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4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泌尿] 泌尿外科基本技术操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一章        泌尿外科基本技术操作
      
        一 导尿术
[适应证]
1.        各种原因引起的尿猪留。
2.        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测定。
3.        尿动力学检查。
4.        膀胱、尿道造影。
5.        膀胱药物灌注。
6.        无菌法尿标本收集及尿细菌培养标本的收集。
7.        尿道长度测定。
8.        膀胱注水测漏试验,了解有无膀胱破裂存在。
9.        危重患者尿量测定。
10.        产科手术前留置尿管。
11.        大型手术前导尿,方便术中尿量观察、防止术中膀胱过度充盈。
【禁忌证】
1.        急性尿道炎。
2.        急性前列腺炎。
3.        女性月经期。
4.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试插导尿管失败者。

【操作方法及操作程序】
1.        患者取平卧位,女性患者应屈髋、屈膝,双恻大腿外旋、外展。
2.        术者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先打开导尿包,用无菌镊子取0.2%碘伏棉球,以尿道口为中心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空巾。
3.        选择口径适合的尿管,前端涂以消毒的液状石蜡,对男性患者,用左手垫以无菌纱布夹持**,拇指和食指分开尿道口(对女性患者,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小**充分显露尿道口),右手持另一把无菌镊子夹住尿管前端,顺尿道轻轻插入膀胱。见尿液流出后,将尿管缓缓向外拉至尿流突然中断时,再将导尿管向膀胱内插入2~3cm,见尿液引流通畅,表示尿管留置深度合适,直至尿液引流完毕后,再将尿;管缓缓抽出。若需要留置尿管,最好选用气囊尿管,水囊注适量无菌生理盐水固定,若为普通尿管可用胶布固定稳妥。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动作宜轻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尿道损伤。
3.        包皮口狭窄者,大;导尿后应该及时将包皮复位,防止嵌顿形成。
4.        膀胱过度充盈的患者,宜反复分次**,避免膀胱出血或患者出现虚脱。
5.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应加强尿道口护理,定期更换尿管,并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
6.        应用气囊尿管时,应将尿管充分置入哦嘎内,再向囊内注水固定。无菌尿袋应固定于膀胱水平以下位置,防止尿液反流。
          二  膀胱镜检
【适应证】
1.        明确血尿原因及出血部位。
2.        明确膀胱、尿道内病变的性质及范围。
3.        膀胱病变取组织活检。
4.        膀胱癌手术后复查。
5.        膀胱内治疗(尿道狭窄内切开、尿失禁粘膜下注射、
膀胱内碎石、膀胱异物取出、肿瘤及前列腺的电切等)。
6.        逆行尿路造影、肾盂尿留取。
7.        D-J管置入及拔除。
8.        肾盂内压测定(上尿路动力学检查)、肾盂内注药(乳糜尿)。
【禁忌证】
1.        尿道狭窄、重度前列腺增生。
2.        先天性尿道畸形。
3.        急性尿道炎、膀胱炎。
4.        急性前列腺炎附睾炎。
5.        严重膀胱、尿道损伤。
6.        女性月经期、妊娠期。
7.        膀胱挛缩,容量<50ml者。
8.        有全身出血倾向的患者。
9.        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检查者。
10.        血尿严重或膀胱内病变过大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嘱患者先排空膀胱,取截石位。
2.术者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以尿道口为中心常规消毒外**(可用0.2%碘伏或1/1000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铺无菌孔巾。
3.尿道内注入适当的粘膜**(利多卡因胶剂),保留3~5min.也可视患者的情况选择腰麻或骶管麻醉。
4.选择口径适当地镜鞘,充分清洗器械表面的消毒剂,检查视野、开关、光源是否良好,闭孔器与镜鞘是否闭合完好。
