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柴桂姜汤究竟有无饮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点疑惑,请问各位老师:为何方中清热药多,温阳药少,可治寒多热少好?还有金匮要略解释柴桂姜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胡老评议此方,初服微烦,是因里饮与正气相争之故,也有不少初服泄者,亦是里饮下寒之故。且谓干姜,桂枝温里化饮,饮易郁而化热,故用黄芩,天花粉,牡蛎以清之。      在伤寒论147条里胡老解释:小便不利和渴亦皆津液亡失的结果。胃中无饮故不呕;气冲热亢,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为半表半里未解也。好像和金匮点评有点区别。学生窃以为:小便不利为饮停,渴为饮停津不上承,饮郁化热,则寒多微有热。观胡老医案里用此方者一般舌苔白或白腻,脉细或弦细多见,笔者临床中验证亦是寒多热少者效好。不足之处,请老师评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