想。辨证有个过程,我们不能看到一个发热恶寒的,我们马上就说这是太阳伤寒。如果在你的头脑中对这个辨证的过程已经进行的比较充分了,通过辨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没问题,如果没有进行辨证的过程,仅仅从症状直接到病机的判断是不行的,要有过程。
    对于辨证的过程,第一是起点从一望而知开始,有一种取向,第二是要对病症的病性、病位要辨明确,第三是要把病机辨清楚,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用到中医各种的辨证方法,对不同辨证方法的取舍即与我们辨证取向有关,更重要是与不同的辨证方法它所把握问题的方式有关。比如一方面我们辨证有我们的辨证取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清楚不同的辨证方法对不同问题把握的准确性,就像对太阳伤寒的问题我们应该选六经辨证,对于肝气犯胃应该选藏府辨证的方法,假定用藏府辨证辩太阳伤寒的话很难把握得住,同样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把握肝气犯胃,也不是那么清楚简洁,所以要选择相适宜的辨证方法。
    在辨证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与上次讲的体质因素关系密切,那就是要辨该人正气的状态。我们在学习中一谈到辨证就是各种各样的方法,在运用方法辨证时要对该人正气情况有清楚的判断,这是实际中必须要把握的。这点为何重要?许多书都不谈这点,同样的问题放在不同正气状态的人身上,他们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以及采取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对于正气旺盛的人他的病绝大多数情况都容易处理,有时候大方向不错但治疗方法不精当该人也容易好。
    一西医朋友的一患者感冒发烧头痛身痛,该医生想试试中医的效果,西医一般用阿司匹林退烧,没用阿司匹林发汗退烧,想到中药发汗是麻黄,去药店拿麻黄让患者喝,患者麻黄喝了一次,晚上出大汗,次日康复。这种情况从辨证看,没有辨证清楚,从施治看用了非常蛮横的方法,但是患者用后也好了,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患者正气旺盛,只需要邪气有个出路,邪气散出去一部分后身体自身有能力恢复。
    大家需要留意的是在看很多医案时,医案介绍如何如何,辨证如何,用方如何,两三剂就好了,但是许多医案都没有比较清楚的对这个人的正气状况做一个介绍,当然有些有介绍,但是介绍的不够清楚。同样一种方法面对不同正气状态的病人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看别人很有效的方法,自己用效果不好,正气状态不同也是重要原因,不能只看病变的形式,还要看这个病发生在什么基础上、平台上,这是很重要的。
    记得原来看一本杂志介绍刘度舟先生,带一个徒弟跟师多年,他们看病用刘度舟先生那套辨证用药的方法,药效总不如老先生,有一次给一个病人看了一段时间,效果总是不好,与刘先生说了后,刘先生也认为辨证用药都不错,为何无效?不明白,后来病人来后刘先生亲自看,辨证一样,用方一样,药量有点变化,患者服药后很快就好了。这个实例清楚的说明了刚才说的问题,刘度舟徒弟对病人的正气状态没清楚地判断,方式方法都对,力量不对就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这点在辨证过程中需要清楚意识到,并且要做出清楚判断的,就是病人的正气状态。
    辨证过程还需要弄清楚疾病的演变,医生看病通常是在疾病过程的某一点接触到患者,我们在某点或者一个断面上看病,而疾病有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通常在这个断面上有了基本判断后,还需要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向有尽可能清楚的认识,尽管有些病的发生我们不清楚,对它的演变过程我们应该尽可能认识清楚,尤其要对今后的发展、演变要搞清楚,当接触到病人时,病的演变已经走过一大半了,快要走向恢复了,虽然这个病也是真正的病,但是治疗就不一定就采用上升期严重期的方法来治疗,如感冒发热的患者,病人已经发烧几天了,整个病程的演变过程是清楚的太阳伤寒或者少阳中风等,当你看他时他的邪气已经去掉大半,正气已在恢复了,这时就不一定需要用药了,告诉其如何注意即可,对这样的情况《伤寒论》中有确切的说法,《平脉法》中的“脉大小迟数浮沉三部同等,病虽剧当愈”,这是病症突出,但脉象平和了,就不需要再治疗了。
    病情的演变对每一种病都需要进行判断,更不用说严重的疾病:癌症、尿毒症哮喘等,对于严重的疾病,病程很长,病人体质状况很差,这时我们对疾病的演变过程就更需要有个清楚的判断。一方面这时病人迫切希望我们对其病情的预期有个明确的判断,同时对于我们医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方式来处理这个疾病,也非常需要对疾病演变的预期做清楚地判断。