5.镜鞘表面涂以表面**,用左手垫以无菌纱布夹持拉直**,拇指和食指分开尿道口(对女性患者,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小**充分显露尿道口),将镜鞘连同闭孔器插入尿道,紧贴尿道壁缓缓下降至尿道球部(嘱患者放松,平静呼吸),保持镜身在中线位置,沿一小弧形缓缓压低镜鞘后端,边压低边起;轻微先前推进,至镜身近水平或更低,将镜鞘缓缓送入膀胱内。如遇括约肌痉挛可稍等待,嘱患者放松,不要做排尿动作,待括约肌松弛后再继续。
6.退出闭孔器,测残余尿量,按要求置入不同型号的观察镜,连接好光源冲水装置,边冲水边观察膀胱内情况,至膀胱粘膜皱褶变平(患者有尿意)时停止膀胱进水,同时记录膀胱容量。按顺序观察,先将膀胱镜退至颈部,旋转360度,观察膀胱颈情况,然后慢慢向前推进,观察三角区,沿输尿管嵴观察双测输尿管开口的形态及***情况,然后边向推进,边反复旋转镜体,依次观察两侧壁、底部、顶部级、前壁。
7.检查完毕后,退出观察镜,排空膀胱,置入闭孔器,退出镜鞘。嘱患者多饮水,观察排尿情况。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动作宜轻柔,切忌使用暴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尿道损伤。
3.        膀胱内观察应循序渐进,避免遗漏。
4.        包皮口狭窄者,检查后应及时将包皮复位,防止嵌顿形成。
5.        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  尿道扩张
【适应证】
1.        探察尿道有无狭窄或确定狭窄的程度和部位。
2.        治疗尿道狭窄(外伤性尿道狭窄、炎症性尿道狭窄、医源性尿道狭窄、先天性尿道狭窄),尤其是狭窄段较短、较局限者。
3.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或尿道炎。
4.        探察膀胱结石和后尿道炎。
5.        ;膀胱颈挛缩。
6.        女性尿道综合征。
【禁忌征】
1.        尿道狭窄伴急性炎症。
2.        急性前列腺炎伴急性尿潴留。
3.        不明原因地尿道严重出血。
4.        多发或长段尿道狭窄。
5.        严重的膀胱颈挛缩。
6.        女性月经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扩张前令患者排尿,观察尿线粗细、无分叉、程远近及尿程长短。
2.        用0.2%碘伏消毒尿道,男性患者依次由尿道外口、**、**体到冠状沟女性患者依次由尿道口前庭大小****到股内侧。铺无菌孔巾,尿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胶剂止痛。
3.        术者左手掌心向上,中指和环指夹持**冠状沟部,并将**向斜上方提起,拇指和食指把尿道外口分开。右手持尿道探子的柄端。轻缓地将涂有液体石蜡的探子插入尿道。沿尿道背侧正常的走行轻轻插入,借助探子本身的重量和弯曲度缓缓推进。为使探杆前端通过尿道球部、膜部,应逐渐将其送至与体轴成垂直的位置,逐渐将探杆向下轻压,探杆就顺着后尿道向膀胱内推进。进入膀胱后探杆能左右转动。留置探杆20分钟,然后退出,其方法与放入顺序相反。
【注意事项】
1.        尿道扩张时切忌暴力将尿道损伤,尿道探子达到,膜部时有阻力感,嘱患者张口呼吸,勿紧张,放松尿道括约肌,慢慢通过膜部即入膀胱。
2.        尿道扩张开始时使用的尿道探子不宜过细,应从大号开始,依次减小,直到合适的号码为止,再逐渐增粗,每次调增2或3个号码。否则易产生出血及假道。尽量少用16号一下的探子。
3.        尿道扩张要定期进行。
四    耻骨上膀胱造口术
【适应征】
1.        前列腺增生伴明显感染者。
2.        前列腺增生伴肾功能障碍者。
3.        前列腺增生伴心、脑、肺功能障碍者。
4.        前列腺增生伴凝血功能障碍者。
5.        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引起尿潴留,插导尿管失败者。
6.        泌尿道手术为预防感染或尿外渗,可行膀胱造口术。
7.        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时,有时用以冲洗和减压。
8.        神经源性膀胱,不能耐受大手术者。
9.        急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
【禁忌征】
1.        前列腺增生能耐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
2.        下尿路梗阻可用其他手术方法解决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做下腹部正中纵切口,长约3~5厘米,显露膀胱前壁及顶部。
2.        于膀胱前壁用两把组织钳夹住前壁并提起,或缝两针牵引线提起,注射器试穿膀胱,抽出尿液,证实为膀胱,用弯钳于组织钳间撑开膀胱。
3.        插入吸引器吸尽膀胱内尿液,用血管钳蕈状尿管插入膀胱内。
4.        用2-0肠线连续缝合膀胱全层,丝线缝合浆肌层。
5.        缝合固定造口管,丝线固定造口管于皮肤。
【注意事项】
