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眼表/眼眶疾病] 眼眶骨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2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眼眶位于颅面中央垂直正中线两侧,在颅面骨骼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形成颅面外貌起着重要作用。眼眶内存在眼球和眼外肌,周围有四个含气的空腔形成的鼻窦,眶尖部有眶上裂和视神经孔与颅内相通,眼眶对眼球起着相当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眼眶外伤骨折和先天性畸形,不但造成严重的颅面畸形和容貌改变,而且还造成视功能障碍、甚至视力丧失。
眼眶整复手术(orbital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是对眼眶外伤、骨折、恶性肿瘤摘除术后、眼眶发育障碍等所致眼眶畸形以及先天性眼眶畸形进行眼眶修复重建手术,恢复眼眶的正常结构和颅面外形,改善和恢复部分患者的视功能。颅颌面外伤、恶性肿瘤摘除术后、先天性畸形等均可造成眶缘及眶周骨折和缺损、发育障碍和畸形,伴有眼球内陷或无眼球畸形,严重影响颅面外形,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难。眼眶畸形整复外科学,是一门手术难度大、涉及学科多、技术复杂的新兴专业,往往涉及到颅面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脑外科、放射科和麻醉科等相关学。手术医师需要多学科综合知识,手术有时要求相关学科共同协作完成。
眼眶整复手术真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Converse和Smith首先应用眶底骨移植修复眼眶骨折,但复合性眼眶骨折畸形和先天性眼眶畸形的整复治疗是随着颅面外科的发展而逐渐开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颅面部先天性畸形的整复手术,英国Gillies(1942)首先对一例Crouzon综合征的11岁女孩进行非典型的LeFortⅢ型面部截骨术,将面部整块前移,矫正了突眼畸形、咬合关系和面部容貌,但由于未能植骨充填和移位骨块固定,导致后来畸形复发。现代颅面外科的创始人是法国的PaulTessier,他于1964年首次经颅内径路治疗一例先天性眶距增宽症获得成功。Tessier的成功经验证实了颅面外科的两个主要基本理论:①颅骨和面部骨骼可以大块的被游离截断,进行重新排列,而不致发生骨块坏死。②眼球和其周围的眼眶骨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和固定,而不致影响视力。我国的颅面外科手术和眼眶整复手术开展较晚,于1978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由张涤生院士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通过颅内外联合径路的眶距增宽症矫正手术。
随着颅面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现代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眼眶测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新的生物材料的发明和临床应用,使眼眶畸形整复的手术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随着工业外伤和交通事故的增加,眼眶外伤和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大量眼眶外伤和畸形的患者需要医生给予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推动了我国眼眶整复手术的发展,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先后开展了眼眶整复手术,尤其以近几年发展迅速,眼整形眼眶外科医生不断增加。
眼眶整复手术是目前外科医学领域最复杂技术之一,手术涉及面较广、要求高、难度大,即要改善颅面外形,又要恢复和提高视力尚存患者的视功能。手术医师必须经过一定阶段的基本训练和学习,除具备眼科学知识和手术技能外,还必须掌握整形外科和颅面外科的知识和手术技能,方能很好地进行和掌握眼眶整复手术。
眼眶位于颅面中央垂直正中线两侧,在颅面骨骼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形成颅面外貌起着重要作用。眼眶内存在眼球和眼外肌,周围有四个含气的空腔形成的鼻窦,眶尖部有眶上裂和视神经孔与颅内相通,眼眶对眼球起着相当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眼眶外伤骨折和先天性畸形,不但造成严重的颅面畸形和容貌改变,而且还造成视功能障碍、甚至视力丧失。
眼眶整复手术(orbital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是对眼眶外伤、骨折、恶性肿瘤摘除术后、眼眶发育障碍等所致眼眶畸形以及先天性眼眶畸形进行眼眶修复重建手术,恢复眼眶的正常结构和颅面外形,改善和恢复部分患者的视功能。颅颌面外伤、恶性肿瘤摘除术后、先天性畸形等均可造成眶缘及眶周骨折和缺损、发育障碍和畸形,伴有眼球内陷或无眼球畸形,严重影响颅面外形,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难。眼眶畸形整复外科学,是一门手术难度大、涉及学科多、技术复杂的新兴专业,往往涉及到颅面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脑外科、放射科和麻醉科等相关学。手术医师需要多学科综合知识,手术有时要求相关学科共同协作完成。
眼眶整复手术真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Converse和Smith首先应用眶底骨移植修复眼眶骨折,但复合性眼眶骨折畸形和先天性眼眶畸形的整复治疗是随着颅面外科的发展而逐渐开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颅面部先天性畸形的整复手术,英国Gillies(1942)首先对一例Crouzon综合征的11岁女孩进行非典型的LeFortⅢ型面部截骨术,将面部整块前移,矫正了突眼畸形、咬合关系和面部容貌,但由于未能植骨充填和移位骨块固定,导致后来畸形复发。现代颅面外科的创始人是法国的PaulTessier,他于1964年首次经颅内径路治疗一例先天性眶距增宽症获得成功。Tessier的成功经验证实了颅面外科的两个主要基本理论:①颅骨和面部骨骼可以大块的被游离截断,进行重新排列,而不致发生骨块坏死。②眼球和其周围的眼眶骨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和固定,而不致影响视力。我国的颅面外科手术和眼眶整复手术开展较晚,于1978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由张涤生院士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通过颅内外联合径路的眶距增宽症矫正手术。
随着颅面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现代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眼眶测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新的生物材料的发明和临床应用,使眼眶畸形整复的手术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随着工业外伤和交通事故的增加,眼眶外伤和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大量眼眶外伤和畸形的患者需要医生给予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推动了我国眼眶整复手术的发展,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先后开展了眼眶整复手术,尤其以近几年发展迅速,眼整形眼眶外科医生不断增加。
眼眶整复手术是目前外科医学领域最复杂技术之一,手术涉及面较广、要求高、难度大,即要改善颅面外形,又要恢复和提高视力尚存患者的视功能。手术医师必须经过一定阶段的基本训练和学习,除具备眼科学知识和手术技能外,还必须掌握整形外科和颅面外科的知识和手术技能,方能很好地进行和掌握眼眶整复手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