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79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科医生日志] 夏季常见急诊及其防止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阿松哥哥 于 2014-5-3 18:35 编辑
    夏季常见急诊及其防止总结
    夏季日照长,紫外线强,气候炎热、温度高,在户外活动时易引起高温损害,游泳时易致淹溺等意外发生;气候炎热、温度高,同时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外界条件,食物因此极易**、变质,加上苍蝇、蟑螂等害虫滋生活动频繁,食物易被污染。大量食用生冷不洁净或过期变质的食品,或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公共场所进餐,餐饮器具消毒不严,再加上炎热,胃肠功能就容易失调紊乱等,极易引起急性食物中毒及急性胃肠道疾病的多发。
    作为基层医疗人员,在接诊高温损害、淹溺、食物中毒及急性胃肠道疾病时,必须熟悉掌握这些疾病的相关诊疗知识:初步诊断,现场的急救处理(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转诊指征,在转诊前病人主要生命体征的维持等,为抢救病人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伤亡发生;同时应做好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群众认知度,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现就高温损害、淹溺、食物中毒及急性肠道疾病等夏季常见急诊的防止,总结如下:
    一.高温损害
    是由于高温、长时间的烈日曝晒或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等,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急症。包括中暑痉挛、中暑衰竭、日射病 、中暑高热等。
    一)中暑痉挛
    是指强体力劳动后大量出汗,氯化钠丧失,血氯及血钠降低所引起。
    1.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特点:工作结束时或休息,发生短暂、间歇的四肢骨骼肌的痛性痉挛,阵发性发作不超过数分钟,能自缓解。当腹壁肌、肠平滑肌和膈肌受到影响时,可类似急性腹痛表现。体温正常或低热。
    2.处理原则:
    1)立即离开高温场所到阴凉处;
    2)轻者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用水1000ml加入10-15g盐溶解后饮服(注意要少量多次);
    3)重者立即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3000ml,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20ml,肌注安定10mg。
    中暑痉挛患者经积极处理症状多能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
    二)中暑衰竭
    是指高温引起大量汗液分泌和血管扩张所致血容量不足而致周围循环衰竭。
    1.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特点:大量出汗后,患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精神障碍,继之出现休克样神志不清;脱水时有口渴、虚弱、烦躁,判断力差、手足搐搦、肌肉共济失调;失盐时呈软弱无力、恶心、呕吐、腹泻及肌肉痛性痉挛等。
    2.处理原则:
    1)立即离开高温场所到阴凉处,平卧休息;
    2)降温:用冷毛巾湿敷患者,少量多次饮冷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
    3)接诊中暑衰竭患者时,应了解发病时间长短,严密观察其精神状态、神志、呼吸、心律、血压、体温等体征变化,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决定是否拨打120急救电话转诊。轻症患者(或危重患者转院前)可补液: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有助恢复,或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000-3000ml,适量补充钠、钾。(如能确定为脱水或失盐时:失水者静滴等渗葡萄糖液,低钠血症者静滴生理盐水。)
    三)日射病
    是指在烈日下劳动,头部长时间爆晒,致使脑组织充血和水肿。
    1.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特点: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烦躁、呕吐;严重者有昏迷、惊厥等。
    2.处理原则:参照中暑高热处理。
    四)中暑高热
    主要是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散热机制发生障碍(体表血管收缩、出汗减少)、产热增加(代谢亢进、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生成增加,肌肉运动特别在抽搐后),热能逐渐累积所致。
    1.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特点:多见于老年、心功能不全、慢性病患者等;高热、肛温可达41-43度,皮肤灼热、干燥无汗、颜面潮红;呼吸快而弱、脉速、收缩压升高而脉压增宽;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谵妄和惊厥;重者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各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2)实验室检查:血清SGPT、SGOT增高,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尿常规见蛋白尿及管型尿、血尿素氮升高、酸中毒,血PH降低,血钠、钾降低,血象白细胞升高;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及蛋白质增多、混有血液等。
    2.处理原则:应尽快采取各种降温措施降温(包括物理和药物降温)、降低颅内压、维持循环功能、保持呼吸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止肝、肾损害等。
    1)拨打120急救电话;