1.如无尿潴留有需要查尿管者,于手术时先注入生理盐水,使膀胱容易辨认,且可防止误伤其他脏器。初步确定膀胱后,须行膀胱穿刺,以进一步证实。为防止进入腹腔,暴露膀胱辨认腹膜反折,以能操作为宜。曾经做过下腹部手术或膀胱造口术的患者,粘连较重,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沿瘢痕的下端寻找膀胱,或下导尿管注入,或下金属探子,可使膀胱容易辨认。
          五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术
【适应证】
同“耻骨上膀胱造口术”
【禁忌证】
同“耻骨上膀胱造口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于耻骨联合上方2cm处用穿刺针做膀胱穿刺,抽出尿液后,于此部位做1cm的皮肤切口达腹白线。拔出穿刺针换套管针,依同一方向穿刺膀胱,拔出针芯,见有尿液流出,用相应管径的导尿管从套管插入膀胱,退出套管,将尿管气囊注水5~10ml或用线固定。
【注意事项】
膀胱穿刺造口术必须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进行,操作应按无菌要求进行,引流尿管粗细适当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定期更换尿袋及引流管(尿袋1周换1次,引流管2周至3个月换1次),口服抗生素,有出血或感染者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第二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特异性感染的手术治疗

                   一、肾结核的手术治疗
(一)肾结核肾切除
【适应证】
1.一侧肾结核,肾已遭广泛破坏或无功能,对侧肾功能正常。
2.双侧肾结核,一侧肾被广泛破坏,另一侧肾病变轻微,足以代偿时。
3.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而对侧肾积水通过手术可以纠正。
4.一侧肾结核破溃合并肾周脓肿或出现败血症。
5.一侧肾结核并发输尿管梗阻,继发严重感染。
6.一侧肾结核,但破坏较重,且对抗结核药物不敏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禁忌证】
1.        双肾均遭广泛破坏。
2.        术前未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3.        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处于活动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患者取肾切除**,做硬膜外阻止麻醉或全身麻醉。
2.        可采用11肋间或第12肋切口径路。
3.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诸肌层、肾周筋膜到达肾周脂肪。
4.        游离肾脏,在分离肾上极时结扎、切断与肾上腺间的血管。
5.        游离输尿管牵拉之,向上游离肾下极及肾盂。
6.        游离肾蒂,直视下用两把肾蒂钳钳夹肾蒂。
7.        切除患肾。
8.        用10号丝线结扎肾蒂,用10号丝线再次“8”字缝扎肾蒂。
9.        游离输尿管至外观正常处,切除病变输尿管,残端用苯酚或碘酊、乙醇擦洗。
10.        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诸肌层。
11.        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注意事项】
1.        术前应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以上。
2.        输尿管切除应以结核累及范围而定,尽可能较低水平切除,防止术后残端积脓。如整个输尿管受累应行输尿管全切除术。
3.        肾周粘连严重难以分离时,可行肾被膜下切除。
4.        有肾周脓肿时,应放置引流管。
5.        术后应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半年以上。
(二)肾结核肾部分切除术
【适应证】
1.        肾结核病变局限于一极或双肾盂之一。
2.        局限于一极的肾结核治疗不佳或病变有所扩大。
【禁忌证】
1.        病变范围较大,超过一半肾盏。
2.        术前未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3.        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处于活动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患者取肾切除**,做硬膜外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        可采用第11肋间或第12肋切口径路。
3.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诸肌层、肾周筋膜到达肾周脂肪。
