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文推荐】老年性聋与血胆固醇增高关系的调查分析(附140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6-11 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年来,耳科界对老年性聋的研究不少,本人在1991~1994年就老年性聋与血胆固醇增高之关系,作了一些重复性实验,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选择了140例50~81岁无中耳疾患、鼓膜正常、非噪声环境工作、无爆震聋、药物中毒史的老年人(不分性别)。在标准电测听室内,采用Danplex—AS72型纯音测听机进行了常规检测,且每人均作了眼底检查及血胆固醇检验。



2.检测、检查、检验标准:

(1)两耳平均听阈:是以125~8000Hz个频率听阈的平均数计算的,测试者两耳平均听阈<25dB者为听力正常,>25dB者视为听力障碍。

(2)血胆固酵正常值:<240mg/dl(6.24mmol/L)。血胆固醇≥240mg/dl视为血胆固醇增高。

(3)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中央动脉迂曲,反光增强,动静脉比例异常,动静脉交叉处呈静脉压迫现象等为眼底动脉硬化存在。

3.对照组:

(1)将被检测之140例,以血胆固酵240mg/dl为界,分为A、B两个组:血胆固醇<240mg/dl者,归入A组为血胆固醇正常组;血胆固醇≥240mg/dl者归入B组为血胆固酵增高组。

(2)仍用被检测之140例,以眼底有无动脉硬化为依据。分为C、D两个组,无眼底动脉硬化者为C组;有眼底动脉硬化者为D组。

结 果

见表1,显示血胆固醇正常与血胆固醇增高组两耳平均听阈≥25dB者,分别占本组总人数的29.3%及31.0%,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组实验结果与韩耀光等所做的200例分析结果相符。

表1 血胆固醇正常组与增高组两耳平均听阈对照

组别 例 数 (%)

≥25dB <25dB 合计

A组 24(29.3) 58(70.7) 82

B组 18(31.0) 40(69.0) 58

合计 42(30.0) 98(70.0) 140



表2显示无眼底动脉硬化组与眼底动脉硬化组两耳平均听阈≥25dB,分别占本组总人数的20.8%及58.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无眼底动脉硬化组与眼底动脉硬化组两耳平均听阈对照

组别 例 数 (%)

≥25dB <25dB 合计

A组 22(20.8) 84(79.2) 106

B组 20(58.8) 14(41.2) 34

合计 42(30.0) 98(70.0) 140


讨 论

1.无眼底动脉硬化组与眼底动脉硬化组两耳平均听阈有显著性差异。表2所列实验数据,证实了眼底动脉硬化组发生听力障碍的比例远较对照组高。通过本组实验结果,笔者认为通过观察眼底的方法,可以用来估计内耳迷路动脉的硬化程度。而迷路动脉硬化引起局部代谢紊乱,促使Corti器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导致听力障碍。

2.血胆固醇正常组与血胆固酵增高组两耳平均听阈无显著性差异。血胆固醇增高与眼底动脉硬化不同,它仅是生化指标,不是形态学上的器质性改变。血胆固醇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血胆固醇增高组内,每个人除血胆固酵增高这一项相同外,其它因素却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血胆固酵增高不能准确地反应动脉硬化的存在和程度。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6-11 11: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热心分享,鲜花送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5: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