    2)立即移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
    3)立即降温:用湿透冷水(<15度或井水)的毛巾覆盖患者,并不断加(换)冷水,用风扇吹,或置于25度左右室温的空调房中,用冰袋置于头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4)可用冰盐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ml间歇或反复灌洗胃和灌肠;若降温中出现寒战,可用安定10mg肌注、或用氯丙嗪25mg肌注;
    5)可给予安宫牛黄丸、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丸)等;还可**大椎、曲池等穴,耳针肾上腺区、点刺出血,昏迷抽搐者可**人中、合谷、十宣、涌泉、内关、委中等穴。
    6)吸氧、补液等。
    预防中暑,应注意活动场所通风散热,并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消耗,室外运动应尽可能早、晚进行,防止烈日曝晒;外出行走须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免受热中暑;如必须在高温环境活动,应准备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丸)等药物,并可制备清凉解暑食物食用:如绿豆汤、西瓜(汤)等。
    二.淹溺
    是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外物堵塞或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而造成窒息和缺氧,甚至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1.临床表现特点:
轻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恐惧,神志尚清楚,呼吸、心跳存在;重者面部青紫、肿胀,球结膜充血、发红,口腔、鼻腔充满泡沫或带有污泥,上腹部膨胀,四肢冰凉,发绀,昏迷不醒,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2.处理原则
    1)拨打120急救电话;
    2)迅速清除口鼻内异物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尽快采取头低府卧位,拍打背部行**引流,倒出口、咽及气管内的水份;
    4)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处理等。
    预防溺水: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1)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不要独自一个人外出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不去非游泳区游泳;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等。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误食含毒食物引起的中毒,包括感染性食物中毒、化学食物中毒以及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炎热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适合各种细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生长。如果食物在制作、储存、***过程中处理不当,被细菌污染,食后引起的胃肠炎和中毒症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性食物中毒(多由肉毒杆菌引起)。
    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进食被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噬盐菌、肉毒杆菌等病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这些食物包括不洁的禽、畜肉、内脏、蛋、鱼、以及牛、羊奶、剩饭、剩菜;或者腌制和醉制的海鱼、海蟹、海蛤、虾。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往往伴有高热、严重者伴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或者被污染的罐头、腊肠、咸肉或其他封闭缺氧储存的食品,引起肉毒杆菌中毒,因为肉毒杆菌是厌氧菌,其毒素主要是噬神经毒素,所以表现出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疼、头晕、复视、瞳孔放大、呼吸和咽下困难、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一)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临床表现特点:
    1)有食用可疑被污染食物史(多为剩饭菜类),家中或同伴有数人患病,并有食用同一食物历史;
    2)进食1-7小时后发病,迅速发生流涎、恶心、头痛,继之呕吐、腹痛、腹泻,而以呕吐最为显著;
    3)大便呈黄水样或粘液便,每日20-30次不等,量较少,可有恶臭味;
    4)腹痛常为阵发***痛;
    5)由于剧烈呕吐(呕吐物常为胆汁液)和频繁的水样泻常引起严重失水和休克症状;
    6)体温多正常,病程短,多数在数小时至1-2天后恢复。
    2.实验室检查:呕吐物与可疑食物进行细菌培养,可能有金葡菌的发现。
    3.治疗原则:支持对症处理为主。一般病例不用抗生素治疗,但若伴有高热者,可选用有效抗生素(如新型青霉素等);呕吐或腹痛剧烈者,可给予阿托品皮下注射;呕吐和腹泻严重者,应给予生理盐水、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静滴,并根据临床表现、尿量、血压、红细胞压积和电解质检测结果,调整补液量和品种。
    二)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1.临床表现特点:多因食用被污染的肉类、蛋、鱼、乳类,6-24小时出现发热,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或为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重者可致死。
    2.治疗原则:卧床休息、补液、解痉止痛、止泻等对症治疗。
    呕吐、腹痛明显者可给予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或口服普鲁本辛15~30mg;可给予氯霉素、黄莲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治疗。