    实际上对医生来讲,有种情况病人的病已经比较严重了,如果不去治可能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如果去治他尽管辨证及治疗都是不错的,但是很可能会缩短其生存时间,道理在哪里呢?对于久病身体很虚弱的病人,他的那点正气细若游丝,仅仅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命状态,只能维持他那一口气,如果去治疗不管补或泻就要去动他的气机,一动气机他这口气就接不上了。许多人想虚就用补法,补甚至比泄问题还来得快,就是虚不受补,虚不受补的道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补都要激发藏府的功能,首先是激发藏府的功能,然后才是增强补充藏府的功能。刚才那样的病人用补药在补药还没发挥作用时,先激发了藏府的功能,藏府功能被激发时需要消耗很多的正气,这一消耗基本的生命过程就不能维持了,这是说辨证需要对疾病的演变预期做清楚的判断。
35
发表于 2016-2-11 20:4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一讲  治疗

    一、中医治疗的概说
    中医的治疗已多次涉及,因为这是中医最终的落脚点,有必要专门再讲,中医的治疗是从诊断来的,问题明确了,病机找到了,就通过治疗去掉病机。现在大家对中医的治疗是什么样的理解?有可能说到治疗都和具体的治疗方法等同,比如用药用针或者**、艾灸等,这些是治疗的方法,实际上中医的治疗不等同治疗的方法,中医的治疗指使人体的气机发生偏差、发生故障的不能合化一气的状态恢复到合化一气的状态。
    人的生命过程与许多方面都有关系,和生存环境各方面因素都有关系,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社会、情志等方面都对生命过程产生影响,而影响的因素都可以成为治疗的措施或治疗可以利用的因素,对中医的治疗理解成调节、改变人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帮助身体恢复到协调平和的状态。这样理解中医的治疗,其道理听过前面讲过的内容就容易接受的。
    要这样做就不能把眼光只看在传统的那些比较确定的治疗方法,实际上能对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因素或方法除了用药、针、灸之外,我们使人体运行的方式,首先是起居饮食的方式合于自然的节奏,这就是治疗,虽然这方面的内容通常称为养生,养生和治疗之间没绝对的界限,只是对同一问题看的角度说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的饮食也可以称为治疗的一个方面或者方法,这也有个系统的认识就是食疗。我们修心,学佛也好,学道也好,练功也好,这也是治疗,因为这样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与用药用针很相似。这样看来实际上任何一种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都可以称为治疗方法和手段,如此广泛的这样一些内容我们如何把握和理解,把握两点:第一点是天人相应,人与生存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二点是整体观,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有助于恢复身体的整体平衡的方法,它发挥的就是治疗的作用,这是从宏观的、大的方面说的治疗。
    具体到特定的病,我们的治疗应该如何去做?要有战略和战术的考虑,战略的考虑就是说这种病我们能否治好?应该不应该治好?大家对这说法可能会产生疑问,病怎么会有不能治好的情况?这是有的,一个病情非常复杂、身体虚弱、年事已高的病人,我们不能期望把他的病都治好,如果对这样的病人我们试图都治好他的病的话,其结果是使病人更快的结束他的生命。道理很简单,这样的病人正气已经很虚弱了,自身很难再恢复起较好的正气状态,而他的身体里又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我们想把这些问题都解决的话,他的正气一下子就消耗完了,即元气消耗完了,生命就无法维系了。这个意思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句话“医生只能治病不能治命”有相似的一方面,也有不相似的一方面。
    治病任何时候都是以人体的元气、正气为前提为基础的,我们只能根据病人所具有的元气的状况来考虑我们治疗的战略。同样是一个病情很复杂、体质虚弱的病人,如果他年轻,那机会就大得多,就可以考虑把他的病治好,因为他的生机是旺盛的,我们的治疗如能激发他的生机,不断增长他的元气,那病是能治好的,这是战略方面的情况。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当然还有许多还要根据很多特定情况进行取舍、运筹。
    除此战略之外战术方面,战术可以如下表述:一个是标本,治标还是治本;一个是急治还是缓治。治标和治本是根据特定情况进行取舍的一种战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是最简单的说法,在《内经》的《至真要大论》中对求本求标有段论述,这是治本治标的战术原则。急治和缓治通常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指病的急和缓。治的急和缓:一下子把病机去掉是急治,慢慢恢复元气再化解病机是缓治。一般说来元气充足、体质好的就考虑急治,元气虚弱、体质差的应该考虑缓治,这都是一般来说。另外还有扶正祛邪,扶正祛邪也是战术原则,这是个大原则也可以说是战略原则。总的说来是应该以扶正为基本面,以祛邪为必要的手段,扶正祛邪两者也是交互变化的过程,比如正气比较旺盛的病人可以直接考虑祛邪,正气弱的病人通常要先守住正,把扶正作为基本面。有时正虚是因为邪盛而遏制住了正的气机,本来正气是有生机的,这时尽管正气弱,我们还是要考虑先祛邪,当然扶正祛邪不能完全割裂的,是结合起来的。上面的三种情况:治标治本,急治缓治,扶正祛邪,是治疗的三个战术原则,其中扶正祛邪也是战略原则,战略战术都考虑后才是具体的治疗。
