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3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小青龙汤: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青龙汤: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小青龙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个重要方剂,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作用,用于表寒外束、内有伏饮证有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笔者运用小青龙汤治疗痹证,取得良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例11 王某某,女,52 岁,1997 年3 月8 日初诊。患者从2 a 前开始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晨僵,难以屈伸,遇冷更甚。经西药及中药(祛风湿) 治疗,效果不佳。刻诊:双手掌指共12 个关节肿胀、压痛、强直,每天晨僵达2 h 以上,生活不能自理,胸闷,纳差,恶寒,头晕,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实验室检查见:血沉40 mm/ h ,类风湿因子( + ) ,X 线摄片示多个关节软骨面破坏。中医诊断:痹证。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寒饮停滞,留着关节。治则:温化寒饮,舒筋活络。方用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5 g ,桂枝10 g ,干姜10 g ,细辛10 g ,法夏10 g ,白芍6 g ,五味子6 g ,甘草10 g ,伸筋藤10 g。日1 剂,水煎服。

15 日复诊:服7 剂后,疼痛减轻,肿胀略消退。胃纳好转,药已对症,原方再进。
30 日三诊:上方再服半月后,诸症均消失,嘱其再服7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 a 未复发。

例21 周某某,男,60 岁,1988 年9 月17 日初诊。左腰及臀部烧灼样疼痛3 a 余,向大腿和小腿外侧放射,行走困难,近半月来加重,左下肢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头重,肢体困重,口淡,恶心,脘闷纳呆,腹胀腹泻,腹痛得热则减,舌淡胖、苔白滑,检查拉塞格氏征阳性。中医诊断:痹证。西医诊断:坐骨神经痛。辨证:饮流经络,寒湿困脾。治则:温经通络,温脾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砂仁、白术(麻黄10 g ,桂枝15 g ,砂仁9 g ,白术15 g ,干姜8 g ,细辛6 g ,法夏15 g ,五味子6 g ,甘草6 g) ,日1剂,水煎服,服2 剂疼痛即显著减轻,服10 剂诸症消失,后以理中丸调理。随访2 a 未复发。

体会:小青龙汤是疗效卓著的效方,多用于治疗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经验,认为用于治疗痹证,特别是用于治疗一些用常规疗法效果不好的顽固性痹证患者,不论其是否具有表寒外束证,只要是以寒
饮停滞、留着关节、泛溢经络为主要证候特点者,均能取得疗效高、疗程短、治疗费用低等多方面的效益,本文的2 例患者,均经长时期中西药久治不愈。其主要病机一为饮留关节,一为饮流经络,以小青龙汤为主方,以麻黄、桂枝温经散寒为主药;干姜、细辛散寒化饮,半夏燥湿化饮,为辅药;五味子温肾滋肾为佐药,甘草、白芍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并随证略作加减,均取得了显著疗效,就是一个例子。为推广其运用,介绍于此,以供同道指正。


小青龙汤治痹证体会
胡益利
(江西省上犹县寺下中心卫生院 上犹341200)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 年9 月第12 卷第3 期 
2#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6 20:38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文章 为什么没有人顶  一看就是原创的 谢谢楼主在风湿病上提出新观点
3#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7 00:05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加味,而是加减,何尝不可以说是麻黄汤加减,桂枝汤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呢?小青龙证原用在内有痰饮,外有风寒之证,时间多不长,病较浅,寒热兼有。而风湿痹症,病情久,病位较深,久病必虚,久病必淤。当于温通之中加活血,补肾健脾胃药物,方可全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8 18: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