    三)噬盐菌食物中毒:
    1.临床表现特点:食用海产品或腌制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呈洗肉水样或脓血便,常伴发热。
    2.治疗原则:同上。同时可用美蓝、维生素C等解毒剂治疗。
    四)肉毒中毒:
    1.临床表现特点:肉毒杆菌在缺氧条件下,如在罐头、腊肠、火腿等以及密封发酵的食品如面酱、臭豆腐等类中,可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人在食用后12小时至几日出现特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者,均应考虑到肉毒中毒。
    2.处理原则:在基层主要是支持对症处理,有条件时可在食用可疑食物后4小时内,用5%碳酸氢钠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注入50%硫酸镁60ml导泻等。
    五)真菌性、植物性食物中毒等相关知识
    1.真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用被***、棒曲霉菌、米曲霉菌等霉变食物,如谷物(玉米、大米、小米、小麦等)、油料(花生、大豆、各种食用油等)和植物(植物秧秸、黑斑红薯)储存过程中生霉引起的中毒。夏季是霉变高发季节。其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中毒,死亡率极高,有些是慢性中毒,可发生癌变。因为真菌中毒主要是真菌毒素引起,而大多数真菌毒素不被高温所破坏,所以被真菌污染的食物虽然经过高温蒸煮,食后仍可中毒。真菌的毒性很强,如果奶牛吃了霉变的储存饲料,其产的牛奶中也会含有真菌,例如***。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食、可因真菌不同而发生肝、肾、神经核血液等系统的损害,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血尿、尿少甚至尿闭;甚至发生精神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发生惊厥、麻痹和昏迷。
    2.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进食一些含有剧毒的植物引起的中毒,如毒蘑菇、白果、杏仁、曼陀铃(又称洋金花)等。夏季是各种植物和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农家游或者会农村家,很多孩子因为年幼无知常常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蘑菇中毒后早期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会发生脱水、酸中毒、休克、昏迷、肝肾功能损害,以至死亡。洋金花中毒表现为口渴、全身皮肤发红、烦躁、嗜睡、瞳孔散大、血压升高、脉速而弱,严重者烦躁、谵妄、昏迷可致死亡。苦杏仁、桃仁等中毒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毒,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振严重者体温过低、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往往死于呼吸肌麻痹。
    处理原则:真菌性、植物性食物中毒多病情凶险,应立即呼叫120急救电话,前期处理主要是反复催吐,建立静脉通道,并嘱家属收集未吃完的食物样品带至医院,以协助诊断。
    还有因为进食和接触一些野菜,如灰菜、苋菜、刺儿菜、马齿笕、槐花、洋槐叶等,**部皮肤经过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植物性日光性皮炎。主要表现进食后1-3天**的皮肤如头颅(主要是颜面部),手足麻木、疼痛、痒,皮肤呈非可凹性水肿,严重时皮肤可出现瘀斑、水泡、血泡甚至坏死,两眼裂成缝、口唇厚而外翻、口水外流等。
    四.肠道疾病
    因为夏季天气炎热,空气中湿度大,人的消化系统受其影响也会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胃酸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一旦遇到进食不良等很容易诱发肠道疾病。易发生流行的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以及甲肝等,应加强预防。这里主要介绍细菌性痢疾:
    一)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包括:
    1.急性典型菌痢: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体温常在38度以上),伴有全身不适,同时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次数一般为10-20次,较重时可达30次,量少呈黏液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感。
    2.急性非典型菌痢:轻度腹痛,大便次不很多,但有黏液便,数日后大便正常。
    3.中毒性菌痢:高热,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脉细,血压下降或测不出,没有腹痛、腹泻,但以后才出现典型的脓血便。
    菌痢的诊断要点: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及脓血样便者即应考虑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发热,且多出现于消化道症状之前,慢性期病人的过去发作史甚为重要,惊厥而无其他症状的患儿,必须考虑到中毒型菌痢的可能。
    初步处理:注意休息,口服补液,加强护理、做好隔离防护,及时转诊。
    细菌性痢疾的确诊有赖如实验室等检查,如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的确立,乙状结肠镜检查及X线钡剂检查,可鉴别慢性菌痢和其他肠道疾患等。
    二)还有霍乱及其他感染性腹泻作简单介绍:
    1.霍乱
    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剧烈腹泻、呕吐,迅速出现脱水、微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甚至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般以轻症多见,但严重者或体弱者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初步处理:对疑似患者严密隔离,并以最快方式上报疫情、根据上级卫计委门指导处理。患者的吐泻物及用具必须彻底消毒。