    具体的治疗在用药上很多方法,汗吐下清和补泻,针的补泻,灸(补),**补泄,食疗的补泻,起居的补泻,这些都属于具体的方法,考虑了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后,我们的治疗就有个比较充分的作战方案,这些方案可以称为是我方作战方案,在我方方案之中,还要加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患者的配合,如果没有患者配合我们的作战方案是空的虚的不能落实的。如何使患者更好的充分的配合?也有许多问题,这不属于今晚的讨论所能涵盖的问题。我方作战方案弄清楚之后,还有看敌方的情况即病邪的情况,敌方如果是风寒袭表的情况,就很简单就算不上战役,如果是糖尿病高血压就是持久战,如果是癌症那就是更难攻下来的一场持久战,这些方面都考虑下来之后这个治疗活动才是充分的,这其中涉及到因素非常多。
    之所以要这样来认识、这样来谈中医的治疗,是因为在中医传统当中也好,在现在学习中医的人当中也好,期望灵丹妙药,期望用一个绝招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心态普遍存在的,这使我们认识问题的眼界大大缩小,使我们关注的重点落在知其然而不是知其所以然,如果这样的话中医的精华就不存在了,中医的精华是他的理论、是他的方法,灵丹妙药也好、绝招也好都是在某种理论的指导下得出来的,绝不是象某些介绍中医起源的书说的那样,摔一跤碰到了某一个穴位,结果某个痛处不痛了,绝不可能是那样的,我们要求的是理、是所以然,而要求得这里理、求得这个所以然就要放开眼界,中医讲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这个说法本身就明确的指出我们的眼界必须是和天地合一的,如果不用这样的眼界来看中医所讨论的问题,那我们所做所说所学就不是中医了。而要把我们眼界打开,把能力培养起来,那就是我们能否称为好中医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修炼,这种能力、功夫不是自然就来了的,是需要修炼的,只有你的心能与自然相和了,你才能比较好的理解认识把握中医的这些问题、方法。
    二、病例分析
    更年期综合征:郝某,女性,55岁,干部。于2001年12月30日初诊,患者主诉烦躁潮热,头晕心悸,多汗乏力半年余。近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出现易怒,乍寒乍热,时而汗出、头晕健忘,症状逐渐加重。近期感睡眠欠佳,面颈轰然火升,伴气短,乏力,腰酸心悸,便干等症状,舌质淡红、少津,脉细弱而数,证属气阴两虚,虚阳浮动,治以滋阴彻热,益气为主,方用炙甘草汤加减。生地、熟地各20g,阿胶、麦冬、党参、麻仁、炙甘草各10g,浮小麦、枣仁各30g,黄连8g。上方服6剂后症状明显缓解后以炙甘草汤为主,随症加减,调理半月后症状消失。按: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生理上一个特定转变时期出现的症侯群,以妇女多见。症状多见于闭经前后,是因天癸将竭,冲任亏虚,精血衰少所致。初以阴虚火旺为主,久则气阴俱伤,本例患者是气阴两虚症状均见而选用炙甘草汤调理,症状明显改善。
    更年期综合症是西医病名,但是现象是存在的,不认同更年期的说法,更年期是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时期,与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一样,都是转折期,转折期本身不一定非要出现问题,之所以许多妇女更年期表现出许多症状,是因为更年期前就已经有些问题,也是有表现的,但是通常并未重视或者调理不到位,就一直延续到更年期,因为她的身体原来就存在问题,所以更年期生理过程发生转变时就不容易完成,这时问题就明显了,就表现突出,出现多方的不适和不正常的表现,这是从问题的成因上看。
    今晚讲治疗,该问题的治疗首先也要明确病机,虽然同是更年期综合症,但是不同的人病机不同,每个人体质不同,身体中原来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在更年期生理转换时期表现的问题就不一样。
    中医对面这样的问题怎样去处理呢?从今晚讲的认识角度来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用药只是其中一种方法,在具体方法之前首先要让病人生活方式合于自然,更年期突出征象是阴虚潮热,这是普遍的现象,为何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实际上因为这些病人之前都存在虚:阴虚、阳虚,虽然更年期表现为阴虚潮热,并不代表这些人不存在阳虚,她通常阳虚并不比阴虚轻,因为更年期时病人身体要进行生理的转换,这转换也是需要阳来主导的,而阳没有充分的能力去主导,而阴又不能和它相应,阴阳不能很好的互生互济,所以这阳容易浮、容易郁,浮阳容易产生热,这种热表现出来就是阴虚潮热或者燥热,郁也会产生热,这种热通常是燥热、闷热。
