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刀] 什么是“四步进针规程”?常用针刀刀法有哪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萤火虫4191 于 2016-5-13 15:27 编辑

1 所谓四步进针规程,就是进针刀时必须遵循的4个步骤: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
定点:在确定病变部位和精确掌握该处的解剖结构后,在进针刀部位用记号笔做标记,局部碘酒消毒后再用酒精脱碘,然后覆盖无菌洞巾。
定向:使刀口线与大血管、神经及肌腱走向平行,将刀口压在进针刀点上。
加压分离:在完成第二步后,右手拇、食指捏住针刀柄,其余3指托住针刀体,稍加压力不使刺破皮肤,使进针刀部位形成一个长形凹陷,刀口线和重要血管、神经以及肌腱走向平行,浅表细小的神经和血管就会被分离在刀刃两侧。
刺入:当继续加压,感到一种坚硬感时,说明刀口下皮肤已被推挤到接近骨质,再稍加压即刺入皮肤。此时进针刀点处凹陷基本消失,浅表细小的神经和血管即可避开刀刃的切割,完成进针刀过程。

图11  四步进针刀规程示意图
临床上定点就是确定进针刀的部位,是建立在对病因病理的准确诊断、对局部解剖结构的立体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定向是在准确掌握进针刀部位的解剖结构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手术入路确保手术安全进行,有效地避开神经、血管和重要脏器。加压分离,是在浅层部位有效避开神经、血管的一种方法。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才能开始第四步的刺入。刺入时,以右手拇、食指捏住针刀柄,其余3指作支撑,压在进针刀点附近的皮肤上,防止刀锋刺入过深,而损伤深部重要神经、血管和脏器,或者深度超过病灶,损伤健康组织。
(2)常用针刀刀法
①纵行疏通法:针刀刀口线与重要神经血管肌腱走行一致,针刀体以皮肤为圆心,针刀尖端在体内作纵向弧形运动,切割、分离粘连、瘢痕等病变组织。
②横行剥离法:针刀刀口线与重要神经血管肌腱走行一致,针刀体以皮肤为圆心,针刀尖端在体内作横向弧形运动,切割、分离粘连、瘢痕等病变组织。
纵行疏通法和纵行疏通法是针刀手术操作的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刀法,适用于病变部位浅在皮下,操作时进针不宜过深(超过针体2/3)。临床上将纵行疏通法和纵行疏通法相结合使用,简称纵疏横剥法,纵疏横剥一次为一刀。

图12  纵行疏通法和横行剥离法示意图
③提插切割法:针刀刀口线与重要神经血管肌腱走行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针刀经皮肤至病变组织,然后退刀0.5~1cm,再按原方向刺入切割病变部位,一般提插3刀为宜。适用于粘连面大,粘连严重的病变。如切开挛缩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
骨面铲剥法:针刀刀口线与重要神经血管肌腱走行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针刀经皮肤、皮下、筋膜、肌肉、韧带直达骨面,将软组织在骨面的粘连、瘢痕铲起。适用于骨质表面或骨质边缘的软组织病变。如肩周炎喙突点,肱骨外上髁炎等。
通透剥离法:针刀刀口线与重要神经血管肌腱走行一致,针刀经皮肤、皮下达囊壁有韧性感,继续进针刀,当有落空感是停止进针刀。适用于囊腔疾病,如关节积液、腱鞘囊肿、坐骨结节囊肿以及良性肿瘤等。

13  提插切割法、骨面铲剥法、通透剥离法示意图

备注:本文节选自张天民教授主编《针刀医学临床100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