    2.其他感染性腹泻
    是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临床表现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注:对于急性肠道疾病患者,应转诊上级医院常规做实验室等检查,以确诊、排除急性肠道传染病可能,避免导致疫情扩散
    夏季预防肠道疾患和食物中毒需要注意以下几项:
    1)多吃清热祛暑的、清淡的食物,少吃肥甘厚味;多饮开水,不喝生水,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减少病从口中入的环节。
    2)选择的水果、蔬菜一定要新鲜,生吃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赶紧;水产品应当加热后再食用,不要吃生鱼片、烤制的生蚝、醉蟹、醉虾和腌制的水产品(这些水产品中水产品中大多含有一些细菌、微生物和寄生虫)、短期腌制的蔬菜;千万不能吃变质的、不新鲜的蔬菜、水果及水产品;扁豆要烧熟煮透、不要喝剩的煮菜水或果汁。
    3)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4)不采食野菜和野蘑菇:尤其是田间、马路边、公园里、果树下的野菜和蘑菇,因为除了不会识别一些野菜的毒性外,还有农药、铅、排泄的废气等污染残留。
    5)要注意卫生,在做饭、菜的过程中,做到生熟分开,避免食物之间互相污染。
    6)尽量每餐不要剩饭菜,尤其是儿童坚决不能吃剩饭菜,成人也要做到剩饭菜煮开热透后才能食用;家庭冰箱要每周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摆放食物要生熟分开,以免食物交叉污染。
    7)尽量减少外出就餐,除了食品卫生之外,一些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馆还是一些重症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场所。
    8)外出旅游时,尽量将作息时间安排的与原来一致,多选择一些适合进食的饭菜。在旅游中劳逸结合,不要过于疲劳。
    9)外出旅游购物、就餐要索取***,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要购买无标签的食品。***要标清餐饮单位的名称和地点,方便日后查证。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就餐过程中发现卫生问题,可及时向当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投诉举报。
    10)如出现:食欲不振,突然高热、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微弱,不管有无腹泻、腹痛都应引起高度警惕,要及时就诊。

3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0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5-3 17:5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阿松哥哥分享,民间很多人喜欢挖野菜,有的自己采摘草药,自行服食,导致中毒的,得不偿失。以前遇到一例挖何首乌的,他将一颗何首乌全部煎煮服用了,导致上吐下泻。
4
发表于 2014-5-3 23:43 | 只看该作者
想__拟 发表于 2014-5-3 17:53
感谢阿松哥哥分享,民间很多人喜欢挖野菜,有的自己采摘草药,自行服食,导致中毒的,得不偿失。以前遇到一 ...

总结很详细,辛苦了。
不单纯野菜中毒。前两天同事拉一个饮酒中毒的。大早上跑朋友家,看见桌上一瓶酒,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上就咕咚。朋友忙喊:别喝,别喝。也来不及了。原来是他朋友妻子泡擦脚用的樟脑酒。
5
发表于 2014-5-4 01:21 | 只看该作者
阿松哥哥未雨绸缪,让大家提前学习夏季疾病的防止,令人敬佩!{MOD}!
6
发表于 2014-5-4 08:5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阿松老师的分享,学习受用了
7
发表于 2014-5-4 09:4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近日一患者食用野菜后导致轻微中毒,经支持对症处理痊愈。由此考虑到在夏季诸如食物中毒、中暑等急诊基层比较多见,故将夏季急诊的有关知识总结分享,与爱友们共同学习。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错漏等情况,敬请老师们能及时纠正、补充完善,以便于大家共同学习掌握,谢谢!
8
发表于 2014-5-4 10:28 | 只看该作者
冷丁 发表于 2014-5-3 23:43
总结很详细,辛苦了。
不单纯野菜中毒。前两天同事拉一个饮酒中毒的。大早上跑朋友家,看见桌上一瓶酒, ...

看来也是个酒鬼,无独有偶,前几年一位奶奶将媳妇使用的高锰酸钾当成感冒药喂给孙子服用了,导致整个消化道粘膜灼伤,悲惨啊。
9
发表于 2014-5-4 10: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阿松哥每次回帖都分析得细致入微可见你对医学的严谨,值得我们同仁学习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0
发表于 2014-5-4 11:03 | 只看该作者
总结很详细,值得我们学习分析,共同学习掌握好。
11
发表于 2014-6-27 01:15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您,此文入选爱爱医电子杂志2014年第6期,请点击2014年《爱爱医》杂志6月刊作者稿酬福利金领取处领取积分和鲜花,爱爱医杂志感谢您的支持!
12
发表于 2014-6-27 11: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就是字体颜色看得眼花了。
13
发表于 2014-6-27 20:10 | 只看该作者
yqtdy 发表于 2014-6-27 11:23
学习一下,就是字体颜色看得眼花了。

这可是保护视力的颜色
14
发表于 2015-10-3 16:58 | 只看该作者
夏季日照长,紫外线强,气候炎热、温度高,在户外活动时易引起高温损害,游泳时易致淹溺等意外发生;气候炎热、温度高,同时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外界条件,食物因此极易**、变质,加上苍蝇、蟑螂等害虫滋生活动频繁,食物易被污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