    因为问题的发生说到底还是阴阳的不平衡,而对于一个人来讲要让他阴阳平衡,人最大的阴阳平衡要从白天和夜晚来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落实到一天就是中午以前养阳中午以后养阴,作为治疗首先确定这一基点:调理生活方式,至于中午以前养阳如何具体去做,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条件、环境以及习惯等具体因素,但是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明确的,确定这个基点后,然后就是饮食,饮食也是要阴阳搭配,也是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调节确定之后,心态也要调节,本来这个时候情志因为有郁就不舒畅,这就需要生活环境中尤其是家人为他创造有助于情志舒畅的条件,这些都是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方面,如果该人之前问题不大,之前身体素质较好,通过这几方面就可以平和的度过更年期。如果先前身体不好,体质较差,就可以介入中医常规的治疗,比如用药用针。用药同样要从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去考虑,治标治本都是需要的,要具体分析,对于更年期综合症来说以治本为基本面,治标是辅助。因为更年期综合症这种情况邪盛的较少,而正虚是突出的方面,另外一面突出的是郁,气机郁滞所以需要解郁,这种问题只能缓调,要小量的、间断的用药,扶正祛邪与通常情况下的扶正不同,这时的扶正要复杂些,因为更年期综合症是生理转变期,有时偏阳有时偏阴,处于阴阳交互变动的状态,但原则不出刚才所说,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
    来看具体病人,夏至出现问题,冬至就诊,夏至一阴生,阴升不起来,表现为烦躁、燥热,头晕心悸气机上而不下,多汗乏力同理,乍寒乍热同样是因为阴阳气机不能协和,一会阴一会阳等等,对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的判断是气阴两虚,虚阳浮动,这是基本面,也存在气机淤滞,因为阴阳不能协和,气机不能舒畅,用炙甘草汤,就是交通心肾、协调水火的,益阴也通阳。去掉了桂枝,说明作者对病的理解对炙甘草汤的理解稍有欠缺,炙甘草汤一定要有桂枝的,没有桂枝就不能交通心肾协和水火,因为桂枝可使肾气直达于心,虚阳浮动就是因为水火不相济,水火相济了就不会有虚阳,要协和水火,怎么谐和呢?效果要打折扣,服六剂好转,是把虚火遏制了,而不是真正实现水火既济而消掉的。这个病案介绍的简单,处理的也欠缺。
    如何治疗呢?起居饮食情致的调节都要纳入进来,我们应该给他起居处方、饮食处方、调节情志的处方,给他相应的方法、措施,那样去做了后一定会发挥治疗作用,甚至效果超过药物,这方面一定要做的。
    具体的治疗: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明确方法步骤,这个医院的作者介绍的不够充分,不能很好地说明我们讨论的治疗方面的问题,炙甘草加减的依据没说,为何减桂枝为何加黄连?都没说出来,对病机的表述不够充分,措施表述也不够充分,我们自己在面对病人,对病人提供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结合这个病案对治疗的思想观念做这样的一个介绍。
36
发表于 2016-2-12 15: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37
发表于 2016-2-12 16:48 | 只看该作者
感謝分享好資料。
38
发表于 2016-2-24 09:48 | 只看该作者
感謝分享,辛苦!
39
发表于 2018-4-18 19:36 | 只看该作者
能给我志一老师的联系方式吗?
40
发表于 2018-4-18 20:41 | 只看该作者
“把这些原理运用到中医的具体实践过程并不是很容易,是需要能力的,比如写字绘画的方法容易说出来,要做到就需要培养相应的能力。”赞一个,形容的太对了
41
发表于 2018-4-18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叶医文0208


能给我志一老师联系方式吗?我的联系方式13576982928。万分感谢!
42
发表于 2018-4-23 09:08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太好了,有没有讲结束?
43
发表于 2018-4-25 10:1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强大。
44
发表于 2018-6-27 12:1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45
发表于 2018-6-28 15:5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中医理论基础,讲的明白、透彻,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