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9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救医学] 【转贴】药物性休克的急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药物性休克的急救     
      药物可以引起变态反应,其中药物性休克是这一变态反应的最严重状态。如果将变态反应做一分类的话,可分做Ⅰ~Ⅳ个类型(也有分Ⅴ型者)。其中Ⅰ型称为速发型,还叫IgE依赖型。之所以称做速发,系指从用药到出现症状需要时间极短,可以短到分秒的程度。尚有一种药物反应,并不需要免疫机制介导,因而亦与IgE无关,而它又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症状相似,故有Ⅰ型过敏样反应或假变态反应之称。在临床工作中,此假变态反应同Ⅰ型变态反应之间很难辨别,常被同等看待。
             一、与药物性休克有关的药物能够导致药物性休克的药物达1000多种。因此,说所有的药物都可以引起药物性休克也并不为过。在频繁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以及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情况下,常导致休克,而应用局麻药物和诊断用药物等也都有可能引起休克。因此,在用药时必须经常把防止休克的念头铭记在心。
           二、药物性过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实际上,药物的进入就是抗原的进入,因而将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都将参与,产生特异性的IgE抗体。其结果,是组胺,5 羟色胺及前列腺素由细胞中游离,引发各种局部和全身的症状(Ⅰ型变态反应)。而另外的情况是,药物可以直接导致组胺的游离,并予以激活,带来与Ⅰ型变态反应相类似的症状(Ⅰ型过敏样反应)。
            三、药物性过敏性休克的症状药物性过敏性休克症状可轻可重,很不一致。但是它的前驱症状缺乏特异性,当已经见到细微异常(皮肤症状、粘膜充血、鼻塞、口唇麻木、情绪低落或轻度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出现时,就要考虑是否已经发生了药物性休克。此时治疗要点就是,适当处理,观察经过。更进一步,当出现已呼吸循环衰竭为特征的过敏性休克症状时,就须尽快给予适应处置,不然将要危及生命。然  而,事先积极预防,避免进入到这一状态,应该更为重要。
         四、药物性休克的急救
        1 停止用药 毫无疑义,当考虑有药物性休克出现之可能时,应立即停止用药。        
       2 ** 系指将双足适度抬高,头、胸也同样,从而保持一种斜坡状的卧式**,称为福勒**。
       3 确保呼吸道通畅和吸氧 系指针对粘膜水肿及支气管狭窄所引起之症状的处理,宜在人工方法保证呼吸道畅通前提下给病人吸氧,具体做法是利用面罩,力争改善低氧血症。若发生急剧的过敏性休克而导致呼吸和/或心脏骤停,应当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实施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和心脏**。
        4  1000倍的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肾上腺素对血压下降有效,可起到收缩末梢血管、提升血压及减轻喉头水肿作用(α样效能),同时也使心律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β样效能)。抢救时,可皮下注射0 3~0 5ml,如无效,还可于10~15分钟后再给药1次。         
         5 保证静脉通路畅通 在抢救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以后,可着手做静脉通路保护工作(理论上,要保护中央静脉,无此训练情况下可以末梢血管替代),并滴入乳酸化的林格氏液。针对血管通透亢进导致的血浆外漏、末梢血管扩张和循环血量不足(包括绝对和相对不足),输液能起到不可替代作用。必要时还可加压输液,30分钟内输入1000ml液体,但也要注意负荷过大引起心衰及肺水肿的问题。如果氨茶碱有效的话,可考虑应用250mg缓慢静脉注射,可有效抑制支气管痉挛发作。
        6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很多人对此能否立即奏效抱有疑问。但作者以为,甲基强地松龙值得推荐,其500~1000mg的量可用以防止水肿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强。
        7 抗组胺类药物 在有组胺不断游离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拮抗药苯海拉明。
          8 心肺复苏 对出现了心跳、呼吸停止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的前提下,积极做人工呼吸和心脏**,静脉给以肾上腺素和盐酸多巴胺。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dxhuangx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0-11-2 16: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3 06:2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