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4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风寒风热分类不利临床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风寒风热是温病欲立门户的第一概念,分此便似可与六经***出来,于是条辨开篇即时时以此与伤寒对照,必使读者于心中先存一对抗之种子,今之教材亦是如此,直欲使伤寒与温病分立。将伤寒范围缩小,又将当时庸医误用辛温之列举出,使人觉得一部伤寒论罪责竟如此之大,这种混淆讨论范围实在不知是出于故意还是无意。继将伤寒限于冬时之后,于是此范围之外的所有内容便悉数归于温病名目之下,学者观今之温病独大,便可看出,不知何以对《伤寒论》如此仇视,而欲将之割裂而后快。
然或许是为纠当时医者乱用辛温剂治内有热邪者故,此出发点为好,但后世乱经,使中医界混乱之责亦不可逃脱。
六经之中,太阳之内便是少阳,少阳便是火郁之阶段,但温病家通篇无一柴胡证,这是最大之疑惑,柴胡一证,外感病多见,本一客观之汤证,何以在温病中消声匿迹了,试问遇到小柴胡汤证温病家作何治,深究再三,找到了银翘散与蒿芩清胆汤,观其症状便十分类于柴胡证,且俞根初氏本有柴胡之加减法在和解少阳之内。既然不用柴胡之发散火郁,如何治疗此证,于是在银翘清热解毒之外须加荆芥牛蒡子之外散,合此以代柴胡疏散外热之效。(江浙一带因气候之原因,有代经方用药之习惯,费绳甫先生著作中已然提及。于是今之时方,细察之下,多有经方代用后之痕迹。)于是银翘散便出现了,所以判断银翘散居于何处,居于大小柴胡汤证之间而已。但银翘散一出,中医界便生出个风寒风热的区别来,由此蔓延开来,强分伤寒与温病,使今之学子无有一客观体系来观察研究外感病,使中医外感病之传统研究几陷于停滞。温病家的好心办坏事,现今真成了事实了。


温病家只在起始阶段立个名字便欲与六经分立门户,区别了半天,到了白虎汤阶段,便什么也不说,直接拿来用了。


所以在阳明之前,是温病与伤寒分立之重点。以六经临床来看,以寻常感冒为例,未出现白虎汤之口渴汗出,大多在太少两个阶段,观其外寒与火郁之多寡分而治之,余证之临床,虽经千年而屡用屡效。六经统外感病,并不是所有的病必须从太阳始发的,温病即从小柴胡汤证发来,暑病直从阳明发来。读伤寒者死于前人之注解,不从临床上来理解伤寒论,所以便诸说纷纭,使后世莫衷一是。古人之书,并非人人皆对,学者务于临床上证之,而后对错便了然分晓。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宇宙旋风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 20:2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解
不客气地说现在某些中医不能灵活运用中医理论、方剂治病,只会死板硬套
3#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 20:49 | 只看该作者
偏寒六经,温病卫气营血\三焦,不过是初学中医一个套路而已,实战临头了恐很难按规律来得病的,只能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了.
4
发表于 2015-1-21 21:13 | 只看该作者
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不按套路出牌,好像是两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4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