4.        游离肾脏,确定切除的一极。
5.        切开肾被膜,用刀柄浆被膜与肾实质剥离。
6.        切除病变组织,结扎{MOD}该区域的血管。
7.        用可吸收线闭合开放的肾盂或肾盏。
8.        用可吸收线水平褥式缝合肾脏创面,缝合时需要将被膜与肾周脂肪一并缝合。
9.        创面处放置引流物。
10.        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诸肌层。
11.        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注意事项】
1.        围手术期的抗结核药物应用同肾结核肾切除术。
2.        游离肾脏时尽可能保留肾周脂肪,以备关闭肾创面时用。
3.        肾部分切除术是否需要阻断肾血循环,依术者的经验而定,一些术者用左手拇指、示指稍用力压迫预切除部分的血供即可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4.        预防出血和血肿的关键是彻底止血、引流通畅。
(三)肾结核病灶清除术
【适应证】
1.        肾局限的闭合性的结核性脓肿,与肾引流系统不相通。
2.        孤立肾而有结核性脓肿,切除空洞或行病灶清除以减轻对正常肾组织的压迫。
【禁忌证】
1.        虽局限但未闭合的肾结核病灶。
2.        术前未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3.        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处于活动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患者取肾切除**,做硬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
2.        依病灶部位可采用腰部切口、第11肋间或第12肋切口径路。
3.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诸肌层、肾周筋膜到达肾周脂肪。
4.        游离并暴露病灶的肾脏表面。
5.        手术去除脓肿顶部,除尽干酪样坏死组织和有病变得肾组织。
6.        局部创面放入链霉素。
7.        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诸肌层。
8.        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 皮下组织和皮肤。
9.        伤口处放置引流物3~4天。
【注意事项】
1.        围手术期的抗结核药物应用同“肾结核肾部分切除术”。
2.        放置引流物,防止尿瘘和血肿形成。
二、附睾结核附睾切除术
【适应证】
1.        经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后,附睾结核结节不消失。
2.        虽未经6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但病变范围较大。
3.        双侧附睾结核结节致无**者,期望输精管与正常附睾吻合后再通。
【禁忌证】
1.        术前未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2.        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处于活动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做骶管麻醉或鞍麻。
2.        可采用阴囊前壁切口或腹股沟切口。
3.        挤出睾丸,切开睾丸鞘膜,暴露附睾。
4.        用小刀片锐性分离附睾头与体部。
5.        切开精索鞘膜,游离输精管并高位结扎。
6.        分离附睾尾,完整切除附睾。
7.        缝合睾丸白膜创面及精索鞘膜。
8.        切除多余睾丸鞘膜,彻底止血。
9.        还纳睾丸,阴囊底部留置橡皮引流条,关闭切口。
【注意事项】
1.        围手术期的抗结核药物应用同“肾结核肾切除术”。
2.        不育症患者如附睾头部正常,可保留,并与输精管行吻合术,但手术成功率不高。
3.        病变累及睾丸时,应根据受累程度行睾丸部分切除或完全切除。
4.        较重的附睾结核有窦道形成者,应同时切除窦道等受累组织。
5.        病变范围较大,周围粘连严重时,分离应尽可能避免损伤精索血管,以免造成睾丸萎缩,无法避免时应高知患者。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lxq+2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7-4-20 00:26 | 只看该作者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1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